历史习题答案3

发布于 2021-11-02 21:25 ,所属分类:试题库考试资料大全

第六章

本章同步练习答案

一、填空题

1.让开大路,占领两厢2.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3.三军配合、两翼牵制 大别山4.华北人民政府

5.论人民民主专政

二、选择题

1.B 2.B3.D 4.B 5.C6.D7.D8.C9.B10.B

11.A 12.C 13.B 14.C15.C16.C17.B18.B19.C 20.D

三、名词解释题

1.上党战役

重庆谈判期间国共双方在战场上发生的武装冲突之一。国民党第二战区阎锡山部13个师侵入晋东南的上党地区,国民党其他各路部队也纷纷向解放区进犯。为了保卫解放区,配合重庆谈判,晋冀鲁豫军区在刘伯承、邓小平的指挥下,展开自卫反击战,即上党战役。这次战役从1945年9月10日至10月初,历时一个多月,歼敌3.5万余人,击毙第七集团军副总司令彭毓斌,生俘第十九军军长史泽波以下军官多人,给予国民党以沉重打击。这一战役的胜利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在重庆谈判中的地位,对《双十协定》的达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2.马歇尔调处(马歇尔使华)

美国中国日益严重的内战危机,但其全球战略的重点仍在欧洲,因此,希望中国维持战后的和平局面。1945年12月,美国总统杜鲁门任命前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为总统特使,前往中国调解国共关系。马歇尔来华之初,斡旋于中国各派政治势力之间,促成签署东北停战协定,建立军事三人小组及军事调处执行部,为维持和平局面作了相当努力。但美国战后的对蒋方针是,在国民党执意发动内战时仍不放弃对其支持,因此,马歇尔的使命只能以失败告终。

3.莱芜战役

1947年1月底,陈诚指挥30万人,从东海、临城一线分三路北犯,调济南王耀武部李仙洲集团的第七十二、十二、九十六军由淄博、明水地区南犯,企图南北夹击歼灭华东野战军于临沂地区。华东野战军针对南线之敌谨慎稳进而北线之敌大胆深入的特点,毅然放弃临沂,以小部钳制南线之敌,主力七个纵队挥戈北上,一举将北线之敌包围。经2月20日至23日三天多激战,全歼敌7个旅6万余人于新泰、莱芜地区,俘敌徐州绥靖公署第二绥靖区副司令长官中将李仙洲,创自卫战争以来一次歼敌7个旅的空前大捷。莱芜战役的胜利,给进攻山东的国民党军以沉重打击。徐州绥靖公署正副主任因此被蒋介石撤职。

4.“制宪国大”

1946年11月15 日在南京开幕,12月25日通过《中华民国宪法》后闭幕。它是蒋介石操纵国民党,在中共、民盟及其他民主分子拒绝参加的情况下,拉着青年党、民社党及一些所谓社会贤达召开的非法的“国大”。宪法通过后不久,主持制宪的政府就灭亡了。

5.五二〇血案

1947年5月,国民政府在南京等地镇压游行示威学生的事件。1947年5月20日,京沪杭苏16个专科以上学校学生5000余人,在南京举行“挽救教育危机联合大游行”,其中心口号是“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要吃饭、要和平、要民主”,提出增加教育经费、增加高校师生待遇、停止内战等要求,当游行队伍行至珠江路口时,遭到军警、特务镇压,被殴伤100余人,被捕20余人,造成了震动全国的“五二〇血案”

6.中间路线

中间路线或“第三条道路”的内容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这种思潮随着国共两党谈判的恢复及随之而来的中间党派的活跃而出现。当时大多数民主党派坚持中间路线,他们主要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宣传中间路线最积极的是施复亮。他阐明了中间派的主张和观点:

政治上,主张实行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但必须把民主变成多数平民自治的民主政治;

经济上,强调发展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方面,主张吸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各种优点以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工业化,在调整生产关系方面借鉴苏联的经济民主;

外交上,主张“兼亲美苏”,但实际上亲美甚于亲苏。

军事上,反对内战,希望国共双方彼此不要用武力来消灭对方。他们认为政协的路线是一条企图用和平合作的方式来实现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和经济工业化的政治路线,完全跟中间派的方式和态度相一致。

因此,从本质上讲,政协路线就是中间派的政治路线。

7.《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关于土地改革的法规,1947年10月,由中国共产党颁布。主要内容是: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保护民族工商业;设立人民法庭。依据该大纲,中共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土地改革运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8.“十二月会议”

在以战争和土改胜利为主要标志的中国人民大革命高潮到来的时候,中共中央于1947年12月25日至28日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会议,通称“十二月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毛泽东作的报告《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该报告全面总结了解放战争以来的经验,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多去全国胜利的军事、经济、政治纲领及各项政策。

9.辽沈战役

1948年东北野战军在辽宁西部和沈阳、长春等地同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重大战役。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发动了辽沈战役,至11月2日结束。辽沈战役决战中中共歼敌47.2万人,俘虏范汉杰、廖耀湘等国民党高级将领,解放东北全境,使国共两党军事实力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10.金圆券

1948年国民政府发行的一种不兑换纸币。为遏制通货膨胀,国民政府决定实行币制改革,主持改革的是财政部长王云五。1948年8月 19日,国民政府颁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宣布停止使用法币,改用金圆券,限期收兑人民所有黄金、白银、银币及外国币券,限期登记管理国民存放国外之外汇资产,整理财政并加强管制经济。金圆券的发行以政治手段调控金融,带来了更严重的通货膨胀。

四、简答与论述题

1.分析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

答:抗战胜利后,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

国际形势方面:

(1)社会主义阵营日益巩固和扩大,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老的世界殖民体系日益瓦解,和平、民主、民族解放成为了世界的主潮流。

(2)资本主义阵营发生重大变化,德意日被打倒,英法受到严重削弱,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和军事强国,它积极向全球扩张,企图建立在世界的统治地位。为了控制中国,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

国内形势:

(1)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中国人民与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因为国际、国内都反对内战,发动内战不得人心,蒋介石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邀请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

2.试述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民党、共产党、各民主党派的建国方针。

答:抗战胜利后,各党派的建国方针是:

(1)中共主张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 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反对独裁和内战。代表广大人民群 众的利益和要求。

(2)国民党坚持内战独裁方针,以消灭人民革命力量,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特质。

(3)民主党派,主张实行西方的民主政治,走中间道路。它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中的一些人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都心存疑虑,幻想在国共两大政治势力之外,走所谓“中间道路”。)

3.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国共两党关系及变化的特征是怎样的?其原因和影响是什么?

答: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国共两党关系及变化的特征是:由合作到分裂,从再次合作到再次分裂。

原因:

(1)两党的阶级利益不同,国民党代表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的利益,是统治阶级的代表;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被统治阶级的代表。阶级利益的不同是决定国共矛盾或分裂的根本原因。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时,两党从民族大义出发,可以实现合作;当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产生分裂和斗争。

(3)国际政治形势和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国际环境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势力的插手,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

影响:

(1)第一次国共合作导致国民大革命兴起,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第一次分裂导致了国共政权十年对峙的局面,给日本扩大侵华以可乘之机。

(3)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扭转了近代反侵略斗争的屡败局面。

(4)第二次破裂又导致双方三年多的内战,祖国至今不能实现统一.

启示:

国共双方的矛盾斗争有其必然性。民族和国家利益出发,能实现合作,推动中国革命发展和国家统一。合作局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的作用。分裂内战局面则主要是由于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独裁内战方针,及国际反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造成的。国共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近代后期乃至今日的中国政局的变化。总之,一句话,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4.结合史实对1946年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做一述评。

答:1946年1月10日到31日,由国民党、共产党及其他党派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计38人,其中国民党代表8人,共产党代表7人,民盟代表9人,无党派代表9名,中国青年党代表5名。到会代表基本上形成了左中右三种政治势力。中国共产党力争建立一个民主联合政府;民主同盟作为中间势力,主张通过和平改良方法建立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的国家;国民党及其附属青年党,坚持要求建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一党专政。会上展开了尖锐的斗争。中心议题和斗争的焦点是军队国家化和政治民主化,实质仍是军队问题和政权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和各民主党派的合作与斗争下,蒋介石签订了《关于政府改组问题的协议》《和平建国纲领》、《关于国民大会的协议》、《关于宪章问题的协议》、《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等五项协议。这些协议否定了国民党的一党专政、个人独裁的政治制度,否定了国民党的反人民的内战政策,迫使国民党承认党派存在的合法性和各党派的平等地位,符合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愿望,代表了当时人民的利益。但会议成果不久即被国民党破坏。

5.1927年下半年,中共为什么要把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1949 年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共为什么又要把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从中得出怎样的启示?

答:第一次转移原因:

大革命失败后,为挽救革命,中共发动了一系列城市武装起义,但大多数失败,说明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行不通;广大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身受封建主义残酷剥削, 在大革命期间受到革命的洗礼,拥护和支持中共领导和革命。

第二次转移原因:

1949 年,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广大农村经过土改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广大人民在政治、经济上翻身,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任务基本完成,为建设个新中国剥削把工作重心转向城市。

启示: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形势,抓主要矛盾。

6.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的对华政策是如何走向失败的。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上形成了美苏对立和二者主宰世界的基本格局。美国以所谓“反对共产主义威胁”、“第三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为借口和烟幕,加紧对存在于美苏之外的广大中间地带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侵略、干涉和控制,支持各国反动派。在亚洲首先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企图变中国为他的附庸和称霸世界的基地。

由于战后美国政府不肯放弃对中国的侵略和害怕中国人民的反对,以及自身力量的限制,一面帮助国民党在中国确立它的权力,一面鼓励国共双方从事商谈,达成协议。美国政府领导人企图协助中国安排一个既可避免内战又可保持和增强国民党政府势力的办法,以便将中国共产党纳入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轨道,使国共两党及其他党派共同加入以蒋介石为首的亲美的联合政府。为此,1945年 12月1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了对华政策声明。马歇尔作为总统特使被派来华,进行国共军事冲突的“调停”。美国政府相信这种政策是可能实现的。但是,形势的演变,使美国政府的企图落空。美国的对华政策走上了由美国出钱、出枪、出顾问人员补助蒋介石打内战的道路。

1946年11月4日,中美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它的签订,收到了各界爱国人士的强烈谴责。它大大有利于美国商品在中国的倾销,加深了国统区的经济危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美国统治集团争吵“谁丢掉中国”的问题。最终美国政府于1949年8月5日发表了《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着重叙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干涉中国内政遭到失败的经过。毛泽东接连为新华社写了5篇评论,揭露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帝国主义本质。

五、史料分析题

(1)表面上说是为了避免内战,共商大计。10月10日签订《会谈纪要》(全称为《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2)蒋介石对中共极端仇恨,力图消灭。材料2是当时蒋介石的剿共密令;材料3表明蒋介石的一贯立场就是把中共视为“唯一的敌人”。谈判期间,国民党军队就在晋东南和平汉路沿线向解放区进攻。

(3)当时国民党军队大多还在西南,无法控制全国,所以蒋介石要争取时间,企图一手利用谈判来束缚中共,另一手加紧调兵抢占地盘削弱中共。材料4中,杜鲁门指出当时蒋介石无法控制东北和中南地区,如果日军放下武器,“整个中国就会被共产党人拿过去”。

(4)蒋介石的“两手”是在美国的全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进行的。材料4中,杜鲁门表明了美国的态度,甚至决定了“利用日本阻止共产党的办法”。事实上,当时美军侵占了上海、秦皇岛等大中城市,替国民党抢占战略要地和运送军队。

专接本《世界近现代史》同步练习册答案

(1500年一1900年)

1章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世纪东方中国和日本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C 4.C 5.D 6.A 7.D 8.C

9.D 10.B 11.A 12.C 13.C 14.A 15. A

二、名词解释

1.教皇子午线

为解决新发现地区的归属问题,教皇亚历山大六世1493年5月4日确定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约等于3英里)的子午线为分界线,该线以西划归西班牙,该线以东划归葡萄牙。1494 年把这条线向西移动270里格。

2.文艺复兴

发生在欧洲14-17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随着资本主义因素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的成长,文化上也反映出资产阶级的要求和主张。这场运动的核心内容是人文主义,但形式上却采用了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文艺复兴”一词由此而来。文艺复兴最早发生在意大利,后波及整个欧洲国家,对欧洲资本主义文明的发生起了重大作用。

3.海尔布琅纲领

1524-1525年德国农民战争期间,法兰克尼亚起义者在海尔布琅所制定的纲领。要求建立强有力的君主政权,废除各地关卡,统一货币、度量衡,农民以赎买方式免除封建义务。主要反映了市民阶级的利益。

4. 血腥立法

15世纪末至16世纪英国都铎王朝为维护封建统治,颁布了一系列“血腥立法”,迫害在圈地运动中失业的流浪者,其中有鞭笞、烙印、卖为奴隶甚至处以死刑。“血腥立法”迫使他们习惯于雇佣劳动制度,充分体现了封建专制王权的阶级本质。

三、简答题

1.简述商业革命

答:新航路的发现,对于欧洲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它首先引起了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加;商路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开阔了人类的眼界。资本势力增长。

2.简述宗教改革。

答:宗教改革,16世纪首先在德国爆发,随后席卷西欧的大规模的、意义深刻的社会政治运动。16世纪,在欧洲由新兴资产阶级发动,农民、城市平民响应,个别君主支持。反对罗马教皇,主张直对《圣经》;是一场反封建社会的政治运动。改革使国家民族化、社会世俗化。

3.简述马基雅维里及其政治思想。

答:马基雅维里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的创始人,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君主论》。其政治思想主要有以下内容:

第一,国家至上论,反对教会干预世俗政权,认为君主共和制是最好的政体形式。

第二,主张利用宗教和教会作为国家的有力武器,保护私有财产和私有制。

第三,君主应以夺取权力和保持权力为目的,为达此目的可以不择手段。马基雅维里思想的主线是爱国主义、反封建、反神权统治,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四、材料分析题

1.材料一表达了中古后期怎样生活态度,这种观念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答:表达了中古后期欧洲市民追求世俗享乐的生活观念。对打破基督教禁欲主义,追求人性解放具有积极意义。

2.材料一“天性”与材料二“高贵的理性”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天性”指的是人类的自然本性,“高贵的理性”指的是区别于动物的、人所独有的智慧。

3.依上述材料总结关于人的认识在西方的发展。

答:经历了“本性合理”“价值尊严”“自觉运用理性”从人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

五、论述题

1.试析地理大发现和商业革命背景。

答:地理大发现和商业革命的动因:

首先是经济上的动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欧洲早有与外部世界进行贸易、特别是与东方国家进行贸易的传统;

第二,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使之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迫使西方开辟新的通往东方的商路;

第三,对黄金的追求。

其次,传播基督教是推动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与其他宗教相比,基督教更多地渗透着救世思想,传播基督福音是西方人从事海上冒险活动的动机之一。

再次,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欧人向海外发展,也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人文主义者讴歌现世生活,相信人的力量,认为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创造幸福活。

客观条件:首先是航海技术的进步,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到 1500年前,西欧人已经能够建造结构结实、船身更大的帆船;

二是中国发明的罗盘针已经由阿拉伯人传到了西欧,大大提高了航行的效率。

其次是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这使得处于海外扩张时期的西欧能够占据海上优势,并控制连结各大洲的海洋。

再次,是商业上的进步。主要表现在:采用复式簿记,使经营者对生意的情况了如指掌,并增强了赢利意识;银行业和信贷业的发展也给商业活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股份公司的出现有利于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用于大规模的商业冒险行动。

第四,专制政府的支持,是海上探险活动的坚强后盾。

第二章 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A 4.A 5.D 6.B 7.C 8.D

9.C 10.A 11.C 12.A 13.A 14.C 15.D

二、名词解释

1.克伦威尔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派的领导人,资产阶级政治家,先后率“铁军”和“新模范军”战胜了王党军队,处死了国王,成立了共和国。镇压了平等派、掘土派起义,远征爱尔兰、英格兰,1653 年就任护国主,对外战争取得胜利。

2.新模范军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长期议会于1645年建立的军队,实际领导人为克伦威尔,基本群众是自耕农、手工业者,内战时期曾击败国王的军队,1649年镇压平等派和掘土派起义,蜕化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专政的工具。

3.霍布士

英国最早的启蒙思想家,代表作是《利维坦》。他用契约论来说明国家的起源,认为:一群个人通过一项契约将自然权利转给一个主权者,便形成了国家;国家的宗旨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政治秩序,国家的实质是对暴力的垄断。霍布士奠定了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基本理论框架。

4.百科全书派

1751年,在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主持下开始编撰一部《百科全书》,参加编撰的作者多达160人,他们被人们尊称为“百科全书派”。这些作者用科学成果对抗宗教神学的谬误,用民主思想反对专制统治,宣扬理性主义、人道主义和唯物主义。他们影响极大,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

三、简答题

1.简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君主制,确立了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使英国资本主义得以更快地向前发展。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发生工业革命,19 世纪中叶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英国革命对欧洲产生了重要影响。

2.简述奧地利的“开明专制”。

答:一般把18世纪下半期,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利萨及其子约瑟夫二世在位期间进行的改革称为“开明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实行土地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实行教会改革;奖励工商业,保护关税;加强中央集权。改革收效甚微。

3.简述西欧启蒙运动的背景。

答:启蒙运动的现象并不是偶然的。首先,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17、18世纪西欧的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强大,但是封建专制制度是他们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为了推翻这个“旧制度”,资产阶级必须制造舆论。其次,17、18 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启蒙思想的发展提供了锐利的武器,因为启蒙思想家在许多方面是从新兴的自然科学中寻找理论根据和思想方法的。

四、资料分析题

1.分析詹姆斯一世演讲的意图。

答:詹姆斯一世试图改变都铎王朝时期“王在议会”的关系,建立凌驾于议会之上的君主专制。

2.腓特烈二世谈到的君主制是一种什么政体?有哪些特征?

答:开明君主专制政体。体现了启蒙思想对君主制的影响,主张法制,重视经济,追求富国强兵。

3.分析腓特烈二世和詹姆斯一世观点异同。

答:相同点:君主专制。

不同点:詹姆斯一世强调君权神授,腓特烈二世强调对国家负责。

五、论述题

1.试析16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在历史发展中西方领先、东方落后的原因。

答:西方领先的原因:

第一,西方在地理大发现后,竭力向海外扩张,控制了世界贸易的主要航道,并将许多国家和地区变为他们的殖民地。

第二,文艺复兴使人们的人生价值发生很大改变,从而产生了为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人生观和奋发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

第三,宗教改革把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从天主教会的禁忌下解放出来,这就为资本主义的发展铺平了道路。第

四,西方国家国内良好的政治环境,即西欧的君主专制政府建立在与资产阶级联盟的基础上,它在一定时期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扶植和保护政策。

东方落后的原因:

第一,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资本主义因素难以成长。

第二,东方封建国家普遍实行“重本抑末”的政策,导致自然经济的固守和封建社会的延续。

第三,东方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不重视发展海外贸易。

第四,东方国家维护传统的教化,禁锢非正统的思想,使得东方国家难以形成类似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那样声势浩大的新思潮。

第三章 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1776-1849)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C 5.A 6.A 7.A8.B

9.B 10.D 11.B 12.A 13.D 14.A 15.C

二、名词解释

1.大觉醒运动

是北美殖民地大规模反对宗教专制、争取信仰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运动发起者以宗教复兴为旗帜,把矛头对准了官方教会的教义。以“灵魂自由”为口号,鼓吹民主平等、信仰自由、人民主权和反暴政的革命思想。大觉醒运动冲击了殖民地的官方教会,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民主意识。

2.《独立宣言》

18世纪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进行独立战争的资产阶级文献。由杰斐逊起草,1776年7月 4日“大陆会议”通过。宣言谴责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反动统治;宣布建立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宣称“天赋人权”。反映了北美人民追求独立幸福的愿望,对战争胜利起了推动作用。

3.谢斯起义

1786-1787年间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农民起义。领导者是参加过独立战争的军人谢斯。起义者要求分配土地,取消一切公私债务和惩罚穷人的法庭。为政府军队所镇压。

4.《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宣布保护私有制度,法律上公民平等,但带有明显的封建家长制和男子为主宰的色彩。

三、简答题

1.简述法国六月起义和二月革命的区别。

答:二月革命要求推翻的只是一种国家政体,六月起义要求推翻的是资产阶级社会。二月革命中工人阶级是作为资产阶级的盟友参加的,而六月起义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进行的斗争,打击的是自己直接的敌

2.简述1848年意大利革命失败的原因。

答:民主派不愿触动半封建的土地关系,从而得不到农民的支持。不利的国际环境也起了很大作用,意大利革命是在欧洲革命走向低潮时才开展起来的。陷于孤立的革命力量便轻易被欧洲反动势力扼杀。

3.简答拿破仑对外战争。

答:拿破仑是法国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创建者,为法国革命立下汗马功劳。拿破仑上台后,实行了以稳定为首要目标的政策,顺应了克服混乱、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的客观历史潮流。他以较为灵活的策略对付各种反对力量,改革财政,重视工商业,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现社会稳定。重视法制建设,制定了《拿破仑法典》,以法律的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拿破仑利用旧政权中的许多东西强化国家机器,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专制统治。拿破仑所进行的战争,有打击封建势力、保卫革命成果的正义性,又有与英国、俄国争霸掠夺其他民族的非正义性。

四、资料分析题

1.上述内容出自哪一历史文献?出于谁的手笔?

答:《独立宣言》 出自于杰斐逊

2.上述文献阐明了哪些原则?

答:平等、自由、独立、追求幸福

3.该文献具有什么意义?

答:独立战争的纲领和旗帜,对战争胜利起推动作用。

五、论述题

1.试论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历史意义。

答: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波及地区之广,卷入人口之多,斗争时间之长,在近代世界殖民地革命斗争史上都是空前的。是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沉重打击了西班牙、葡萄牙的腐朽封建势力,同西欧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相配合,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崩溃。在原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殖民地上出现了17 个独立国家,基本上形成今天拉丁美洲各国的政治布局。独立后各国都颁布了宪法,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废除了奴隶制,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国家独立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旧社会经济基础,原有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严重阻碍了拉丁美洲经济发展,拉丁美洲很快成为美、英等国的半殖民地。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继续面临着民族解放和民主革命任务。

第四章 工业革命·工人运动的展·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B 4.C 5.B 6.B 7.C8.C

9.D 10.B 11.B 12.C 13.A 14.D 15.B

二、名词解释

1.西进运动

美国东部居民在美国政府支持下向西部地区扩张、移民和进行开发的运动。这个运动也是对印第安人进行的屠杀和掠夺,运动开始于18世纪末,结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使美国领土范围从大西洋沿岸扩展到太平洋沿岸。

2.卢德运动

英国早期自发的工人运动,当时工人把机器看作贫困的根源,尚未认识到其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用破坏机器的手段来反对企业主。据说约在1779年由工人卢德首先发动,故名,1811一1812年达到高潮,当时政府对此进行了镇压。

3.英国宪章运动

19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之一。1836-1848年,英国无产阶级为争取实现《人民宪章》而展开的斗争。尽管最终被政府镇压,但部分要求得到实现,推动了英国的政治改革和欧洲的工人运动。

4.共产主义者同盟

第一个建立在科学社会主义基础之上的国际无产阶级的秘密革命组织,是无产阶级政党雏形。1847年由正义者同盟改组而成,马、恩为同盟制定了纲领《共产党宣言》。同盟参加了1848年革命,革命失败后,1852年宣告解散。

三、简答题

1.简述美国工业革命的特点。

答:资金来源多渠道,市场广阔;美国在引进英国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同时,加以创造性改进,迅速研制出更为先进的机器;较早实行专利制度;其进程受西进运动、南北战争的影响;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

2.简述德国工业革命的特点。

答:德国的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30年代,而且开始进展缓慢。工业发展的重心较早地从轻工业转向重工业;德国各邦政府都充分发挥了国家政权干预经济的作用;重视教育,促进新技术开发。

3.简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答: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引起了英国社会的全面变革;工厂制度确立;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无产阶级的形成。

四、资料分析题

1.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2.第一次工业革命,科学历史观,

五、论述题

1.试析英国工业革命过程中,各行业之间的相互促进和依存关系。

答:英国的工业革命首先是从棉纺织业开始的,飞梭的发明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促进了纺纱机的不断改进。纺织机发明以后,由于大量制造机器,对金属的需求急剧增长。18 世纪80年代起冶金业和采煤业中的技术改造迅速加快,大规模的工厂建了起来。为了解决动力问题,瓦特发明了蒸汽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并在后来应用到运输业中,导致了运输工具的改进。工业革命过程中,需求促进了发明,发明推动了生产。

第五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世界市场的形成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3.D4.B 5.B 6.B 7.A 8.B

9.A 10.C 11.A 12.D 13.A 14.A 15.D

二、名词解释

1.加富尔

撒丁王国首相、资产阶级自由派的领导人。任首相期间,进行了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改革,增强了撒丁王国的国力,对意大利统一运动起了促进作用。

2.《解放黑奴宣言》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总统于1862年9月颁布的宣言。规定自1863年1月1日起,南方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全部获得自由,但没有明确废除奴隶制。宣言受到国内外人民群众的支持,并使内战形势转向有利于北方。

3.简述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

由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政治上的发言权,促使英国政府进行改革。1832 年议会改革法案规定:降低选举资格,调整选区名额。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加政权的机会,刷新了政治制度。

4.“殖产兴业”

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并且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大力扶植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由于政府的大力扶植和保护,从80年代中期起,日本出现了早期工业革命的热潮。

三、简答题

1.简述俾斯麦的“铁血政策”。

答:俾斯麦通过王朝战争实现德国统一的政策,主张用强权和武力统一德国并进行统治,1862年,在议会上宣称:当代重大问题必须用铁和血来解决,铁血政策成为战争政策的同义语。

2.简述意大利统一运动的特点。

答:意大利统一运动始终贯穿着“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条道路的斗争,即通过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战争,建立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和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最后以“自上而下”道路的胜利而结束,在政治经济和社会诸方面留下许多后遗症。意大利统一运动的最后实现是通过外交手段取得的,即利用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最终驱逐了外国干涉势力。

4.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答:俄国废除农奴制度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和俄国农民运动日益高涨的情势下,1861年2月19日(俄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1861 年2月19日宣言》、《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法令》。规定:农民实现人身自由;全部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购买一小块土地。这些变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四、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与材料二分别反映的是谁的观点?

答:托克维尔和马尔萨斯

2.谈谈自己对以上观点的认识。

答:民主需要以法律作保障,民主要适合国情。人口数量一定要考虑资源、环境的承受力。

五、论述题

1.试析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性质、影响。

答: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50年代末及60年代初,美国北方资本主义制度与南方种植园奴隶制度之间的矛盾在各方面都已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内战正是这两种制度矛盾发展的结果。它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内战,通过战争,北部打败了南部奴隶主军队;

第二阶段是南方重建,按照共和党激进派的《重建南方方案》,对南方进行资本主义改造。

美国内战的重大意义在于:

它粉碎了奴隶主的政治势力和奴隶制的生产方式,使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全部国家政权,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内战还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工人运动的发展;经过内战,黑人虽获得了选举权,但是并没有得到真正解放,仍然受到严重的种族歧视与迫害。

第六章 资本主义向垄断的过渡·世界连结为整体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A 5.A 6.B 7.A 8.A

9.A 10.B 11.C 12.C13.D 14.A 15.B

二、名词解释

1.《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美国国会于1890年通过的反垄断法。规定:每一个采取托拉斯形式或其他形式的联合组织,且目的在于控制州际贸易或对外贸易者,均是非法的;任何人,如果他独占或企图独占州际或对外贸易的任何部分,都被认为是犯罪行为。以此来限制垄断的负面影响。

2.社会达尔文主义

斯宾塞借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及行为准则,从而形成了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规律同生物进化的规律一样,也是优胜劣败,适者生存,因此反对政府干预,鼓励自由竞争,反对社会主义。

3.三国同盟

1882年5月,德、奥匈、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三国同盟条约》,规定如果德或意遭到法国进攻,其它二国将给与援助;如果俄奥发生战争,意大利将恪守中立。德、奥匈、意三国同盟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

4.《国家保险法》

1911年英国自由党财政大臣劳埃德·乔治针对工人失业与疾病的法案。在这个保险法下,工人可以免费医疗、住院,生病期间领取补助金。缓和了劳资矛盾,促进了社会稳定。

三、简答

1.简述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趋向。

答: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展趋向。主要表现为:行政权力不断膨胀;国家机器日益强化;政府结构更加完善;政治民主进一步扩大;两党政治正式形成;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开始从欧美向亚洲扩散等。

2.简述英美文官制度改革的内容。

答:一、文官的录用实行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

二、定期考核,按能力和成绩予以升降奖惩;

三、文官常任,不与执政党共进退。把竞争制度引进文官制度,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腐败,改进了文官素质,激发了公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

3.简述美国的“黑幕揭发运动”。

答: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一个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运动的参加者主要是新闻记者及知识分子。他们通过报刊杂志,揭露出许多丑恶现象,特别是垄断资本集团的犯罪行为。反映了中小资产阶级对垄断组织的罪恶行为的不满。

四、材料分析题

1.材料一反映的是谁的观点,谈谈自己对此观点的认识。

答:斯宾塞。社会达尔文主义

五、论述题

1.试析19世纪最后30年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社会立法的原因和影响。

答:19世纪最后三十年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社会立法是时代的需要。

首先,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迅猛发展及自由竞争向垄断的过渡,社会不公正更加严重。物质财富急剧增长,而以工人为首的劳动群众的生活却大大恶化。在此基础上,各国几乎都成立了工人的政党,从而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压力。

其次,工业化及其同步发展的城市化,使社会生活日益复杂化,因而产生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新问题需要解决。

再次,这时实行调整也有了可能。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一支强大的科学家队伍成长起来,他们用自己的科学知识为政府出谋划策,协助政府进行调整。此时工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为实行社会调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次调整的范围甚为广泛,涉及劳工福利、社会全面福利,经济问题以及教育问题等领域。

这些调整产生了很大影响。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劳工状况有了改善,社会各阶层居民在生活、环境、健康、教育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保障。另外,缓和了社会矛盾,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增长大有裨益,为资本主义注入了活力。慈善事业也发挥了一定的社会功能。

专接本《世界近现代史》同步练习册答案

(1900年一1945年)

1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C 4.A5.C6.C

7.A8.B 9.D10.A

二、名词解释

1.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在波斯尼亚首付萨拉热窝,生于波斯尼亚的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奧国皇储斐迪南夫妇。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2.三国协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英、法、俄三国缔结的军事协定。1894年,法、俄同盟形成。1904年英、法协定。1907 年英、俄协定。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3.凡尔登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1916年,德国向凡尔登发动进攻,战役历时10个月,德、法伤亡70多万人。凡尔登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

4.贡比涅停战协定

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定。1918年 11月,协约国提出休战要求,11月11日,德国代表在巴黎东北方向贡比涅森林的火车厢里签订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 大战结束。

三、简答题

1.巴尔干成为欧洲火药桶的原因

答:巴尔干是欧洲的火药桶。民族主义发展及帝国主义国家干涉。186 年奥、匈二元帝国。俄罗斯、德、英、意、法。

2.德国的施里芬计划

答:第一次世纪大战初期德国的速决战计划。德国元帅施里芬担任参谋长期间制定。要点是:在不可避免的东西两线作战中,集中优势兵力在西线,6个星期内取得西线胜利,3-4个月结束战争。此计划低估了俄、法的动员和作战能力。

3.日德兰海战

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1916年5月31日到6月1日,英德海军在日德兰附近进行了一次决战。英国出动了150 艘军舰,德国出动了100艘军舰。虽然英国所受损失大于德国,但仍然牢牢掌握着制海权。

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一次海战。

四、材料分析题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是谁的主张?反映了德国怎样的外交变化?

答: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外交大臣皮洛夫。“大陆政策”转向“世界政策”

2.谈谈对材料三的认识。

答:鼓吹自己战争的正义性,实质是帝国主义战争。

五、论述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结果和影响。

答: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19世纪70年代后,各国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后起美国、德国在经济上先后超过了老牌强国英国和法国。德国统治集团积极推行所谓“世界政策”,因此德国的崛起,更直接地影响了大国之间的平衡及均势,对传统的国际格局造成了更大的冲击。德国在19世纪末开始大力发展海军,这是一向以海上霸主地位自居的英国所不能容忍的。再加上来自于德国的经济上的激烈竞争和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咄咄逼人的态势,使英国深感恐惧,英、德矛盾遂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而法、德矛盾自普法战争以来一直很尖锐,奥匈与俄国之间因争夺巴尔干不断发生冲突,意大利和法国在北非也有矛盾。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激烈的竞争中,各国都在寻找盟友,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并压倒对方,于是在欧洲便逐渐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德、奥、意三国同盟和英、法、俄三国协约。之后各国便开始加紧扩军备战活动。

  这种同盟体系的盛行所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一个小的争端便有可能引发一场全面的大战。而在20世纪初发生在巴尔干的一系列危机给即将到来的战火提供了火种。最后,在1914年6月,奥匈皇储斐迪南在萨拉热窝被刺事件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性质:

从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各自的目的来看,是争夺殖民地和实现世界霸权,这就决定了战争的双方都是帝国主义战争。战争期间签订的一系列秘密条约证明其是一场侵略性掠夺性战争。

结果和影响:

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破坏,战争所带来的直接的后果是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从经济的角度估计,欧洲的工业发展倒退了8年。

第二,大战引起帝国主义列强力量的消长,大战的重大后果是欧洲的衰落和美、日的兴起。

第三,战争引起一系列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的胜利以及在俄国革命影响下一系列无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爆发。

第四,民族解放运动高潮俄国1905年革命后土耳其、波斯、中国相继发生了革命。印度也出现了革命运动。

第五,国际关系新格局出现,19 世纪的国际格局是欧洲列强统治世界,一战后,战胜国建立了凡尔塞-华盛顿体系。

总之,一战后人类的进步过程加速了,这是当时帝国主义战争的发动者没有预料到的。

2章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及其影响下的欧洲革命风暴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D 5.A 6.C

7.B 8.A9.B 10.D 11. B

二、名词解释

1.四月提纲

1917年4月列宁从国外回国,4 月20日在《真理报》发表了题为《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即四月提纲。四月提纲阐明了俄国当时国内形势的特点和布尔什维克党面临的任务。为俄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布列斯特条约

  苏俄建立初期为了摆脱战争,1918年3月 3号苏俄与德奧集团在布列斯特签订和约。在和约中,苏俄失去了大片领土。但和约的签订使苏俄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赢得了巩固政权的宝贵时间。

3.基尔水兵起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的1918年11月,即将战败的德国政府命令在基尔港口的海军冒险出击,企图使水兵做无谓的牺牲。3日5000名水兵走向街头,举行起义。水兵占领了火车站等重要据点,并成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基尔水兵起义是德国11 月革命的起点。

4.共产国际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第二国际瓦解,为了迎接世界革命的到来,指导国际工人运动,1919年3 月2日,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左派的社会民主主义组织在莫斯科开会宣布成立共产国际。共产国际从成立到1943年解散对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简答题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苏俄面临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叛乱,为集中人力物力,保卫新生政权而采取的政策。主要内容:余粮征集制;工业国有;排斥自由贸易;劳动义务制等。对保证战争胜利,捍卫苏维埃政权发挥积极作用。但战争结束后没有收缩,指导思想上存在问题。

四、材料分析题

1.材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分析其原因。

答:民族国家的建立,奥匈帝国瓦解。民族压迫;一战使矛盾激化;俄国革命影响;奥匈帝国战败。

3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一、单项选择题

1.A

二、简答题

1.一战后初期英国对德政策的特点及成因战争中英国遭到严重削弱,他希望得到德国支付的战争赔款,以恢复经济;力图消灭具有威胁性的德国海军,保持自己的海上霸主地位。但是,出于传统的“大陆均衡”政策,英国反对过分削弱和肢解德国,力图使德国成为制止法国实力过于膨胀和遏制苏俄影响的较强国家。

2.华盛顿会议是美国的胜利:门户开放政策的实现,打击了日本势力。

3.国际联盟成立的目的及影响:国联盟约宣称,国联成立的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国际联盟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的国际组织,反映了20世纪世界已发展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的现实。作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组成部分,国联为英法所操纵,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维护既得利益的外交工具。它在维护和平方面的作用很有限。二战爆发后,国联名存实亡,1946 年为联合国取代。

4.美国未加入国际联盟的原因:未使美国获得实际利益,未实现美国战后领导权的计划。

三、材料分析题

1.材料一是什么条约的内容?分析其条约签订的背景。

答:《解决山东悬案条约》

中国人民强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中国代表的据理力争;美、英的压力。

四、论述题

1.评价凡尔赛体系。

答:凡尔赛体系是一战结束后,列强在欧洲、西亚、非洲建立新秩序的体系。但它内部包含着各种矛盾,使该体系的崩溃不可避免。

首先,由于构成这一体系的几个主要条约对战败国极为苛刻,其掠夺性骇人听闻,因此,必然导致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矛盾的加剧。

其次,对战败国和弱小民族的掠夺和处置,造成了诸多的新的民族矛盾,造成了中欧的巴尔干化,成为以后大国为打破凡尔赛体系挑起新的国际争端的温床。

第三,帝国主义列强把凡尔赛体系变成反苏反共的工具,并维持了殖民统治。战后无产阶级革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有力地冲击着凡尔赛体系的基础。

第四,凡尔赛体系没有也不可能消除战胜国之间的种种矛盾。列强继续争夺霸权斗争是削弱凡尔赛体系重要因素。

2.华盛顿体系及其实质:

答: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和发展,承认了美国在太平洋的相对优势,建立了亚太地区的国际架构。使英国在远东势力削弱,完成了一战后列强在全球的秩序调整。

4章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恢复和政治调整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D 5.A6.C

7.B 8.A 9.B 10.D 11.D

二、名词解释

1.非战公约

1928年德美比法英意日波捷等15个国家代表在巴黎作为创始国签订了《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即:《非战公约》又称《白里安---凯洛格公约》或《巴黎公约》。1929年生效,1933年加入者共计63个国家。但各国保留了“自卫权”。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依据。

2.希特勒啤酒馆暴动

德国纳粹党企图夺取政权的政变。1923年 11月8号,希特勒率领纳粹党徒,冲击在慕尼黑一家啤酒店里正在召开的巴伐利亚邦领导人会议,发动政变。次日,又在鲁登道夫集团支持下举行示威游行。由于垄断资产阶级当时不肯支持,游行遭到镇压,政变失败。这次政变是法西斯上台前的预演。

3.道威斯计划

即一战后的德国赔偿计划,1924 年起施行。规定:德国赔款由第一年10亿金马克开始,逐年增加,美英为稳定德国经济,向其提供8亿金马克贷款。德国以主要财政收入作为赔偿的担保,并接受协约国的财政监督。该计划是协约国对德政策的转折点,它使德国经济迅速恢复,为其进一步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束缚打下了基础。

4.洛迦诺公约

1925年10月26日,英、法、德、意、比、捷、波七国代表在瑞士洛迦诺举行会议,会议总共通过了7个文件,统称为洛迦诺公约。其主要内容是德、法、比保证德法、德比边界不受侵犯;遵守凡尔赛和约;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一切争端等。公约宣称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欧洲和平,实际上是英法企图固定战后德国西部边界把德国的侵略矛头推向东方。这一条约于1939年4月被废除。

三、简答题

1.英国1926年帝国会议。

答:为解决英国与自治领关系而召开的一次会议。随着自治领民族工业和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脱离英帝国完全独立的呼声高涨。1926年10月帝国召开会议。英国承认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拥有独立地位,法律上与英国平等。但由于各自治领在防务上需要英国的军队,特别是英国的海军保护,以及经济上的密切联系,自治领依然承认自己是英帝国的成员,并效忠于英王。1931 年英国国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批准了帝国会议决议。

2.马其诺防线。

答:为防德国,法国从1928-1936年,历时8年,耗资500亿法郎修建的防线。二战开始后,防线未起到设想的作用。

3.简答20年代德国经济复兴的原因。

答:一是,外国资本的大量输入;二是,产业合理化,不仅从美国吸收资本,而且引进了先进科学技术和高效的管理方法。

四、材料分析题

1.材料一是哪部著作的内容?作者是谁?谈谈自己的观点。

答:《我的奋斗》希特勒 民族主义、反犹主义、极权主义、爱国主义

五、论述题

1.20年代美国共和党执政理念及后果。

答:美国20年代经济繁荣但存隐患:主要是工业生产的膨胀。技术进步刺激了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价值观念发生变化,被一些史学家称之为精神“饥饿”。

发展不平衡:农业长期不景气;工业高涨主要在新兴部门;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拉大;国内矛盾加剧,市场狭小;海外市场狭小。潜藏危机。

哈定:放任。官方不过问企业、市场;腐败。

柯立芝:无为而治。保护企业家利益。

胡佛:继续执行以上理念。

1929年大危机爆发。

5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尝试:

二三十年代的苏联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C

二、简答题

1.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实质。

答:农业方面:废止余粮收集制改行固定的粮食税制度。农户在交纳粮食税后可以自由处理剩余的粮食。还允许出租土地和雇佣劳动力。

工业方面: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然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而那些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则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流通方面,恢复国内的自由贸易,允许和鼓励私商的发展。对管理和分配制度也进行了改革。

实质:新经济政策的采取是苏维埃国家发展历程中的重大转折。它实质上是与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的方法不同的一条新的建设道路。即在无产阶级国家的领导监督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2.斯大林模式(主义)的特点。

答: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甚至个人。

行政上,党政不分,苏维埃不能真正发挥人民政权的作用,联盟制有名无实,民主法制被忽视。干部由上级委派,终身任职,建成了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体制。

经济上,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生活改善的办法实行高积累、多投资,发展粗放型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等。

3.苏联工业化的主要政策。

答: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采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尤其是依靠农业积累资金;高度的计划性;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追求高速度,强调产值产量。

6章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一、名词解释

1.华夫脱党

埃及资产阶级政党。1918年以柴鲁尔为首的代表团赴伦敦,要求埃及完全独立,遭拒绝。第二年创立该党。领导1919到1922年反英独立运动,迫使英国在1922年承认埃及独立。此后该党多次执政,奉行改良主义和对帝国主义妥协的政策。1952 年埃及7月革命后被禁止活动。

2.桑地诺

尼加拉瓜反美游击战争领袖。1926年解决反对美国对尼加拉瓜的军事入侵。1927年起,领导游击队反击美国侵略军达6年之久。主张分割外国人占有的土地,发展农业合作社和开发自然资源。1933 年终于迫使美国撤军,后被反革命分子谋杀。

3.甘地主义

甘地主义属“宗教道德型”民族主义。它包括四个基本内容:

(1)宗教泛爱观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真理观相结合的政治哲学;

(2)争取印度自治、独立,进而建立以村社为基础的分治联合体的政治思想;

(3)以经济主义和经济平等为支柱的农村经济思想,以及奠基于“不占有”和“财产委托制”的经济自主思想;

(4)发扬民族文化、重视民族教育、致力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反对歧视“不可接触者”,以及和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的小生产劳动者互助互爱的平等社会思想。

二、简答题

1.土耳其凯末尔主义的主要内容。

答:凯末尔主义被概括为六项原则。这六项原则是:

(1)共和主义或民主共和主义。它体现反对君主专制主义,坚持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体原则;

(2)民族主义。它体现保卫土耳其的领土完整、民族独立和国际上应有的地位原则;

(3)平民主义。它体现公民主权,及国家权利属于全体公民和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4)国家主义。它体现以国营经济为基础、同时鼓励私人工商业和坚持经济独立自主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原则;

(5)世俗主义或反对教权主义。它体现反对伊斯兰教封建神权势力干预国家政权、法律、教育和社会生活的原则;

(6)改革主义。他体现反对满足现状、盲目保守和听天由命的思想,体现坚持不懈进行社会经济改革的原则。

3.卡德纳斯改革主要内容。

答:(一)土地改革,把大量土地分配给农民。

(二)实行企业国有化运动。

(三)实行教育改革,进行扫盲教育,兴办职业学校。卡德纳斯在30年代所进行的改革,是墨西哥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改革。由于它全面而深入地实行了1917年宪法,因而理应被认为是墨西哥护宪运动的最辉煌的阶段。就其改革的深度和民主性而言,为同时代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史上所罕有。

第一,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第二,卡德纳斯实行的土地改革,使墨西哥的土地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三,卡德纳斯的贡献就是依靠政权力量,自上而下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完成了护宪运动的任务。

第四,卡德纳斯的民族民主思想及其实践,使他成为30年代拉丁美洲社会思潮的代表者之一。

4.凯末尔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凯末尔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奥斯曼帝国6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和神权统治,建立了土耳其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民主共和国。1908 至1909年土耳其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凯末尔革命后,把君主立宪制变为共和政体,废黜了苏丹和哈里发制度,这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凯末尔革命的胜利,使土耳其摆脱了民族危机,为发展民族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创造了前提条件。建立民族国家体系,是20世纪亚非民族民主运动发展的趋势。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走在了民族民主运动的最前列,为各被压迫民族树立了榜样。建立民族国家后,进行现代化改革是落后国家的当务之急,也是独立民族国家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所进行的,以世俗化为特征的现代化改革,促进了土耳其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转变,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论述题

1.一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原因。

答: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主要的原因就是一战的影响。

战争虽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亚非拉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各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增长,摆脱帝国主义控制、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经济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掠夺加剧,必然导致各国民族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利益发生尖锐冲突。

战争期间,大量殖民地人民作为士兵或劳工来到欧洲,他们掌握了军事技术,又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熏陶,因此一战也唤醒了亚非拉各国独立的意识。

另外,十月革命的影响作用也不可低估,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更大的可能性和更现实的道路。

7章 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下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一、单项选择题

1.C

二、名词解释

1.国会纵火事件

德国纳粹政权阴谋陷害共产党人,废除公民个人权利的案件。1933年2月27日晚,柏林冲锋队长10名队员潜入国会大厦纵火,制造了国会纵火事件。事发后,希特勒诬陷国会案件是共产党发动的武装起义、推翻德国现政权的信号,借机在全国大肆逮捕共产党员和民主人士。

2.“二·二六”事件

日本军内法西斯“皇道派”发动的武装政变事件。在日本扩军备战的过程中,皇道派与统制派相互竞争。皇道派为了打击资产阶级政党和统制派,1936 年2月26日,皇道派少壮军官率领1400名士兵在东京发动武装叛乱。袭击首相官邸和警视厅等地,杀害了内务大臣和财政大臣等人。该事件加速了日本法西斯化的过程,建立起以军部为核心的天皇制法西斯体制。

3.《全国工业复兴法》

1933年6月,由美国罗斯福政府颁布,是罗斯福政府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根据此法令成立“全国复兴署”,制订“公平竞争法规”,以协调各部门的企业活动和消灭不公平竞争;还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同资本家进行集体谈判。该法令对恢复工业生产、缓和阶级矛盾起了较大的作用。

三、简答题

1.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答:(1)生产下降的幅度大,失业人数多。危机特别沉重地打击了重工业部门,使重工业部门的生产倒退了20年以上;

(2)危机持续的时间长,范围广。以前的危机一般是几个月,多则1-2年,而这次危机长达4年之久。过去一般发生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而这次波及到不发达国家和殖民地;

(3)工业危机、农业危机和货币信贷危机同时迸发,使资本主义各国首尾不能相顾;

(4)过去的危机一般表现为 4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繁荣→危机。但这次危机未经过繁荣阶段又发生了新的危机。所以说这次危机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它促使了垄断资产阶级的专政,为法西斯势力崛起创造了条件。

2.德国纳粹党上台的原因。

答:(1)从历史上看,德国国内封建残余浓厚、军国主义盛行,它们一有机会就顽强的表现出来。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德国实行了严厉的惩罚,激起了德国国内的民族沙文主义意识和复仇主义情绪。

(3)魏玛共和国的基础是不牢固的。30年代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使完全丧失殖民地、金融力量薄弱而又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德国濒于崩溃的边缘,中下层民众和统治阶级对魏玛政府的无能日益不满,魏玛共和国丧失了其存在的基础。

(4) 纳粹党上台前已经是一个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政党。它得到中下层民众的支持,到1932年已成为议会第一大党,是唯一能够战胜共产党和社会党、维护资本主义秩序的有组织的力量, 所以,垄断资产阶级、容克地主和国防军均认可纳粹党,从各方面支持纳粹党当权。

(5)各个资产阶级旧政党已丧失了对群众的影响。工人运动的分裂大大削弱了阻止纳粹党上台的力量。这样,在1932年的政府危机中,骗取了中下层民众支持的纳粹党,被统治阶级推上权力中心,得以上台执政。

四、论述题

1.论述罗斯福新政。

答:背景:市场经济无法避免的经济危机,使其认识到国家干预的重要性。

主要内容:两个阶段。1933--1935年,医治危机,复兴经济。1935年之后进入第二阶段:调整劳资关系,开始了美国福利主义。

作用:

(1)控制了危机,使美国经济很快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

(2) 缓和了阶级矛盾,解决了就业问题,实行了社会保障和劳工关系法,调节了劳资关系;

(3) 避免了法西斯势力上台,保全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4) 促进了经济发展,为美国在二战中充当民主国家的兵工厂作了物质准备;

(5) 新政开辟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道路。

实质: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措施,是为了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维护资产阶级立法,保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政策。

8章 走向大战

一、名词解释

1.慕尼黑协定

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1938 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同德国的希特勒、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会议是签署。英法企图以出卖捷克斯洛伐克为代价,促使法西斯德国侵略苏联。这是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具体表现。

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8月23日,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和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签订了为期十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条约规定: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者任何攻击;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的对象时,另一方不向该第三国提供任何支持;缔约任何一方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还附有《秘密附属协定书》,它划定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在慕尼黑协定后,苏联时刻警惕着出现新的慕尼黑勾结。当英法苏军事谈判看来无成功希望而德国又竭力靠拢时,苏联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便与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这一条约杜绝了英法德结成反苏阵线的任何可能,使苏联不致首先与德单独作战,并赢得了一段喘息时间,以加强备战。但条约的签订也使德国得以按既定计划发动对波兰的进攻,并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根据秘密协定书,苏联同纳粹德国划分了势力范围,宰割弱小国家,这玷污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是尤其错误和可耻的。

9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名词解释

1.奇怪战争

又称“静坐战争”,“假战争”。对1939年9月3日至1940年5月10日英法对德陆上作战阶段的统称。德国进攻波兰后,英法对德宣战,但英法联军在德国西部边境与德军相峙的7个多月里,没有采取过重大军事行动。这种战争史上的奇特现象,被称为“奇怪战争”。这是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继续。

2.雅尔塔会议

在德国败局已定,指日可待的情形下,1945年2月 4日至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主要讨论德国问题、波兰的疆界和政府组成、联合国的建立以及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等问题。这次会议的召开对加速法西斯国家的溃败,早日结束战争以及联合国的建立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会议带有大国主宰国际事务、划分势力范围和争利争霸的倾向。

3.《联合国家宣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1942 年元旦,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相互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合约。这一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最终形成。

二、简答题

1.雅尔塔体系的内容。

答:(1)如何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如何处理战败国,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

(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地区的归属和边界。

(3)建立联合国组织,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

(4)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2.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原因。

答:(1) 战争初期苏德双方力量对比对苏军不利。

(2) 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对德军的冒险性估计不足,对德军的闪电战认识不足,对德军的主攻方向和进攻时间判断失误,没有充分做好战争准备,致使苏军遭到极为惨重的损失。

(3) 苏联的“肃反”殃及大批军队指挥人员,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4)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麻痹了自我,客观上起到了为虎添翼的作用。

(5) 苏联的“东方战线”的建立,使旧防线废弃而新防线构筑尚未就绪。同时激起东欧国家的不满,以致苏德战争爆发后,这些小国不仅不援助苏联,反而支持帮助德国。

3.绥靖政策及其根源。

答:绥靖政策是指在二战爆发前英法等国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动,不是针锋相对,与之斗争,而是采取姑息、纵容的态度,甚至用牺牲弱小国家的办法息事宁人,以求苟安于一时。绥靖政策在日本侵华、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内战、德军开进莱因非军事区、德国吞并奧地利等事件上都有表现,而慕尼黑会议则把英法的绥靖政策推到了顶峰。

英法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英国方面来说,一战后,英国国际地位大大下降,经济长期停滞不前,1929 年爆发的大危机又给它以沉重打击。到30年代,面对国际形势的日趋紧张,英国资产阶级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从复苏走向繁荣,而不肯在国防上花更多的钱,对未来的战争准备不足。英政府内,军界充满失败主义情绪,对战胜德国不抱有信心。英国资产阶级不愿失去德国这个英国商品的最大主顾,因此只想取得英、德和解,以便大做生意,保住既得利益。

从法国方面来说,法国卷入大危机较晚,但经济恢复也最慢。法国经济在30年代的衰退,一方面导致其军费开支不断缩减,另一方面导致政局不稳,内阁更替频繁。自觉软弱的法国政府在对德政策上,幻想对德国作出让步,来增加自己的安全系数。

英、法采取绥靖政策还有一重要因素,就是出于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敌视,想要把德国这股“祸水”引向东方,以使自己坐收渔人之利。

三、论述题

1.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是怎样形成的?

答: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是由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三种主要力量组成的。反法西斯联盟以法国败降后英美联盟形成为开端,苏德战争爆发后苏美英形成是其关键性阶段,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最终形成。

(1)法国败降后,对美国震动很大。1941 年春天,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以借贷的形式向英国提供战争物资,随后,英美共同制订ABC-1计划,确定先欧后亚的方针,这标志着英美结成事实上的反法西斯联盟。

(2)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迫切需要英美的援助;英美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表示愿意援助苏联。这样反法西斯联盟就在更广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1941 年7月,苏英在莫斯科签订《关于对德作战中共同行动协定》。美国也决定对苏联进行军事、经济援助。8月14日,美英两国签署了《大西洋宪章》,提出了对德战争的目的和其他一系列进步与民主的原则,成为后来联合国宪章的基础。

(3)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1942年元旦,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这一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最终形成。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并为后来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0章 二十世纪前半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

1.C2.A3.D

二、名词解释

1.曼哈顿工程:

1942年美国政府成立的军事政策委员会,领带制造原子武器的工程计划,代号为“曼哈顿工程”。1945年7月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既是新能源,又是超级大国争霸的武器。

三、简答题

1.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答:第一,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第二,不平衡加剧。

第三,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第四,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五,负面效应:环境污染、原子弹对人类的杀伤力。

2.19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发现。

答: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1898 年居里夫人发现镭等放射性元素,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开创原子物理学。

11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当代世界的历史性巨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D 2.A 3.B 4.C

二、名词解释

1.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美苏中法等44个国家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家金融货币会议。通过三个文件《会议决议书》及附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决定》总称“雷顿森林体系”。1945 年成立世界银行,总部华盛顿。

三、简答题

1.关贸总协定

答:1943-1948年建立起来的非正式国际组织,只是关税与贸易国际性多边协定。宗旨是减少关税和贸易障碍,取消歧视待遇,促进各国生产;扩大国际交换,创造就业机会,增大有效需求。

四、论述题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联系与区别。

答:相同点:

战胜国都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实力对比状况召开国际会议,缔结国际协议,重新划分边界与势力范围,安排战后世界秩序,从而确定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不同的是:

国际会议的召开和协约的缔结不是在战争结束之后,而是在战争后期开始进行的。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后,盟国将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与以往不同,盟国不是只举行一次会议,而是举行了一系列会议,达成了一系列协议,有公开的, 也有秘密的(有书面的,也有口头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它具有反法西斯的正义性,因此,作为这场战争的产物的雅尔塔体系要比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有其历史进步性。

虽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也把维护战后世界和平问题摆在首位,并建立了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但事实上,国际联盟就其普遍性、广泛性和有效性来说,远不能与联合国相比。凡尔赛会议举起了反苏、反共的“白旗”,直接导致了对苏俄的武装干涉;而雅尔塔会议则将苏联与美英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这对战后苏联东欧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是十分有利的。

雅尔塔体系提倡和平、民主的原则,《关于被解放的欧洲宣言》中明确指出“致力于全人类的和平、安全、自由与普遍幸福”,要“用民主方式解决他们迫切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这些并非只是空洞的口号,在对战败国的处置、使之完成民主化的任务以及给予被压迫民族、特别是被托管地区的独立和自治等方面都体现了这一精神。如果说凡尔赛体系是孕育了另一次世界战争的体系,而对于雅尔塔体系则不能作出这样的结论。

在分析雅尔塔体系的内容和实质时,还必须看到它消极的一面。该体系是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实力均势的基础之上的。它是美英苏三大国经过长期讨价还价、相互妥协的产物。

正因为雅尔塔体系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加之,美苏的社会制度不同,对外方针有很大差异,故雅尔塔各项协议实施的结果是导致了德国的被分裂,欧洲也被分裂为东欧和西欧,进而导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形成。因此,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就意味着近300年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已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这的确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一个重大变化。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