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球系列高考模拟试题精选(非选择题环境保护)(解析版)

发布于 2021-06-28 12:09 ,所属分类:高考查分帮助信息

“小地球”系列—高考模拟试题精选(非选择题—环境保护)11

整理:杨环宇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世界上羊绒品质最高的阿尔帕斯羊生长在我国的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羊绒产量受草场载畜量的限制。

(1)结合上图分析,假设在年降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全球变暖对图中阴影所示地区羊绒业发展的不利影响有哪些?

【解析】假设在年降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全球变暖会导致鄂尔多斯高原蒸发量加大,会使该地区更加干旱,导致草场退化,进而影响羊绒产量,影响羊绒产业的发展。

【答案】草场退化,载畜量降低,羊绒产量减少,影响羊绒产业的发展。

(2)针对鄂尔多斯高原出现的环境问题,简述鄂尔多斯羊绒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鄂尔多斯高原环境问题主要是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羊绒业可持续发展应注意保护当地环境,避免在开矿、放牧等生产活动中出现的生态问题,另外要加强对草场和牧羊的科学管理。

【答案】变游牧方式为牲畜舍饲、半舍饲方式;培育良种羊,人工培育优质草场;退耕还草等。

2.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公布了扶贫新战略的重点,部署在14个特殊片区:西藏、四省(青海、四川、云南、甘肃)藏区、新疆南疆、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鸟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

材料二 中国主要贫困区分布(图甲)和某地区的恶性循环示意图(图乙)。

(1)结合材料二,完成下列填空。

若图乙中的关联性发生在上图甲中的A处,则①表示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

若图乙中的关联性发生在上图甲中的C处,则①表示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

【解析】A处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该地区气候湿润、地势起伏大,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容易导致水土流失;C处位于我国畜牧业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过度农垦和过度放牧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发生。

【答案】水土流失 毁林开荒 土地退化(荒漠化) 过度垦荒和过度放牧

(2)分析图甲中B处生态破坏后很难恢复的原因。

【解析】B处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环境恶劣,生态脆弱,环境一旦被破坏将很难恢复原貌。

【答案】气温低,植被稀少,生态脆弱。

3.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人类社会处在A→B阶段时,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解析】A→B阶段环境问题的产生应该从人口、资源、人们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不合理的认识等方面回答。

【答案】人口压力巨大;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2)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从B点以后开始下降,环境问题开始改善,试分析其原因。

【解析】B阶段以后,随着GDP的进一步增长,环境污染开始大幅度减轻,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国家经济发展以后开始重视环境保护,也开始有能力去治理环境问题。

【答案】增加环保投入;科学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等。

4.如图示意世界某区域。该区域R河与K河流域盛产长绒棉,出口量很大。近年来,两河沿岸地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分析R河与K河沿岸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解析该区域位于中亚,降水少,土地荒漠化严重。过度扩耕会加剧水资源短缺状况,引起土壤盐渍化,导致湖泊萎缩。应对措施从加强管理、发展节水型农业等方面分析。

【答案】环境问题:(该区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耕地面积增加会加大灌溉用水量,加剧水资源短缺状况;入湖水量减少,湖泊萎缩;灌溉用水量增加,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措施:加强管理,限制开荒行为;发展节水型农业。(其他回答合理亦可)

5.敦煌葡萄栽培面积达15万亩,预计2017年产量可达20万吨,其修建产生的大量枝条,以往都被果农们就地堆积或就地焚烧,给当地环境造成一定困扰,为了防止葡萄枝条乱丢或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该市围绕提升耕地质量工作,探索“秸秆银行”运作模式,促进秸秆利用。

(1)结合材料推测,敦煌修建葡萄的大量枝条就地堆积或焚烧会出现哪些环境问题?

【解析】秸秆就地堆积会占用土地,造成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秸秆焚烧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污染大气。

【答案】焚烧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空气;焚烧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堆积丢弃造成水污染和土壤污染。

(2)避免秸秆焚烧或丢弃堆积产生环境问题,就秸秆合理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说出原因。

【解析】秸秆属于有机物,粉碎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秸秆也可作为畜牧业的饲料,把秸秆加工成饲料可减少对草地资源的破坏;秸秆还可作为发展沼气的原料,为生活提供能源,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答案】秸秆粉碎返田,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加工秸秆,为畜牧业发展提供饲料,减少对草地资源的破坏;利用秸秆发展沼气,提供生活能源,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