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报志愿哪些专业适合考公务员?
发布于 2021-06-29 19:26 ,所属分类:高考查分帮助信息
据统计,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高达909万,相比2020年的874万增加35万,而2019应届毕业生为860万,2018为820万,2017为795万,近五年高校毕业生都在逐年增长。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2021各地高考成绩正陆续公布,通过高考报志愿选专业给未来的自己多规划一条就业“出路”。公务员有编制、工作体面,社会地位高,对于走向社会的新人来说参加公务员考试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那么,在公务员考试中哪些专业更具优势呢?面临高考报志愿的考生如果想以后参加公务员考试又可以选择哪些专业呢?下面中公教育为考生一一分析:
“专业”是考生报考公务员考试最大限制性条件之一,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进行设置的,截至2021年3月,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有12个学科门类(不含军事学),92个专业类,740种专业。12个学科门类包括自然科学4个:理学、工学、医学、农学;人文和社会科学8个: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
在国省考招录中招录人数比较多的十大专业分别为:法学类、财会类、经济贸易类、金融类、计算机类、公安类、语言文学类等等。不同的学历层次专业的涵盖面不尽相同,
(一)法学类
法学包含法学大类以及法学类专业,法学大类包括:法学类、监所管理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社会学类、民族宗教类、政治学类、公安学类等,在国省考招录中,一般情况下专业设置为法学,则并不是指法学大类,而是指具体的法学类专业。
从国省考招录数据来看,要求法学类专业的岗位数量居高不下,一直呈现出“高热度”状态,有法学背景专业的考生能选择的岗位数量有数百上千个。尤其是在国省考招录中公检法系统等法律工作相关部门一般是招录“大户”,岗位性质决定了专业要求“风向”,因此法学类人才非常走俏。
(二)财会类专业
财会类专业含边贸会计、财会、财会统计、财会与审计、财税与财会、财务管理、财务会计、财务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与审计、财务审计与税务管理、财务信息管理、财政税务与会计、财政与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会计、法务会计、工业会计、工业及涉外会计、工业企业财务会计、国际会计、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计算机应用、会计统计、会计学、会计与金融、会计与审计、会计与统计、会计与统计核算、计算机财会、计算机财会营销、建筑财务会计、金融会计、金融统计、经营计划与统计、农业会计、企业管理财务会计、企业管理与财务会计、三资企业财务会计、商业财务会计、涉外财务会计、涉外会计、涉外商务及财务会计、实用会计、市场营销和会计电算化、外贸会计、预算会计、资产评估等。
从2021年度国省考招录来看,财会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很旺盛,尤其是国考,税务系统属于国家税务总局直属单位,全国统一招录、统一入口,在“国考”中招考人数最多、吸引力和竞争度靠前,其招考的主要专业就是财会。
(三)经济类
随着经济宏观调控和综合规划协调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能,经济类专业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党委、政府各个系统招录工作人员的首选专业。发改委、财政部、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统计局等系统,均主要招录经济类专业的人员,经济学专业覆盖面非常广泛,包含经济贸易、经济学类、金融学类以及财政学类专业,大家耳熟能详的贸易经济、商务经济、互联网金融以及税务等专业均包含其中。
从2021年度国省考招录数据来看,对经济类专业相关人才的需求量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国考,对此类人才非常青睐。
(四)计算机类
信息化与智能化交互的时代,智慧城市、电子政府、智能化政务服务的发展,激发了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强烈需求,平台开发、设备维护、系统优化,种种计算机技术在公共管理和服务中的应用场景,处处需要计算机类人才,补充此类人才已成为党政机关、群团单位、专业管理部门的日常。
(五)语言文学类
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一种各个行业普遍需要的通用能力。文字综合、语言交流在机关工作中占很大比重,相关工作极为频繁,因而机关大量岗位需要文字材料起草写作、民族语言及外语翻译等专业人员,这不限于文秘、政策研究、涉外、涉民族宗教部门,而是各个机关的普遍需求。所以中文专业、外语专业、少数民族语言专业在公务员招考中也具有专业优势,特别是熟悉并且擅长公文写作、常用外语口语翻译的人员将会极受欢迎。
最后,建议高考考生在报志愿时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规划定位,录取政策规定,明确自己成绩所处位置,加强对学校和专业情况的了解,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及专业。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