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上岸成功率低的背后我们已是成年人,还是管不住自己

发布于 2021-06-29 21:03 ,所属分类:考研学习资料大全

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290万,录取人数约为70万人;2018年,考研报名人数238万人,录取人数约为60万人。

每年考研报名人数都会刷新历史记录,占据热搜,成为热点话题,惹得考研人纷纷捶胸顿足,担心一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三跨上岸985,三本逆袭双一流,每一个成功的案例,都印证着简单的道理:考研比高考简单,拿出高考的精神学习,你就能超越和你竞争的50%的对手了。

“先报名试试呗,兴许就考上了呢”你身边一定会有这种抱着侥幸心理的人,可能正在阅读文章的你,也有这种赌博心态。

高考被誉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都挺过来了,怎么大学四年后,对考研反而hold不住了。

我们已经是个成年人,却还是管不住自己:一会就睡=抱着手机,一熬就天亮了;一会就起=下午了,还没有离开床吃早饭;就看一会剧=瞪着熊猫眼,一晚上看完全剧;一会就学习=今天不想学,明天再学吧……

不要觉得考研残酷,真正努力学习还没上岸的只是个例,淘汰的大多是佛系学习的那些人。

我们为什么管不住自己了?怎么能回到那种说到做到的状态?

01我们掌握的媒介太多了

90%学长学姐的经验贴,都会提及,用老人机替代智能手机;上图书馆学习不要带手机,这样的独家秘诀。

在手机上身上,我们浪费了很多时间。

只是想查一个公式,发现通知栏里爱豆上了热搜,赶紧进去点赞,评论,又发现其他有趣的话题,赶紧围观,这样的溜号,至少半小时就没有了。

抖音上有考研老师讲专业课知识点,英语答题技巧,历史政治,新闻解读……你留着它,想在碎片时间好好充电,但是偶然一划就停不下来:萌宠腹肌美食旅游女网红。

总说自己的学习效率不高,微博,抖音,知乎,B站……该卸载就卸载了吧,既然做不到控制自己的手,那就和这些浪费自己时间的APP说拜拜吧。

02闷头学习,忽视了自己

听过考研人的哀嚎:好痛苦,已经半个月都没休息过了,一到晚上就眼睛疼,但是得强忍着撑到图书馆闭馆,要不不安心。

嗯?你的身体不是你的吗?挨到闭馆就安心了吗?

无论什么时候,你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你的感受很重要,不能强迫自己的身体做超负荷的事情。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吃自助吃的很撑,店员跑过来告诉你,接着吃刚才那么多,这顿饭免单。

你吃吗?肯定不吧。这和钱没关系,第一,你吃饱了,不能再吃了;第二,没必要为了顿饭钱,搭上自己的健康。

换成学习,这个道理怎么就不懂了呢?

见过在图书馆蒙头睡一下午的,其实宿舍的床更舒服;真的不舒服时,学习的效率也会很低。

自己真实的感受,真的学不下去了,身体不舒服了,去操场走一走,回宿舍睡一觉,再回去高效复习,效果更好。

03延时满足能力降低

很多人都听过“延时满足”,这种能力更多的去描述孩子对达成目标的忍耐力,其实对于成年人来说,延时满足的能力在减弱。我们经常用“急功近利”去形容成年人,却很少用这种词语形容孩子。

考研之路其实是很漫长的,我们在用十个多月的努力,追求一个未知的结果。考研没有模拟考,不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所以很多人在考研复习中会心态爆炸,焦虑,不知道怎么办。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简单。

第一:我们都喜欢打游戏,为什么?因为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体验,打游戏要不为了升级,要不就是为了上分升段位,这些都满足了你内心对荣誉、获得认可的追求。

那我们就尽可能给我们的学习设立目标,达到某个目标就给自己奖励,这个道理和小孩子做对了事情要获得糖果一样,奖励及时才更有动力,不要对这种方式不屑一顾,谁还不是个宝宝呢?

第二:延时满足就是要一口一口的吃成个胖子,学习是循序渐进的,想一口气学完所有的东西,结果就是什么都学不会。

每天给自己安排学习任务,做成一个打卡表,每做一项就划掉一项,坚持下去,随着项目的减少,你的脑袋瓜儿会越来越充实的。

转变,管住自己,可以从小事着手,最简单的,设定一个打卡计划,坚持打卡。

打卡表的设置是很有讲究的:明确的目标,合理的得分规则,公平的排名,丰厚的奖励。

这样讲有点抽象,我们围绕这四个原则,制定了14天科学的打卡计划,你的目标就是每天完成布置的题目,题目会有相应的分数,排行榜上有和五湖四海研友的排名,奖品丰厚,激励你在炎炎夏日,也有学习的满满动力!




加油吧,22考研的同学们!





加油吧,22考研的同学们!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