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77年高考之路

发布于 2021-08-03 21:08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作者赵津南,1953年生人,53年至61年居住在重庆道津南里,曾就读新华南路小学,77年考入天津师范大学外语系主修英语。83年住睦南道有声里,96年出国,现定居加拿大温哥华。


知识就是力量


我是69届初中毕业生,人称小六九。

我家原来住在和平区重庆道新华路口的津南里,就读于和平区新华南路小学(原河大附小),沈鸿琪老师是我的班主任。

沈鸿琪老师

沈鸿琪老师今年80岁,1960年教我的时候还是18、9岁的大姑娘,那时我上小学一年级,我在新华南路小学学习的时间很短,故对同班同学印像不深。

1961年底,我家搬到和平区大沽中路151号居住,我也转到了大沽路小学。我的班主任尹珊生老师把我们班从一年级带到毕业,尹老师工作兢兢业业,责任心很强,所以我小学的基础知识还是比较扎实的。

大沽路小学66届六年一班同学合影
2020年2月21日

1966年小学毕业时,“文革”开始了,我又在和平区大沽路小学滞留了近两年。我从二年级入班,68年离校,和同学们共同学习、生活了七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1968年四月,我升学至附近的59中学,期间学工、学农、学军,断断续续上过几节课,1969年8月份我就毕业了。

1993年大沽路六年一班部分同学的合影
第一排正中尹珊生老师
我在后排左一

1969年我被分配到家附近的吉林路小学当了小学老师。“文革”有一段时间,工人阶级领导一切,他们也进驻了教育系统。

1972年左右“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宣传“白卷先生”张铁生,还有黄帅的反对师道尊严,教育系统一片混乱。

我认为学生就应该认真学习文化知识,为成为国家有用之材打下坚实的基础,可这种思想与当时的潮流是格格不入的。

1973年,我得到了去马场道天津市教师进修学院(现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系脱产学习一年的机会,我非常珍惜,在校期间学习十分刻苦。

1974年,师进修学院毕业后,我被分配到营口道中学任英语老师。当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我觉得作为老师有责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引导他们把精力放到书本上,只有老师所教科目功底扎实,教起课来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除了每天要教两节课以外,我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的教师阅览室度过的。

阅览室里有英文版的《北京周报》、《中国建设》月刊、《中国文学》季刊,还有后来的《中国日报》等等,借助英语字典,我在英语世界的海洋里流连忘返。

当时我们学校只有周日一天公休,每周日上午,我必去离家三个路口之遥的市图书馆阅览室借阅我们中学阅览室没有的英文画报,无论春夏秋冬、雨雪风寒,我雷打不动,乐此不疲!

晚上我基本上都去市一中听英语课,那时的一中只有一排排低矮的旧平房,偶尔我也会去民园附近的新华业大上课。

河北业大也是我学习英语的地方。冬季夜幕降临得早,学校下班时天已经黑了,顾不上吃晚饭,我抄起自行车,顶着大风,在昏暗的灯光下,画龙似的向河北夜大艰难地骑去。

记得那时夜大开班时,50人的大教室基本上都是座无虚席,甚至连走道都坐满了人;可到了期末,坚持下来的人很少,特别是冬天结业的班,最后能顺利拿到证书的超不过10人。

当时的师范学院(现师范大学)在六里台也开过不同等级的英语班,只要有适合自己水平的班,如果时间与别的英语班不冲突,我必参加。

自73年我开始学英语,经过了脱产进修一年后又在新华业大,河北业大,师范学院培训部学习英语,加之工作时在中学教师阅览室以及周日市图书馆的钻研,自己的英语水平在不断地提高。

不知不觉中迎来了1977年的高考。

1977年10月21日,在这个美丽深秋的早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播出了高考改革的重大消息,这一重大决定为广大青年人敞开了大门!那天到了单位,看到老师们像打了兴奋剂一样奔走相告,欢喜异常!

我心里一点压力也没有,小学毕业生考大学,是不是有点异想天开?!我做好了考几次的思想准备。第一次考不过,正常;第二次考不过,情有可原;争取第三次考上。

主意拿定,当即报名。当年报名的有老高二、老高三名校毕业生邢世华老师、刘斌老师、杨书远老师、殷嘉骍老师、朱家谭老师、两年前16中高中高材毕业生蔡枢老师、两年前天津外校毕业生房子华老师。

从得到消息到參加考试只有两个月左右的准备时间,时间紧迫,大家马上行动了起来!

那时,办公室都是两个办公桌对在一起的,我的对桌是二十中老高三的毕业生谢芳老师,当时她的孩子还小,所以她没有报名。

谢老师也是五大道人,她的亲戚住在重庆道的津南里,有一段时间谢老师就住在津南里。

谢芳老师名字与电影演员谢芳一字不差,长得也像谢芳,但比她还漂亮,谢老师不单人长得美,而且还非常热心。

数学是我的弱项,她主动提出给我补数学,因为我根本就没有基础,苦补三天后收效甚微。因为政治、中文、历史、英文都要准备,所以决定放弃数学,把其它学科的分抓住。

谢芳老师忙东忙西,帮着我准备备考资料,她的热心劲好像是她要考试似的,我心里由衷地感谢她为我所做的一切。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考试日期到了,因为有考三次的精神准备,所以我平心静气地参加了考试。

考试异常顺利,营口道中学报考的8位老师都被录取了!杨书远、蔡枢老师被南开大学录取;刘斌老师被天津大学录取;房子华老师被天津外国语学院录取,余下几位老师都被师范学院录取。

我进入师范学院外语系专修英语。

英语系77级有89位学员。入学不久,英语系出了一张卷子,对全部刚入学的学员做了个摸底考试,我考了个第八名,前九名组成了快班(即五班),其它80人分别组成了四个班。

五班同学毕业时在师院门前合影

这个班教课的老师都是当时系里的姣姣者

我们五班的班长是老高二毕业生朱沛。

班里有老高三16中毕业生张嘉轩,大三时去美国学习导演专业了,听说他高考英语卷得98分;16中老高二毕业生杨幼华,大三时考上了南开大学的研究生,后在天津师范大学任教,现在美国;塘沽重点中学老高二毕业生姜浩青;“文革”前老外校,我73年教师进修学院英语系快班的学习委员贡群秋;老高二高中毕业生高维良;老高三毕业生李玉坤;六九届我七三年教师进修学院的学友国庆祝和我。

大三时,张嘉轩去美国留学,杨幼华上了南大研究生,班里只剩下七个人。

老高三毕业生赵立柱、老初三毕业生吴极、老初三毕业生孙德玺、老高一毕业生成冀邢、69届我73年教师进修学院的同学张德民加入了我们班,全班共12人。

天津师范学院
77级82年元月毕业照
我在第四排左四

回顾77年高考之路,酸甜苦辣五味杂陈,有坦途也有艰辛。那些风里来雨里去,挑灯苦读的日日夜夜,都是我迈向理想的坚实脚步。

2017年于温哥华

我高考的成功得益于家人的支持和鼓励;得益于同事朋友间的相互扶持和帮助,更得益于自己喜爱读书,尤其对英语学习达到了酷爱的程度,正因如此,不仅觉得英语学习不苦,并且还能从中得到无尽的享受。

这种对学习的酷爱改变了我的命运,使我的生活丰富而多彩、美好而多姿,它将伴随我的一生,直至永远……


2021年6月16日
加拿大温哥华







编辑 | 紫石


关于我们:

本号汇集了五大道人讲述的老故事及五大道人的文学、摄影作品等,旨在重温五大道老时光、探寻五大道人的生命轨迹、弘扬五大道的人文精神。欢迎新老五大道人踊跃投稿,文字、口述均可(有意者请留言,我们会尽快回复)。本号刊登的文章(不代表本号立场)均为原创,不经许可请勿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五大道上的风流公子和他的后人
【五大道|孕育天津现代医学的摇篮】
五大道的西餐馆
●刘欢—来自五大道的歌坛大哥大
落叶归不了的根 | 天津五大道
我的一中快乐时光(一)
穿越历史 | 美丽天津五大道的前世今生
一个插班生和五大 道的故事
●小白楼、五大道老照片集锦 | 记录我们难忘的童年
那街那巷那河 | 我儿时的黄家花园
纪念1976年天津大地震
薄雪也多情 | 新春初雪五大道
也说天津民园大楼
梦回民园
我们的【曙光】
城市的记忆
五大道女神—郭莹
程姨
左邻右舍(一)
长篇小说《五大道的孩子》 | 自序及目录





投稿者请在gongzhong号

留言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