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题】名著阅读(2)

发布于 2021-08-20 09:44 ,所属分类:中考语文学习资料大全

点击

上方蓝字

我们~


“学者先要会疑。”图图读书时常常质疑,下面是他提的一个问题及提问原因。你也从初中语文教科书重点推荐的12部名著中选择一部,分享了你的质疑。

图图读的名著:《朝花夕拾》

他提出的问题:鲁迅先生对儿时所受的教育究竟持什么态度呢?

提问的原因:我发现,一方面小鲁迅颇不自由,他在特别想看五猖会时,被父亲勒令背书,很痛苦;另一方面他又蛮自由,可以在三味书屋趁老师不备偷跑进后园游乐,很开心。

你阅读的名著:《__________________》

你提出的问题: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问的原因: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儒林外史 作者对范进的这个人持什么态度呢? 范进中举这一情节刻画了范进这个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典型形象。但是我发现范进中举后,对曾经对他辱骂的胡屠户并未有不合分寸的行为,甚至赏银给胡屠户,可见他也是一个知书达理的人。



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常有用笔冷静客观而意含褒贬的写法,下面一例摘自《朝花夕拾》中的《琐记》请概括其中的“褒贬”之意。

汉文教员反而惴惴地来问我们道:“华盛顿是什么东西呀?……”

(注)为了求新知:“我”先到了江南水师学堂,后因水师学堂“乌烟瘴气”更去了矿路学堂。在忆及矿路学堂一次汉文考试的作文题《华盛顿论》之后,鲁迅紧接着写了上面一句话。

【答案】

批评汉文教员缺乏新知识,暗示矿路学堂也非理想中的学校。



下面是著名诗人聂绀弩先生读《水浒传》后写的一首诗,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董超薛霸

聂绀弩

解罢林冲又解卢,英雄天下尽归吾。

谁家旅店无开水,何处山林不野猪?

鲁达感悲齐幸免,燕青义愤乃骈诛。

佶京俅贯江山里,超霸二公可少乎!

1.概括第二联涉及的故事情节,并根据此联简析诗人对“林、卢”所处社会的认识。

2.尾联中“佶京俅贯”和“超霸二公”代表了封建社会中的哪两类人?

【答案】

1董超、薛霸受人指使,用相同的方法加害林冲、卢俊义:先在旅店用开水烫伤两人的脚,后在山林动手想结果两人性命。当时社会黑暗险恶,到处都可以成为害人的地方。

2统治者;奴才、帮凶。



《昆虫记》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请根据下面选段,简要分析。

蜜蜂来了,它心平气和……不一会儿,它就沉浸在采蜜的工作中了。潜伏在花下窥伺的强盗——蟹蛛,便从隐藏之处现身,它绕到忙碌的蜜蜂身后,偷偷向它接近,然后猛冲上去突然咬住它的脑后根……这一咬瞬间致命,因为它破坏了蜜蜂颈部的神经节。不多时,可怜的小蜜蜂便蹬着腿死去了。这时,凶手便舒舒服服地吸起受害者的血来。

【答案】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使作品文学色彩浓厚;用词准确贴切,真实再现昆虫生活场景,富有科学性。



对“命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梁生宝((创业史))会说:“命运在我自己手里攥着!我带着蛤蟆滩的穷乡亲建合作社,种水稻,搞副业,现在已经过上了好日子。”祥子(《骆驼祥子》)、江姐(《红岩》)又会怎样看待“命运”?从两个人物中选一个,根据他(她)的主要经历和身份特点,简要作答。

【答案】

示例1:祥子:在那个黑暗的社会,命运并不是由我自己掌控的。我做过人力车夫、卖过骆驼,拼命想要攒钱买车,靠自己的力气来谋生。可是我的理想一次一次被毁掉,最后只能任由自己堕落下去。

示例2:江姐:我觉得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我1939年入党,曾经在重庆秘密机关做过地下党,领导过重庆学生抗暴运动,为《挺进报》做过大量工作,担任过下川东地区地工委和川东临委的联络员。由于叛徒出卖,我被逮捕,尽管他们用各种酷刑折磨我,但我绝不屈服。因为我坚信,重庆一定会解放,我们的新中国一定会越来越好!



名著阅读,选出对有关名著的内容表述正确的两项( )( )

A.汤知县批准了王小二和黄梦统告严贡生的状子,严贡生吓得逃走了,官差就来找严监生,严监生则请两位舅爷来商议对策。

B.“匡超人幸得良朋,潘自业横遭祸事”中的匡超人指的是匡太公的大儿子匡大,“祸事”指潘自业客死芜湖关。

C.鲁迅最反感“二十四孝”中“子路负米”“黄香扇枕”“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虚伪、残酷的孝道故事。

D.鲁迅背完父亲规定的《鉴略》内容,终于可以去看五猖会了,但他却没有像别人那么喜悦、激动。

E.针对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而被捕以及秋瑾在杭州被杀两事,在东京的同乡会上,范爱农与鲁迅都强烈主张发电报痛斥满清政府。

【答案】A D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第二章:

周恩来的司令部是一个有防御轰炸设备的茅屋,四面围着同样的茅屋,农民都若无其事,忘记了他们是处在战场的中间,忘记了前线的红军司令是居住在他们的中间。我好奇:难道这就是红军的秘密吗?附近驻扎了一些军队,似乎一点也没有搅扰农村的宁静。

斯诺这段文字的表达意图是什么?

【答案】

红军和百姓和谐共处,军民亲如一家;红军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



下面是某同学读书笔记中的相关内容,其中不恰当的两项是()()

A.人物评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善解人意,对朋友能够雪中送炭,在朱赫来的成长过程中,保尔经常帮他排忧解难,为他指明前进的方向。

B.阅读联想:《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一位民族志士,他想办法搜集海底金银财宝支援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其行为颇有中国古代的侠士之风。

C.归因探究:《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经过三起三落,从诚实可爱的青年变成了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他的悲剧结局主要是由自己的不坚强,不觉醒造成的。

D.匠心感悟:《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与〈山海经〉》,文题由凡人俗称与典雅的先秦古籍名称组成,产生了奇妙幽默的意味,较好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E.特色鉴赏:《简·爱》以第一人称叙述,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小说中现实与浪漫相交织,但就反映真实生活而言,它称得上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答案】A C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华诗文浩如烟海,逐渐形成了一些表意相对固定的词语,如“汗青”指史册,“青鸟”指信使,“瀚海”指大海,“阳”指山南水北。

B.颜真卿诗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中的“三更”指的是23~1点,“五更”指的是3~5点。

C.清代蒲松龄所写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如婴宁的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笑声朗朗。

D.法国作家法布尔所著的《昆虫记》,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如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答案】A



【版权说明】文章来源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初中学习乐园”gongzhong号尊重原创,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gongzhong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