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北京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及答案(WORD文档)
发布于 2021-08-26 17:16 ,所属分类:北京中考真题试卷及答案大全
用不同的蔬菜进行测定,变化趋势与芹菜相似。
实验表明,发酵温度对泡菜中亚硝酸盐的生成量及生成时间也具有明显的影响。泡菜发酵过程中,泡制温度较高时,亚硝酸盐含量最大值出现的早,且数值低。这与温度较高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有关。
实验还表明,泡制过程中添加姜汁和维生素C,都能有效地减少亚硝酸盐的生成。
现代医学证明,泡菜中的乳酸和乳酸菌对人体健康有益,具有抑制肠道中的腐败菌生长、降低胆固醇等保健作用。但是,有些泡菜盐分或糖分过高,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不利。另外,泡制过程也会造成某些营养素的流失。(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⑴泡菜中的亚硝酸盐是由 转化成生的。[来源:学.科.网]
⑵亚硝酸钠能与盐酸反应,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⑶室温下,用芹菜制作的泡菜,最佳食用时间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A.泡制2-3天 B.泡制5-6天 C.泡制12天后
⑷下列关于制作泡菜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最好加入一些姜汁
B.最好在较低温度下泡制
C.最好加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D.最佳食用期的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与泡制时的食盐水浓度无关
⑸请你为喜欢吃泡菜的人提一条食用泡菜的建议: 。
【生产实际分析】
30.(3分)生物浸出技术在金属冶炼中应用广泛。嗜热细菌在65-80℃酸性水溶液及氧气存在下,能氧化黄铜矿(主要成分)产生硫酸盐,进而生产铜和绿矾,主要流程如下:
⑴分离出矿渣的操作是 。
⑵若试剂b为Fe粉,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⑶氢氧化铁与试剂a发生中和反应,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31.(3分)某烟气脱硫的工艺不仅能消除,还能将其转化为石膏(
)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主要物质转化关系如下:
⑴设备1中,通过喷淋水脱去烟气中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⑵设备2中,加入的目的是将
转化为 。
⑶设备3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
【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
32.(5分)甲、乙、丙、丁4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钙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甲俗称纯碱,其化学式为 。
(2)乙是一种氧化物,遇水放出大量的热,乙的名称是 。
(3)丙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4)如右图所示(夹持仪器略去,、
均关闭),打开
,待液体全部流下,立即关闭
,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且烧杯中丁的溶液变浑浊。充分反应后,打开
和
,使液体全部流入锥形瓶,瓶中无明显现象。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烧杯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 。
②取反应后锥形瓶中的溶液,测得,则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除HCl外,还有 。
33.(3分)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处,若观察到 ,说明已有氧气产生。
(2)B中现象是声带涌出柱状的泡沫,可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其原理主要是在某些催化剂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4.(3分)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①通入
,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
,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
(1)实验过程②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3)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是 。
35.(4分)3%的硼酸溶液可用于清洗皮肤的小面积创伤。现配制300g质量分数为3%的硼酸溶液,实验操作如下:
(1)称量硼酸固体的质量:在下图中分别标出所选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示数。
(2)量取水的体积:用量筒取 mL水(
)。
(3)溶解: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4)装瓶、贴标签:在右图的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
【实验原理分析】
36.(4分)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
、
均已关闭。
内容 装置 | 【实验1】制备气体 | 【实验2】测定气体含量 |
| Ⅰ.打开 Ⅱ.在 | Ⅰ.A(容积 Ⅱ.打开 |
(1)检查装置气密性:保持关闭,打开
、
,向B中加水至液面浸没下端导管口,用手捂住A瓶外壁,说明装置在左侧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 ;用同样原理可以检查装置另一侧的气密性。
(2)实验1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气体收集完毕后,在不拆卸装置的情况下,使A中未反应的稀硫酸大部分转移到B中的操作是 。
(3)实验2中,当B中液面不再变化时,测得B中减少了160mL水,则A中的体积分数约为 %。
【科学探究】
37.(6分)众所周知,酚酞溶液遇溶液变红。但是,在分组实验中(如右图所示),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现象:有的溶液变红后褪色;有的出现白色浑浊物。
【提出问题】分组实验中,出现意想不到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酚酞溶液由酚酞固体溶于酒精配制而成。
【猜想与假设】
Ⅰ.红色褪去,与溶液和空气中的
反应有关。
Ⅱ.红色褪去,与NaOH溶液的浓度有关。
Ⅲ.出现白色浑浊物,与酚酞溶液的浓度有关。
【进行实验】
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
1 | 向盛有2 mL | 溶液变红 | |
2 |
| 1号试管 2号试管5min红色褪去 3号试管30min红色明显变浅 4号试管120min红色无明显变化 | |
3 | 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水,…… | 酚酞溶液浓度/% | 浑浊程度[来源:学科网ZXXK] |
5 | 大量浑浊物 | ||
2 | 少量浑浊物 | ||
| 无浑浊物 |
【解释与结论】
(1)与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1的现象表明,猜想与假设1 (填“成立”或“不成立”)。
(3)由实验2得出结论:出现“溶液变红后褪色”现象的原因是 。
(4)实验3的操作步骤: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水, 。
【反思与评价】
(5)依据现有实验,为了确保红色不变,若酚酞溶液浓度为,建议选用Na
OH溶液的浓度为 %。
(6)有同学认为,仅通过实验3得出“猜想与假设Ⅲ成立”证据不足,理由是 。
【实际应用定量分析】
38.(4分)乙炔()是生产聚氯乙烯的重要原料。用电石(主要成分为
)与水反应可制取乙炔,最终还可得到电石渣。某电石渣中含氢氧化钙
,其余为杂质,此电石渣可用于处理电镀厂排出的酸性废水。
(1)乙炔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2)100kg上述电石渣中氢氧化钙的质量为 。
(3)用上述电石渣处理含硫酸的酸性废水(假设电石渣中的杂质、废水中其他成分均不参加反应),求至少需要电石渣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B | A | B | D | C | A | B | C | A | A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D | C | B | B | D | D | B | D | C | A |
二、填空题
21.(1)牛奶,鸡蛋;(2)
22.(1)AC
(2)汽油,酒精
23.碳酸钙
24.(1)B
(2)元素种类
(3)
25.(1)
(2)
26.(1)煤
(2)AB
27.(1)2
(2)吸附性
(3)① A,B
② 变大
28.(1)与潮湿的空气接触
(2)
(3)有强腐蚀性
(4)A,B
29.(1)硝酸盐
(2)复分解
(3)C
(4)A,C,D
(5)食用超过12天的泡菜或合理食用泡菜的量
30.(1)过滤
(2)
(3)
31.(1)
(2)
(3)O;S
32.(1)
(2)氧化钙
(3)
(4)①
② ;
33.(1);木条复燃
(2)
34.(1)
(2)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步骤①中b通,不燃烧;步骤②中b通
,燃烧
35.(1)5g;4g
(2)291
(3)烧杯、玻璃棒
(4)硼酸,3%
36.(1)B装置左侧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2)
(3)打开,
,关闭
(4)50%
37.(1)
(2)不成立
(3)与浓度有关,浓度过高会使酚酞褪色
(4)分别向三支试管中滴加5滴5%,2%,0.5%的酚酞溶液
(5)
(6)
38.(1)12:1
(2)
(3)解:设需要电石渣中的质量为
答:需要电石渣160kg.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