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展风采 视导促成长临沂实验中学北校区迎接市教科研中心教学视导

发布于 2021-09-13 13:36 ,所属分类:高考数学学习资料大全


课堂展风采

视导促成长

——临沂实验中学北校区迎接市教科研中心教学视导


丹桂香飘,凉秋送爽。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双减”背景下的学科教学质量,2021年9月10日,临沂市教育科学研究与发展中心各学科教研员来临沂实验中学北校区开展教学视导工作。


语文组

语文讲课老师们以八上前两单元课文为设计思路,构建了教读课、同课异构、组文阅读、写作指导等课型。

前两节为《藤野先生》的教读课,分别由崔志杰、赫明娇老师执教。两人思路不同,各展其长。《回忆我的母亲》同课异构,同样精彩纷呈。张馨月 、迟嘉两位老师将朱德对母亲感激、愧疚、怀念的情感展现得有风格、有层次。杨帆老师的《新闻各不同》采用了“1+X”组文阅读的方式展开,课堂实用有效,平和流畅。刘松华老师的新闻写作指导课,将新闻知识复习、新闻采编方法流程与写作技巧融为一体,课堂充实饱满。

下午最后两节课,语文教研员庞云龙老师与大家一起亲切座谈。庞老师从教学目标、评价设计、课型、评课等方面详细地把握“教与学”的风向和不同课型的教法,给予不同类型的课堂实用而前沿的指导。从“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的角度对教学提出了更为实际的要求,如:“教学不能走过场”“扎扎实实去教学”“要讲透”“让孩子学会学习的方法和为人处世的方式”......一番番话,如拨雾见晴,让老师们信心倍增。


数学组

数学张宇、徐雨薇、吉玟晓三位年轻教师给大家带来的同课异构课堂“三角形的外角”,让大家看到同一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但又都做到了由旧知识引发思考,领会新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课堂热烈而充满激情,师生合作默契让课堂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数学教研员李建国主任针对三位老师精彩的课堂进行了点评,李主任指出,我们未来教育教学的路还很长,要不断的的思考,不断的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样才能解决学生的疑问,做思想教育者,而不是知识的传递者。


英语组

李玉敏老师、韩昔彤老师和郑惠玉老师根据安排展现了三种风格不同的英语阅读课。英语组教师全员参与听课。

教研员周育英老师对三位执教老师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周老师高屋建瓴地提出了“生命质量”的教学理念,从备课原则、文本分析、教学原则以及语言本质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老师们受益匪浅,收获满满。


道法组

道法组的韩金彩老师精心准备,为大家呈现了一堂设计巧妙的道德与法治课《关爱他人》。她用“传递爱心剪刀”活动进行导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探究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抓住本堂课中的重难点,将课堂交还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互动分享中感受获得新知的乐趣。

陈秀虹科长做了精准细致的点评。教育之路漫漫,相信在陈科长和学校先进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我校教师会在教育教学实践历练中行稳致远,成为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良、敬业爱生、开拓创新的优质队伍,为学校建设做出更卓越的贡献!


历史组

历史第一堂课是由曹梅卿老师带来的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曹老师奇思妙想将本节课设计成一场“探案”,用四个篇章来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寻动机”、“追过程”、“查证据”、“审罪犯”。曹老师将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化成“沉浸式”的情景教学,让学生走进历史事件发生的“现场”,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第二堂课是由张淑玲老师带来的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张老师通过地图、时间轴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通过化石和历史遗迹等,引导学生学会用史料实证的方法来认识我国早期人类的演化,进而引导学生通过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培养民族和文化认同感。

张西河老师和历史组全体教师进行座谈会交流。张老师既高度肯定临沂实验中学历史组教师的授课水平和教师素养,又对所听取两堂课进行评课、总结和反馈,还指导授课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与教学实施过程,并对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沂实验中学历史组同仁们有信心、守初心、下决心,愿将深度学习落到细处、实处。学无止境,勤则可达;志存高远,恒亦能成。“双减”,实验历史人,在路上!


地理组

地理地理组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刘静、李文静两位教师同课异构,精心准备了两节《民族》公开课。刘静老师以渊博的知识,生动的语言,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获得新知,深受学生喜爱。李文静老师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讨论式、参与式运用自如,能做到讲练结合,学生在她的带领下既能充分吸收新知识,又有很大的思维发展空间。

卞老师对刘静老师和李文静老师的课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评课和指导。卞老师用“精彩“两个字高度评价两位老师的课堂表现,赞叹我们是专业的团队,精英汇集。希望我们地理组与卞老师勤沟通,多请教, 积极打造优质团队。


生物组

生物课更是精彩纷呈。姚富强老师《鱼》,用生动形象的视频带我们学习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区别。利用人和鱼的对比,自然的过渡到鱼适合在水中生活的两大特征,突出重点。利用学生对金鱼的形态结构的观察和教师演示鱼在呼吸时口与鳃盖关系的实验,让学生们对鱼类在水中游泳和呼吸这两大特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最后姚老师在征集保护鱼类的标语这一环节中,加深了同学对自然的理解和感悟。

李阳老师富有诗意的开场带我们走进了鸟的世界。仿真鸟、煮熟的家鸽、家鸽骨、鸽骨骼标本等丰富的实验材料使得学生们可以直观的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让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整个过程循序渐进,课堂最后首尾呼应。

李老师精炼的语言、巧妙的设计让整个课堂变得高效有趣,学生们也有了真正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教研员密守军科长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和指导。密老师提到在讲动物类群时应该把握空间和时间的跨度——不仅要理解生物类群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更要站在进化的视角上认识生物类群。密老师还指出,不仅仅要看的见学生的当下,更要学生一生的发展,站在时间的长河里带学生感受生命的魅力。


化学组

化学许雪雪老师带领我们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开始以一部因为无知而引发实验室事故的小短片告诫学生要遵守实验室安全守则,紧接着带领学生认识了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通过仪器间的对比,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虽然个别仪器相似,但仍有不同之处,便于学生区分。

在课堂教学中,许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了药品取用以及酚酞遇碱变色的实验,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许老师精炼的语言、巧妙的设计让整个课堂变得高效有趣,学生们也有了真正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课后教研员陈为词主任对许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和指导。陈主任提到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考虑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情感,由于学生第一次进入实验室,都很好奇,可以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点评学生的操作再进行细致的讲解。最后陈主任希望所有的化学教师不仅仅要看的见学生的当下,更要学生的发展,带学生感受在生活中化学的魅力。


信息组

信息技术课妙趣横生,师生都沉浸在奇妙的信息世界。

课后评课是纠正偏颇、提高教学水平的大好时机。



9月10日恰逢第37个教师节,各讲课青年教师纷纷表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此次视导活动意义非凡。能听到来自“老师的老师”——学科教研员的指导意见和宝贵经验,是青年教师专属的教师节节日礼物。在日后的工作中,青年教师将认真落实“双减”政策,狠抓深度学习,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成为新时代下的“四有”好老师。



- END -



编辑 | 胡蒙蒙

审核 | 刘 玲


我在这里

等着你来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