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周周练试题10

发布于 2021-11-06 21:04 ,所属分类:高考数学学习资料大全

长按ErWeiMa答题,答题后查看答案解析

中国古代思想史、科技史、文化史和西方思想史、

科技史思维导图

城关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周周练试题10

一、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力图一匡天下,士人游走列国,提出自己的治国理政方案,经济发展,文化思想活跃。这一社会巨变的根源是(  )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分封制度的瓦解

C私学教育的普及

D各国变法的推动

2.如图漫画《胜出》描绘的场景是:台上站着两个人,一人高举牌子,另一人左手做出胜利的手势。台下站着一群人,个个气势汹汹,不甘失败。该漫画反映了汉代(  )

A.“三教合一”

B.神化君权

C.儒学独尊

D.思想混乱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  )

A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动

B源于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

C表明儒家思想已经成为正统

D说明百家思想不适应时代需求

4.葛洪在《抱朴子·内篇·塞难》中写道:“且夫养性者,道之余也;礼乐者,儒之末也。所以贵儒者,以其移风易俗,不唯揖让与盘旋也。所以尊道者,以其不言而化行,匪独养生之一事也。”材料旨在强调(  )

A修生养性

B尊道贵儒

C独尊儒学

D独尊道学

5.陈寅恪认为,在政治体制、生活行为以及日常观念等许多基本方面,即使释道两教极盛,也未能取代儒家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但在意识形态特别是哲学理论上释道却风靡数百年。该材料意在强调(  )

A儒学地位面临挑战

B佛道思想占统治地位

C社会传统观念改变

D儒释道呈现融合趋势

6.《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卷四《艮》中写道:“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据此可知,作者的意图是(  )

A解释儒家伦理的合理性

B恢复西周的等级秩序

C宣扬君权神授的合法性

D强调理是万物的本原

7

主持过的书院

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岳麓书院、福建寒泉精舍、武夷精舍、竹林精舍

主要教学内容

儒家经学

主要教学形式

分班教学,有讲有读,教研结合

主要教学思想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然欲行而未明理,则所践理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

1是朱熹领导的“书院运动”的相关内容,据此可知(  )

A.两宋时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B.朱熹以董仲舒著作为教材

C.南宋时南方书院盛于北方

D.朱熹主张明理与行理结合

8.南宋儒生宋伯仁爱梅、种梅,长期观察、记录梅花的各种形态,并绘成了梅谱。他以扇形梅花联想到儒家教化天下,并赋诗说明。这反映了宋伯仁(  )

A重视科学理论的探究

B坚持独特的求理方式

C践行了格物致知主张

D认为“宇宙便是吾心”

9.宋明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而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理学家们的改造,变成以形而上学为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材料表明理学(  )

A溶铸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B已上升到哲理化高度

C冲破了儒家传统观念的束缚

D巩固了儒学正统地位

10.学者黄仁宇认为,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李贽是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这表明李贽的思想(  )

A超越了儒家思想范畴

B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C未突破传统文化樊篱

D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思潮

11.《天工开物》中记载:“消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于无隙可容之中。其出也,人物膺之,魂散惊而魄齑粉。凡消性主直,直击者消九而硫一;硫性主横,爆击者消七而硫三。”材料叙述的是(  )

A海盐

B造纸术

C巫术

D火药

12

年代

科技发明

(件)

中国

世界其它国家

百分比

百分比

公元1~400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

472

19

4%

453

96%

2是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统计的11840年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对现代世界形成有影响的科技发明,据此可知(  )

A16世纪前中外科技交流较少

B中国的传统科技应用性较强

C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因政策

D明清科技星现明显衰落趋势

13.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作)高度概括了古代某位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内容深刻,对仗工稳,历来为世人所推崇。符合该对联描述的文人的诗作是(  )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C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D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4.《花部农潭》中写道:“花部原本于元剧,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所动荡……”据此可知,地方戏曲(  )

A适应市民大众的需要

B宣扬封建特权思想

C受到各阶层普遍喜爱

D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15.“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永遇乐·落日熔金》)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诗句的风格最相似的是(  )

A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B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D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6.明代中后期,大部分图书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如《唐书志传》一书中“尔兄日前饮酒至酣”,编者将“饮酒至酣”注释为“半醉也”;《详刑公案》一书中“事系无辜不究编者对“辜”的读音注释为“辜音孤”。这类现象反映出当时(  )

A学术思想适应时代转型

B商业发展冲击了学校教育

C科举改革影响书籍出版

D文化发展呈现大众化趋势

17.有学者对明清四大长篇小说进行排序,排在第一的是《红楼梦》,排在第二的本质上是一个寓言,那些妖魔鬼怪,全是象征性的存在。属于“排在第二”的著作是(  )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儒林外史》

D《水浒传》

18.毕达哥拉斯说:“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我也不可能感知他们的形状和相貌是什么;因为有许多感知方面的障碍,人们不可能亲身体验到神……”这表明他(  )

A怀疑神的存在

B提倡理性主义

C倡导人文主义

D探索自然奥秘

19.普罗塔格拉认为,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也以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作为道德的标准,道德是因人而异的。这说明他(  )

A看重道德与修养的价值

B主张以教育培养道德

C仍从神学视角理解世界

D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

20.“当时社会对他(苏格拉底)有误解,把他误认为与智者流,他是思想家,智者们也是思想家,只这一点足以使当时民众分不清。”“只要你肯给钱,他们会教你辩论,不论有理无理,你都可以把官司打赢。”材料认为苏格拉底思想(  )

A存在重利轻德倾向

B辨识度不高

C与智者们思想一致

D维护了正义

21.有学者认为:苏格拉底将自己的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向社会和人类的内心世界,探讨政治、道德、社会、人生等基本问题,在生活领域建起一座真善的理想宫殿。由此可知,苏格拉底(  )

A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

B使人本身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

C开创理性主义的传统

D主张知识来源于对世界的感知

22.下图是雅典两位思想家主张的漫画。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雅典有言论和信仰自由

B.两人都尊重人的主体地位

C.西方人文主义开始形成

D.两人对人的认识截然不同

23.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24.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份光荣对我就足够了。”这反映出他所处的时代的主题是(  )

A理性主义

B人文主义

C神本主义

D科学主义

25.达·芬奇的著名作品《最后的晚餐》,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物的姿态与常人无异;画中的犹大坐在圣人当中,靠近耶稣。作者如此创意旨在(  )

A反对封建等级制度

B体现现实主义的风格

C再现历史真实场景

D揭示人文主义的主题

26.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写道;“所谓教士们……只有在关于圣经或礼拜上的工作上,他们是高出于众人的,因为这是他们的职务。至于用来保护弱者,惩治坏人的宝剑和鞭子,那是掌握在世俗权力的手中的……”据此可知,马丁·路德主张(  )

A信仰即可得救

B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

C废除复杂的圣礼

D教会不应掌握世俗权力

27.宗教改革的领袖加尔文提出,神职人员通过教徒的投票选举产生,即使是教会的首脑,也要服从“由信众兄弟组成的大会”的决定。这一主张(  )

A使人们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

B借鉴了启蒙思想家的一些理念

C目的是破除人们对上帝的迷信

D旨在打破天主教皇的至高权威

28.马丁路德认为: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要想称“义”,即得到灵魂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的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这表明马丁·路德主张(  )

A因行称义

B简化宗教仪式

C因信称义

D建立国家教会

29.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的赵林教授认为:“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特点恰恰是用一种非理性的态度来对待理性本身。”这说明启蒙运动(  )

A弘扬了理性主义

B促进了思想解放

C把理性推向了极端

D使理性完美无缺

30.伏尔泰歌颂理想,推崇文明,希望在清除迷信的“神示宗教”之后,建立起充满理性、自然和道德的“理性宗教”。这说明他(  )

A倡导平等博爱

B反对宗教宽容

C主张法律至上

D推崇理性信仰

31.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导致启蒙运动能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提出了民主制度构想

D自由主义思想的传播

32.卢梭曾说过:“理性欺骗我们的时候是太多了,我们有充分的权利对它表示怀疑:人类一旦成为理性的奴隶,和受神权摆布一样可悲。我决定在我的一生中选择情感这个东西。”这表明他(  )

A完全背离人文主义精神

B对理性主义提出了质疑

C已经摆脱了神学的束缚

D科学地道出启蒙的真谛

33.“人们由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一个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突出了伽利略开创实验科学的贡献

B揭示了经典力学体系建立的影响

C体现出启蒙思想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D说明了生物进化论创立的意义

34.牛顿认为,科学工作是对自然万物的观察、研究,而这种观察、研究,是认识、了解上帝的必由之路。这表明牛顿进行科学研究的动力是(  )

A人文主义

B基督教

C科学精神

D理性主义

35.下列有关科学成就逻辑正确的是(  )

A1609年伽利略利用自制成功第一台天文望远镜,证实了“地心说”

B1859年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使人猿同祖论进一步得到了确立

C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解释了“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D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形成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

36.孔子的思想核心是(  )

A“仁”

B“仁政”

C“仁义”

D“王道”

37.《荀子·大略》载:“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据此可知,荀子主张(  )

A礼法并重

B崇礼抑法

C崇法抑礼

D无为而治

38.有艺术评论家认为,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白”,“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资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山水画蕴涵了(  )

A民本思想

B辩证思想

C和平思想

D法治思想

39.《吕氏春秋》载:“今周室既灭,天子既废,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由此可知,战国时期(  )

A百姓期盼恢复西周秩序

B战乱导致社会倒退

C各派思想开始交流融合

D统一已成时代要求

40.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曾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大意是治国不能急,不能用大火,要用慢火适当烹饪。其反映的思想是( 

A民贵君轻

B克己复礼

C无为而治

D格物致知

二、非选择题

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罗马学校不是希腊学校的简单重复,而是要在罗马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希腊学校教育中有用的东西,使之为罗马的政治经济发展服务。罗马著名的教育家西塞罗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政论家而非教育家。帝国时期,国家逐步加强了对学校教育的控制,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国家教育行政管理制度。这一时期,皇帝独裁,不允许臣民以辩才干预时政。培养雄辩家的教学目标,也转变为培养官吏。罗马学校延续了许多希腊学校中开设的课程,但这些科目无不赋予浓厚的功利主义的色彩。算术用来训练人们在商业和贸易中精于计算;几何用来丈量土地和规划建筑设施等等。舞蹈、音乐等则成为副科或不予设置,被希腊人引以为豪的“哲学学校”在罗马则从未设立过。

——摘编自季美《浅论古罗马与中国汉代的学校教育》

材料二

汉代教育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教育,官学自不待言,即使私学也要以儒典为讲授材料。儒经内容虽各有偏重之处 ,但均包含有伦理道德观念,贯穿着“德”的说教。通过对它们的学习,使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得到培养和训练,能够自觉地以伦理道德为准而行事,从而使封建统治秩序得到维护。汉武帝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创办中央官学,并要求地方官员建立地方官学,正式开始了官方教育事业。同时对私学亦采取鼓励政策,使其成为官学的补充,这种做法为后代统治者所承袭,终汉一代官学与私学并行不悖。

——摘编自郝建平《汉代教育特点论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罗马学校教育的特点并分析其教育发展的影响。(1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罗马教育相比汉代教育的不同之处,并分析汉代教育发展的原因。(12分)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