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 | 听邓彤老师讲语文

发布于 2021-11-29 20:50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邓彤讲语文》

语文出版社


1.夏丏尊先生曾经感慨道:“教育方式是水池,爱心则是水池中的水。多年来我们一直在研究水池应该挖成圆的还是挖成方的,却偏偏很少考虑水池里有多少水!水池是圆是方并不妨碍它成为水池,但没有了水,任何形状的池子都毫无意义!

2.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类似于农业。那么,语文教师就类似于农夫。没有农夫会愚蠢地试图拔苗助长、甚至代替秧苗生长。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最好的成长是自我成长。创设适宜的语文学习氛围是语文教师的责任。

3.
教师不是探险家而是导游。探险家可以独自背着行囊深入最奇绝处探幽访胜,可以以自己所达到的高度为自己最大的成功;导游则以他所服务的游客的收获为最大的成功,如果一位导游忽然忘记了自己的职责,丢下自己的游客(也许还会带上几位同好的游客)独自前行是否会有渎职之嫌呢?对于类似于这类导游的教师,建议他到研究所去安心做学问,以免误人子弟!

4.
语文教学有浪漫,但更多的还是辛苦。一篇篇文章、一次次作业都需要我们去批改,大量而且琐碎,少诗意而多艰辛。

5.作为教师,我应该为我的学生而存在!教学研究只是我的手段,
我的一切努力都应该指向我所面对的学生!

6.基础教育之不同于高等教育:
基础教育的主要不是学科知识,而是学习者自身。一位称职的教师,哪怕他的学术水平并不高,只要他善于激发学生、调动学生,使学生能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他就是一位优秀的教师!

7.新课程标准的标杆过高,似乎只是为少数优秀学生而设。例如,对作文教学所限的目标,使得广大学生成为少数写作天才的陪衬人!

8.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完全是为了培养精英,更多的是
要把这些将来的普通社会民众的能力水平提高到可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

9.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者是人,教育材料与教育方法是人类文化的产物。
教育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人的本质。不人的发展的教育不是好教育。

10.“出彩”是目前许多教师的追求。教学设计巧妙,令人耳目一新;课堂气氛活跃,听众如沐春风:此之谓“出彩”。经常听到许多执教者、听课者言“本课亮点”云云,其实追求的都是“出彩”。出色,则重在教学效果良好。应该说:
出彩的课当然是出色的,但出色的课未必全然出彩。有时,一节静悄悄的课堂上,学生的收获绝不亚于热热闹闹的出彩的课。

11.语文教师听完课后,来到餐厅。餐桌上一盘精美的白菜雕花让大家惊叹不已,赞不绝口,细细鉴赏之后,大家随手拿起桌上的苹果片放入口中。这时,一位教师若有所悟:无论我们如何赞扬白菜雕花,我们最愿意吃的还是苹果片。
现在有多少语文课都是在白菜帮上雕花啊!众人无语。

12.教学不必刻意追求那些热热闹闹的气氛和精巧别致的形式。课堂也不必每课必求出彩。

13.
因材施教的前提在于了解“材”的特质。一切试图以教师外在行为代替内在动机和图式的尝试都是低效甚至负效的。

14.
了解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是确保教师教学成功的三大程序。

15.语言文字是语文的内核,但不是全部。
语言文字实质上是内外宇宙之间的桥梁,是心灵之间的桥梁。首先要有世界,然后才谈得上交流。一个词语其实包含了人们对这一现象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16.语文教师应该
努力运用语言文字唤醒学生沉睡的生活体验,并且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体验的能力。

17.读书是语文教育的温床。读书以读懂、领会为旨归,切忌大搞表面的花哨。读书在本质上主要是一种内在的心智活动,没有必要去追求那些表面上的热闹!

18.从学习的心理规律来看,读书主要是一种内隐的心智活动,内心的激荡与外表的沉静是和谐的。热闹是暂时的,沉静是长久的;争辩、交流是支脉,沉思、吸收是主流。为此
提倡“素读”

19.有不少人对网络上诸多不良现象嗤之以鼻。但我以为:风物长宜放眼量。

20.网络上出现的不良现象并不是网络的必然产物。即使没有网络,只要生活中存在这些现象,它们也会以其他形式表现出来。网络作为工具是无辜的。

21.任何事物在萌芽状态比较粗糙、杂乱都是正常的。试想,当曲子词作为宋代的“流行歌曲”盛行时,不也是被正统文人视为庸俗无聊之作吗?但时至今日,宋词已经从不登大雅之堂的下里巴人成为典雅的文学样式了。其实,如今各种文学形式当初都有过被人鄙夷的经历。

22.网络写作也是对传统写作的一种反叛。传统写作在日益精致之中逐渐丧失了率真自然的品质。网络写作则似乎返回了写作的原始状态:人人都可以无拘无束地抒情言志,
网络写作重新缩短了抒情言志与作品发表之间的距离,使每一个作者都可以自由地表达自我。大量使用的符号的背后也预示了一种简单化思维的趋势,它追求的是语言与实在的重合、对称。

23.总之,在网络时代,旧的规则已然消解,森严的等级不复存在。所有的网民正在用自己的文本共同构建网络时代的规则,只要假以时日,为大众普遍接纳的网络语词体系一定会自然形成。

24.传统写作讲究文章的布局剪裁,讲究文章的首尾、主宾、承转、伏应,
一篇文章宛如精雕细刻的红木家具,透露出雍容雅致的贵族气度。

25.传统写作早已把纸文本时代的写作艺术发挥到了极致;网络写作无法也无须在这一方面与传统写作争短长——它有更大的优势。它的优势就是超文本和超媒体组合。网络写作教学如果忽视这一特征,依旧采用教师支配式的传统教法,那就几乎等于用马匹牵引现代轿车!当然,传统写作中对文本的剪裁、运思在网络时代并非毫无意义,它依然体现在单篇文本或文本局部中,仍然将在网络写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只是它至高无上的地位不复存在而已。

26.网络时代则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有的学生倾向于借助具体形象思考,而网络可以提供高度虚拟的形象;有人善于运用视觉通道进行学习,自然可以借助网络中的文字画面来学习;有人长于运用听觉通道学习,网络的音频系统于是派上了用场;有人喜好借助动觉通道,而网络本身就与操作密不可分;有人善于通过交流提高学习效率,显然,最具交互性的网络是他们最佳的选择!

27.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写作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彻底颠覆了传统文章所孜孜以求的布局结构。
网络写作教学必须体现网络特征,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写作教学不必也无法一味着眼于技术层面。我以为,写作教学必须抓住网络写作的本质规律,必须高度以下三个方面:培养信息敏感性、培养出色的创造能力、创设自主合作的教学模式。

28.作为教学行为,思维的过程十分重要。教师不但要展示思维的结果,更要展示写作者的思维流程,展示作者的思维触发过程、发散过程、思路的整理过程、语言的修饰润色过程……

29.面对虚拟性极强的网络,我们还应该意识到:网络不等于生活,网络永远不能代替教师。鲜活的温暖的师生之间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显得更加重要!网络时代,我们尤其应该强调人的本质存在。

30.对于脱离生活、摈弃个人体验的语文学习与教学,我总是不以为然的。

31.语文,是沟通现实世界与心灵世界的桥梁。

32.语文学习的第一步应该是积累起对世界鲜活的感受和体验,应该设法在大脑中刻下丰富的关于世界的表象;然后,才可以设法建立语言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

33.语言的学习,固然能够进一步深化、细化、美化我们的心灵,但毕竟依赖于大脑积累起的丰富的关于世界的表象。

34.脱离生活的语文教育是低效的、病态的、违背学习规律的。

35.
教学要始终学生的生活积累,努力营造适宜学生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

36.语文学习从本质上是立足于生活的。课堂教学只能起到示范、释疑、推动作用,永远无法代替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但是,学生的课外时间有限,开展大规模的课外活动毕竟不切实际,教师的精力又主要放在课堂上(偏偏课堂教学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课外语文学习极少,学生有限的课外阅读基本上处于松散无序自生自灭的状态中。

37.目前中学语文教育的现状是:锦上添花者多,雪中送炭者少。

38.
作为语文老师,我的首要任务是要让说话不连贯的学生、句子写不通顺的学生、文章读不懂的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39.如果我们能够创设一个良好的适宜语文生长的生态环境,让学生优游其间,自由生长,学生就完全可以自己生长,自己发展。

40.如果想成为优秀的教师,那么,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天起就必须明确,此生要做的无非就是这样两件事——
让自己与学生一同发展,让教学和教研比翼齐飞。

41.语文教师首先要读书。读文学,让自己始终保持鲜活的语言感觉;读理论,确保自己的思考有方向有深度;读学科史,了解本学科发展的脉络,吸收前人深邃的智慧。

42.
语文教师要读的另外一部巨著就是自己的学生。

43.当我意识到自己的使命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时,我感到责任的重大。我从此不敢放言高论,更不敢随便提出一种模式和方法就到学生身上“实验”。我希望能够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现状、学习障碍,从而寻找出最优的教学策略。为此,做调查,搞教学前测,……一点一点地做着枯燥的整理分析工作,小心谨慎地得出一个个小小的结论并不厌其烦地反复验证。其间,没有所谓的“诗意”,也没有什么“激情”,我们想以尽可能冷静、客观的态度来寻求最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案。

44.如果语文教学想走向科学,那么哪怕一个小小的结论都需要大量实验的证明,都需要充分而有效的证据。

45.教育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生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教育者没有任何权力轻易把未经验证的东西运用到教学中去。如果教师缺乏严谨的治学态度,那是要误人子弟的。

46.每一个教育行为都值得教师去研究。如果每一堂课都抱着研究的心态去教,那么每一堂课不都是在教研吗?
备课、改作业、课外活动、与学生谈话其实都是在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研究每一种课型,研究每一类课堂,总结每一次成功,反思每一次失败。点点滴滴积累下来,教师会成为专家,教书匠会成为教育家。

47.一则体育报道使我联想起语文教育:科学已经成为当今运动员训练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庞大的体育科学家队伍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1.生理学家、理疗家和营养学家,他们主要的工作是调理运动员的身体使其发挥最大的力量和耐力。2.生物力学专家,他们主要寻求与运动员的训练项目和体型相适应的理想的技术。3.心理学家,旨在促进运动员身心和谐。但是,这支庞大的专家队伍果真必不可少吗?非洲的肯尼亚人用实践对此作出了否定的回答。这些身后没有庞大科研团队的选手,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使许多名将纷纷落马,共夺8枚金牌。德国体育科学大学教授马德说:“目前的体育科学中存在着一种夸大其辞和故弄玄虚的倾向,将体育科学的作用哄抬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也许有一天,体育会返璞归真,就像肯尼亚人培养长跑选手那样,从年轻时开始,每天坚持,就能取得好成绩。(《上海科技报》1992.12.19)
语文教育界中是否存在这一现象?我不反对科学理论的指导,只反对“科学拜物教”式的思维方式。

48.国家一级画家史国良先生在回忆其师黄胄时说:“
美玉可以雕琢成烟斗或肥皂盒,也可以雕成价值连城的珍品,这取决于匠人的品位。把玉雕成烟斗或肥皂盒,不是匠人不用心,他是尽力的。但是他的水平、他的品位就是这样,他只能把一块好材料雕成他认为最好的东西。”有些教师,确实非常“敬业”,批试卷、改作业,忙得不亦乐乎。但面对学生这块无价璞玉却只能兢兢业业地把他们雕成肥皂盒、水果盘等器物。这样的教师不是不用心(也许越用心造成的危害就越大——有多少灵气飞动的学生在这类老师手下成了计算器、机器人),他们的修为决定了他只能在这一层次上为学生“服务”。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通过读书开阔眼界、提升境界。

49.
语文教师的品位,在于他读书的层次。语文教师的精神发育史决定了他的教学境界;精神的发育则有赖于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创设适宜精神发育的环境是语文教育的第一要务。

50.教育研究需要形而上的思考,它为教育实践指明方向;教育研究更需要脚踏实地的“田野研究”,它为教育实践提供保障。

51.如果我们有志于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根据地”。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我们必须选一本书,把它读懂读透。没有一定的阅读深度,我们便很可能永远停滞在一个较低的层次,成为只有广度而无深度的“平面人”。我称之为“一本书主义”。

52.
语文教师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注意保持和孕育自己的语言感觉。因为语文教师失却语言感觉的现象屡见不鲜。

53.整个20世纪,我们的文学阅读史就是一部现代理论形态的思想意识和历史观念的发展史。许多语文教师就一直生活在概念竞赛、话语竞赛之中。我不反对思想,只反对周旋于思想体系、概念术语之中而忘却语文要义的行为。我们必须培养自己的粗壮的感性神经和敏锐的语言悟性。这是语文的命脉,也是语文教师成功的必由之路!

目 录


第一部分我的语文人生
读书(1)
第一卷书(1)
书缘(2)
我的大学(8)
教书(9)
实习(9)
积淀(10)
探索(11)
赛课(18)
研究(21)
“回炉”(21)
提升(23)
转航(33)
尾声(35)

第二部分我的语文理念
语文课堂(36)
教学设计(36)
问题意识(41)
素读主义(46)
课堂效率(50)
语文生态(55)
阅读研究(59)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典型形式(59)
阅读能力的构成及其心理机制(60)
阅读教学策略(63)
阅读教学模式(75)
学术据点(82)
研究学生(82)
学术深度(90)
专题研究(110)

第三部分我的语文实践
《变形记》课例(117)
《宝玉挨打》课例二则(126)
《雷雨》课例(145)
《等待戈多》备课笔记(156)
关于戏剧教学若干问题的讨论(161)
《明湖居听书》课例(167)
《锦瑟》课例(174)
《项脊轩志》课例(179)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例(191)
“说文解字”作文指导(198)
“境界类”作文指导(205)
对偶式作文构思法(208)

第四部分我的教学语录(212)



购书信息

该书每本定价:27.5元



左图为小书屋码,下单

右为店长小香ErWeiMa,即可联系

查看更多好书,点击下面的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