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言论思辨第二期

发布于 2021-04-19 04:46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前期提要】

审题须知

①一篇严谨的议论文,至少有三条层进关系的分论点。

②材料中一个人往往指一类人,一件事往往指一系列现象。

③找到矛盾点:荣耀,既是动力也是压力。



又一次写在正文之前:

自gongzhong号开通以来,昨日文章的访问量是最高的,有些小感动。在这里,先谢谢各位了。

做100期教学的初衷是让同学们在每天早起时有实用的资料可看,相比其他同学早起只晓得刷微博刷朋友圈的平凡行径。身为骆老师的学生,大家依然坚守在学习的道路上,想想还真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小骄傲呢。


第二期言论思辨,我们浅谈一下推出论点之后,具体内容写什么?

如果没有诺贝尔奖横插了一杠子,新作早就出来了,但现在怕给父老乡亲丢脸,总是再想想、再修改一下,越想写好就越写不好。

——作家莫言

分论点

1、“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荣耀既带来种种好处,也带来压力。人们往往只看到前者,忽略了后者。

2、超越自我并非易事,这种进取心本是好事,若成为衡量价值的最低标准结果反而适得其反。

3、尽人力,顺天意。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万事开头难——第一段

技巧围绕材料讲故事

误区:照搬照抄材料(拒绝盗版,从你我做起)

例文:

莫言摘取诺贝尔文学奖桂冠后,一跃成为了国民心中的“文学英雄”。泱泱大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底蕴和博大精深的文化,终于正大光明地屹立在世界文化之林。

分析:根据材料写出莫言获奖后的“荣耀”所在。


之所以推荐这个方法,实在是因为太好用了。哪怕是一个对莫言毫无了解的学生,也可以搜索“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得到大量详实的资料和名家金口的深入分析。

秘诀一个字:抄!

借用作家高海涛评论莫言获奖意义的一段话做为本期课程的练笔


对颁奖词和授奖词,综合起来可以这样理解,即莫言的获奖主要是因为他继承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和元素,同时也因为世界文化与文学的间接影响。
  这就是莫言获奖给予我们的启示。中国当代作家、当代文坛,很久以来都有一种诺贝尔情结,这是毋庸讳言的。这有点像我们的体育,也有一种奥运情结,对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渴望,就像对中国足球走向世界的渴望一样,既表现了我们的强国梦、爱国心,同时也表现了某种浮躁心态和功利主义价值观,以及对西方文化标准的认同。


根据上文,我们实际操作一下——引用划线部分写开头

中国当代作家、当代文坛,很久以来都有一种诺贝尔情节,这是毋庸置疑的。有志之士对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渴望,就像国民对中国足球走向世界的渴望一样,分毫不差。于是,无数作家笔耕不辍,无数翻译工作者通宵达旦,为了有朝一日能将中国文化的精神和元素与世界文化、世界文学接轨

众志成城之中,莫言做到了。这既是一个人的荣誉,也是一个国家的荣耀。



本期福利:在gongzhong号(mxpyscn)中留言,发送孩子本期的作文首段练习,骆老师会很认真修改哦!

附:孩子们晚自修认真学习的剪影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