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学副高/副主任医师考试知识点考点汇总

发布于 2021-03-24 06:34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治疗方案

目前主要采用维生素D与补充钙剂、使血清钙基本接近正常,血清磷下降,防止手足抽搐发作与异位钙化。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每日须补充葡萄糖酸钙6-12g,或乳酸4-8g,分次口服。氯化钙容易吸收,但对胃由此及刺激作用,碳酸钙含钙量虽较多(约占40%),但长期服用后可引起硷中毒,从而加重低钙血症,不宜多用,如以元素钙为标准,则每日约而0.5——1.0g(葡萄糖酸钙按重量含钙9%,乳酸钙含钙13%),孕妇、乳母适量增加,小儿也需多些。血钙升高后,磷肾阔相应降低,尿磷排出增加,血磷随之下降,常不需降低血磷的药物。饮食中应适当制含磷高的食物如乳制品与肉类。

轻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增患者,经补充钙与限制磷的治疗后,血清钙可基本保持正常,症状控制,较重患者则须家用维生素D制剂,但在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者,由于PTH缺乏,肾脏使25(0H)D转变为1,25(OH)2D的Iα羟化酶活性低,所以,这些患者对维生素D的需要量较大,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引起高钙血症,应定期复查血清钙。

较为常用的维生素D制剂为维生素D2,可从小剂量开始,每天口服2万单位(0.5mg),以后逐渐增加,一般每天需4万——12万单位(1——3mg),本药作用较长。一旦出现高钙血症,停药后尚可持续多周。双氢速甾醇(AT——10)每日——3.0ml,作用较快,停药后1——3周作用即消失,但价格较为贵,骨化三醇(calcitriol,1,25(OH)2D)作用强,半衰期较短,剂量为0.25——1.0μg/d。

维生素D与钙剂的剂量可相互调节。增加维生素D剂量可加速肠道钙吸收,钙剂可相应减少;增加钙剂也可增加肠道钙吸收,可相应减少维生素D的补充,一般希望将血清钙保持在2.0——2.55mmol/L)之间,一方面可防止手足抽搐发作。另一方面使尿钙不至过高。以免增加肾脏负荷,甚至引起尿路结石。

当手足抽搐发作时,应立即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20ml,注射速度宜缓慢,必要时,4-6h后重复注射,发作严重时,尚可短期辅以安定或苯英肌肉注射,以迅速空置抽搐与痉挛。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诊断

 

PTH浓度是诊断本病一个直接而敏感的指标,目前有测定PTH氨基端、中间段和羧基端等数种放射免疫分析法,用这个指标诊断甲旁亢与手术的符合率达90%左右。且血 PTH升高程度与血钙浓度、肿瘤大小和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平行。但在继发性甲旁亢,PTH也可升高,把血PTH与血钙、尿钙、X射线检查及临床表现结合起来分析,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尿环磷酸腺苷(cAMP)可升高。骨密度一般降低。X射线特征性骨改变多见于头颅、牙硬板、手和骨盆等部位。腹平片可有泌尿系结石和肾钙化。

大多数病变的甲状旁腺位于颈部,倘若第一次颈部探查手术失败,应考虑是否存在其他引起高血钙的原因。若认为仍旧符合甲旁亢的诊断,最好于再次手术前作定位检查,无创伤性检查有:超声断层、99mTc-201Tl双重同位素减影扫描,二者与手术符合率分别为70%和90%左右,均可检出直径1cm以上的病变,CT扫描有助于除外纵隔病变,但价格昂贵。选择性甲状腺静脉取血测PTH虽为创伤性检查,但特异性较强,诊断符合率达70——90%。甲状腺动脉造影检查阳性率不高,且有一定危险性,应慎用。

继发性和三发性甲旁亢病人常同时有肾功能衰竭、骨质软化症等原发病变的特征性临床表现。继发性甲旁亢血钙和尿钙值正常或降低,不并有泌尿系结石。假性甲旁亢病人同时有原发肿瘤存在。

 

痛风的病理生理学

当血尿酸超过7mg/dl或0.41mmol/L血浆就呈饱和状态(在pH7.4,温度37℃及血清钠正常情况下).在30℃时,尿酸盐的溶解度为4mg/dl,因此针形单钠尿酸盐(MSU)就会在无血供(如软骨)或血供相对少的组织(如肌腱,韧带)沉积,这些部位包括远端的周围关节及像耳朵等温度较低的组织.严重及患病时间长的病人,单钠尿酸盐结晶可在中央大关节及实质器官如肾脏中沉积.

痛风石是MSU结晶聚集物,最初大到可以在关节的X线片中出现时,为"穿凿样"病变,较后期表现为皮下结节,可肉眼观察到或手感觉到.由于尿液pH呈酸性,尿酸易形成晶体,并聚集成结石,可导致阻塞性泌尿系疾病.

持续高尿酸血症常见的原因是由于肾脏尿酸盐清除率下降,尤其在接受长期利尿剂治疗的病人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原发性肾脏病患者.高尿酸血症的程度越高病程越长,发生晶体沉积和急性痛风发作的机会就越大.然而,仍有很多高尿酸血症的人并未发生痛风.

嘌呤合成增加可为原发病的异常状态,也可由于血液疾病如淋巴瘤,白血病或溶血性贫血等引起的核酸蛋白周转加速,或如银屑病等引起白细胞增殖,死亡速率增快所致.引起大多数痛风病人尿酸合成增加的原因不清,少数病人是由于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缺乏或由于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活性升高引起.前一酶异常可在幼年阶段引起肾结石,肾病及严重的痛风,如完全缺乏此酶,可引起神经系统异常,手足徐动症,痉挛状态,智力发育迟缓及强迫性自残(Lesch-Nyhan综合征),饮食中的嘌呤也影响血清尿酸水平.不加节制的暴食嘌呤富含食物,尤其同时饮酒可显著使尿酸水平增高.乙醇既可促进核苷在肝脏分解代谢,又可抑制肾小管尿酸盐的分泌,但是严格低嘌呤饮食仅能降低血尿酸约1mg/dl(0.06mmol/L).

血清尿酸盐反映了细胞外可混合尿酸盐池的容积,正常情况下每24小时周转1次;1/3尿酸盐从粪便中排泄,2/3从尿中排出.在3天低嘌呤饮食后正常24小时尿酸排出量为300——600mg,正常饮食情况下600——900mg.因此,摄入食物来源的尿酸每天约450mg.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器官移植后接受环孢霉素治疗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绝经前的妇女尿酸水平要比男性低1mg/dl(0.6mmol/L),但绝经后接近男性水平.

 

肥胖症--形成肥胖问题主要原因

肥胖原因:形成肥胖的五区。虽然不少人都以节食为首选的减肥方法,但是往往效果甚微。原因就在于超市里的一些貌似可以减肥的食品,其实是减肥的最大克星。

过量蛋白质。蛋白质也是一种产能量的物质,如果吃多了,食人的能量超过了人体需要量,储存起来的还是脂肪。含蛋白质的食物多为肉类、蛋类、奶类、黄豆类、粮食,蔬菜和水果也有少量的蛋白质。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肉、蛋、奶、黄豆)都含高脂肪,这些食物吃多了脂肪也会随着吃多了。

多吃加工糖。1克人工碳水化合物或1克蛋白质只产生4千卡热量,而1克脂肪能产9千卡热量,所以多吃一点脂肪等于多吃很多的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植物油比同等重量的肥肉所含的脂肪要多,因为肥肉中除了脂肪外还含有水分、蛋白质、纤维组织。有人说:“我不吃肥肉,只吃素油,可以避免肥胖。”实质上是一种误解,瓜子、花生、核桃、松子、榛子、夏果等这些硬果类食物的成分几乎一半是脂肪。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有粮食、豆类、奶、水果、干果、蔬菜。以前生活水平低的时候副食差,一般人每顿饭吃主食四五两是很平常的,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副食好了,主食还吃四五两就超量了。

“油”太多。饱和脂肪是减肥的大忌,而为了防止发胖,就要少摄入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植物油和动物油都是脂肪,植物油是纯脂肪,肥肉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脂肪还存在于瘦肉、内脏、蛋、奶、豆制品、某些蔬菜里都有一定量的脂肪。

零食+甜品。有些人喜欢吃零食,喝甜饮料,尤其是感到生活乏味或看电视时吃过多的零食。零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成分几乎都有。吃零食等于吃能量,有些零食的能量还很高,比如硬果类食物含油多,香蕉、开心果、腰果、薯片、膨化食品含淀粉多,糖果、干果、果脯、甜饮料含糖多,牛肉干、鱼片含蛋白质多,产生的能量消耗不了,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

喝酒太多。酒是产生高热量的饮料,1克酒精能产7千卡热量,仅次于脂肪产的热量,啤酒中的酒精度数虽然只有3%左右,但还有11%的含糖度数,而且喝啤酒的量要大得多。一瓶啤酒产的热量相当于100克粮食产的热量,酒喝得多就等于多吃很多食物,多余的能量还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

呼吸性碱中毒的患者临床表现

由于PCO2减低,呼吸中枢受抑制,临床表现呼吸由深快转为快浅、短促,甚至间断叹息样呼吸,提示预后不良。由于组织缺氧,患者有头痛、头晕及精神症状。由于血清游离钙降低引起感觉异常,如口周和四肢麻木及针刺感,甚至搐搦、痉挛、Trousseau征阳性。化验检查:pH值升高,PCO2、CO2CP降低,SB、BE、BB可下降或正常。

1.手、足、面部特别是口周麻木并有针刺样感觉。

2.胸闷、胸痛、头昏、恐惧,甚至四肢抽搐。

3.呼吸浅而慢。

4.呼吸性碱中毒发生6小时以内者,肾脏尚显示出明显代偿功能时,称为急性呼吸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发生6——18小时后,肾脏已显出代偿功能时,称为持续性呼吸性碱中毒,或称为慢性呼吸性碱中毒。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