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45期】书香四溢,学无止境初中历史名师鹿国娥工作室共读一本书活动系列报道(八)

发布于 2021-05-23 12:48 ,所属分类:历史考试学习资料



共读一本书

盛开的花朵美不过教师的笑颜,冬日的暖阳抵不过读书的火热。为了加强教师交流合作,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着 “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原则,初中历史名师鹿国娥工作室推出了“共读一本书---《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历史学科能力研究》”活动。从本期开始,将陆续推出工作室成员的读书心得。


成员介绍



刘丽晓,河北峰峰第二中学教师,中学一级教师,峰峰矿区初中历史名师鹿国娥工作室成员。曾获市中考优秀教师、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参与多项课题研究。



读书心得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历史学科能力研究》的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林教授。本书综述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构建历史学科能力层级结构,描述学生在某个历史知识专题的学科能力表现。描述了不同水平等级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表现、影响主要因素作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进策略。系统阐述了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发展的教学设计理论、方法、操作要领。用近20个初高中教学案例展示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历史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提高公民文化素质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之后能够留下来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教师深刻认识育人本质,提升育人意识,创新育人模式,从学科转向人的发展,把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历史学科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含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等一般能力,也包含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的特殊能力。
作为一线的历史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上课之前,在遵循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依据教学目标、学情和自身教学风格有目的、有计划的拟定可行性教学方案。课堂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精细设计课堂教学,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等学科能力。今后我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注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和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



图文:刘 丽 晓

审核:鹿 国 娥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