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控教培行业会加剧阶层固化吗?

发布于 2021-08-03 19:59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文| 华明珠

现在有很多这样的声音:没有了统一的校外培训,只请私教,一般家庭负担不起这样高昂的费用,就会导致社会教育资源流向精英阶层,从而导致整个社会阶级固化。

你认同吗?

这个逻辑乍一看似乎完美无缺,但是这里其实有两个逻辑问题。第一,因为校外培训消失,导致教育资源流向精英阶层;第二,是教育分配不公导致的阶层固化。

首先,“教育资源流向精英阶层这句话倒是没错,但是教育资源流向精英阶层与校外培训是没大关系的,与有没有统一的校外培训机构更没有关系。教育是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哪里有钱,优质教育就会流向哪里,和培训没有什么关系;相反,有校外培训反而会加重教育资源不合理分配,因为优质的校外资源一般人是承担不起的,校外培训反而为这个社会,增加了一个教育资源向精英阶层集中的渠道。

第二个问题:教育分配不公导致阶层固化。这句话仿佛告诉你,阶层固化是因为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造成的,至少是原因之一。这是绝大多数人会犯的逻辑错误,人们总是把逻辑搞反了,是阶层固化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公,而不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导致阶层固化。因为教育是上层建筑,阶级(钱权势)是经济基础,根据马克思基本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当然,上层建筑也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那么,是否可以认为虽然是阶层分化带来教育,但无校外培训却在助力固化阶层,即切断“下层”人群通向“上层”的通道呢?(这里的“上层”、“下层”就是个相对概念,社会主义国家人人平等哈)

其实想想,那些抱怨着“双减”阻隔孩子上升之路的家长,基本都是中产阶级,一来他们借了高考的光,知道成绩在改变命运上的重要作用;二来他们有余钱,通过课外补习班,帮助自家孩子接受更充分的答题训练。结果呢?会让孩子跨越中产阶层吗?基本不会。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战场上鏖战,你的目标可能只是一些人的起点,你的胜利在一些人眼里只是云烟过眼,拼命冲向985211,主要为出来找工作的时候更好看,实际有多大用,工作了的人都清楚。有些人生来就不是要打工的,他们对学历的需求也就没那么大,从小就准备去混个国外哲学毕业证什么的。



中产阶级再鸡娃补课,越级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基本结果就是保留在本阶层。与此同时,低产阶级(用词可能不恰当,领会精神),没钱补课,答题效率低,除非天赋出众,否则难以出头。

到底是缩减校外培训在固化阶级呢?还是资本化的校外培训在固化阶级呢?

说白了,双减教育政策的出台,主要就是为了防止中产阶级联合资本在义务教育阶段搞“双轨”教育,防止形成平行于九年义务教育政策之外的另一种教育模式——在校外重新搞一个教育体系,按照财力决定入学,从而扼杀了普通人孩子阶层流动的机会。政策从来也不是针对有钱人的,一来他们人少,对整体影响不大;二来任何限制政策对富豪来说意义都不大,这个世界里,钱是最大的bug和漏洞,根本堵不上。

另外,“双减”政策一下,看似危害了中产阶级利益——本来相对平价的培训机构的培训费,可能变成高昂的私教费,其实中、低阶级是最大的收益者。

如果你的孩子是学霸,补不补课没啥大影响,就在影院前排安心就坐;如果你的孩子是学渣,补不补课同样没啥大影响,不无效鸡娃,能省不少钱;如果你的孩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那就把有限的精力全情投入给正式课堂,把基础知识掌握扎实了,考个本科没啥问题,对于底子扎实的孩子,一发力,可能成绩就上去了,而不会因为补习班承诺太多而好高骛远,甚至因没达到被承诺的成绩而自我否定。既然拐棍不能拄一辈子,不如就舍去,回归自身,增强内驱力与主观能动性,才是顺利走向社会的重要砝码。


最后,管控教培行业会加剧阶层固化吗?教培君认为:不会。咱们能看到的阶层固化也并非固化,因为资源在国家手里,太张扬、不跟国家大势走,再多资源随时会被收走。


文首素材参考自:摆渡考研工作室《老龄化=三胎政策+“双减”政策≠阶级固化


•加群•




没看够?

加入教培君核心群

直接开聊~





▲该ErWeiMa8月9日前有效,到期后加群需更新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