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讽刺!衡中校长儿子被曝高考移民,中纪委机关报评此类事件:岂止是恶劣!

发布于 2021-08-22 11:14 ,所属分类:高中学习资料大全



网友评论:卷王逃离内卷

你怎么看


“宇宙强校”河北衡水中学校长郗会锁之子涉嫌高考移民的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号称“清华北大收割机”的衡水中学,以惊人的高考升学率闻名全国。谁能想到,一校之长竟然一边“激励”学生奋斗,一边“曲线救国”,送儿子去享受西藏的“高考天堂模式”





这封名为《衡水中学校长郗会锁的儿子郗某某涉嫌高考移民》举报文章指出,衡水中学党委书记、校长郗会锁之子郗某某高中三年学习生活一直在衡水中学,却于2021年赴西藏参加高考


举报称,此举涉嫌违反西藏、河北两地的教育厅相关政策以及教育部的相关规定。


公开报道显示,郗会锁于2018年6月前后担任河北衡水中学党委书记、校长。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任西藏阿里地区教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澎湃新闻记者通过调查核实,郗某某以援藏干部子女身份于2018年3月落户西藏阿里地区。

郗某某3月份落户西藏,4月份郗校长就结束援藏了!


据衡水高中gongzhong号显示,2018年—2020年期间郗某某一直在衡水高中学习,2018年被评为年度人物,2020年被评为高二年级十佳班长。


今年5月28日,郗某某的名字出现在西藏自治区教育考试院官网公布的高考名单中。

一份名为《西藏自治区2021年社会考生“强基计划”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名单公示》的文件中,郗某某入选“强基计划”公示名单,序号为115,报名地为阿里地区。


2021年5月,西藏阿里地区教育曾公示两份“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阿里考区符合照顾政策和借考考生名单”,郗会锁之子郗某某均名列其中。享受照顾分值为2分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2021年是“强基计划”启动的第二个年头。2021年在西藏招生“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共有10所,其中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



当地回应:已取消报考资格


据西藏自治区教育考试院官网,2021年5月28日,该院公示了一份“西藏自治区2021年社会考生“强基计划”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名单”,其中确有一名郗姓考生,序号为115,报名地(市)为阿里地区,为应届考生。


西藏阿里地区教育考试中心工作人员回应,如要在西藏参加高考,援藏干部和孩子的户籍都需在藏。(未约束学籍在藏)


郗某某因郗会锁援藏未满三年,虽具备西藏户籍,但不符合报考相关政策,已取消郗某某高考资格。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按照西藏阿里地区考试中心的规定,郗某某不符合条件却一度获得了高考报名资格,“除了取消之外,也应该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发现问题只是被取消资格,会纵容类似的高考移民操作。”


中国纪检监察报曾在2015年发文评论“高考移民”事件。文章指出此类行为“岂止是恶劣”,某些党员干部,甚至以投机取巧、伪造身份等方式挤占教育资源,这是为了一己私利,公然挑战和破坏组织纪律。

郗会锁曾在公开场合称高考是最公平公正的考试,“无论谁的家庭条件、后天资源如何,在高考面前,人人平等。

郗会锁不可能不知道高考移民有悖教育公平,影响教育生态,是国家明令禁止,严厉打击的违规现象。一校之长尚且如此,教育公平如何得到尊重和维护?



中纪委机关报谈“高考移民”事件:岂止是恶劣

2015年05月28日 16:31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有的领导干部说起守纪律、讲规矩、重程序头头是道,可落实到行动上却大打折扣,特别是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纪律和规矩就无影无踪了。如果不把自己摆进去,密切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就会讲别人问题成堆,说自己就拍胸脯、打保票。这是对中央精神和要求的抽象肯定、具体否定。
5月27日,一则题为《内蒙古清退1465名“高考移民”部分为党员干部子女》的消息被各大网站转载。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2014年年底以来,内蒙古全区已成功清退1465名“高考移民”。经相关部门核查,相当多的移民家长为河北省的公职人员,许多还是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他们采取非正常手段迁移户口,通过不正当手段为子女在内蒙古自治区空挂高中学籍,并且伪造本人身份,组织上访,试图以人多势众向政府施压,行为十分恶劣。
  岂止是恶劣!身为党员、干部,采取投机手段挤占教育资源、伪造身份、组织施压……为了一己私利,就把党章党规党纪抛诸脑后,就敢公然挑战政治纪律、破坏组织纪律,这还像一名共产党员吗?
  不必讳言,“高考移民”背后折射的“破纪”问题,在其他领域也具有普遍性,比如前阵子媒体披露的“京A车牌”乱象,还有久治不愈的“吃空饷”顽疾,在一个个案例之中总能发现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胆子比纪律大”。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朋友;为了利益,为了交易,为了私欲……原则可以不要,纪律可以绕过,规矩可以不讲,程序可以越过,不是“手莫伸”而是“手乱伸”,没有不敢办的事情。
  当前党员队伍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根子就在于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没把自己摆进组织要求、纪律规定里面去。有的领导干部在开会、学习、写文章时言辞热烈,说起守纪律、讲规矩、重程序头头是道,可落实到行动上却大打折扣,特别是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纪律和规矩就无影无踪了。有的领导干部心里虽然也认识到纪律和规矩是好的,却不愿接受条条框框的约束,恋恋不舍“有权就是任性”。如果不把自己摆进去,密切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就会讲别人问题成堆,说自己就拍胸脯、打保票,把别人摆进去、把自己摆出来。这是对中央精神和要求的抽象肯定、具体否定。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对于一个党员,纪律是高压线;对于一个政党,纪律是生命线。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一些领导干部有能力、有魄力、有贡献,但同时胆子也大、胃口也贪,没了“人形”,关键就在于平时不以纪律和规矩约束自己,视纪律为儿戏,肆意践踏党规党纪,天马行空、为所欲为,最终走上不归之路。对一个拥有8700万党员的执政党来说,如果党纪党规成为“纸老虎”、“稻草人”,就会形成“破窗效应”,使党的章程、原则、制度、部署丧失严肃性和权威性,党就会沦为各取所需、自行其是的“私人俱乐部”。因此,纪委就要用纪律衡量党员干部行为,守住纪律这条底线,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发现苗头就及时提醒、触犯纪律就及时处理,绝不能养痈遗患、放任自流。
一言以蔽之,党纪党规要制定出来、写出来、说出来,更要执行出来,让那些违纪违规、我行我素的人付出代价!(记者 陈治治)








■《见微丛书》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即日起征稿,丛书规模为9本,可由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著名作家邱华栋作序,一线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徐则臣倾情推荐。征稿文集体裁可以是诗集、诗文合集、散文集、中短篇小说集、诗词集、随笔集、戏曲集等。该丛书由四川力扬文化公司总代理,武汉《诗生活》杂志负责组稿,纳入《书香精品文库》,具体收费标准根据实际文本篇幅(即印张)决定,开本为1\32,基本收数1000册(加印再另行收费),概算费用在15000-20000元左右。有意出版诗文集的朋友,请联系《诗生活》主编祝志明,:ccta01。





你的气质里,藏着一生的风水
五个打油诗故事,老祖宗的大智慧
80个文化典故,信手拈来即文章
年度挤进前十名的段子,笑死了
心怀大格局,过好小日子
茶叶在人体里到底在干嘛,有人给你画出来了
给渐渐老去的老同学的一封信
4个小故事,很短,却影响了上亿人

出品 |诗生活 ·悠然居工作室

原创邮箱|946960199@qq.com

主编 | 祝志明



点赞、在看、分享三连击!让更多人看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