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资本论》解读21世纪经济困境?5大核心洞见

许准《资本论》21世纪解读


许准《资本论》21世纪解读

1. 为什么当代人更需要重读《资本论》

在全球化退潮、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今天,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展现出惊人的解释力。许准老师的课程从"倒牛奶现象"到"银行爆雷危机",用12个现实案例证明:150年前的理论工具,依然能精准剖析数字经济时代的本质矛盾。课程特别聚焦"工资为何总不够用"、"中产陷阱"等当代痛点,提供跳出表象看本质的思考框架。

2. 课程解决的5个关键认知误区

误区一:劳动价值论已过时(第5讲专章驳斥)

误区二:贫困是个人能力问题(第10讲揭示系统性根源)

误区三:失业纯属个人责任(第9讲分析结构性失业)

误区四:资本主义能持续创造中产(第11讲数据证伪)

误区五:经济危机只是偶然事件(第15讲梳理周期性规律)

3. 讲师许准的独特教学优势

作为在美国高校教授政治经济学的学者,许准兼具东西方双重视角跨世纪学术脉络把握能力。其教学特点包括:

- 将《资本论》三卷本浓缩为15个当代议题

- 每讲设置"马克思会怎么看"思维实验

- 用美联储数据验证19世纪理论模型

- 对比分析第三世界发展困境(第13讲)

4. 课程内容设计的3大特色

体系化建构:从基础概念(第4讲"何谓政治经济学")到前沿争论(第12讲中国道路分析)层层递进。问题导向教学直接回应:

• 打工人困境(第6讲工资本质)

• 职场PUA机制(第8讲资本操控术)

• 利润率下降规律(第14讲)

特别设置"原始积累"专题(第7讲),揭示殖民史与当代全球化的隐秘关联。

5. 这门课适合哪些学习者

• 经济学专业学生突破新古典理论局限

• 社科研究者获取批判性分析工具

• 创业者理解宏观经济运行底层逻辑

• 公职人员掌握政治经济决策理论依据

• 普通职场人看透劳资关系本质

通过15节深度解读,课程不仅还原《资本论》原貌,更构建起分析当代经济现象的坐标系。从劳动价值论到利润率趋势,每个理论模块都配有对应的现实案例验证,实现"经典理论-现实问题-解决方案"的三维贯通。

资源下载通道

夸克网盘分享
文件大小:2.57 GB

资源目录列表:

├─许准的政治经济学课:21世纪重读《资本论》
│  ├─01 借用马克思的双眼,重新理解当下,应对动荡变革.mp4
│  ├─02 我在美国教政治经济学.mp4
│  ├─03 21世纪,如何阅读《资本论》.mp4
│  ├─04 何谓“政治经济学”.mp4
│  ├─05 劳动价值论是一种过时学说吗?.mp4
│  ├─06 为什么工资总是不够用?.mp4
│  ├─07 “原始积累”原始吗?.mp4
│  ├─08 天下的老板都会熬鸡汤画饼吗?.mp4
│  ├─09 找不到工作怪谁?.mp4
│  ├─10 资本主义能消除贫困吗?.mp4
│  ├─11 资本主义能让你成为中产吗?.mp4
│  ├─12 关于中国,马克思和列宁会吵起来吗?.mp4
│  ├─13 第三世界向何处去?.mp4
│  ├─14 资本主义的利润率会越来越低吗?.mp4
│  ├─15 从倒牛奶到银行爆雷.mp4
立 即 下 载

相关资源

发表评论

点 击 提 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