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如何解读《山海经》?揭秘上古神话的5大核心谜团
北大陈连山教授解读《山海经》

1. 走进神秘的上古世界:《山海经》为何令人着迷?
《山海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典籍之一,记录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地理知识。陈连山教授从学术角度出发,系统梳理了这部"天书"的成书背景与内容体系。课程开篇即抛出关键问题:这究竟是地理志还是神话集?通过对比《山经》与《海经》的差异,揭示古人记录国土资源的独特方式。2. 破解神话符号:从奇兽异草看先民智慧
课程用6个专题剖析《山海经》的生物记载:圆毛之兽可能是食谱还是图腾?鸟类的叫声为何像在自我介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初代GPS"理论——古人通过特定植物作为方位标记。这些解读颠覆了传统认知,展现先民观察自然的独特视角。3. 神话人物新解:炎黄子孙必须知道的故事原型
黄帝战蚩尤、精卫填海等经典传说在课程中获得深度诠释。陈教授考证了帝俊作为日月之父的身份,还原商民族神话原型;分析西王母"豹尾虎齿"形象背后的生死观;更从社会学角度阐释为何黄帝必定战胜蚩尤,这些内容为理解华夏精神源头提供新思路。4. 地理迷思破解:昆仑神山与大禹治水的考古印证
关于《山海经》地理记载的真实性,课程提供多重证据:昆仑山的神性塑造过程、大禹治水与夏朝建立的关联性,以及现代考古发现对经中记载的验证。这些内容将神话叙事与历史地理有机结合,展现文本的多重价值。5. 从古籍到现代:《山海经》的当代文化价值
最后一单元探讨这本古籍如何影响现代创作。课程既分析动漫影视界的改编热潮,也提醒学习者辨别其中的文化误读。答疑课集中解答关于异国奇民、洪荒宇宙观等高频疑问,完成从古典文本到现代认知的知识闭环。
这门课程的价值在于:用严谨的学术方法解读神话,既保持文本的神秘魅力,又提供可验证的解读路径。陈连山教授将晦涩的原文转化为生动叙事,让学习者系统掌握《山海经》的知识体系,真正理解这部典籍的文化分量。
资源下载通道
夸克网盘分享
文件大小:5.36 GB
资源目录列表:
├─北大陈连山教授解读宝藏《山海经》│ ├─1_先导片:为什么我们都爱《山海经》?.mp4
│ ├─10_奇树仙草:古人把植物当做初代GPS.mp4
│ ├─11_日月之父:天帝帝俊与商民族神话揭秘.mp4
│ ├─12_炎帝氏族:炎帝神话与精卫填海的精神内核.mp4
│ ├─13_夸父新解:逐日是征服自然还是解释自然?.mp4
│ ├─14_昆仑迷思:《山海经》如何塑造昆仑之神性?.mp4
│ ├─15_生死之神:西王母女神为何会豹尾虎齿?.mp4
│ ├─16_华夏精神:为何黄帝必定能战胜蚩尤?.mp4
│ ├─17_黄帝子孙:黄帝后代谱系与中国姓氏来源.mp4
│ ├─18_历史伊始:大禹治水与夏朝的建立.mp4
│ ├─19_破译洪荒:考古学对《山海经》的解读.mp4
│ ├─2_“天书”诞生:《山海经》是地理志还是神话?.mp4
│ ├─20_天下大同:《山海经》对远方民族的想象.mp4
│ ├─21_神话重生:动漫影视界的《山海经》热是好事吗?.mp4
│ ├─22_彩蛋答疑课:关于《山海经》的“十万个为什么”.mp4
│ ├─3_《山经》原文选读:中国最早的国土资源记录.mp4
│ ├─4_《海经》原文选读:令人大开眼界的奇国异人.mp4
│ ├─5俯瞰山海:《山海经》所构建的上古世界观.mp4
│ ├─6圆毛之兽:古人记录野兽真的是作为食谱吗?.mp4
│ ├─7扁毛之鸟:上古鸟类的叫声是在自我介绍?.mp4
│ ├─8是鱼非鱼:《山海经》的鱼能登上陆地?.mp4
│ ├─9_大威天龙:华夏龙崇拜已初见端倪?.mp4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