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博士的纸飞机物理课2
牛津博士教你20种科学折纸技巧:从纸飞机到承重桥梁

1. 当折纸遇上物理学:解锁科学实践新方式
这门由牛津大学博士研发的课程,将传统折纸艺术与流体力学、结构工程等物理原理相结合。从会弹跳的小人到能承重的纸桥,每节课都通过可验证的实验,揭示背后的科学规律。比如"竹蜻蜓越飞越高"对应伯努利原理,"血管支架"展现拓扑学应用,让抽象知识变得触手可及。2. 16个动手挑战:培养工程思维的关键训练
课程包含20节视频,其中16节是配套实践项目。学员将逐步完成:流线型飞机设计、太阳能板折叠、可承重桥梁等挑战,过程中需要反复测试空气阻力、重心分布、材料强度等参数。这种"理论→实践→优化"的闭环训练,正是工程思维的培养核心。3. 特别适合青少年的STEM启蒙教材
通过纸杯飞机、弹跳小人等趣味项目,课程巧妙融入:
- 基础物理中的力学与空气动力学
- 几何学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 材料科学的最小化耗材原则
没有复杂公式,用折叠、投掷、承重测试等直观方式,让8岁以上学习者理解大学阶段才接触的科学概念。4. 博士级课程设计的三大特色
模块化教学:每单元包含原理讲解(如"为什么纸杯能飞")+分步实操演示+常见错误分析
跨学科整合:单个纸飞机项目就涉及数学测量、物理模拟、美术设计等多维度训练
生活化教具:仅需A4纸、纸杯、回形针等日常材料,降低实践门槛5. 从娱乐到专业:折纸技术的实际应用
课程后半段聚焦功能性折纸技术,这些技能已被应用于:
- 航天器的折叠太阳能板部署
- 医疗领域的微创手术支架
- 建筑行业的应急承重结构
学员在制作"会走的小马"时,其实已在接触机器人领域的仿生运动原理。
通过20个项目的系统训练,学习者不仅能做出飞行30米的纸飞机,更将掌握用科学方法优化设计的底层逻辑。这种融合动手乐趣与学术深度的课程,正是培养未来创新者需要的跨学科学习样本。
资源下载通道
百度网盘分享
文件大小:1.5 GB
资源目录列表:
├─14【完结】精讲《牛津博士的纸飞机物理课2》│ ├─01纸杯也能飞?.mp4
│ ├─02折纸挑战:纸杯飞机.mp4
│ ├─03放手就能飞的纸飞机.mp4
│ ├─04折纸挑战流线型飞机.mp4
│ ├─05竹蜻蜓为什么会越飞越高?.mp4
│ ├─06折纸挑战竹蜻蜓.mp4
│ ├─07人如何长出翅膀?.mp4
│ ├─08折纸挑战雨燕飞机.mp4
│ ├─09一张纸到底能折多小?.mp4
│ ├─10折纸挑战折叠太阳能板.mp4
│ ├─11没有支点怎么做钳子?.mp4
│ ├─12折纸挑战:大嘴巴钳子.mp4
│ ├─13用纸做出“千斤顶”.mp4
│ ├─14折纸挑战:血管支架.mp4
│ ├─15以纸为马,用纸“赛马”.mp4
│ ├─16折纸挑战:会走的小马.mp4
│ ├─17一张纸能弹多高?.mp4
│ ├─18折纸挑战:弹跳小人.mp4
│ ├─19一张纸能扛多重?.mp4
│ ├─20折纸挑战:承重桥梁.mp4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