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化学二轮复习 | 小专题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或事实

发布于 2021-05-18 21:58 ,所属分类:初高中化学学习资料


知识概述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微粒观是化学的基本观念和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许多老师和学生误以为微粒的相关知识只出现在第三单元,其实从微观认识化学几乎贯穿整个教材,通过多个阶段的学习,帮助学生逐步构建微粒观的知识体系,最终引导学生运用微粒观点解决问题,形成科学的微粒观。



教材中微观知识梳理


点击看大图,下载见页底




中考常见考点


一、考查物质由构成微粒

2019·常州)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

A.氢气B.水银C.氯化钠D.金属镁

二、考查微粒的性质

2019·云南)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恢复原状。下列微观解释正确的是(C)

A.分子质量增大B.分子体积扩大

C.分子间间隔变大D.分子个数增多

(2019·岳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之间间隔变大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原理是隔绝空气

D.二氧化碳的化学式是CO2,说明二氧化碳中含有O2分子。

(2019·大连)化学可以从微观角度认识世界,请用微粒的观点回答问题。

(1)氧气和液氧都是由 构成的。

(2)氧气可以压缩为液氧存储于钢瓶中,说明

(3)空气中的氧气无处不在,是 的结果。

(4)氧气与碳发生化学反应时,没有改变的两种粒子是

答案:(1)氧分子;(2)分子间有间隔;(3)分子不断运动;(4)氧原子、碳原子


三、考查从微观认识物质的分类

2019·广安)下列各图中●和〇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能表示保持H2O化学性质的微粒是(A)

2013·大连用微粒观点解释: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四、考查结构和性质关系
(2019·东营)如图为金刚、石墨和C60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2016秋•宛城区期末)请用微粒观来回答下列问题:
(1)H
2O和H2O2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2)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五、考查溶解的微观实质

2013·大连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取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先倒入半杯水,再放入一大块冰糖,立即在玻璃杯外壁液面位置做上记号,冰糖完全溶解后液面低于记号。



六、考查化学反应及质量守恒的实质

(2012·保山)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2014·南京)如图所示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


从图三可以看出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该反应所属的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强化训练


1.对诗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C)

A. 分子的质量小

B.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2.干冰易升华,在升华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C)

A. 原子数目 B. 分子数目C. 分子间隔D. 元素种类

3.在物质状态的变化中,伴随分子之间的间隔的变化,同时发生变化的是(D)

A. 分子数量B. 分子大小C. 分子种类D. 分子能量

4.根据分子的相关性质解释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是(D)

A. 食物腐烂——分子发生了改变

B. 闻到花香——分子不断运动

C.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高,分子运动快

D. 水结冰——分子变成了原子

5.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B)

A. 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复燃,在空气中却不能,说明它们中的氧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B. 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

C.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D. 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

更多内容请下载使用↓↓↓

资料领取方式


电子版领取方式:

点击下方名片名校教研化学gongzhong号


对话框回复“0512”即可获得


▎编辑:小名老师

▎标签:初中化学知识点

▎版权:本文内容来源于金普化学之家,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更多内容请名校教研化学。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