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碰撞的课堂,睿智进取的教师记2021年北海市高中化学教学说课比赛

发布于 2021-05-18 16:16 ,所属分类:初高中化学学习资料

2021年5月18日,小雨转晴,天气清新,北海市2021年高中化学教学说课比赛在北海市国际学校举行。

会议由北海市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所苏兴卫副所长主持,他首先宣布了本次比赛的活动规模、评委组成、比赛细则等注意事项。

本次活动评委由教科所苏兴卫副所长、国际学校文元林校长、北海中学全梅山副校长、北师大北海附中李昆主任、北海七中韦永克组长、廉州中学周怀武组长、合浦县化学教研员庞业伟组成。

来自北海市直和一县三区高中的众多老师们珍惜这次观摩教研的机会 ,早早来到会场,既积极主动给本校参赛教师加油助威,又认真揣摩参赛教师的教学展示,教学教研相长,研修培训合一。

首先展示的是罗慧君老师《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罗老师运用“项目式教学”法来进行课堂设计,分享了自己的课堂生成,感言“项目式教学”还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但给学生带来的“参与感、沉浸感”值得教师为之努力。

北海二中的吴玫老师《二氧化硅的前世今生》,借助思维导图板书,用二氧化硅的性质、制法串连起整节课,并用网红资料片“门捷列夫很忙”创设教学情境,力图在学生思维上得到提高,知识上得到收获。

银海区银滩中学唐祥梅老师《金属钠的性质》,同样用钠丢进喷泉发生爆炸为情境开展钠的性质的教学,整节课还使用了智慧课堂的互动技术,使得课堂充满趣味,学生乐学。

国际学校的马万缘老师以《乙醇》为例,把国际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中形成的“172”分享给前来观摩的老师们。7步课堂教学“导学、悟学、议学、展学、评学、捋学、测学”环环相扣,以生为本。

马老师尤其对“展学”环节加以详细说明,课堂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在学生,只有对学生充满和熙春风,才有了学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合作共建,团结互助。

北海五中张盛珠老师以《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为题,对如何开展金属化合物教学进行了说课,张老师在课堂上采取多种智慧课堂技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提升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和运用水平。

北海中学的曾丽全老师说课题目是金属原子的堆积模型,这是一节高二选修课,在高考结构题考查中占有重要地位。曾老师的课堂把学习任务分解给学生的各个学习小组,在小组合作展示后,教师适时点拨,对简单立方堆积、面心堆积、最密堆积、体心堆积等各种堆积方式和配位数,师生共同总结,通过练习达成教学目标。

合浦二中的莫珮珍老师《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莫老师从四个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宏观和微观辩析”、“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出发,构建了5个教学情景,整节课环节紧凑,讲练结合。

北海九中杨丽娟老师《钠的重要化合物-过氧化钠》的设计中,使用情境引入,引导启发,实验演示等教学方法,学生在情景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层层递进,解决问题,归纳升华,获得新知,学以致胜,回归生活。

西北师范大学北海附中的金志欣《酒中“酒”——乙醇》,通过乙醇的催化氧化 和乙醇与钠的反应两个实验,从乙醇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展开教学过程,在课堂中穿插大量的趣味图片和微视频,并运用模型进行“三重表征”。

廉州中学的陈钰老师对《铁的重要化合物》进行说课,以知识线和实验线两条线五个环节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对氢氧化亚铁的制备进行探究,采用注射器和真空管进行隔绝氧气的制备创新实验,让学生小组通过还原铁粉和氯水,对久置的氯化亚铁溶液进行探究,进行展示汇报,师生共同构建知识体系,实现能力提升。

北海七中的陆艳凤老师以《来自煤和石油的两种化工原料-苯》为题展开说课。为了突破本课难点“苯的性质”,陆老师利用情境引入,科学探究,归纳提炼,应用生活等四个课堂环节围绕“苯的结构”和“苯的性质”,不断推进,各个解决。

合浦四中的蓝梅凤老师《金属与水的反应》说课中,突出了钠与水反应,铁与水蒸汽反应等两个重点实验并展示镁与冷、热水反应,课堂当中学生学习小组通过探究,回答了教师设置的情境中提炼出来的问题。通过分享,学生掌握了知识,懂得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北京八中北海实验学校的李瑞芬老师《原电池》设计了三大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实验探究原电池工;学生自主合作进行探究实验,对锌铜电池的原理包括电极、电流、反应式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研究构成原电池的四大条件,从而构建个人的知识模型。

合浦一中潘喜华老师《盐类的水解》是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内容,是高考三道必做大题之一。潘老师从前概念说起,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盐类水解的本质和规律,现场展示了化学魔术——显色的花朵,让学生分组测量溶液的pH,总结出水解规律。

南康中学的郑英庭老师说课题目是《乙醇》。注重乙醇的知识主线,以及有机物的学习方法主线。郑老师重新设计了系列微型实验,贯彻绿色环保的理念。在课堂上引入学生表演情景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西场中学李丽辉老师《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导入,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展示,师生互动交流,共同总结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或得失规律。在课的最后,又回顾解决了四大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北海中学李鸿霞老师以《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教学设计来分享,问题来源于生活,李老师从汽车尾气,酸雨及空气污染,工业固氮等10个小问题,以问题的分析解析评价,促进学生的知识理解和巩固。

北师大北海附中的陈昭靖老师《化学平衡常数》是选修4的重要内容,是化学从定性到定量的标志。陈老师从“化学平衡状态”和“化学反应限度”作为设计目标,从学思课堂出发,学生小组利用数字化仪器进行实验探究,对实验测得的曲线进行知识迁移,并在课堂上拓展了Kc和Kp的类比,延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度。

石康中学陈梦然老师《二氧化硫的性质》的设计中,遵循探究教学八步骤教学法,整节课主要划分为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实验验证,归纳总结,课堂检测五个环节。实验环节中对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氧化性和还原性都进行了探究。

合浦一中王红梅老师同样以《二氧化硫的性质为题进行展示。同样使用实验验证法来展开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贯彻一个理念“化学知识只有掌握在正确的人手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功效”。通过知识学习,引导学生辩证地讨论“生活处处有化学”,提升了化学教育的大情怀和大格局。

北海七中的范睿琳老师《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中,突出了问题驱动和小组合作实验探究。从一明一暗的知识线和生活线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通过氯水使pH试纸变色的探究,氯水成份的探究,以问题驱动学生的认知,以探究培养学生的能力。

廉州中学的高小洁老师的说课以《化学反应速率》展开。采用“指导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整合思维,培养能力。问题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兴趣,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深入思考,从而提升了学生能力,丰富了学生认知,端正了科学态度。

活动虽然时间跨度四个半小时,无论是各位选手,还是评委和观摩的老师们,都感到大有收获,大有裨益,大有作为。苏副所长很满意本次说课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期待北海化学教育更上层楼。

全梅山副校长首先赞扬了选手们的表现,一是教材处理活,二是手段方法新,三是学科核心素养全。针对今天的活动,提出了两点意见,一是教学目标设置,二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这两点上还可以更加精进。全副校长宣布了本次说课活动各位参赛选手的成绩,从22位选手中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9名。

活动最后由文元林校长进行了总结,文校长风趣地说,本来他最喜欢做总结,也最想做总结,但考虑到活动时间,给大家留一点希翼!顿时赢得大家的雷鸣般掌声。

就让我们在掌声中开始,在掌声中结束吧!!!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