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初中化学青蓝课程展示活动在新浦中学举行

发布于 2021-05-18 16:43 ,所属分类:初高中化学学习资料

点击上方“蓝字”,连云港市新浦中学

为进一步提升二轮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初中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引领初中化学教师专业成长,5月13日,连云港市2021年度初中化学青蓝课程展示活动在新浦中学举办。海州区教研室刘岩老师领衔团队展示,精心策划并组织了“基于模型认识的中考化学深度复习教学”主题活动,并邀请了新海高级中学高三年级骨干教师,省基本功一等奖、省优质课一等奖的获得者刘学明老师作主题讲座。来自全市的骨干教师近70余人参加了活动。此次活动分上、下午进行,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课堂教学展示,又有专家点评,还有专家与学员的交流互动,以及专家主题讲座。

第一阶段,上午的教学展示活动。由四位省基本功一等奖、省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东海平明中学朱晨光、开发区华杰实验学校王云堂、赣榆官河中学赵中明、灌云高中城西分校周玉婷老师分别带来了4节高水平的二轮专题复习展示课:《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物质构成的奥秘》《金属》《工艺流程题》。

朱老师科学前沿与学科前沿动态,对“模型认知”与“深度学习”有较高的理论认识。因此他设计的课立意高远,逻辑主线清晰。精心设计实验(常见六种物质的鉴别),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模型的建构;由课内迁移课外(加碘食盐中碘的检验),灵活运用模型解决问题。在朱老师的课堂上,过程与方法并重,在开放性的实验探究中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有关“模型认知与深度学习”,朱老师做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王云堂老师开展了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从变化守恒、宏微结合的视角,运用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思维方式解决错综复杂的理论问题。

赵中明老师课中未提“模型”二字,却将“模型认知”用到了实处。多角度多方位复习主干知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及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创设情境,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体会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学生在思考、思辩的过程中自然地进入了深度学习。课上充满了学生实验成功的惊呼声,让复习课散发出迷人的化学光彩。

周玉婷老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美呈现了一节“基于模型认知的中考化学深度复习教学”课。让听课老师认识到模型就在身边,在课本上,在我们的复习课上。让参训者心悦诚服地认识到模型建立的重要性、必要性与实效性。在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深埋逻辑主线,深挖知识的生长点;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形成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学生能将所学灵活运用。

第二阶段,课例点评与互动交流。4位执教老师对课的设计与改进进行阐述与自我剖析;听课老师谈自己的所学所悟所惑;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形成浓厚的研讨氛围。点评专家“马云乡村教师奖”的获得者王顺利老师认为“基于模型认知的深度学习复习课”是触及心灵的教学,并从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三个方面对课例进行了深度点评,将参训学员的认识带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第三阶段,专家讲座。首先是新海高级中学的刘学明老师,在高三教学的百忙之中为参训学员作“例谈深度学习视域下的教学策略”讲座。刘专家从“教学的困惑”“教学的现状”和“教学的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生动、深入浅出、饱含激情的讲解。从中我们感受到了刘专家对教学的热爱与解惑的智慧。从刘专家的讲座中与会老师认识到在教学中要做个有心人,复习时努力做到:降低学习难度,突破教学难点,深化知识理解,促进知识内化。追求化学课堂教学的境界——科学境界、人文境界、艺术境界三位一体。

本项目领衔专家刘岩老师精心准备了“基于模型认知的中考化学深度复习教学策略”讲座。刘岩老师从理论高度进行了深度解读,“模型的概念”“模型的分类”“模型的教学功能”。更为关键的也是与会老师十分的是如何在复习教学中构建模型,如何依托模型引领学生深度学习,刘岩老师针对“基于模型认知的深度复习教学策略”进行系统深入的归纳总结,并给出了可操作的具体建议,为参训教师的复习教学建立了可学习、可借鉴、可操作的模型,给老师的教学技能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为老师的专业成长注入了源头活水。

活动在与会老师收获的喜悦中圆满结束。参训教师普遍反映通过本次活动感触良多,受益匪浅,期待这样引领专业成长的实用的教研培训活动多多益善。

承办学校新浦中学按照市师资处下发的专题研训展示活动组织要求,精心准备各项工作,对活动的相关程序作了周密安排,从进校测温、指示版牌、车辆停靠、会场布置、卫生清洁、会务材料的印制、评价反馈表的分发和回收汇总、拍照等各个方面均考虑周全,为整个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END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