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备考攻略】2021年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备考方案
发布于 2021-05-18 16:30 ,所属分类:初高中化学学习资料

二轮复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已掌握的零碎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系统化、条理化。换句话说就是把点连成线,把线织成网,使学生对高中所学化学知识在头脑里形成个整体印象,通过二轮复习使学生提高知识综合归纳与概括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知识运用的能力,解综合题型的能力。
如何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更有效,更有序,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第二轮复习,确保我们的学生在明年的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我们高三化学备课组认真教研深入讨论,有针对性的制定了一些方案,总结了一些方法。

一、吃透教材,落实考纲,研究高考题
按《考试大纲》要求复习备考,要把《考试大纲》与高考试题、教材、练习相结合,重在发现高考内容的必考点,把握领会高考试题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发现今年处在高考考查方向上的知识点。研究高考试题非常重要,高考试题不仅是《考试大纲》对高考要求的具体体现,而且代表了高考考查的方向和深广度。
怎么研究呢?
一是做,目的是找感觉,感受高考试题的深广度,这有助于我们在二轮复习中把握好“度”;
二是比,对各年全国卷比较,对全国各地卷比较,从中找差别、找共性、找联系,这样,复习的目标更明确,复习的思想更开阔;
三是找,通过对近三五年的高考试题的重点研究,找趋势、找方向、找规律,据此可排查出高考的重点、难点、热点,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二、构建各章节的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巩固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发展学生能力,这主要就是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就是将具有某项属性的分散知识,集中到一起,构成“集成块”。如把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常见气体的制取、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等进行“集成”,专题训练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构建知识主线,在选取专题时,要难度适宜,重点突出,学生易错题,高考热点题,忌面面俱到。比如,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专题二化学常用语;专题三化学中的常用计量……在这里我还要补充一点,就是我们可以做一些能力型专题,比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先后顺序的判断,流程图题的解题思路,实验题型汇总等等。
采用专题的形式进行练习时,根据第一轮复习的情况,从专题中精选出“常错题”、“经典题”等。比如实验题,从历年高考实验题的考查和学生的实验题解答情况分析,主要暴露了三大问题:一是审题不过关,没读懂题;二是缺乏实验思维;三是答题语言文字表述及化学用语使用不规范。因此在复习中就要求学生进行专门训练与提高,把涉及本块知识的例题学会学透。通过这样的专题训练,大部分学生的解题能力将会得到提高。

三、强化训练,增强适应性
第二轮复习以提升能力为目标,以加强综合、突出应用为宗旨,为实现这一目标,抓好强化训练这一环节显得十分重要。
强化训练,首先是练习学科内小综合,7个选择题,4个主观题,时间45分钟,此用意在于,提高解题速度,提高学生的阅读、审题能力,及时纠正学生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化学术语出现错别字等问题,学生通过研究评分标准,使得自己的答案组织得尽可能正确而又简洁,同时调整考试心理,提高考试技巧。其次是理化生的大综合练习,通过一定量的理综训练提升学生适应能力,在做题时如何进行思维切换、答题规范化、审题准确化等,并且我们老师也要认真配合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天道酬勤,只要我们时刻用目标激励自己,相信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明年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纵观几年高考理科综合中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化学试题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学科知识与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注重能力考查,特别重视实验分析和探究能力及思维能力的考查。
试题比较注重双基的测试,把握了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覆盖了中学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几方面。
近年高考题,对细节要求多了,语言表达要求更准确,知识面更广,有很多知识来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从课本上延伸出来的更多了。因此必须以课本为准,夯实基础。二轮复习的备考也应在此指导思想下进行。

点个“在看”,只要你想看,我们都在。
加入“化学教师群”,和全国名师一起共成长!
你是学生也可以加入“化学爱好者群”,和学霸探讨交流,也有名师解答问题!

▍本文编辑:化学君(Chem-Xu)
▍特别提示:如需查找资料,可点击gongzhong号内任意文章顶部的“化学教学大咖”蓝字,即会跳转到gongzhong号首页,顶部有搜索图标可搜索下载;亦可gongzhong号内回复关键词“资料中心”,检索所需下载内容。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本号特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志在为更多老师、学生及家长提供学习交流平台,转发文章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号 vlznet)删除!
感谢您抽出·
来阅读此文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