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各地高考政治模拟经典试题四

发布于 2021-05-22 16:37 ,所属分类:政治考试学习资料

12.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1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下列最能体现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作用路径的是:

①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增强财力保障→推动高质量发展

②政府坚持过紧日子→减少财政支出→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③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科技创新

④降低贷款利率→增加财政支出→推动经济提质增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13.2021年3月末,国家卫健委表示,我国现已累计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一亿多剂次,进一步证明了我国新冠病毒疫苗良好的安全性。随着新冠病毒疫苗生产供应保障能力的逐步提升,我们已经实施全民免费接种,费用由医保基金和财政共同负担。由此可见:

①疫苗的安全性越高其价值量就越大

②全民免费接种意味着疫苗不是商品

③我国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

④社会保障在疫苗接种中发挥重要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

【解析】①错误,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②错误,新冠病毒疫苗费用由医保基金和财政共同负担,所以,尽管是免费接种,但其仍然是商品;③④正确,全民免费接种疫苗,且费用由医保基金和财政共同负担,一方面表明我国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另一方面表明社会保障在疫苗接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4.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说:2021年我们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4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909万人,创历史新高,还要保障退役军人就业,还要为两亿七八千万农民工提供打工的机会。所以2021年我们在制定宏观政策的时候,依然坚持就业优先的政策,我们继续推动“六稳、落实“六保”,还是要把就业放在首位。稳就业的影响是:

①稳定就业②企业生产扩大

③扩大社会消费④增加劳动者收入

A.④→①→②→③ B.①④→③→②

C.①→②→③→④D.③→①→④→②

【解析】①稳就业有利于增加劳动者的收入④,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③,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②。

15.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提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峰”,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实现上述承诺意味着:

①到2060年我国将不再使用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降为零

②随着我国科技进步,2030年后我国能源消费将逐年下降

③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

④加快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是考察考生社会热点。题中的碳中和是指自身的排放与吸收相互抵消,碳达峰是要求碳排放在设定时间后不再增长。不等于二氧化碳不排放,排除①,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并不意味着能源消费逐年降低,②不符合,③④符合。

16.2021年4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阿里巴巴集团作出处罚,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其2019年销售额4%计182.28亿元罚款。此次处罚,是监管部门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的具体举措,是对平台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的有效规范。此举旨在:

①健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平台经济领域融合转型

②健全平台经济治理体系,推动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③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激发民营经济创新创造的活力

④贯通经济循环各环节,提升经济治理智能化和精细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 D.③④

17.北京市政务服务局印发《关于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要求在2020年底前全面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体系,完善全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平台,依托各级政务服务场所和各类政务服务平台开展“好差评”工作,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评价对象、服务渠道全覆盖,这一举措旨在:

①提升政府工作效能,提高政务服务质量

②优化政务服务流程,降低政府行政成本

③进一步简政放权,推动公共服务主体的多元化

④加强社会监督,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A.①②B.①④C.②③ D.③④

【解析】全面建成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体系的目的是接受群众监督,更好为人民服务,而不是降低政府行政成本,②说法错误,不是简政放权,推动公共服务主体的多元化,③说法错误。①④符合题意。

18.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极少数集艺术、建筑、历史、宫廷文化于一身的特色博物馆。宫殿里的一砖一瓦,都将“中正”“仁和”的寓意铸造其中,堪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意识形态最完备的空间表达,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这说明:

①故宫文化彰显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

②故宫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凝结民族智慧使故宫文化之美跨越历史

④故宫文化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②错误;故宫文化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④错误;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19.赓续文化血脉,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演进,创造了无穷无尽的文化珍宝,奠定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近百年来,在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实践中,我们的人民又创造了革命文化、红色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尤其是抗疫斗争和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当代社会主义文化价值的强大力量,进一步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这启示我们建设文化强国要:

①深入挖掘、充分调动我国的优秀文化资源

②提高公民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③使中国的伟大精神、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解析】材料没有提到“提高公民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体制改革”相关问题,所以②④与题无关。

20.2020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该纲要指出要处理好中心和区域的关系,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注重体现区域优势和特色,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
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②重庆、成都在全国经济的地位和影响力是变化发展的
③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把成渝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要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

A.①②B.③④C.②④ D.①③

【解析】本题是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所以③④不符合要求。

21.十四五(2021-2025年)规划和203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启示我们在处理城乡关系时要:

①坚持统筹兼顾,做到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并重

②运用系统思维,分别实现城市、乡村发展最大化

③树立全局观念,实现城乡综合发展最优目标

④把握普遍联系,建立城乡互促、互动、互补新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所以“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并重”①的说法是错误的。想问题做事情要立足整体,实现整体目标最大化,所以“分别实现城市、乡村发展最大化”②的说法是错误的。建立城乡互促、互动、互补新关系,实现城乡综合发展的最优目标是对乡村振兴战略中城乡关系的科学阐述,选③④。

22.2021年3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要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创新,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力争实现新的突破。上述材料体现:

①坚持辩证否定,突破现实条件限制

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增强人民获得感

③遵循生态规律,推动实现人类价值追求

④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促进生产力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 D.②④

23.2020年10日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为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是基于:

①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

②推动上层建筑与时俱进,才能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解决问题的对策必须有针对性

④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活了市场需求,改善了供求关系,形成了供给创造需求的良好局面。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提高。2020年以来,我国通过各种措施推进复工复产,积极投资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领域,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的投资规模也大大增加。但经济恢复仍不平衡,需求恢复滞后于供给,消费恢复滞后于投资。

面对外部环境和国内发展条件的变化,中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要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

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加强需求侧管理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提升消费品质,(1分)激发消费潜力,(1分)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2分)(回答出“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可得1分;但总分不超过4分。)

优化投资结构,(1分)改善投资环境,(1分)激发投资活力,(1分)增强经济发展动力。(1分)(回答出“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可得1分;回答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得1分;但总分不超过4分。)

以有效需求牵引改善供给质量,(1分)促进供给与需求更高水平动态平衡,(1分)提高国民经济体系的整体效能。(1分)(回答出“促进供需高效匹配”可得1分;回答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可得1分;回答出“经济提质增效”可得1分;但总分不超过3分。)

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1分)壮大国内市场,(1分)助推经济发展新格局形成。(1分)(回答出“推动社会再生产”可得1分;回答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可得1分;但总分不超过3分。)


39.(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

材料一2016~2020年我国最终消费与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年份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消费

64.6

58.8

76.2

57.8

54.3

投资

42.4

32.1

32.4

31.2

43.1

:2020年1至4季度我国GDP增速分别为-6.8%、3.2%、4.9%和6.5%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成效,真正形成了供给创造需求的良好局面2020年以来,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都走在世界前列但经济恢复仍不平衡,需求恢复滞后于供给,消费恢复滞后于投资,投资产业层次低、投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突出。由于国内循环体系尚存在很多短板,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各环节堵点尚未完全打通,在需求牵引供给、实现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方面还有很多不足新冠肺炎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使居民就业和收入受到较大影响,也加重了居民谨慎消费的心理。加强需求侧管理,扩大内需市场,成为当前和今后必须坚持的战略基点。

1)简要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

①2016年以来,我国经济对投资的依赖度总体呈下降趋势,(2分)②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分)③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1分)④2020年我国经济显现出持续恢复的势头。(1分)

2)请就如何加强需求侧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①要持续有效释放内需潜力;(2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打造新业态和新的消费热点,②推动消费提质升级;(2分)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2分)④积极促进就业和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消费能力。(2分)


40. 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基地,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黄河流域既是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又是我国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经济带。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要与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相结合,打造高度集约、环境友好的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动能。

◆沿黄观光路是陕西省沿黄河西岸修建的一条公路通道,沿线经过8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连接50余处名胜古迹及30余处农业特色产业园或经济带,是一条兼具生态、观光、旅游、文化、城镇发展诸多功能的经济带,被称为中国的"1号公路"。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在河套灌区全面开展控肥、控药、控水、控膜"四控"行动,推广使用有机肥、无公害农药和国标地膜。引导企业和农民绿色生产。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下降。黄河流域的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山东瞄准建设国际知名生态旅游目的地、打造黄河文化出海大通道等"定位"展现山东特色。作为我国目前唯一的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山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通过能耗、环保、安全生产、产出效益等标准倒逼落后产能退出,治理"散乱污"企业超过 11 万家,关闭退出化工生产企业 1800多家,为新动能加快成长腾出了宝贵空间。

2020年 8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这一纲领性文件必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

1)结合材料,说明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积极影响。(8分)

①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生态安全,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支撑。(2分)②打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动能,从而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分)③有利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缩小收入差距;促进文旅产业、优质农业的发展,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求,扩大内需。(2分)④陆上“丝绸之路”建设国际知名生态旅游目的地,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实现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2分)

2)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知识就如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提出两条建议并说明依据。(6分)

①宏观调控角度:

建议:财政补贴植树造林,增加污染治理专项财政投入;调整污染税、资源税等措施;不断强化环境监管,创新和完善监管体制机制。(1分)

原因:通过科学的宏观调控,更好发挥政府作用。(2分)

②市场调节角度:

建议:形成企业绿色生产的规范标准,承担社会责任;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就地取材,节约成本;提高重污染、高能耗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完善市场规则,规范市场秩序。(1分)

原因: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2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就像母亲一样,为我们提供着生存的资源和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其实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2019年6月实施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依据,提出由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办公厅、司法部、生态环境部、审计署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八部门联合设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对象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并可以下沉至有关地市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承担重要生态环保职责的国务院有关部门,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有关央企。自成立以来,督察组开展多批次的督察。2021年4月6日起,督察组陆续进驻山西、辽宁等八省,核实了一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查处了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碰硬,甚至敷衍应对、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以环保督察压实生态环保责任的。(10分)

坚持民主集中制,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监督;(3分)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建立起包括中国共产党、上级政府、审计部门、司法机关等在内的全面监督体系;(4分)坚持依法治国,明确主体责任,依法问责。(3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我国作为世界工厂,产业链日渐完善,国产制造加工能力与日俱增,同时碳排放量加速攀升。但我国油气资源相对匮乏,发展低碳经济,重塑能源体系具有重要安全意义。

中国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需要付出艰苦努力。要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大力发展新能源。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要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阐明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正确性。

①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对环境危害和生物危害的判断基础上所作的价值选择。(2分)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产生于社会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原有的能源体系不适应当前发展的要求,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与时俱进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分)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分)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遵循规律保护环境,(2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出的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分)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发掘始于20世纪30年代。1986年,三星堆发掘两个“祭祀坑”一举震惊天下。35年后的2021年,三星堆再启挖掘6座“祭祀坑”,再次惊艳世界。据介绍,此次考古发掘首次使用了方舱和防护服。在三星堆遗址考古现场,近2000平方米的大棚覆盖了整个发掘区域。6个祭祀坑被“装入”4个窗明几净的钢架玻璃工作舱。每个舱内安装了8台400万星光级网络摄像机、1台工业全景相机,专门用于考古工程的全程记录,实现实时传输到现场应急会议室,通过专家会诊系统实现远程文物会诊功能。所有工作人员均着防护服进入,在悬挂可升降的工作台上开展工作,身体都不接触坑内地面。文保人员通过超景深显微镜观察文物表面状态,并为其拍照,采集原始信息。文物被3D打印制成的硅胶保护套严密包裹起吊,送入实验室进行清理和修复处理。

随着一件件文物的出土、修复,三星堆博物馆也将很快“上新”。三星堆博物馆将建立开放一个文物修复数字展示馆,游客可以看到三星堆出土文物修复上新的过程,让三星堆文化所承载的重要意义更好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科技助力三星堆考古遗址新发现,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说明。

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能够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3分)现代科技为三星堆文物的发掘和三星堆文化的保护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技术支撑。(2分)考古工作者在悬挂可升降的工作台上开展工作,运用超景深显微镜观察采集原始信息,为文物拍照,采集储存文物信息,使用方舱和防护服、3D打印硅胶保护套等起到了更好保护、传承文物的作用;(2分)开放文物修复数字展示馆等对于传播、继承三星堆文物价值,提高其影响力和吸引力具有积极作用。(3分)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