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声音 | 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三个前提性问题(三)

发布于 2021-05-23 09:34 ,所属分类:政治考试学习资料



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三个前提性问题

(三)

作者:孙彩平


道德与法治课的关键是什么?


前面我们说,德育意义的通达和教学伦理的彰显是道德与法治课的关键和灵魂,那么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21世纪德育课的重要改变是生活转向。实际上生活转向不光是德育的问题,在这次课程改革中,特别是小学阶段,很多课程,包括数学都提出了生活化的问题。但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目前还较肤浅。很多课堂的生活化,还是把生活当作学习的工具和方式,在很多老师的心里,知识与技能才是上课的重点。这些老师理解的生活化,就是把生活事件或问题作为知识教学的导入环节—课堂的入口,或者把生活当作课上所学知识的应用场所——课堂的出口,有时也举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理解。这只是请生活来帮忙,不是课程的生活转向,因为这里的生活是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服务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生活转向,我的理解是生活本身就是课堂的重点,教学生过好生活就是教学的目标。引导孩子理解生活、过更好的生活本身就是德育的目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服务于更好的生活的。这是一个哥白尼式的变化。

图 | 统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实现对生活、人生、社会的深度理解呢?通过一个双重意义化的过程,即生活的观念性升华与观念的生活性充实。所谓生活的观念性升华,就是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实现对生活中具体事件、活动、言语的德育观念化。如一年级《家人的爱》一课中有一个版块内容是“家人的爱藏在哪里”,通过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发现,妈妈做饭、奶奶给我扎辫子、爷爷接我回家,甚至爸爸离开我去远方工作,这些生活的点滴都是家人对我的爱,原来家人的爱时时包围着我,我生活在家人的爱中。这就是通过教学实现学生对生活的德育意义的领会,将生活细节升华为“(亲人的)爱”这样一种道德观念。

图 | 统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同时,引导孩子理解生活、过更好的生活本身就是德育的目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服务于更好的生活的。Moral Education China “爱”这一道德观念,在学生心里,就不再空洞、抽象,不只是挂在嘴上的一个词,而是与亲人的劳作、行动联系起来,有了它的生活中的内涵,这就是德育课程要带给学生的意义,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往往会有“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对一些抽象的道德观念与法律规定有了带着生活细节和温度的理解。再如《班级生活有规则》一课,通过“班级生活放大镜”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班级生活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然后提出通过制定规则改变班级不好的地方的想法,这就是引导学生理解班级规则是一种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从而产生出班级规则是好的班级生活需要的规则观念,进而使遵守规则成为一种内在的需要而不只是外在的强制。

图 | 统编《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接下来“大家一起来约定”进一步通过尝试制定规则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亲自制定公共规则的整个民主讨论程序中,知道规则是大家一起的约定,是经过大家(包括自己)同意的,所以遵守班级规则就是践行自己和大家的承诺,实现自己和大家的希望。这样两个环节,既是学生实现对班级生活规则的观念化升华的过程,同时也是规则的生活化充实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应该会从内心感受到公共生活中规则的分量和守规则本身所承担的责任,由对规则的尊重而产生对班级生活公共性的理解。所以,道德与法治课的核心任务,是在学习后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生活有了内涵,有了品质,有了秩序,有了追求,发现生活是丰富但不杂乱的,是平常但不肤浅的,是忙碌但不盲目的。引导学生走向更广阔意义的生活世界,以更大的格局去立足于这个世界。


道德与法治课的核心问题不是学不学知识的问题,而是学什么样的知识的问题,是学空洞的概念,还是引导孩子获得有生活质感的意义概念。这门课程是要生活化的,是为美好生活服务的,这门课程就是在生活意义的建构中,让学生成为有质感的生活世界的人、有格局的人。有人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 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借这句话的方式,我想说,道德与法治课实际上是以课程的格局、教师的格局和整个教育的格局,去涵育学生的格局,或者说用一种格局去涵育另一种格局。这就是我们的课程,不同于数学课,不同于语文课,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独特的地方。


本期编辑:赵亚茹 解松桥

责任编辑:胖雨珊 杨珂凡


小编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