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中小学教师资格证
发布于 2021-08-16 09:21 ,所属分类:教师资格考试学习资料
中学综合素质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教育原则()
A.统一管理、分工负责
B.统筹规划、协调管理
C.统筹规划、以县为主
D.分级管理、分工负责
2.“做教师不要忘记自己也曾是孩子”说明教师要()
A.拓宽知识视野
B.换位思考
C.淡化教师角色
D.消除刻板印象
3.小刘是环保志愿者组织“拯救地球”的成员,由于身患重病,不能到上海做世博会志愿者,而该组织其他成员都获得了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的资格。由此可以推出()
A.上海世博会志愿者都是“拯救地球”的成员
B.小刘是“拯救地球”的成员,但未获得上海世博会志愿者资格
C.如果有人是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又是“拯救地球”成员,他一定不是小刘
D.如果有人是“拯救地球”的成员,但不是上海世博会志愿者,他一定是小刘
4.下列选项中,发明地动仪的是()
A.哥白尼B.毕昇
C.张衡D.布鲁诺
5.同宿舍四个人规定,谁回来最晚谁关灯。有一天宿舍没有关灯。管理员盘问谁回来最晚?小杨说:“我回来时,小林刚要睡。”小袁说:“我回来时,小夏睡着了。”小林说:“我回来时,小袁正好上床睡觉。”小夏说:“我上床就睡,什么也不知道。”假设他们四人说的都是实话,请你推测一下谁回来最晚()
A.小杨B.小袁
C.小林D.小夏
6.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碳酸饮料,碳酸饮料中的主要物质是()
A.氮气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D.氧气
7.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的优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说明()
A.对学生因材施教
B.对学生严慈相济
C.尊重和欣赏学生
D.团结和关心学生
8.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的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
A.高于B.低于
C.等于D.无关于
9.食品安全的实现,必须有政府的有效管理。只有政府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配合,才能确保政府进行有效的管理。但是,如果没有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是不可能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由此可以推出()
A.要想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必须有政府的有效管理
B.没有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可能实现食品安全
C.有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就能实现食品安全
D.一个不能进行有效管理的政府,即是没有建立起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的政府
10.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
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
2.B【解析】“做教师不要忘记自己也曾是孩子”说明教师要懂得换位思考,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3.C【解析】结论型题目。由题干内容可知,A项显然错误;由题干最后一句“拯救地球”的其他成员都获得了资格,并不能推出小刘没有获得上海世博会志愿者资格,B项错误;由于小刘没有做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因此C项一定正确;由于题干中“拯救地球”的其他成员只是获得了志愿者的资格,并不一定都是志愿者,因此D项错误。
4.C【解析】略。
5.A【解析】一般推理题。根据这四个人的陈述可知,小林比小杨早,小袁比小林早,小夏又比小袁早,从而可得小杨回来最晚。故答案为A项。
6.C【解析】碳酸饮料中的主要成分是CO2。
7.C【解析】首先看到学生的优点和上进心,说明要能够尊重和欣赏学生。
8.A【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
9.B【解析】考查复言命题的推理。题干给出的条件为:①政府有效管理→食品安全的实现;②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政府进行有效的管理;③没有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可能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可组成一个必要条件假言连锁推理: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政府进行有效的管理→食品安全的实现。B项根据上面的推理关系,否定前件则否定后件,正确;A项和C项混淆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D项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错误。
10.A【解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表率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言行一致。
小学综合素质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选项中由国务院制定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教师资格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
B.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C.古代诗歌按内容分为叙事诗、山水诗、科学诗、咏物诗四类
D.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
3.在电和磁关系的认识上,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是()
A.奥斯特B.法拉第
C.爱迪生D.爱因斯坦
4.小强观察到鱼缸内的小金鱼的口和鳃盖不停地交替张合。鱼的这种行为主要是为了()
A.取食B.呼吸
C.喝水D.平衡身体
5.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的俄国巡回展览画派主张()的创作道路。
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
B.C.古典主义D.印象主义
6.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一首用文字谱记写的琴曲是()
A.《碣石调·幽兰》B.《广陵散》
C.《高山流水》D.《梅花三弄》
7.“不可能所有的湖北人都喜欢吃辣椒。”以下哪项判断的含义与上述判断最为接近()
A.可能所有的湖北人都喜欢吃辣椒
B.必然有的湖北人不喜欢吃辣椒
C.必然所有的湖北人都喜欢吃辣椒
D.可能有的湖北人会吃辣椒
8.计算机中访问速度最快的存储器是()
A.RAMB.Cache
C.光盘D.硬盘
9.20世纪初,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等科学家提出的科学理论是()
A.电磁学理论B.相对论
B.C.生物进化论D.量子论
10.事实表明对坐飞机感到恐惧是没有道理的。仅在1986年一年,高速公路事故使得4.6万人死亡,而从1980年至今,大的国内航空公司平均年死亡人数仅为77人,地方航空公司的事故死亡人数略多一点。如果上述论述是准确的,知道下面的哪一项对于评价该论据的说服力最重要()
A.多次乘飞机旅行的经验是否会减轻对坐飞机的恐惧
B.有多少人报告说对乘坐飞机的恐惧如此强烈以致他们无法乘坐飞机
C.自1980年以来,通过高速公路旅行的人次和乘坐飞机旅行的人次各是多少
D.自1980年以来,地方航空公司的事故率比大的国内航空公司的事故率高出多少
二、材料分析题
1.材料:
王老师讲秦牧的《土地》一文时,对其中精彩段落动情地高声朗诵:“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的地方,收起缰绳,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话音刚落,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野马怎么会有缰绳?”王老师毫无准备,不耐烦地说:“秦牧说的会错吗!”学生脸涨得通红,欲言又止。班里的气氛也一下子紧张起来。
问题:请根据教师职业理念相关知识分析王老师的做法。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A、D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B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
2.C【解析】古代诗歌按内容分为田园诗、山水诗、科学诗和咏物诗等多类。
3.B【解析】在电和磁的研究过程中,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发明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第二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础。
4.B【解析】金鱼利用鳃进行呼吸,而鱼鳃只能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所以金鱼的口和鳃盖不停地交替张合,是为了完成呼吸。
5.A【解析】“巡回画派”画家提倡创作要面对生活,绘画艺术应该参加改造现实生活的斗争,主张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
6.A【解析】《碣石调·幽兰》是至今仅存的一首用原始文字谱保留下来的琴曲,据传是梁代琴家丘明所传的一首古琴曲,现收录在《神奇秘谱》中的是唐人的手抄本,记谱年代大约在武则天时期(684~714),是现存最早的古琴曲谱。故答案为A项。
7.B【解析】考查模态命题。根据“不可能”=“必然不”,故题干等值于“必然不是所有湖北人都喜欢吃辣椒”,可推出“必然有的湖北人不喜欢吃辣椒”。故答案选B项。
8.B【解析】在微机存储器的层次结构里,内存、外存是两大层次,而内存又可分为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和主存。主存是内存的主体,Cache也用半导体电路构成,访问速度很高,但容量很小,有的甚至就做在CPU芯片内,所以严格地说,Cache只起一个缓冲器的作用,其中保存着最近一段时间内刚刚从内存读来的信息。每当CPU要访问内存时,将先到Cache中查找,如果没有再到主存中去做实际的访问操作。所以,存取速度最高的是Cache,其次是主存(如果没有Cache则最高的就是主存)。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项。
9.D【解析】20世纪初,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等科学家提出量子力学的早期理论。
10.C【解析】论点:对坐飞机感到恐惧是没有道理的。论据:仅在1986年一年,高速公路事故使得4.6万人死亡,而从1980年至今,大的国内航空公司平均年死亡人数仅为77人,地方航空公司的事故死亡人数略多一点。本题虽然是以评价型的方式出现,但采用的方法却是加强支持型题目的解题方法。C项是最有说服力的,因为一种交通工具的安全性是从其死亡率和事故率来考虑的(评价标准),而不是单纯从死亡人数方面考虑。论据中仅用高速公路事故死亡人数和飞机事故死亡人数来衡量,不能有效证明论点。而C项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二、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1.(1)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学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很显然该教师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2)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中提到,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对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进行鼓励,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解决问题。
(3)老师并没有用新的学生观看待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主导对学生客体的教育与改造,只是学生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外因,学生的主体活动才是学生获得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内因。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需更多报考资讯
识别下方ErWeiMa添加咨询
我是小虎贝奇
中大互联微官网
您职业学习生涯的好闺蜜
号:zdhlGW
我们坚持做认真、走心、有情怀的职业培训师
为您提供专业的学历+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课程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