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考记忆

发布于 2021-08-22 12:16 ,所属分类:高中学习资料大全

     又是一年高考时,要不了多久,又得几家欢喜几家愁。自经历高考后,每逢高考来临,我都会发出这般感慨。

     在我看来,高考不只是一段经历,更是一个人生转折点。同时,也是人生走向成功的起点。简言之,高考是一次机会。当然,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谁做足了准备,谁就抓住了机会。

     我是一个不善于抓住机会的人,在我身上经常发生关键时候掉链子的事情。中考时,我因过度紧张而发挥失常,差点就读不了县城的淮海中学。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是惊人的相似。高考时,我再次阴沟里翻船,我的英语成绩出人意料地创了历史新低,令我大跌眼镜。英语开考前,我还信誓旦旦地打算靠英语来挽救上一场失利的数学。可没想到预想中的“雪中送炭”演变成了“雪上加霜”。回想起考试当时的情形,我只记得我在答题过程中,脑袋空白,手心冒汗。最终,我重蹈了中考的覆辙,又一次怯了场,只是此次的代价未免有点大。

     虽然我不善于抓住机会,但是不代表我没有认真做准备。为了达到老师口中的好学生的标准,也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和老师的教诲之恩,我同很多人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读高三的日子,我告别了过去的茫然,一门心思地投入紧张的学习中。为了提高成绩,我一度令自己的体重下降了十几斤,只因我给了自己太大的压力。本以为一切都只是时间问题,可成绩偏偏一次不如一次,我的学习热情深受打击,我的心态几近崩溃。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坚持一定很酷。”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公交站台的广告栏上看到了该标语,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我内心就快要熄灭的火苗,一下子又重新燃烧了起来。最终,我决定放手一搏。现在想想,真怀疑当初为的是“酷”,可不管怎样,结局总算不坏。

     高考前,我的学校也像许多学校那样挂起了高考标语。作为受过标语恩惠的人,我不由自主地起标语的内容来。于是,我迫不及待地从三楼下到一楼,期盼着能够再次从中受益。待我到达楼前小广场时,只见致远楼上悬挂的标语乃一副对联,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不得不说,写此联的人,才气颇为了得,字里行间充满了豪情壮志。虽不及“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等于白活。”深入人心,但它脍炙人口,不仅对仗工整,还引经据典。以至于多年后的今天,我依然有感于此乃神来之笔,而它也成了我对高考的独特记忆。

     如果不是今年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我大概不会联想起当年的汶川大地震。那天是5月12日,当身为政治老师的班主任在课堂上给我们更新时政时,我们谁也没有意识到,他口中说的“汶川大地震”会在接下来的数月里成为国内外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事件,直到《扬子晚报》和《现代快报》在学校的小卖铺被以每份0.5元的价格卖到我们手里,我们才从大篇幅的报道中加深了对“汶川大地震”的认识。于是,我们开始有意无意地把它当作高考的一大考点,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同学还因此精心准备了一篇与此相关的作文,以备他日不时之需。事实上,后来,它的确出现在了高考语文全国卷I的作文中,以及高考语文陕西卷的作文中。至于我们考的江苏卷,无论哪门学科的试卷,都连“汶川大地震”的影子也没出现。让人不禁感慨,江苏卷还是那个江苏卷。

     我的高考答卷早已交出,我的高考记忆日渐模糊,但人生答卷却清楚地摆在我面前,等待我继续书写。我只有做好每一道题,才能收获高分人生。

                ——2020.6.7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