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西大同中考理综真题及答案(WORD文档)
发布于 2021-09-06 10:08 ,所属分类:山西中考真题试卷及答案大全
2015年山西大同中考理综真题及答案
(化学部分)
第I卷 选择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Cl------35.5 Ca-------40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1.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香水挥发 B.蜡烛燃烧 C.食物变质 D.铁钉生锈
2.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米饭馒头 B.红烧鲤鱼 C.凉拌黄瓜 D.红薯粉条
3.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 B.植物油 D.食盐 D.食用纯碱
4.小李学习了水的有关知识后,自制了如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该净水器中的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B.该净水器可以降低自来水的硬度
C.该净水器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D.该净水器可将自来水变为蒸馏
水
5.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B.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氮气
C.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D.露天焚烧垃圾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6.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泼灭 B.碳酸氢钠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发令枪中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D.生铁和钢都是钛合金,在用途上没有区别
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粒子的是( )
8.探究M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的选择方案不可行的是( )
A.Mg、Cu、溶液 B、Mg、Fe、Cu、稀硫酸
C.Fe、Cu、溶液 D、Fe、
溶液、
溶液
9.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过氧化氢与水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由于分子构成不同
B.盐酸与硫酸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在水溶液中含有
C.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含有
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由于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10.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序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检验某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 用燃烧着的木条 |
B | 稀释浓硫酸 | 将水缓慢加入浓硫酸中,并搅拌 |
C | 区分氧化钙与碳酸钠 | 取样品,加入适量水 |
D | 除去 | 加入适量稀盐酸 |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7分)
21(1)用化学用语填空:
氮元素 ;氧分子 ;钠离子 ;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
(2)闻名全国的“汾酒”是山西特产,其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的化学方程式为,
除表示乙醇外,还表示的意义有:
① ;②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2.某初中化学社团------“拉瓦锡实验室”的活动丰富多彩。下面是它们以“化学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两次活动记录:
活动1:在观看了“西气东输”与“石油分馏”等视频后,通过小组讨论,同学们认识到:
① 、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现在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面临枯竭,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所以开发和利用风能、
等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
③人们将化石燃料通过化学工艺可制造和合成价值更高的药物、化学纤维、塑料盒合成橡胶等。其中塑料属于 材料,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
活动2:同学们展示了各自收集到的有关“化学物质与健康”的相关资料及一些常见食品,如:高钙牛奶、加点食盐等。并针对“化学制品对人体有益有害”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从而认识到钙、铁锌等元素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如缺铁元素会引起缺铁性贫血,缺钙元素会引起 ;
还认识到一氧化碳、甲醛等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通过这样的社团活动,大家形成了“保护自然,关爱生命”的共识。
23.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由图可获得一条信息是 。
(2)若乙中混油少量甲,提纯乙的方法是 。
(3)℃时,将不饱和的甲溶液,转化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
是 ,变化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选填“增大”、
“减少”或“不变”)。
(4)强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由℃降温至
℃时,析出晶体的
质量 (选序号)
A.甲>乙 B.甲<乙 C.无法确定
四.简答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4.下图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通电分解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察变化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②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从微观角度解释图①、图②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3)由图②、图③可得到: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是 ,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组的 。
(4)由图③还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
25.右图中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是导致温室
效应的一种气体,图中“--”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
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及反应条件省略)。
(1)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 。
(2)物质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写出图中一个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A与B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
五、实验探究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4分)
26.下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之一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原理对应的
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27.学习完“酸、碱、盐的性质”后,老师将两瓶未贴标签的饱和石灰水、饱和碳酸钠溶液摆放在实验桌上,让同
学们区分。下面是“雄鹰小组”同学们的探究过程:
【讨论交流】
李壮:区分两种物质的原理是:依据物质的性质,选择一种试剂与两种物质混合,产生两种
(组长)不同的现象。大家据此来说一说,区分两种溶液应选用哪种试剂,并说明理由。
王志:我认为可以选择稀盐酸,理由是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有气泡产生,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无明显现象。
马凌:我选择的是碳酸钠溶液,理由是: 。
张云:马凌,你说的我没有听懂,你能再给我讲一遍吗?
在大家的帮助下,张云不但弄明白了,还选出其他两种溶液,如 溶液和 溶液,最后得到大家的赞许。
【实验探究】
大家按照王志的方案进行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同学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判断出甲试管中原溶液为碳酸钠溶液,
乙试管中原溶液为石灰水。
(2)在大家对乙试管中现有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探究兴趣。马凌经过认真思考后,
又算则碳酸钠溶液作为检验试剂,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马凌从乙试管中取少量溶液加入到另一支新试管中,再向此新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碳酸钠溶液,观察到只有白色沉淀生成。于是,他得出结论:“溶液中的溶质有氢
氧化钙”。丹组长李壮对这个结论产生质疑,理由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大家讨论完李壮的质疑后,制定出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来验证他的质疑,并查阅资料得到氯化钙溶液呈中
性,大家都鼓励张云来做实验。
张云测出乙试管中剩余溶液的pH 7(填“>”、“<”或“=”),证实了马凌的结论是错误的。
【反思评价】
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探究活动结束了,同学们充分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六、计算题
28.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们,预测定一定量的某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进行了如下实验:
(1)配置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
①配置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需图1所示盐酸的质量 g。
②量取盐酸与水时,实线要与两桶内液面凹液面的 保持水平,再读
出液体的体积;将两种液体都导入 中(填仪器名称),用玻璃棒搅拌,
使溶液混合均匀。
(2)将(1)中配制好的稀盐酸加入石灰石样品的烧杯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与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
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物理部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1、下列估测合理的是( )
A.我国国歌演奏一次的时间约为5S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C.一个普通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N D人体感到舒适的气温度约为39℃
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D.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3、 “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是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具有的意识,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险丝熔断后,可以用铜丝代替
B发现有人触电,直接用手把他拉开
C.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其外壳要接地
D.家庭电路中,开关连接火线或零线都可以
1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烛焰、凸透镜和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应用这一成你原理的是 ( )
A.潜望镜 B.放大镜 C.照相机 D.投影仪
15、下列情景对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16、在生产生活中,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使用中,一定费力的是( )
17、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只与线圈中的电流大小有关
B.电动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C.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关
D.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一定产生感应电流
18、电动自行车两刹车手柄中,各有一只开关S1和S2。在行驶中用任一只手柄刹车时,该手柄上的开关立即断开,电动机停止工作。下列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
19、在三个相同的烧杯中装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液体,反一支装有适量铁沙的平底试管先后放入这三个烧杯中,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B.甲液体的密度最大
C.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最小
D.试管在三种液体中排开液体的重力一样大
20、如图为一种握力计和它的工作原理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握力显示表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定值电阻R2起保护电路作用,其电阻为阴值为5Ω,弹簧一端的滑片P在电阻R1的最上端时不施加力,移动到最下端时施加的力最大(弹簧的电阻不计).握力计测量范围为0--300N,电路中电流表变化范围0.1-0.6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来
A.握力300N时电路中电流为0.6A。 B.握力计工作电路中的电源电压为3V
C.R1连入电路阻值变化的范围是0一30Ω D.R2消耗的最小功率为0.5W
七、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9、英国物理学家 做了大量的实验,于1840年最先精确地确定民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其计算公式是 这一发现发展了电热学理论,为电热应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30、如图所示是“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的现象,通过现象可以判定水 (选填“正在”或“没有”)沸腾;杯口冒出的“白气”.这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
31、小明同学用硬纸板和大头针制作底座,把两缝衣针磁化后,穿过按扣的两个孔,放在底座的针尖上,就制成了一个如图所示的指南针,指南针能指南北说明地球周围存在着 。该指南针静止后,针尖指南方,则针尖是指南针 (选填“N”或“S”)极。
32、小明观看了中国运动员在索契冬奥会自由式滑雪比赛中获得银牌的全过程。比赛中运动员从雪山顶风驰电掣般下滑,她的 能转化为动能。小明查阅资料,还发现滑雪速度快的另一个原因:滑雪运动中,当滑雪板压在雪上时会把雪内的空气压挤出来,在滑雪板与雪地之间形成一个暂时的“气垫”,从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雪地对滑雪板的摩擦。
33、如图所示是现在家庭常用的电子式电能表表盘。表图上“3200imp/(kW·h)”表示每用电1 kW·h指示灯闪烁3200次。小明将某家用电器单独接在该电能表上正常工作需要min,电能表指示灯闪烁了320次 ,该家用电器的额定功率是 W,这个家用电器可能是 (选填“电热水壶”、“台灯”或“电视机”).
八、作图与简答题(34小题2分,35小题4分,共6分)[来
3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右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5、
阅读后,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所包含的物理道理.
九、实验与探究题(36小题4分、37小题7分、38小题6分,39小题3分,40小题4分,共24分)
36、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
(l)要使反射光和其入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 (选填“垂直”或“不垂直”)。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要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反生了 反射。
(2)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向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得数据如上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结论与其他同学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 。
(3)三次实验中,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反射光和入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到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请你评估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37、小明妈妈为家里自酿了很多红葡萄酒,小明想知道自酿红葡萄酒的密度,于是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他们的的操作如下:
(l)将托盘天平放在 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 处,并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时,如图甲是小明测量过程中的情景,他的错误是 。纠正错误后,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是41.6g
(3)取适量的红葡萄酒倒入烧杯内,用天平测烧杯和红葡萄酒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其总质量是 g
(4)将烧杯中的红葡萄酒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量筒中的红葡萄酒的
体积是 cm3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红葡萄酒的密度是 g/cm3。
(5)分析以上步骤,测出红葡萄酒的密度偏 (选填“大”或“小”)。
38、在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中:
(l)如图是小明连接的部分实物图,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助小明将图中的实物连接完整。
(2)同桌的小红连接电路,刚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电流表,电压表都有示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3)请你为实验需要测量和计算的物理量,画出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4)利用这个实验电路还可以完成进行的实验有 。
39、大课间活动,男女同学分组进行投篮比赛,小明发现男、女组的篮球落地后都要会反弹,但反弹的高度却不同。篮球由静止开始下落,反弹的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三人行”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不同猜想
猜想一: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球的型号有关;
猜想二: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三: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地面的材料有关。
于是,小组同学们用两只充足气的7#(标准男子)、6#(标准女子)篮球及刻度尺,在水泥地面和木质地面上进行了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参与到研究性学习小组中,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l)要验证猜想二:需要用实验序号为 的两组数据进行分析。(l分)
(2)分析四次实验数据,得到结论:篮球反弹的高度与下落的高度和 有关,与 无关
实验序号 | 球的型号 | 下落的高度/cm | 地面的材料 | 反弹的高度/cm |
1[来] | 7# | 120 | 木质 | 80 |
2 | 7# | 120 | 水泥 | 90 |
3 | 7# | 150 | 水泥 | 110 |
4 | 6# | 120 | 木质 | 80 |
40、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水的温度、水的液体表面积和水上方空气流
动速度。请你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设计一个实验,对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其中一个因素进行探究,并完成下列自主探究活动报告,在小组内进行展示交流。(开放型试题,方法合理即可)
(l)写出你选用的物品: ;
(2)简述实验过程及现象: .
(3)得到的结论: ;
十、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解题过程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41、空气污染已成为全世界城市居民生活中一个无法逃避的问题,治理污染,人人有责,节能减排,从我做起。如图是小明家购置的新型能源轿车。假期全家驾车从太原到西安游玩,爱钻研的小明不公收集了如下所示的相关数据,并且记录了轿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90km所用时间为1h。求:
(1)轿车(空载)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多少?(g取10N/kg)
(2)轿车在1h内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42.几千年来中国的厨艺最讲究的就是“火候”现在市场上流行如图所示的新型电饭锅,采用“聪明火”技术,电脑智能控温、控压,智能化地控制食物在不同时间段的温度,以得到最佳的营养和口感,其简化电路如图甲所示。R1和R2均为电热丝,S1是自动控制开关.把电饭锅接入220V电路中,用电饭锅的“聪明火”煮米饭,电饭锅工作时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求:
(1)电热丝R2的阻值(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这个电饭锅在0---15min内把质量为11的米饭由20℃加热到100℃,求电饭锅在这段时间内加热的效率。[C米饭=4.2×103J/(kg.℃)]
二,选择题11---15,B A C D B16-----20,D C A D B
七,填空题
11、 焦耳 Q=I2Rt 12、正在 液化13、磁场 S 14、重力势 减小
15、1000 电热水壶
八,作图与简答题
34,
35,锤头和锤柄一起向下运动,锤柄撞击板凳时爱到阻力,运动状态改变,由运动变为静止;而锤头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所以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
九,实验与探究题
36、 (1)垂直 漫 (2)把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当作反射角(把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当作入射角) (3)不合理 小明没有把纸板F折转,再次进行观察纸板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
37、 (1) 水平台 零刻度线 (2)称量时调节平衡螺母 (3)81.6 (4)1 40 (5)大
38,(1)
(2)连接电路时没有断开开关
(3)
(4)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测量电功率等)[
39、(1)2 和3 (2)地面材料,球的型号
40、
十,计算题
.
山西省2015年中考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A 2.B
3.B 4.A
5.D 6.B
7.C 8.C
9.D 10.C
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7分)
21.(6分)(2015•山西)(1)用化学用语填空:
氮元素 N ;氧分子 O2 ;钠离子 Na+ ;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S
2 .
(2)闻名全国的“汾酒”是山西特产,其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0H,C2H5OH除表示乙醇外,还表示的意义有:① 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等 ;②C2H5OH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2 .
22.(6分)(2015•山西)某初中化学社团﹣﹣“拉瓦锡实验室”的活动丰富多彩.下面是他们以“化学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两次活动记录:
活动1:在观看了“西气东输”与 “石油分馏”等视频后.通过小组讨论,同学们认识到:
① 煤 、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CH4+2O2CO2+2H2O .
②现在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面临枯竭,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所以,开发和利用风能、 太阳能 等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
③人们将化石燃料通过化学工艺可以制造和合成价值更高的药物、化学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等.其中,塑料属于 合成 材料.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
活动2:同学们展示了各自收集到的关于“化学物质与健康”的相关资料及一些常见食品,如:高钙牛奶、加碘食盐等.并针对“化学制品对人体有益还是有害”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从而认识到钙、铁、锌等元素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如缺铁元素会引起缺铁性贫血,缺钙元素会引起 骨质疏松 ;还认识到一氧化碳、甲醛
等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通过这样的社团活动,大家形成了“保护自然,关爱生命”的共识.
23.(5分)(2015•山西)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由图可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
(2)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提纯乙的方法是 蒸发结晶 .
(3)t2℃时,将不饱和的甲溶液,转化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加入溶质 .变化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增大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由t2℃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 C (选序号).
A.甲>乙 B.甲<乙 C.无法确定.
三、简答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4.(6分)(2015•山西)如图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通电分解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变化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②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 ;
(2)从微观角度解释图①、图②的本质区别是 ①中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隔变小,发生了物理变化;②水分子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发生了化学变化 ;
(3)由图②、图③可得到: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 原子 ,可能发生改变的分子的 数目 .
(4)由图③还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化合反应(合理即可) .
25.(6分)(2015•山西)图中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E是导致溫室效应的一种气体,图中“﹣”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
物及反应条件省略).
(1)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 灭火等 ;
(2)物质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2NaOH=Na2CO3+H2O(合理即可) ;
(3)写出图中一个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H+H2SO4═Na2SO4+2H2O(合理即可) .
(4)A与B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2H++Fe=Fe2++H2↑(合理即可) .
四、实验探究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4分)
26.(6分)(2015•山西)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之一是 2KMnO4K2MnO4+MnO2+O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原理对应的发生装置是 A (填序号〕.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复燃,则证明已满 ;
(2)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为 D (填序号).理由是 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且易溶于水 ,欲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选用E装置,则E中应装入的药品是 浓硫酸 .
27.(8分)(2015•山西)学习完“酸、喊、盐的性质”后,老师将两瓶未贴标签的饱和石灰水、饱和碳酸钠溶液摆放在实验桌上,让同学们区分.下面是“雄鹰小组”同学们的探究过程:
【讨论交流】
李壮:区分两种物质的原理是:依据物质的性质,选择一种试剂与两种物质混合,产生两种 (组长)不同的现象.大家椐此来说一说,区分这两种溶液应选用哪种试剂,并说明理由;
王志:我认为可以选择稀盐酸,理由是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有气泡产生,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无明显现象.
马凌:我选择的是碳酸钠溶液.理由是 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 .
张云:马凌,你说的我没有听懂,你能再给我讲一遍吗?
在大家的帮助下,张云不但弄明白了,还选出了其他两种溶液,如 氯化钙 溶液和 氢氧化钙 溶液,最后得到大家的赞许.
【实验探究】
大家按照王志的方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同学们根据现察到的现象,判断出甲试管中原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乙试管中原溶液为石灰水.
(2)大家对乙试管中现有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探究兴趣.马凌经过认真思考后,又选择碳酸钠溶液作为检验试剂,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马凌从乙试管中取少溶液加入到另一支新试管中,再向此新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到只有白色沉淀生成.于是,他得出结论:“溶液中的溶质有氢氧化钙”.但组长李壮对这个结论产生质疑,理由是 Na2CO3+CaCl2=CaCO3↓+2NaCl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大家讨论完李壮的质疑后,制定出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来验证他的质疑,并査阅资料得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大家都鼓励张云来做实验.张云测出乙试管中剩余溶液的pH = 7 (填“>”、“<”或“=”),证实了马凌的结论是错误的.
【反思评价】
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
探究活动结束了,同学们充分体验到合作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五、计算题(共7分)
28.(7分)(2015•山西)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们.欲测定一定量的某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1)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
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需图1所示盐酸的质量 20 g.
②量取盐酸与水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 最低处 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将两种液体都倒人 烧杯 中(填仪器名称),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2)将(1)中配制好的稀盐酸加人盛有石灰石样品的烧杯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假设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
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 解:(1)①用这瓶浓盐酸来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需量取这种浓盐酸的质量是 ②量取盐酸与水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将两种液体都倒人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2)设 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x 75g×7.3%
x=7.5g; 答: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7.5g; |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