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学院招聘海内外英才

发布于 2021-05-18 18:04 ,所属分类:初高中化学学习资料

01.

化学学院概况

化学学院前身是由1958年建校时的无机化工系和有机化工系发展起来并在1985年成立的应用化学系,2000年与数理系合并为理学院,2019年原理学院调整后成立化学学院。经过近四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我国化学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文化传承创新的摇篮,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化学化工类人才。


化学学院牵头建设的化学一级学科是国家一流学科群“绿色化学化工及材料”的重点建设学科,2018年3月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排名第121位),且持续稳步提升至0.515 ‰(2021年1月排名第73位);学院重点支撑建设的“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A(前5%),在ESI全球排名前1%。学院牵头建设“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有“新危险化学品评估及事故鉴定”基础研究实验室、“环境有害化学物质分析”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多级结构催化材料”工程技术中心等3个省部级研究基地,以及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工科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和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3个国家级教学基地。拥有“超分子插层组装材料”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插层结构分子材料的组装化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0和北京市科普基地。


化学学院拥有一支以院士、长江学者、杰青、国家教学名师和“四青”人才为核心的学科带头人队伍,师资力量雄厚。截止2021年1月底,现有教职员工157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北京市教学名师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2人、北京市新星计划人才12人。建有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2个、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3个。

02.

引进人才岗位需求

重点引进人才方向:绿色催化化学、绿色合成化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计算化学。

序号

专业领域

研究方向

岗位要求

1

催化化学与稀贵金属资源有效利用

以生物质催化转化和低碳催化化学及催化新材料合成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基于稀贵金属资源的高效利用,开展新型催化材料及性能的催化化学基础和应用基础的研究等方向。

详情请点击左下角

2

绿色合成化学

酶催化,多相不对称催化,有机光合成化学,天然产物绿色高效合成,有机功能分子绿色合成,电合成化学,无机物软化学合成,绿色化学与工艺、高端精细化工品,高纯化学品提纯与制备等方向。

3

化学生物学

纳米生物探针构筑与成像诊断;纳米药物研究;荧光探针与成像;分子探针;核酸、糖、氨基酸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生物相容反应;化学遗传学等相关研究等方向。

4

理论与计算化学

微观反应机理和反应动态学,激发态模拟,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与药物化学中的计算问题,人工智能在理论化学中的应用等方向。

5

组装化学与盐湖资源有效利用

盐湖化学,无机物资源综合利用等方向。

6

电化学与能源金属资源有效利用

新能源材料化学,新能源器件制造,新概念能源器件等方向。

7

纳米材料化学与资源有效利用

超分子化学与材料,纳米碳材料,纳米插层组装化学等方向。

报名要求

1. 具有宽阔的学术视野,较强的研究能力,并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

2. 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3. 符合大学对教师政治思想、学术道德、师德师风等方面的要求。

截止时间

2021年11月31日

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莹莹

010-64437866

邮箱:zhaoyy@mail.buct.edu.cn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学院

扫ErWeiMa|我们

了解更多学院动态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