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回归基础练习02 化学常用计量

发布于 2021-05-18 20:12 ,所属分类:初高中化学学习资料

2020-2021学年度高考三轮(回归基础)练习02化学常用计量


一、单选题

1.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 gH218OD2O组成的混合物中所含的质子数为10 NA

B.将氯气通入水中,若有1 mol氯气发生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CH2Cl2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4 NA

D.常温下,100 g 46%的酒精中所含的氢原子数为12 NA

2.高一入学体检时,小明体检的血液化验单中,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的体检指标。表示该体检指标的物理量是(  )

A.溶解度 B.物质的量浓度

C.质量分数 D.摩尔质量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OH的质量是56g

B.一个碳原子的质量就是其相对原子质量

C.氧原子的摩尔质量就是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D.32g SO2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4.近年来,我国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成语百炼成钢蜡炬成灰中均包含了化学变化

B.常温下,成语金戈铁马中的金属能溶于浓硝酸

C.谚语雷雨肥庄稼,其过程中包含了氧化还原反应

D.《荷塘月色》中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中的青雾属于胶体

5.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44.8LNO与22.4O2反应后的分子数是2 NA

B.常温下,7.8g苯中所含碳碳双键数目为0.3NA

C.27g铝中加入足量的1mol·L-1NaOH溶液,转移电子数是3NA

D.25℃时,1.0L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6.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最少的是

A.0.5 molN2

B.标准状况下0.224 LO2

C.4 g H2(H2摩尔质量为2 g∙mol−1)

D.NA个分子的CO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7.某化学兴趣小组欲研究H2SO4、NaCl、KCl、Na2CO3、FeCl3、NaOH的性质,对于如何研究,他们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①:将它们按照酸、碱、盐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

方案②:将它们按照钠盐、钾盐、铁盐和其他化合物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时,将少量铜粉分别投入上述溶液中,按照方案①的分类,能够完全溶解铜粉的只有酸(稀硫酸)溶液

B.取某种溶液,在其中加入上述方案②中的钾盐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中含有Ag+

C.按照方案①的分类,属于碱的有Na2CO3、NaOH

D.按照方案②的分类,属于钠盐的有NaCl、Na2CO3、NaOH

8.已知Cl2、Al2S3、CaC2、C2H5Br、CH3COOCH3等物质的均能与水发生反应,反应可视为各物质和水均分别离解成两部分,然后再两两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物质。下列化学反应符合这一特点的是:①ICl+H2O=HIO+HCl; ②CH3COCl+H2O→CH3COOH+HCl;③CaC2+2H2O→Ca(OH)2+C2H2 ↑;④Mg3N2+6H2O=3Mg(OH)2+2NH3↑;⑤SiCl4+4H2O=H4SiO4↓+4HCl↑。

A.只有①④⑤ B.只有②③⑤ C.只有①②③④ D.全部

9.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Fe与一定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可能为2NA

B.1mol苯甲酸中含有的双键数目为4NA

C.0.1mol/LNH4NO3溶液中含有的铵根离子数目为0.1NA

D.标准状况下,ll.2L苯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6NA

10.0.2 mol NH4NO3中有N的物质的量为

A.0.2mol B.0.3mol C.0.4mol D.0.5mOL

1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 H20.1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A

B.2.4g Mg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N2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A

D.1 L 0.1mol/LNH4Cl溶液中,NH的数量为0.1NA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mol H2 的体积是 22.4 L

B.O2 的摩尔质量是 48 g

C.标准状况下,22.4 L H2O 含有 6.02×1023 H2O

D.常温常压下,28g N2 与标准状况下 22.4 L CO2 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1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8gNa2O2固体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数共为4NA

B.1molNa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

C.0.1mol·L-1Al2(SO4)3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0.3NA

D.标准状况下,22.4LSO3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4NA

1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泡沫灭火器中用的是苏打和硫酸铝

B.通过干馏可将煤中含有的苯、甲苯等物质分离出来

C.地沟油通过水解反应可得到车用汽油

D.家庭用洁厕灵与"84消毒液”不能同时使用

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镊子将金属钠从煤油中取出

B.闻气体气味时,直接把鼻孔凑到集气瓶口

C.皮肤不慎沾到浓硫酸,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16.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数目与50 mL 1 mol·L-1的FeCl3溶液中氯离子数目相等的是

A.50 mL 1.5 mol·L-1的FeCl2溶液 B.100 mL 3 mol·L-1的NH4Cl溶液

C.75 mL 3 mol·L-1的KCl溶液 D.50 mL 2 mol·L-1的CaCl2溶液

17.有关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SiO2晶体中,最小的单元环是由6个硅原子组成的六元环

B.124g白磷(P4)晶体中,含P—P共价键个数为4NA

C.金刚石的熔沸点高于晶体硅,是因为C—C键键能小于Si—Si

D.28g晶体Si中含Si原子与Si—Si键之比为1:2

18.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结论正确的是

① 氨水、氢氧化铝、冰醋酸、氟化氢都是弱电解质

② HClO、浓硫酸、HNO3均具有强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③ Mg、Al、Cu可以分别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

④ HI、CH3COOH、胆矾、氯气都是电解质

⑤ NaF、MgO、AlCl3均由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化合而成,都是离子化合物

⑥ 漂粉精、福尔马林、水玻璃、水银都是混合物

⑦ 青铜、硬铝、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

⑧ C60、C70、金刚石、石墨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A.①②③④ B.②⑤⑥⑧ C.②⑦⑧ D.③⑤⑥⑦

19.某试剂瓶上贴有如下标签“100mL 1.0mol•L1MgCl2 溶液”,对该试剂理解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含有的微粒主要有:MgCl2Mg2+ClH2O

B.若取 50mL 溶液,其中的 cCl)=1 mol•L1

C.取该溶液 5.0 mL 恰好与 0.1 mol•L1 AgNO3100 mL 溶液完全反应

D.该溶液与 100mL 1.0 mol•L1 NaCl 溶液中的 cCl)相等

20.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

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

C.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

D.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



二、填空题

21.已知某市售“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下图所示,“84 消毒液通常稀释100 倍(体积之比)后使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 NaClO

 (规格) 1 000 mL

 (质量分数) 25%

 (密度) 1.19 g·cm3

(1)“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__mol·L-1.( 保留小数点后1位)

(2)“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其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 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 500mL0.2mol/L 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

①本实验中所用的玻璃仪器除了量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其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计算得知,需用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mL。

下列操作中,使所配浓度偏大的有______(填写字母),对所配浓度无影响的有______(填写字母)

a.用量筒取浓硫酸时,俯视刻度线;

b.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c.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d.未洗涤稀释浓硫酸的烧杯

e.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f.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g.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

22.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原子总数之比为____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

2)在标准状况下,4 g H211.2 L O21 mol H2O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__,含原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__,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体积最小的是__________


三、计算题

23.下图为某市售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数据。请通过计算回答:

(1)此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多少?__________

(2)该盐酸50mL2.5 mol·L1NaOH溶液200mL混合,再将混合后溶液稀释至900mL,此时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多少?_____________

(3)在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吸收多少体积的HCl气体可制得此盐酸?(保留一位小数,水的密度以1.00g/cm3计)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H218OD2O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20,且分子中都含有10个质子,因此,20g H218OD2O组成的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A正确;

B.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该反应是一个歧化反应,若有1molCl2完全反应,转移1mol电子,即转移的电子数为NAB正确;

C.标准状况下CH2Cl2是液体,而不是气体,22.4L CH2Cl2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不是4NAC不正确;

D100g46%的酒精溶液中含有46g C2H5OH54g H2O46g C2H5OH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6molH原子,54g H2O的物质的量为3mol,也含有6molH原子,因此,该酒精溶液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12 NAD正确;

故选C

2.B

【解析】

A.溶解度的单位是g,不是mol/L,故A错误;B.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mmol/L是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故B正确;C.质量分数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无单位,故C错误;D.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故D错误;故选B。

3.D

【详解】

A.氢氧化钾物质的量未知,无法计算氢氧化钾的质量,故A错误;
B.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同,一个碳原子的质量在数值上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故B错误;
C.氧原子的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数值上等于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故C错误;
D.32gSO2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4.B

【解析】

【详解】

A. “百炼成钢”是将生铁中的C氧化为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变化,蜡炬成灰是烃的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A正确;

B. Fe在常温下在浓硝酸中会钝化,无法溶解在浓硝酸中,B错误;

C. “雷雨肥庄稼是将空气中游离态的N元素氧化为化合态,涉及到了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

D.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中的青雾属于胶体,D正确;

故答案选B

5.C

【解析】A.NO和氧气反应后生成的NO2中存在平衡:2NO2N2O4,导致分子个数减少,故所得分子个数小于2NA个,故A错误;B.苯的分子结构中不含碳碳双键,故B错误;C.铝原子最外层为3个电子,易失去,27g铝的物质的量为1mol,溶解于NaOH溶液,生成偏铝酸钠,转移电子3mol,故C正确;D.25℃时,1.0LpH=13Ba(OH)2溶液中OH-浓度为0.1mol/L,含有的OH-数目为0.1NA,故D错误;答案为C。

点睛:有关阿德常数判断时要正确运用物质的量有关计算,同时要注意使用时条件,如运用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时,要注意是标准状态下的气体,另外还要防此题中陷阱,如讨论溶液里的离子微粒时,要考虑(1)溶液的体积(2)离子是否水解(3)对应的电解质是否完全电离,(4)是否是可逆反应,如选项A就是要考虑2NO2N2O4,其它如微粒的结构如苯环中无碳碳双键、反应原理等,总之要认真审题,切忌凭感觉答题。

6.B

【详解】

分子数最少即物质的量最小,0.5 molN2;标准状况下0.224 LO2物质的量4 g H2物质的量为;含NA个分子的CO2物质的量为;因此标准状况下0.224 LO2物质的量最小,含有分子数最少,故B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7.B

【解析】

【详解】

A.常温时将少量铜粉分别投入上述溶液中,按照方案①的分类,能够完全溶解铜粉的只有盐(FeCl3)溶液,依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酸(H2SO4)溶液不能和铜反应,故A错误;B.方案②中的钾盐溶液是氯化钾,银离子的检验方法:加入可溶性的盐酸盐,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g+,故B正确;C.碳酸钠属于盐类,不是碱,故C错误;D.氢氧化钠属于碱类,不是盐,故D错误;故选B。

8.D

【解析】

【详解】

ICl中碘的化合价为+1价,氯的化合价为-1价,则ICl+H2O═HIO+HCl,故①正确;

CH3COCl中氯的化合价为-1价,则CH3COCl+H2O→CH3COOH+HCl,故②正确;

CaC2Ca+2价,C22--2价,则CaC2+2H2O→Ca(OH)2+C2H2 ,故③正确;

Mg3N2中氮的化合价为-3价,则Mg3N2+6H2O═3Mg(OH)2+2NH3,故④正确;

SiCl4中氯的化合价为-1价,则SiCl4+4H2O═H4SiO4+4HCl,故⑤正确;

故答案为D

9.A

【详解】

A.将1molFe与一定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生成物可能是Fe(NO3)2也可能是Fe(NO3)3,当完全生成Fe(NO3)2是转移的电子数为2NA,故A正确;

B.苯甲酸中只存在羧基上的1个碳氧双键,1mol苯甲酸含有的双键数目为1NA,故B错误;

C.只告诉浓度,没有提供体积,无法计算,故C错误;

D.由于苯标准状况下是无色液体,故不能使用22.4L/mol进行换算,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0.C

【详解】

根据氮原子守恒可知,0.2 mol NH4NO3中有N的物质的量为0.2mol×2=0.4mol,故答案为C

11.A

【详解】

AH2+I2=2HI,所以0.1 mol H20.1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A,故A正确;

B2.4g Mg的物质的量为0.1mol,与硫酸完全反应后转化为Mg2+,则转移的电子为0.2 NAB错误;

C.标准状况下,2.24L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所含有的分子数都为0.1 NAC错误;

D.因铵根离子在水溶液会发生水解,其数量小于0.1NAD错误。

答案选A

12.D

【详解】

A. 没有指明气体所处温度和压强,气体摩尔体积未知,无法计算1mol H2的体积,故A错误;

B. O2的摩尔质量为32g/mol,故B错误;

C. 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水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

D. 28g N2的物质的量为,标准状况下22.4L CO2的物质的量为,根据N=nNA可知,二者含有分子数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13.B

【详解】

A78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过氧化钠由2个钠离子和1个过氧根构成,故1mol过氧化钠中含3NA个离子,故A错误;

B.钠和水反应后变为+1价,故1mol钠反应后转移NA个电子,故B正确;

C.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硫酸根的个数无法计算,故C错误;

D.标况下三氧化硫为固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D错误;

故选B

14.D

【解析】

试题分析:泡沫灭火器中用的是小苏打和硫酸铝,A错;煤的干馏是指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可以得到苯、甲苯等物质,但不是分离,B错;地沟油属于酯类物质,水解后得到的不是汽油,C错;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合时会发生反应,产生氯气,故不能同时使用,D对。

考点: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

15.A

【详解】

A.实验室中取用钠,用镊子将金属钠从试剂瓶中取出,用滤纸将其表面的煤油吸干,故A正确;

B.闻气体气味时,用手轻轻再瓶口扇动,让少量气体飘进鼻孔禁止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故B错误;

C.皮肤不慎沾到浓硫酸,应该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在皮肤上抹碳酸氢钠溶液或者稀氨水,以中和酸,故C错误;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视线与刻度线相平,俯视或仰视都会导致溶液浓度误差,故D错误;

答案选A

16.A

【解析】

根据氯化铁的化学式可知50mL1mol·L-1的FeCl3 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5L×1mol/L×3=0.15mol,A. 50mL1.5mol·L-1的FeCl2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5L×1.5mol/L×2=0.15mol,A正确;B. 100mL3mol·L-1的NH4Cl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1L×3mol/L=0.3mol,数目不相等,B错误;C. 75mL3mol·L-1的KCl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75L×3mol/L=0.225mol,数目不相等,C错误;D. 50mL2mol·L-1的CaCl2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5L×2mol/L×2=0.2mol,数目不相等,D错误,答案选A。

17.D

【详解】

A. SiO2晶体中,最小的单元环是由6个硅原子和6个氧原子组成的十二元环,A不正确;

B. 白磷(P4)分子中有6P—P共价键,124g白磷(P4)晶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其中含P—P共价键个数为6NAB不正确;

C. 金刚石的熔沸点高于晶体硅,是因为C—C键键能大于Si—Si键,C不正确;

D. 晶体Si中每个Si原子与周围的4Si原子形成共价键,由于2Si原子之间只能形成一个共价键,因此平均每个Si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因此,Si原子与Si—Si键之比为1:2D正确。

综上所述,有关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

18.C

【详解】

试题分析:①、氨水是混合物,不是弱电解质,而是弱电解质溶液,①错误;②、HClO、浓硫酸、HNO3中+1价的氯元素、+6价的硫酸、+5价的氮元素的氧化性均比+1价的氢元素强,②正确;③、Mg、Al都是很活泼的金属,只能用电解熔融氯化镁、氧化铝制备,而Cu是不活泼金属,可用置换法制备,③错误;④、氯气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更不是电解质,④错误;⑤、AlCl3不是离子化合物,而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时不能导电就是证据,⑤错误;⑥、水银就是汞单质,属于纯净物,不是混合物,⑥错误;⑦、青铜、硬铝、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由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组成的混合物,⑦正确;⑧、C60、C70、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⑧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和转化关系的相关知识。

【名师点睛】物质的分类是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高频考点,本题考查了氧化物分类,分散系的区分,电解质的判断,混合物的物质组成等知识,题目较简单,试题立足于课本,突出主干,落实双基,有利于学生答题。

19.C

【详解】

AMgCl2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水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所以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Mg2+ClH2OH+OH,故A错误;

B.该溶液的浓度为1.0mol/L,根据Cl原子守恒得cCl)=2cMgCl2)=2×1.0mol/L2.0mol/L,浓度与溶液体积无关,故B错误;

CnCl)=2.0mol/L×0.005L0.01molnAg+)=0.1mol/L×0.1L0.01mol,二者以11反应,所以nCl)=nAg+)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故C正确;

D. 1.0 mol•L1 NaCl 溶液中的 cCl)=cNaCl)=1.0mol/L 1.0mol•L1MgCl2 溶液中cCl)=2cMgCl2)=2×1.0mol/L2.0mol/L,故D错误;

故选C

20.D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

A、秸杆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涉及化学反应;

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涉及化学反应;

C、利用基本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涉及化学反应;

D、海水中的水淡化成淡水,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涉及化学反应;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1.4.0 玻璃棒 500mL容量瓶 5.4 b e

【解析】

【详解】

(1)可利用公式计算:

(2) 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中计量液体体积的重要仪器是容量瓶,本实验要500mL规格容量瓶(选择容量瓶同时要确定所需的规格),作为搅拌和引流作用的玻璃棒不能少,所以还需要500mL容量瓶、玻璃棒;

②将一定量的浓硫酸稀释可得到稀硫酸,利用稀释定律列式计算,设需xmL浓硫酸。,解得x=5.4,答案是需用浓硫酸的体积为5.4mL;

a.俯视刻度线时实际所量取的浓硫酸比5.4mL少,即溶质物质的量nB减小,由公式可知所配硫酸的浓度偏小;b.浓硫酸溶解时放热,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容量瓶中溶液温度较高,当冷却到室温时溶液体积V会缩小,根据公式可知所配硫酸的浓度偏大;c.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即溶质物质的量nB减小,由公式可知所配硫酸的浓度偏小;d.未洗涤稀释浓硫酸的烧杯,溶质物质的量nB减小,由公式可知所配硫酸的浓度偏小; e.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不影响溶质物质的量nB和溶液体积V,由公式可知所配硫酸的浓度不受影响;f.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溶液体积V增大, 由公式可知所配硫酸的浓度偏小;g.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后,液面下降不影响硫酸浓度但此时再加蒸馏水就稀释的原溶液,使所配硫酸的浓度减小。答案:所配浓度偏大的有b,对所配浓度无影响的有e。

22.11 53 411 H2 H2 H2O H2O

【分析】

利用n=,阿伏加德罗定律和推论,据此分析;

【详解】

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CH4CO2的物质的量相同,即两者物质的量为111molCH4中含有5mol原子,1molCO2中含有3mol原子,利用原子总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原子总数之比53;根据阿伏加德罗推论,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即密度之比为1644=411

2)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0.5mol1mol,分子数与等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即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H2;含原子物质的量分别是4mol1mol3mol,含原子数最多的是H2,三种物质的质量分别为4g16g18g,即质量最大的是H2O;体积分别为V(H2)22.4 L·mol1×2 mol44.8 LV(O2)11.2 L,而水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其体积只有18 mL,故体积最小的是H2O

23.11.8mol·L-1 0.1 mol·L-1 352.8 L

【解析】

【详解】

1)此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c= =1000×1.18×36.5%/36.5=11.8mol·L-1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11.8mol·L-1

2)50mL11.8mol·L-1盐酸的物质的量为0.59mol;2.5 mol·L-1NaOH溶液200mL,物质的量为0.5mol酸碱发生中和剩余盐酸的量=0.59-0.5=0.09mol;稀释后溶液体积为900mL所以反应后溶液中盐酸的浓度为0.09/0.9=0.1 mol·L-1此时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1 mol·L-1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0.1 mol·L-1

(3)在标准状况下,设1L水吸收VL的HCl气体可制得此盐酸,质量分数=m(溶质)/m(溶液)×100%=(36.5V/22.4)/( 36.5V/22.4+1000×1)×100%=36.5%,计算得到V=352.76L≈352.8 L;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352.8 L。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