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大作文范文《中学何为》《该怎样爱你这脚下的土地》

发布于 2021-11-07 22:26 ,所属分类:中小学语文学习资料

2022届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练习之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1)请以“该怎样爱你——这脚下的土地”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记叙文
该怎样爱你——这脚下的土地
暴雪肆虐,一束束如雪一般的菊花在墓碑下,还有一本翻开的日记,风读着那一行行热血之书,呜咽着,从上空滑过。
他坐在车上,双眼紧盯着前方,手捏着棍子。枪在座位下面,只是那是万不得已才用的,这是第一次上真枪实弹的战场,光是听到名字便热血沸腾的地方,他的手心微微出汗。
这是到阿里来,第一次感受到汗意濡湿手套。
他记得自己刚想当兵时,心中千回百转想着如何和家里商量,只是他没料到,在饭桌上说出这句话时,父亲眼眶忽地红了,静静地给他倒了杯酒,手微抖着。自酒洒在手上,酒香凛冽如阿里的风。他明白,这是沉默寡言的父亲真情流露。那一双有些浑浊的眼中透出分明的光。他默默记下这无言的嘱咐。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已经能感受到门外紧张的对峙氛围时,他随队友站了起来,国旗贴在最贴近心脏的地方。一切准备就绪。
他望见那一张张丑恶的脸,正油嘴滑舌地谈论着异想天开的计划。他握紧拳头, 那是他守护的中国!中国的土地,怎能被这样的人们践踏。
剑拔弩张。
这时他才真正意识到,战争是时常存在的。那时他小,不懂得为何身处和平年代还需要军人。此刻,他深知正是因为这样一群人的负重前行,才换来身后土地的平安。何其有幸,如今他竟是此中一员。
两方的言语愈发激烈了,他甚至能感受到心如要出膛的子弹一般跳动。忽然,不知是谁的棍子在空中闪动,一触即发。他冲上去,冲到战争最激烈的中心去。挥动着手中的木棍,中心处是师长,那个他最敬重的男人,最敬佩的军人,倒在地上。头(颅)深深地凹下去。血流淌在雪中。
人太多了,他拼死抵抗,木棍上满是血迹,人群淹没了他们。他用最后一点力量护在师长身上,用背抵住那一下下的击打。
他默默忍受着痛苦,血腥味涌上喉咙,泪水涌上了眼眶,他在恍惚之中又坐在了教室里,读着艾青的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书声朗朗,伴着他走入无尽的黑夜……
几个月后,他同几名战友的名字一同刻在阿里的雪中石碑上,那是英雄的家乡,他们仍守护着脚下的土地,不容侵犯。风读着那碑下的日记,呜咽着滑过,那页正中写着: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该怎样爱你——这脚下的土地
伍深的坎在五十七岁这年。
日军的铁蹄踏进了这座南方小城,所到之处无不是痛苦的哭声。妇女的哀泣、婴孩的啼叫、农民的哭求,还有一些勇敢之人受刑的呼喊。
伍深是个作家,头发已经斑白了,眼角的鱼尾一层层簇在一起。他从小在这座南方小城里长大,城不大,雨多,居民们彼此认识,鲜少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当初伍深成为作家算一样,能写文章出书的人在这小城已经几十年没有了,当初的居民们笑着送他金桔枣圈,东西不贵,确也是对年轻人的鼓励和骄傲。
如今这些居民的孩子们,也成了自己常摸头鼓励的对象。现在却陷在流血和恐惧中。
日军统治的小城,是压抑到窒息的。他们不让人出门,伍深已经数不清这是他坐在窗边的第几个日子了。南方的雨,又下了,哀伤如泣。细细的雨丝把伍深勾回了很多年前。
小时候,他很喜欢玩泥巴。泥巴是下雨才有的,所以每到雨天,他就出门蹦跳,迷恋着雨水溅到脚腕的感觉,迷恋泥土糊住手的舒服。回家时一身都是泥巴,伍深娘也是气昏了头,拿扫把就把他往外赶:“这么喜欢泥巴,你出去吃土得了!”
土,儿时的土,小城的土,家乡的土。伍深眼神逐渐凝聚起来,他见不得,这样圣洁的土在日军刺刀下染指,更见不得这土地上的人们流泪。伍深已经走路都摇晃了,确拥有一支有力量的笔。他写下诗,在压抑中爆发的诗,唤醒一方土地。五十七岁的伍深不顾身体,趁白天买菜时将诗一首首投入人家。有什么力量,从恐惧中渐渐出壳。
日军知道后火了,让汉奸带着来到伍深的家。“你,要么为日军写诗,要么,死!”汉奸奸笑的眼睛上挑,传达着日军的信息。伍深很平静,他冷冷的扫过汉奸,拿起笔,一掰成二,“你……疯了?”汉奸丑陋的眉眼有了一些晃动,伍深明明逃不开死了,可他看着汉奸的眼神,却像他才是真正活着的人。
临刑前,遍体伤痕的伍深从身前捧起一簇土。上学时老师曾教,南方的土是红土,很细、很黏。伍深将土放进嘴里,深深咀嚼。
枪声响,鲜血溅出。
好像回到了很多年前的那场雨,细细浸润进土地。
该怎样爱你——这脚下的土地
站在四千八百米的高原上,面对远方高耸的山峰,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心中百感交集。
他是清华大学物理专业的高材生,凭着一腔报国热情,考入了薪水微薄的新材料系,可事到如今,他的同学不是在送卫星直上云霄,就是助蛟龙下海五洋,只有他自己,终日在万丈高原上和那几枚螺丝钉较劲。
什么检修铁路,明明就是个拧螺丝钉的,他心生不满,如果在这份无用又枯燥的工作上蹉跎了青春,他的报国志向又到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
带着满腹怨气,他订了一张回程的火车票,不想半途遇上暴风雪,铁轨松动,火车被迫停在了半程。
“怎么办?救救我……”,在这荒无人烟的高原,车内的哭声格外刺耳,“我们不会死在这里吧。”
情急之下,他毅然拾出了工具箱中的螺丝刀,打开车门,迎着暴风雪落到了铁轨旁,一心一意检查起了松动的螺丝。
车内的哭声渐渐小了,他的额角落满了霜,手指也冻得僵硬红肿,直到“嘎”的一声螺丝归位,铁路完好如故。
火车又开动了,他听见有人在欢呼,有人在笑,有人问他小伙子你去哪儿啊。
他苦笑:“我回北京,我想干点报国的事。”
“报国?那我知道一个小伙子,和你差不多大。整日在铁路边拧螺丝,拧了几年,把铁路修到了我们家门口。”一个老大爷道:“多亏了他,我孙子才能看上病。”
“是啊,没有铁路,我家牛羊怎么卖到全国各地?”
“不是他,我还没法去上学哩。”众人附和道:“你说的报国我不知道啥意思,反正给老百姓办好事,我们就说他是最大的英雄。”
他愣住了,他未曾想过自己那微不起眼的工作竟无声五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
想起一代又一代的铁道兵和铁路工程师,不畏严寒埋骨冰原,却硬生生的在青藏高原上开出了一条天路,他们难道不是赤诚的爱着这片土地吗?
清华毕业证上有一句“爱国,必先爱民,利民。”哪怕只是一颗微小的螺丝钉各司其职,为人民奉献青春,不也是爱国爱这片土地吗?
他默不作声地打开手机,将回京的车票换成了往返票,轻笑着说:“我不走了,我要继续拧螺丝钉,将天路修到这片土地的最西端,再到…蒙古,欧洲…全世界。”
火车鸣笛震彻九霄,脚下的螺丝叮叮作响,你听这是那个少年那群工作者挨着这片土地的证据。
散文
该怎样爱你——这脚下的土地
像往常一样走在遮天蔽日的梧桐下,金黄的落叶纷飞着在脚边打转,身旁车流滚滚,轰鸣声中我望向人行道与柏油路的交界,这是养我育我的城市——南京。
我走过很长的路,看见望不见尽头的梧桐,有老人对座饮茶,闲谈对弈;有孩童环绕着粗壮的梧桐不知疲倦地你追我赶…… 刚下过雨的南京凉风习习,石桌下有溅上的泥渍,石墩上仍有不辞辛苦往上爬的蜗牛,孩子们踩脏了球鞋,沾湿了裤角也要蹲在那里看天牛。我望见我的童年与我的老年。在这片土地上,有我全部的快乐与欢笑,该怎样爱你,我脚下的土地,用我全部的依恋与怀念。
鞋底泅了浅浅的水,走得软软的,我顺着中山路走到南京博物院,它恢宏大气地立在那里,我看见冷白的灯光下古老的文物,有的绘上了彩漆,有的仍泣着古旧的青铜光泽,我想象着它们从地中挖出时,身上染着的尘土,光影间望见了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庄重与宏大。我脚下的土地,承载着上千年的文明,用它并不辽阔的面积,屹立过无数年华。该怎么爱你,我脚下的土地?用我全部的虔诚与敬意。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停在了1937年前后,我行走在尸横遍野的土地上,哀嚎响彻在每个角落。如今耸立的城门那时竟是那般破旧,如今奔腾不息的江水那时竟是那般血色。我踩土地,看见尘土在无数人的手上、脸上、身上,更蒙在我心中的。看见燕子矶边机关枪扫过,倒下的人堆成了尸山,他们的血染红了整个江岸,晕在土地里,他们的骨成为新的土壤,葬在南京城的各处,又生在南京城的各处。我无法控制心中悲凉的痛意,那时血肉的堆积,是悲怆的汹涌,弥漫在空气,生根在土地。
知道我看见金陵女子大学里的魏特琳女士,看见避难所的拉贝先生,他们单薄的背影后,是惊慌的中国人,可我看见,那里有乌云下的太阳,有阴霾中的光。那片狭小的土地上,生根抽芽了“善”的花,结出了“人道”的果。该怎么爱你,我脚下的土地?用我全部的悲伤与感恩。
走过中山门,屹立着两只巨大的貔貅,向着城外气宇轩昂。像我的故乡,磨难后仍昂首,困境中不低头。秦淮河畔小桥流水,紫金山上灯火通明,我看见这座城极致的苦难与磨不去的厚度,也感受着这里承载的我迄今全部的人生。
它满载着苦与乐。而我,该怎么爱你——这脚下的土地。我想,用我全部的生命。生于斯,长于斯。
该怎样爱你——这脚下的土地
你是否去过草原,在一望无际的尽头是天,脚下是地,你是否沉醉于土地的芬芳,在草木葳蕤中看到焦黄的、踏实的土地。该怎样爱你?以我一生中深沉的意志,宏伟的想象,炽热的感情拥抱或干爽或泥泞的你,让我生命的深泉在你的身躯上涌流。
向下看,透过钢筋水泥的遮蔽,看到我们脚下的土地。土地是我们的家,是我们生长的地方,是我们一生中所能拥有的最坚强的后盾,是我们的国家立足之地,民族扎根之处。我们不应局限在空间,我们应打开时间,在无数春来夏往的往复中,我们的民族在这里不断生长,每个华夏儿女都如落叶般投入脚下的土地,上下五千年的沉淀在此,华夏民族的坚韧与智慧在此,我们的中国在此。这是我们脚下的土地,是我们一切的起点和一切的归属。
该怎样爱你?喜你所喜,悲你所悲,自豪于你的坚强宏伟,拥抱你的脆弱泥泞。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民族,是经历过泥泞的。在无数外来入侵中,我们的土地有了皴裂,但我们的土地没有瓦解,而是依靠无数人民的热血融合为一体。要了解你的过往,看到每一个腐烂于泥土中的根系;要看到你的未来,它就在每一个居仁由义的中国人身上。空叹无用,我们须将个人伸长成树,将根扎进土地深处去不可。
将个人奉献与社会,在为公处找到自我价值,才是爱的具象化体现,在拥抱这一片泥泞后,化入这一片泥泞。如人们仅停留在心中的爱,那我们如何丰饶这片土地?百年前,陈延年陈乔年兄弟将心中对中国无限的爱抛于这片土地,让它重新焕发了生机,百年后,我们是否能拨开娱乐荼毒的迷雾?我真想重新站在土地上,将自己的生命的深泉热血付与这片土地!是的,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在当今不断发展的时代,只有脚踏实地,才能不被裹挟在涌流之中,只有将个人发展与时代发展融合相恰,才能将自己心中的一泓清泉流入土地。
如此,当人人的生命在土地上交错,我们是否能发现土地之于个人的意义,而我们又给予它什么意义?是在不断轮回中的孕育者和受养者的交替。我们从土地中索取,我们从它的怀抱中长大,我们应该再投入它的怀抱,成为它的一部分。人人本是散落的珠子,但心中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爱使我们被联结,使我们成为了休戚与共的社群。这份爱,是我们最强烈的身份认同,是流淌入我们血脉之中的。我们生来便流淌这一份爱,我们生于脚下的这片土地,我们要保证的便是在往后的万千年的薪火相传中它依然受得住炎旱和泥泞,永远傲立与此。
该怎样爱你——这脚下的土地?调动起最深沉的意志,感受这一份流淌于血脉中的认同;展现出最宏伟的想象,这片土地给予了我们天马行空的权力;并抛洒最炽热的情感,真正将个人与民族国家联合,将自己奉献于这片土地,拥抱它的泥泞,并化为这片泥泞。
议论文
该怎样爱你——这脚下的土地
这世界上的土地有亿万亩西欧的平原,亚马逊的雨林,非洲的草原,绚丽而美好。但于我们心中,它们永不及我们脚下土地的千分之一。因为这是我们生长之地,是我们挚爱之地,而如何去爱这片土地,成了当下核心问题。
若论如何爱家乡的土地,首先必须要明确脚下的土地为何物。“脚下的土地”是新中国的国土,更是中华大地。它不仅是华北平原、西北高坡、鱼米之乡的简单结合体,更是千百年来从炎黄子孙到汉唐盛世,再到百年新中国沉淀下来的层层、深厚的文化沃土,因此爱脚下的土地便是去爱中华文明。
何谓之爱?爱是名词,是一种深厚的情感,更是与之共荣共损的依恋。爱是动词,是行动上的表达,是付出与贡献。对于前者,能够提出“如何爱你脚下的土地”的人,便必是已有深厚情感爱国之情了,其问题核心在于后者的爱,即如何用实际行动,抒发自己深深的爱意,助中华文明繁荣昌盛。于此,我们认为有两个层次——一是文化认可,传承精神,二是躬身行之,以实业言爱。
首先,文化认可可传承精神。去爱一片土地,一个文化,必须要先了解它,理解它。只有当一个中国人认识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得兼及天下”的修身,自是知道体会到“守拙归园田”的诗水田园之恣,理解到“恰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的隐哲学,才方算是懂得了这片土地。而当他的精神深深扎根于其中时,其一举一动、一言一笑便都是对着文化的传承与宣传,可谓是以自身行动去爱脚下的土地。二在于躬身行之,以实业言爱。对此,便是要人们,尤其是当代青年,切勿将爱国化作口号式的呐喊,站在局外振臂高呼,而应真切地化作局中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为社会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贡献力量。
此外需格外注意,爱不应该是无原则的,排他的,在人人皆能上网发言的时代,无数人以键盘为武器塑造当代“闭关锁国”式热爱,而这无疑是错误与卑劣的爱国方式。
愿中国青年,皆以精神之爱为底色,用文化传承与躬行之实业,去爱这片脚下的土地。
该怎样爱你——这脚下的土地
当人们脚下的土地即人之故土、国家不断被人们深情呼唤,在呼唤之后如何爱的问题被人们。在国外机场,人们因工作人员失误而质疑外国人歧视国人而高喊国歌维权,实际却不能体现国家的团结、凝聚力,却使人的不讲理展露。如何爱?当以思考,以责任,以深情。
在爱已成为网络上、宣传上被滥用的词汇。许多人在高喊爱时,只沉浸于自我感动的热血沸腾中,却忘记了“爱”本不是口号,而是夹杂忧虑、思想,是深沉的低语。鲁迅先生对脚下土地之爱,书写在《呐喊》中一个充满对国家前程之忧的文字中;艾青对脚下土地的爱,隐在眼中饱含的泪水之中……爱土地必然不能仅是高喊你的姓名,不能仅是“此生无悔入华夏”的宣言。《论语》中写“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劳而不怨”。对父母如是,对土地对国家,更该是积极为土地之未来考虑,以恰当的方式尝试改变当代的恶而弘扬善,永在心中为其前程殷忧而不埋怨。若言爱,则如何忍心抛下土地与人民,为自己安危避开灾祸?
爱土地,当以忧虑与思考,更要有“躬身入局”之身份联结感与责任感。爱,因人与足下的土地死生相依,因人的生活及世代的历史都与土地紧密相连。既如此,则爱该交付自己的全部,切身投入实干,而不可若即若离、袖手旁观。只有真正肩负起土地面临的困难,如林觉民之投身革命、舍小为大,又如以古今无数“不量敌之众寡”出力抗敌之人,才能将看似抽象的落实在行动。如是,则一腔深情有立足之地,满怀忧虑可不再惶惶无力的焦灼,而在施行实干中逐渐找到排解的出路。
然而,土地并非与我一人相连,一人脚下的土地,也是千万人脚下的土地。这要求爱土地、为土地切身付出时考虑千万人的整体。其爱、其行,也应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观,而不能仅凭个人。不视具体情况场合表达的爱或以错误方式表达的爱,对土地、对土地上千千万万的人有损无益。爱与付出,不可是自我感动,而当是谨慎考虑后果的。正如身在国外高唱国歌以“示威”的方式不分清红皂白的反抗,既无法切实解决问题,又无法展现大国沉稳理智的风貌。若言爱,则当以大局为念,考虑后果,不用愚昧的爱辱没土地与千千万万的人。
该怎样爱你?这脚下的土地。以忧虑的心为土地的未来打算,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来承担土地上的重任,以清醒理智的判断令土地为我骄傲。该怎样爱你?以冷静的头脑,以无私的身躯,以饱含深情的泪眼。
(2)“十四五”开局之年,某媒体开辟了“中学何为”这一专题,请你围绕“中学应塑造什么样的人”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参与讨论。
要求:身份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观点正确,以理服人。
石头里有会飞的鹰
雪莱曾言:“人须能在自身上建立主载自我的王朝,从而完全成为他本人。”作为一名受教育者,我坚信中学教育的使命在于使人成为人,将人塑造成真正的人。
早在十八世纪,贤者们便提出了人应当具有“知情自由”,在接受了世界已有的价值之后,才能在此之上明白何为真正的真、善、美和正确的价值,才能谈得上真正具有自我意志。这个为人提供知情自由、启示他们世界的真实面目的过程,我们把它称为教育。相较于大学教育的注重专业领域、小学教育的注重普及常识,育人的任务对中学担子分外地重。你若去问一个放羊娃他的梦想是什么,答曰:“拥有一个大牧场,有放不完的羊。”其人一辈子为曾走出大山,你便不能说这一价值是由他自行选择的。中学教育,教育的便是有判断力,明是非,明大义的人,摆脱了蒙昧状态,具有对人生的选择权的人,我之谓真正的人。
中学对一个人的作用,比起“塑造”,毋如谓之“雕琢”。笛卡尔那句“我思故我在”固已流传日久,而当一个人生命伊始、处于近自然人状态下,可谓无思状态,正亟待教育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处在社会中对他人的模仿,以《乡土中国》之论蔽之,是一种教育。然而作为思想之泉、生命之始的教育非学校提供不可,因为这种教育是经过提炼选择的。有人问雕塑家的作品为何如此栩栩如生,他答:“石头里原本便有一直会飞的鹰,我只是将它还原。”教育的工作亦是如此。每个人是一块天然的石料,自有其光泽,好的教育能发现它们的特点,因其性、形而为,从而还原出不规则的形状中蕴含的本真。美好,是它们的共同特点,然形态却各具特色。至于雕琢精心与否,需要双方的合力完成。
中学教育既是一项“千锤万凿出深山”的匠心工作,但又决不工于表面改造,却反而是还原了人本真的美德。它教育出来的,未必是人人投身伟大事业的成功者,却可以使昂扬向上的美德渗透到社会各行业,筑牢人生之路,也引领社会的全面、有生命力的发展。
中学应该塑造什么样的人
学习是学生时代永恒不变的关键词,然而学习什么?是题海中的固定答案,亦或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我想说,中学时代真正塑造的,是具有审美能力的人,培养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方能个性化引导学生明晰自己应该往哪里去。这是应试教育中最稀缺的,却也是重点所在。
文学,电影……这些艺术的表现形式是中学生建立对美的认知的媒介。通过每一点浸润,学生开始明白意义可以是多样化的。死亡诗社的老师曾告诉学生:自我、生命这些反复出现的命题,律师、工程师……这些职业可以圆满地完成一生,然而当理性被摧毁,信仰变成一种热病,城市散发着愚昧的气息,意义究竟是什么?因为你的存在,因为伟大的戏剧仍在上演,因为你仍旧可以创作一首长诗。应试的巨压尝让我们局限于实现价值的单一化认知,艺术作品带给学生星辰般的慰藉,同时让中学生与兵荒马乱的洪流中不忘记自己存在。是审美让学生有勇气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超越高考的终点,相信一片蔚蓝色的海岸。而清晰的自我认知与自我追求,是他们成人后才会发觉的可贵。成为一个拥有审美价值的人,应是中学给予青年的机会与宝藏。
进一步说,审美价值的塑造不仅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独立个体,同时引导学生建立个人与世界的良性关系。个人与世界的鸿沟是必然存在的。当我们表达,他人理解的成分最多只有50%,有些“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意味。就连圣人孔子也曾叹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然文学与艺术教会学生的,是纵然不理解与不接纳客观存在,我们的行动与表达仍然有其意义。知其不可而为之,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推石上山,当学生通过文字认知这些人性之美时,他们便明白,执着地表达与行动不会将鸿沟变为坦途,但依然可以点滴填补,完成个人与世界的和解,以抗争让这份不不理解、无意义的孤独变得丰盈。这是美赐予一颗纯挚灵魂的勇气,亦是美其本身的力量。颓废是中学生的口头禅,我想美是带给他们救赎的,亦是他们的明天。
将学生至于美中,通过他人的故事培养自身设身处地的能力,以此学会去爱。即使现实贫瘠,我们亦可像法国新浪潮电影中的青年那样,留有无拘束的天地,以行动创造自由。这是美育的价值所在,亦是从人生视角,教育最终能带给人的精华。中学应塑造具有审美价值的人,此言得之。
即使现实疼痛,天空中仍可以漂浮着泡沫,呢喃夏天的意志,桥上自由的风成为无助欣赏的清波。
在对美的无限追求中,我们自由了。
砥砺坚韧,稼穑蓬勃
当长辈们聊起又名“零零后”的我们,似乎总是带着有几分并不看好的意味,在他们看来,我们没有足够的担当意识、常常依托着长者的力量才能勉强成事,在身体力量与心理素质上都不及同龄的他们。这些似乎无奈的言语不禁令我们反思:我们真的如此不坚韧么?我们又该怎样改变这样的现状呢?作为一名“零零后”高中学生,我想从“中学”这个时间兼空间概念谈起。
一年之计在于春,人的青春即是这“一年之计”从十二岁到十八岁,我最美好的青春都是在中学的校园中度过的,这也是我们的人格经塑造与反复塑造至最终形成的黄金时期。因此,若我们应当坚韧,那么中学就应当具有塑造坚韧的人的能力,于是答案已然显现了:中学何为?塑造坚韧的人,何为而坚韧?使人坚定,至于坚强,最终至于坚实且柔韧。
坚定实乃人生之基石。无论是要成就于科技、文学,还是要建造出重器、大业,都须首先拥有坚定的意志,坚定与中学的关系同样非常明确:在学习的高峰与瀚海攀登、潜泳之时,难说遇到挫败与苦果,而只有意志最坚定的人,才终于能够成就自己的彼岸。保持坚定是件难事,因此才须要中学这一以学业铸成为主要目标的大环境的塑造,教导我们去成事,而非主动退缩。
而后就是坚强。中学能通过学业的压力,交替出现的黑暗与光亮使我们坚定,但还须包含生活中阻碍的磨砺才能使人坚强,刚柔兼济,便成坚韧。
但说到底,坚韧的塑造是潜移默化于中学六年之中的一个自然过程,我们要论述的并非怎样塑造坚韧的人,而是为什么我们应该使我们的青年如此。正如本文开头时我们所记述的,唯有坚韧能使人又承担大任的力量,而在“十四五”将至的又一个时代浪头之上,这样的品质已成为必需,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我们的民族必将继续勇开顶风船,不惧沧海浪,但谁将是那时代之船的舵手?是年轻人,是也许当下尚未成年但终将成长为最坚韧的青年的“零零后”。要想承担起这历史关键时刻的大任务,我们必须变得更加坚韧,而这坚韧将在中学的塑造与我们自主自发的、被困难加以磨砺中,终于闪耀而出。
“零零后”像一片尚青葱的麦子,一群将飞跃出田野、向北方流浪的小雀,中学将使用我们坚韧,我们将使祖国坚韧。
中学应塑造什么样的人
“十四五”开局之年,正值新一轮教育改革开展之际,我作为一名中学老师,也愿就“中学应塑造什么样的人”发表拙见。依我之见,中学应培养出具有朴素道德感、优秀学业水平与卓越学习精神,终可实现个人与家国社会价值融汇认同的学子。
善与仁为立人之本。这一真挚朴素的道德观念,体现在对家人父母的关切照顾,对老师长辈的尊敬重视,对同学伙伴的倾力相助,根本上是对社会他者的共情同理与温情付出。小学生读《爱的教育》,中学生读《论语》,其内核均是人性深处最本身的仁善。现代社会,功利的考验,应试的负担,易使学生心上蒙尘;而中学教育的义务,便是涤荡其尘,助力中学生在亘古以来人类的普世价值观上行稳致远,不为外力夺取内心之善。这种仁善,成就了学生内心的柔软,是抗压、抗蚀的必需品,其建立必需由联结而来。助学生与他人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其善的秉性,萌生回馈世界、以善诚待人之心。
一所学府,既以学而名之,便应承担其教导学生“学”的责任。此中追求,不在成绩的数字高低,而在学的方法、学的目的。彰明此二,便助学生在人生求索路上时时有“其知也无涯,而吾生也有涯”的谦虚,立下不懈探索,踏前人路而觅学术真理之志,此于成就自身和社会发展均有裨益。屠呦呦经年阅读古籍而获灵感,与团队不懈提取青蒿素,几次失败,仍不弃学者的坚守,终疗疟疾。我们在中学要塑造的人,将是在未来具备过硬学术水平、坚定学术心态、多元学术道路并且不懈为学而奋斗的人。
最后,将个人心中的仁善与其学术上的精进有成合一。我们塑造明晓“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以仁及人,且以自身的能力对齐社会发展的前路,勇于耐险阻而融小我入大我之人。前有钱学森、于敏,今有袁隆平、张桂梅,他们心有济世之志,在国家的奋斗征程上振起自己愈盛之光,这种躬身入局,达成自我与社会两全者,是我们最为期待的栋梁。
此即我之见。教养学生以德、以志,培育心怀天下、能力超群,真正兼具自我修养与社会价值者,方为我们中学教育者的目标。
燃梦、立德、树人
泱泱中华巨轮,已行驶了千百年,也驶入了着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时代之波。“十四五”开局之年,作为一名中学校长,我深感时代为中学教育出了一道崭新的试卷。中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承担着为祖国培养人才的责任,其重要性日益显现。我扼腕于新闻中报道的中学生种种劣迹,也重新思考,“中学何为”?
总结起来,我认为,中学应塑造有理想、敢做梦、用追梦的人,应塑造有德行、守德行的人,一言以蔽之,曰“树人”。
我们谈有理想,是谈一个持久动力的问题。理想是灯塔,指引前进的方向;是火炬,燃亮前路的迷茫,有了理想,人就有了持久不懈的动力,帮助他们听过一切苦境或挫败的考验,抵御浮华物质的诱惑。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觉醒年代》中,我们看到赵世炎、陈延年、邓中夏等等许多有志青年,他们无不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敢梦那个名为“共和”的未来,病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纵使被困于狱而不改其色,烈士陈乔年在行刑前仍宁死不跪,这背后,正是理想的力量。中学阶段是人性格定型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育决不是仅仅六年的培养计划,而是要以人生尺度去衡量、去设计,我们要树的“人”应当有理想、敢做梦、勇追梦,是新时代的“新青年”。
如果说理想是内源动力问题,那么德行就是这源动力的“架子”。所谓“架”,即是匡正之意。我们不能否认一些极端的、具有方向性错误的念头也可能被涉世未深的学生奉为“理想”,因此中学教育必须着眼于立德,以匡正思想、规范行为。若无德,科学家也能变成如哈勃一般的“毒气大王”;若无德,优秀生也可能暗藏弑母之心,每每想到此,我都非常痛心,德行于人,是善良本性的外化,是积极向上,奉献社会的立身之基。我们走在新时代的康庄大道上,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观,让美好品德深植于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出“德以律己”之花。
各位同仁、各位一线教师们!我们作为中学教育者,是学生人生中的“播种者”——我们将理想与德行种下,静待花开。或许花开之时学生早已散作满天星,但我们知道,这才是我们要塑造的人,是我们不改的初衷。
点燃梦想、匡立品德,树“大写的人”,是中学教育的使命与目标,愿与诸君共勉、共进、共奋斗!
中学培养独立的人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活在当今时代,如何做个“有精神”的人乃历久弥新的话题。正处于中学时代的我们,尚且未成为一个健全可担任社会之责任的成年人,而也更应思考,在进入社会前,我们努力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能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独立”为何重要?独立是以形容个人姿态,孤身的站立;独立是以形容个人精神与道德,有自己的判断,做正确的事。独立于新时代更被赋予或深或浅更多含义,如“经济独立”“人格独立”……在快节奏的时代中,人们更容易随波逐流,事实如此则有更多丧失人生意义与乐趣的事时刻发生。故我要说中学,作为学生们进入社会前活在较为集体主义环境下的最后一层育圃,培养其独立人格与健全精神是尤为重要的。
于个人而言,独立是实现人生追求,获得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而“巨婴”“妈宝男”,则是最基础的生活层面都无法独立的悲剧体现。最浅层次的“独立”乃是生活上,为人处世上可以自理,那些进入大学或成绩一落千丈,或半年脏衣服回家洗的“大学生”,在中学阶段,于学校,于家庭,有没有接受过值日安排,做过家务,难道能留有一片空白吗?处在中学阶段的学生,或有繁重学习压力,或面对前路未知的迷惘,学做精神、思想、道德独立者乃唯一要诀。精神独立而有个人价值观,脱离出从众心理,理解社会主义精神、他人心里而富于同理心,不再做依附于躯壳的行尸走肉;思想独立而使个人价值真正突显,做有思想的青年人,而非寓于课本,规定一方天地的提线木偶;道德独立更难实现,而在于现实中从小到避免“中国式”过马路,乃至大处避免被“pua”、道德绑架,都是至关重要的,有了独立之人格,才可能过好个人人生。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曾说过“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独立,已然是历史长河大浪淘沙被人们总结出的精华之品格。独立个人于国家更有重要意义,试看,正是那些不甘于闭关锁国被封建枷锁禁锢的爱国主义先驱们,李大钊,鲁迅,陈独秀,充分吸收了国外先进的独立民主思想,加上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有我国今日之独立;而今中国少年,是否有独立创新,引领世界之潮而被认同的独立思想,细化来看,就在中学所上的每一堂课是如何被引导,与人交往如何处事,走出校门选择了什么大学专业,决心在何领域大展拳脚之中。有独立人格方有坚定独道之选,引领中国的新潮流,创造出时代下的新发展。中学塑造的独立的人,可为国家之栋梁。
中学,衔接小大之学也;中学,增长实干之学也;中学,人生中特有重中之重学也。中学应该培养,需要培养独立的人,培养那些应有个人果决判断,推动而非“顺着”时代发展的人;那些能“戴着枷锁跳舞”的人,那些能站起身,直起腰,使中国立于世界东方,能万众一心却也有独立人格的人。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