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初三化学南海区二模试卷分析
发布于 2021-05-18 21:27 ,所属分类:初高中化学学习资料
2021南海区
二模试卷分析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
2021南海区二模与2020中考的对比

2021南海区二模与2020中考对比
↑点击图片可查看清晰内容↑
特点

1.模块占比与去年中考非常接近,身边的化学物质还是占分最多的模块,其中酸碱盐考查最多。
2.实验题跟去年中考不一样,还是按照常考的内容-气体制取来出,但多加了蒸发、误差分析的考查。
3.工业流程题中加多了对于温度、pH控制的考查。
4.计算题主要考查的是金属与酸的反应,而不是考频较高的酸碱盐计算。
复习建议

1. 选择填空题:难度不是很大,要注意细心,对整体知识点要熟悉,不仅要做到快保证后续题目有充足时间完成,还要有高正确率才能不拖化学后腿。
2.实验题:不止要练习气体制取这一块,还要回顾所有学过的基础实验——粗盐提纯、燃烧、溶液配制、溶液酸碱性等。
3.探究实验题:考查到化肥的知识,这就不止需要常规离子检验的知识,还需要记住特殊酸碱盐的特性,如碳酸铵在常温下易分解这些性质。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有意识去记忆较特殊的物质及其性质。
易错点、重难点题目分析
【第13题】
这个是考查了价类图的考点,考查难度不是很高,但可能同学们比较少接触(其实在往届都有更难的考查,对应的题目放在后面ErWeiMa中自行下载领取~)
解题思路:
做价类图的题目首先得判断出来每个点代表的物质。判断顺序如下:
①氧化物
因为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还是氧元素,对应的化合价应该指的是另外一种元素,比较好锁定。
②酸
酸一般有三种元素,氢、氧和另外一种元素(如硫、磷、碳等),这里的化合价一般指的就是另外一种元素,也比较好锁定。而且确定好对应的氧化物,酸基本上也能确定了。
③碱
对应的化合价一般指的是金属对应的化合价。
④盐
根据前面判断的酸碱可以推断出盐。

【第19题】
这道题涉及到化肥的鉴别,在化肥这一块主要就是鉴别铵态氮肥和非铵态氮肥,再进行铵态氮肥之间的鉴别。
解题步骤:
①加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就是铵态氮肥,没有的就是非铵态氮肥。常考的非铵态氮肥是尿素,尿素没有铵根。
②鉴别两个铵态氮肥,一个是氯化铵,一个是碳酸铵。题目的操作时先加入某溶液使其都产生白色沉淀,再加酸,一个沉淀溶解一个不溶解,由此说明该溶液应该会生成不溶于酸的沉淀,则为硝酸银溶液。
解题关键:
离子的检验

【第20题】
这道题考查了工业流程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利用调节pH使不同物质分离,控制反应条件得到不同产物,陌生方程式的书写。
重点题目解题思路:
①很多同学估计在这里会失分,因为他们对于调节pH有一个不够正确的认识:加入酸性或者碱性物质使pH减小或增大。所以他们在这道题优先考虑碱性物质A选项的碳酸钠。但是如果加入碳酸钠调节pH,溶液中一定会增加新的杂质钠离子,所以溶液2中不仅有硫酸铜还有硫酸钠,析出晶体中可能会有杂质。所以不是最佳化合物。C、D很明显不能按要求调节pH,只能选B。
②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氧化铜也可以。我们要达到的目的是使氢氧化铁完全沉淀而不形成氢氧化铜沉淀。由于步骤一加入的硫酸是过量的,所以其实的溶液pH较低,在整个调节过程中我们使pH升高到大于等于3.7,小于4.2;所以我们的重点应该是消耗氢离子。那么氧化铜也能消耗氢离子,使pH升高。而且使用氧化铜不增加其他新的杂质。
难点
pH确定以及调节pH的最佳化合物;
陌生方程式书写(硫酸铁与铁反应)。

【第21题】
主要考查酸与金属反应,对于学生读图能力和对金属与酸反应这一块的相对质量计算有要求。
解题思路:
①根据题目判断是等酸足金模型,最终产生氢气质量一定相同。
②镁片、铝片质量未知,但稀盐酸消耗的量确定,质量分数相同,从酸确定产生氢气质量。
③压强下降考虑两点因素:气体减少、温度下降。这里产生的气体不减少,只有可能是温度问题。金属与酸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完不再放热,温度就开始下降。
二模后的复习建议:
好题分享
针对这次考试出现的一些重难点和易错题型
给大家准备了一份相似的题目
大家可以扫描下面的ErWeiMa领取哦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加油!
欢迎各位家长填写以下反馈!
END
来源:佛山学而思培优初三团队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