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共赏】王本华 || 以研习为主,打通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与选择性必修教材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教材介绍

发布于 2021-11-07 21:27 ,所属分类:中小学语文学习资料


↑ 点击上方“课程教材教法”我们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课程设置的要求以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称“课程标准”)对三类课程的总体设计,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从国家层面一共编写了必修2册教材(每册4学分)和选择性必修3册教材(每册2学分)。这里简要介绍选择性必修教材的编写思路及主要特点。




选择性必修教材的编写思路

关于必修和选修课程,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结构的“设计依据”中是这样表述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均由若干学习任务群组成。不同任务群具体的学习内容有所区别,体现不同的学习要求;必修的学习任务群构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内容的基本框架,体现高中阶段对每个学生基本的、共同的语文素养要求;选修的学习任务群则是在此基础上的逐步延伸、拓展、提高和深化。”从名称就可推知,选择性必修是介于必修和选修的过渡地带的课程,既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基础性和共同性的特质,又有一定的延伸、拓展、提高和深化,带有较多的提升性和发展性。基于此,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确定了一个编写思路:打通必修和选择性必修之间的联系,力求在贯通两类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体现出差异性,做好课程之间的衔接与互补。

首先,打通必修和选择性必修之间的联系,让二者尽可能保持一致,体现贯通性。根据高中课程方案的要求,必修课程是所有高中生都要学习的课程,是要让所有的学生打下共同的基础;选择性必修课程是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都要学习的课程,所以课程也应该考虑到基础性和共同性。教材编写组在计划全套统编教材时,自始至终基于同时规划必修和选修教材,进行一体化设计,尽可能在单元组织、栏目安排、任务设计等方面保持一致。

其次,更要体现必修和选择性必修之间的差异性,因为这毕竟是两类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目标要求。我们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中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及学分”,就能体会到这种差异性(见表1)。

表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及学分


从这样的任务群设置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两个方面的差异。

首先,就任务群的内容来说,必修阶段专属任务群更多带有综合性,是对一类作品的横向扩展,包括文学性、思辨性和实用性三大类。选择性必修则更多带有专题性质,是对某一方面内容的深度开掘,涉及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外国作家作品、科学与文化论著六个大的专题,专题性的特点非常突出。专题性是说选择性必修的每个任务群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指向,都有相对独立的学习对象和学习内容,因此,每一个任务群更像一个独立的“研习”项目。“我们能够更明显地看到选修课程的任务群设置有更‘窄化’的专题倾向,同样是项目学习,必修课程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对学习材料的要求显然更宽泛,只要适合‘思辨性’即可,而选修课程的‘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则窄化为‘传统文化经典’类学习材料。”

其次,就任务群的要求来说,必修和选择性必修也有较大差异。必修的三个专属任务群都强调“阅读”以及与阅读密切相关又带有各自特性的“表达”,文学类强调的是书面为主的“写作”,思辨类是包含口头与书面在内的“表达”,实用类则更多强调的是社会情境中的交际“交流”。总体来说,必修阶段强调的都是基础的阅读与表达,是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整合在一起的语文实践活动,带有较强的基础性和实践性。选择性必修用的都是“研习”,应该是在必修阅读与表达的基础上,更深一步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对相关内容有深度的理解和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带有较强的研究性和拓展性。

所谓研究性,是指选择性必修的任务群是在必修课程强调语文实践的基础上,更多对某个专题的深入研究和理性思考,要有一定的思维强度和深度。比如“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就不仅是文学的或思辨的或实用的文本的考察,更重要的是了解这类作品的发展历程、思想内涵,研究这类作品内在的特质,感受其所体现出的革命精神和品格,受到思想的启迪和熏陶。

所谓拓展性,是指选择性必修的任务群不应该局限于某一些作品,而应该通过“这一些”作品反映出“这一类”作品的整体面貌,最终对这个任务群形成一个整体认识。比如“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就要通过选择中国现当代代表性作家作品,打通旧知,融通新知,让学生大体了解现当代文学发展概貌,培养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兴趣,应该是通过“一斑”窥到“全豹”。

正是基于以上逻辑,教材编写组在开始就统一了一个认识:打通必修和选修教材(特别是选择性必修教材)设计,在一致性的基础上体现出差异性、发展性,构建出两类课程的梯度和层级。




必修与选择性必修之间
贯通性与差异性的主要表现

(一)一以贯之的双线组元结构与核心素养的提升

与必修教材一样,选择性必修教材仍然以人文主题与学习任务群两条线索组织单元,3册教材总体安排如下(见表2)。

表2 选择性必修教材单元线索


从表2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人文主题仍然以“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作为隐性的精神主线,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但较之必修教材更加深刻、厚重、开放。这些主题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入认识,对党所领导的革命斗争的思考,对外来文化的多样理解,也有对科学文化的理性探索,最终回归到生活的本真,讲诗意人生、至情至性、求真求实,等等。同是人文主题,但有一个不断深化、最终回归的过程。

再看学习任务群这条线索,3册教材覆盖课程标准设置的6个任务群,原则上仍然是根据学分设计单元,每0.5学分为一个单元,三个共通的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融合在这6个任务群中。比如,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安排最多,一共4个单元,因为课程标准赋予它2个学分。同时,由于种种原因,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只有1个单元,重点讲逻辑的内容;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则有2个单元,从纪实作品和文学作品两个方面反映中国革命的大致面貌。

总体来说,人文主题的不断深化,学习任务群的专题性设计,都会促使选择性必修教材在语文核心素养方面有更高的追求。

(二)一以贯之的单元内部组织与任务要求的提升

必修教材中以阅读和写作为主的单元,单元内部均由单元导语、选文及注释、学习提示以及单元学习任务四部分组成。选择性必修教材继承了这一思路,只是将“单元学习任务”改为“单元研习任务”。其差异性和发展性当然不只体现在“学习”与“研习”上,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必修和选择性必修教材的单元导语中都提示了核心任务,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这套教材自始至终重视任务的设计,把完成特定任务,使学生享有获得感作为最大的追求,正源于此。所不同的是,必修侧重于强调人文价值,强调语文素养基础;选择性必修则开始往专题探究上深度开掘。

以诸子散文和史传文为例,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是3篇诸子散文,第2、第3课各1篇史传作品,完成的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任务。在选择性必修中则分别设置诸子散文和史传作品两个单元,解决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任务。因此,它们各自设计的核心任务就有较大不同:

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整体把握经典选篇的思想内涵,认识其文化价值,思考其现代意义。——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本单元集中学习先秦诸子散文,以加深对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学习本单元,要“回到历史现场”,鉴赏作品的叙事艺术和说理艺术,领会其中体现的历史观念、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显然,必修教材更多在文本本身的思想、内涵、价值等方面,选择性必修则深入这些文本所代表的文化传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核心价值上,为新时代青年树立文化自信提供更深刻的思考。

第二,与核心任务相关联的具体的单元学习(研习)任务,呈现出基础与提高的特性。应该说,选择性必修教材这一部分的设计也重视情境、整合、结构化等,只是在此基础上更强调围绕某一个专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体现专题探究的性质。同时,由于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国家课程的最后阶段,研习任务的设计也更加注重联系现实、归纳整理、延伸拓展等特征,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强调学以致用,服务生活。比如同是诸子散文的阅读,选择性必修的专题探讨意味就很浓:

孔子表示“吾与点也”,孟子提倡“保民而王”,庄子重视“依乎天理”。把握这样一些观点的内涵,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相关文章,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从这三篇文章中任选一篇,找出并分析文中的重要观点,进而深入理解全文。把自己的思考写出来,与同学讨论。——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学习任务一

萧统在《文选序》中说:“老、庄之作,管、孟之流,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吕思勉说:“诸子之文,各有其面貌性情,彼此不能相假;亦实为中国文学,立极于前。”总体看来,先秦诸子各家并不把善写文章当作最高追求,但他们的很多论说都文采斐然,自成一格。反复朗读本单元课文,总结概括其风格特点。你更喜欢谁的文章风格?结合课文,联系你的语文学习经验,就这个问题与同学交流。——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研习任务二

很明显,必修的重点是放在单篇文本的解读上,力求透过单篇把握某一思想的内涵;而选择性必修是通过对选文语言表达特点的整体把握,并联系已有的学习经验,对诸子散文的总体风格进行探讨,专题性非常强。

比如,同是古诗词单元,选择性必修就更加注重与生活的联系:

古诗词中常常寄寓着诗人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阅读本单元诗作,可以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通过了解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等,深入理解作品。比如,了解杜甫及其所处的时代,有助于理解《登高》中忧国伤时、悲秋苦病的深沉情思;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及《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写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词作中蕴含的壮志难酬的忧愤及旷达洒脱的豪情。从本单元选择一首诗词,查找相关资料,探讨诗作的内涵,思考对你有怎样的启示,与同学交流。——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学习任务一

学习本单元,诵读和欣赏这些名作,结合已经学过的古诗词,联系当代文化生活中有关古诗词诵读的现象,想一想:在现代忙碌的生活中,古诗词究竟是必需品还是调味品?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你能看到哪些古诗词的“渗透”?你感觉古诗词的学习到底对自己的语文素养提升有哪些帮助?……围绕这些问题,以“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古诗词”为主题,举办一次班级研讨会。结合学习古诗词的心得,提炼观点,推选代表在会上发言。——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研习任务一

可以看出,必修是要求通过“知人论世”理解诗词的内涵;而选择性必修则要在以往古诗词学习的基础上,联系当代生活,探讨学习古诗词在当下的意义,要求进行班级研讨,这样的研讨应该能更多地激发起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注意这里说“联系当代文化生活中有关古诗词诵读的现象”,是哪些现象呢?比如电视里的大型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中华好诗词等。再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日本人民送来抗疫物资,包装箱上写着诸如“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等等。当时网上有人议论:“你看日本多文明,连一同抗疫的决心都用古诗词来表达。你看我们武汉,就写‘武汉加油’,直接喊口号,太没文化了!”老师就可以结合这样的语境、现实,让学生来探讨古诗词的现代意义,探讨如何根据情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下边请看选择性必修教材两处设计。

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我们在语文课本中读到过很多反映革命文化的作品,在政治、历史课上也接触过不少革命斗争的事迹,同学们自己也可能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一些英雄人物和革命故事。以小组为单位,汇集这样的材料,群策群力,分工协作,编辑一本红色作品集。为作品集拟一个恰当的书名,设置合理的分类标准,还要考虑编排方式和装帧设计等。——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研习任务三

现当代文学是近百年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变革发展的曲折历程,在表现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方面有着独特的贡献。研读本单元课文,回顾初中以来学过的相关文章,再拓展阅读一些现当代作品,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项,在老师指导下举办一次“现当代文学读书研讨会”。——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研习任务二

上面两处教材编排能充分体现出选择性必修教材在归纳整理、拓展延伸方面所做的努力。

(三)一以贯之的学习提示与思维力度的提升

学习提示也是选择性必修教材编写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栏目,它贯彻了必修编写时的三个原则——激发学习兴趣,提示重点难点,给出阅读和学习的路径。同时,选择性必修更加的是这一个单篇课文或这一组课文的核心要义、主体思路或主要特点,强调单元课文之间的整体关联。这样设计的目的一方面是帮助学生较好地把握文本,另一方面是引导他们学会整合文本,在复杂的材料中找到彼此间的契合点,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如选择性必修上册先秦诸子单元第4课儒家单元三篇选文的学习提示:

先秦儒家所讲的大都是人生的基本道理,今天看来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本课所选《论语》十二章,焦点在立身处世的规范性原则,深入浅出,要言不烦,精辟隽永。学习时要在理解仁、义、礼等儒家思想核心概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孔子关于“君子”之德及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

《大学之道》强调“修身为本”,提纲挈领地论说“三纲”“八目”的体系。“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习时要结合《大学》中的相关论述,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人突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时的反应为依据,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学习时注意结合自身经验和现实生活,探究孟子这些论断是否有充分的合理性。

研习中,注意这些经典篇章在论述道理方面的巧妙之处,如善用譬喻、对比,思路简洁明晰等;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历史文化知识,思考先秦儒家的思想智慧对塑造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联系日常生活,思考这些经典对自己的启示。

背诵《〈论语〉十二章》和《大学之道》。拓展阅读《孟子·公孙丑上》(“敢问夫子恶乎长……则不能也。”)

这是一组儒家的经典文章,分别选自《论语》《礼记》和《孟子》,所以提示一上来首先是一句总括的话——“人生的基本道理”,既是概括儒家思想的精髓,也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表明了学习儒家经典的深刻意义。接下来是对每一个选篇的精要提示,一方面阐释选篇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提示学习时要的重点。然后再回到整组文章,从选篇所具有的共同特质,儒家思想与今天所倡导的民族精神的内在联系以及给自己的生活所带来的启示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打通经典与民族、与个人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个单元还有两课,一课是道家的老子、庄子各一篇,另一课是墨家的文章。这两课学习提示开头分别如下:

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老子则开创了道家学派。老子之后,道家代表人物又有庄子等人。《老子》《庄子》中的思想和表达常有突破俗见之处,可以说是见人所不见,知人所不知,想人所不能想,言人所不能言。学习本课,首先就要留意《老子》《庄子》的这些篇章有哪些突破常规的认识。

儒家讲“爱人”,墨家讲“兼爱”;前者强调“亲亲”“尊尊”的差别等级,后者则主张爱没有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

前一课开头通过两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建立关联,然后重点指出道家思想的特异之处,力求给学习者留下深刻印象,让他们有兴趣发现那些突破俗见的地方。后一课则从儒家和墨家的同与异方面建立关联,二者都讲“爱”,但侧重各有不同,启发学生通过代表性文本、具体论述去思考。很显然,这是在引导学生往深处、往关联与差别处去思考,有很强的思维力度。

像这样的内容,如果学生通过文本有了感性的认识与理性的思考,形成对先秦时期不同思想流派的整体把握后,再去完成单元研习任务一,就能对不同的思想观点有一个整体的理解与把握。如果能够联系历史的学习,自觉地再去了解其他一些学派的思想,相信一定会受到更多的启迪。

(四)一以贯之地落实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

我们知道,在课程标准层面,“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仍然是选择性必修阶段一个很重要的任务群,事实上,选修阶段的“汉字汉语专题研讨”也是这一任务的延续,从中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极大重视,凸显“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这一命题。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必修教材“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的基础上,选择性必修教材继续安排了一个完整的语言单元——逻辑的力量。实际上,围绕“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可以设计出很多研讨与运用的语言学习项目,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教材从必修到选择性必修,只设计了两个单元,目的是起到引领性、示例性作用。逻辑的学习是通过反复讨论、审慎研究确定下来的,理由大致包括:(1)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思维发展与提升”与逻辑关系密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这样的概念;(2)语文教学常常被人误解为更多是形象思维,而事实上,逻辑思维是大量存在的,阅读中对文本内容的分析、结构的把握,写作时的审题立意、材料组织、结构安排,特别是问题的探究、专题的研讨等,都离不开逻辑,离不开理性思维;(3)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从直觉走向自觉、从感性认识走向理性思考,才能真正达到目前课程中所追求的深度阅读、深度理解、深度思考、深度写作;(4)从长远来说,网络化、信息化、开放性社会,需要人们具有逻辑思辨能力,以对相关信息、观点做出准确、正确的判断。当然,逻辑的学习是与每个学科密切相关的,语文学科应该显示自己的独特性,所以,我们从形式逻辑出发,将重点放在辨谬、推理和论证三个方面,希望学生能够运用逻辑常识解决语文学习中、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

此外,选择性必修教材也结合文本阅读、话题探讨、表达应用等学习内容,随机安排了较多必要的语言知识学习与梳理、语言能力建构与运用等方面的内容。比如下面这些提示或任务都与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密切相关。

文章高屋建瓴,气势酣畅淋漓。作者善于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比如引入鲜活灵动的口语,运用富有表现力的成语、俗语、对联等,使文章说理深透而又通俗明白。阅读时,注意结合一些实例,具体分析其写作特点和表达效果。——《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学习提示

两篇文章有许多可以比较之处:比如二者都提到了“忘却”,前者以讽刺的口吻说“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后者则说“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又如二者都带有很强的抒情性,但前者的抒情直露显豁、汪洋恣肆,后者则使用了不少曲折隐晦的笔法。这些都值得深入探究。——《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学习提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篇演讲词,观点鲜明,态度坚决,铿锵有力,表现出毛泽东的睿智、豪情和自信。文中运用了较多表示强调的词语和判断句来加强语气。朗读全文,体会这些词语和句式的表达效果。——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研习任务二

文言文学习方面,古汉语知识的安排更多一些,表3是一个简要的列表(包括必修教材相关内容),供了解。

表3 普通高中语文古汉语知识点




以“专题”“研习”为抓手,
用好选择性必修教材

前边说过,选择性必修阶段的任务群更带有专题性质,选择性必修教材也力求围绕某一专题设计互有关联的学习内容(或学习项目),通过研习任务整合学习材料、学习情境等,从而达成深度学习的目标。

(一)把握单元重点,深入研读文本

总体来说,选择性必修的很多文本都偏难、偏长,学生理解起来不容易,因此,为了能够切实达成多文本的整合、研习,首先要引导学生从单元学习重点出发,结合学习提示深入研读文本,文言为主的教学单元尤其如此。

仍然以诸子散文单元为例,做教学设计前,教师应该在了解课程标准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阐述的基础上,重点把握教材给这一单元设置的核心任务和围绕核心任务所要建构的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以此建构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华传统文化内容非常丰富,高中阶段要学习哪些,课程标准有原则性的表述:

选择中国文化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一些代表性作品进行精读,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

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考察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识作品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

在这样的原则指导下,选择性必修教材首先设置了先秦诸子散文单元,因为它既是散文文体的先河,更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源头。围绕这样的学习内容,教材给出的单元核心任务和教学要求如下:

本单元集中学习先秦诸子散文,以加深对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要注意领会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思考其思想学说对立德树人、修身养性的现实意义;感受先秦诸子或雍容或犀利或狂放或朴拙的论说风格,理解各家论说的方法,体会其妙处。

本单元把理解“传统文化之根”作为单元核心任务,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这一学习内容的深邃、厚重,对中华文化影响之绵远。而理解这个“根”,是对原典思想内容、精神内涵的追寻和认同,以滋养我们的正气,涵养我们的精神;也应该是对文本形式、阐释方法和语言风格的把握和学习,以培养我们审思、明辨、立论、说理的能力。这就是围绕本单元核心任务可以建构的知识和能力。

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围绕这样的任务和要求,结合教材中的学习提示,挖掘出文本的教学价值。比如《〈论语〉十二章》,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以往对《论语》以及儒家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围绕所选十二章,通过对“仁”“义“礼”等核心概念的把握,深入理解孔子对君子人格、对修身养性的阐释和追求。进一步,可以将这一篇与《大学之道》所提倡的为人处世之道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论述的人皆有“四端”的人性本善思想结合起来,比较全面地把握和审视儒家思想的核心要义。当然,学习提示中所提示的“这些篇章在论述道理方面的巧妙之处”,也应该在把握其思想内核的同时,让学生能充分到。只有在深入阅读、深度把握的基础上,才能以专题为突破口,整合这些资源,实现真正的“研习”。所以,就教材说,深入研读,才能服务于“单元学习任务”中所布置的不同学习任务。

(二)注意前后关联,结构化知识与能力

统编教材进入课堂后,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虽然抱怨教材学习内容多、任务重、难以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但又常常把视野扩展到教材之外,将大量的阅读资源带入课堂。这是一种悖论,但有些教师却浑然不觉,理由是新课程倡导大单元、大任务、大情境,强调整合性、结构化,如果不引入资源就无法落实这样的理念。

其实,选择性必修课程基本上已经是学生基础教育收官阶段,向内看,关联过往,将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经验与将要获得的新知建立起联系,从而使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形成结构化网络,应该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际价值。具有可操作性是因为教材已有内容基本可以满足教师引导和学生学习的基础需要,双方都不必在有限的时间内再付出更多的精力(当然学生如果愿意更多获取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具有实际价值是因为这样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带有总结、归纳性质,可以帮助学生在高考来临之前进行梳理和总结。比如选择性必修下册中国现当代文学单元是根据课程标准“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设计的,这个任务群虽然只有0.5学分,但是整体要求比较高:

精读代表性作家作品,把握其精神内涵与艺术价值。至少选读10位现当代代表性作家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方面的作品,大体了解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概貌。

当代文学创作动态,选读新近发表的有影响的作品及相关评论。

统编教材尽可能落实这样的要求,但毕竟一个单元容量有限,所以虽然安排了7位作家的7篇作品,其实要想“大体了解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概貌”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怎么办?教师当然可以在此基础上向外拓展,再推荐一些作品,但是这一方面要考验教师的鉴赏力和时间成本,另一方面考验学生愿意分享多少精力给语文学科。而向内的追寻就会方便很多。且不说初中阶段,单是高中阶段属于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就有:必修上册第一单元4首诗词和2篇小说、第七单元3篇散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1篇剧本、第六单元1篇小说,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2篇散文、1篇报告文学和3篇小说(这一单元虽然是根据“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设计的,但实际上所选作品均属于现代文学的范畴)。当我们把这些内容与选择性必修下册中国现当代文学单元放在一起就会发现,如果进行整合设计,就有了一定的量的积累,再由此打通旧知与新知,就能基本上满足课程标准对“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的整体要求了。如果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文体有更多兴趣,就可以组若干小组,让他们就某一文体进行更广泛的涉猎,并就某一方面的发现进行专题探究,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三)重视探究和体验,实现深度研习,提高思维进阶

我们说,选择性必修阶段强调“研习”,“习”是核心,“研”是达到“习”的方式、方法、策略,所以,这里的“研习”与选修阶段的“研讨”和专业性的“研究”有程度上的差别。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也可以将“研习”看作让学生建立一种意识,养成一种习惯,目的是引导学生用“研究”的态度面对他所遇到的学习材料或资源,建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养成围绕问题进行深度钻研的习惯。从这点出发,教材中的单元研习任务很大程度上都带有探究和体验的性质,以期让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做好实习,为将来继续深造或走向社会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能够深度思考的基础。比如选择性必修中册社会科学文化论著单元,其第一个单元研习任务如下:

理论对于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阅读理论文章,可以给我们多方面的启发和引领。阅读本单元前四篇课文,领会文章的理论价值,完成下列任务。

1.四篇课文观点鲜明,论述透彻,思维缜密,语言准确。阅读这类文章,有助于我们丰富思想,锤炼思维,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也有助于我们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请任选一篇课文,选取一个角度(如思想观点、论述方法、思维方式、语言表达),写一则读后感,谈谈自己阅读重大理论文章的收获。

2.深刻的理论文章对国家进步、社会发展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这样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在特定历史时期,对人们的思想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文章的观点又不断得到历史的验证。请联系社会发展实际,或结合其他学科所学,谈谈你对这篇文章核心观点的认识。注意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事实来论证你的观点。

这一任务的总体目标是:学生阅读一组理论性文章,要能够领会理论的内涵,发掘理论的价值,把握理论著作的文本特质。其中第一个小任务是围绕文本进行探讨、研究,让学生通过对这一组文本的研读来了解这类文本的独特性,并以一篇文本的一个角度为例,以读后感的形式阐述自己研读后的发现与思考。第二个小任务是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的深入研读。因为这一篇曾经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产生过重要作用,所以教材编者试图通过“窥一斑知全豹”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理论著作对社会实践的重大指导意义。所以,这个任务的完成有三个层次:一是阅读文本,理解内涵;二是联系实际或其他学科,阐释对核心观点的认识;三是选取生活实例,印证自己的思考。三个层次逐层深入,教学时,我们要在探究的基础上,重视联系实际体验,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进阶,从而真正领会理论的内涵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和推动作用。


作者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资深编辑,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执行主编,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分册主编


责任编辑:周国华

编辑:严匡正

监  制:周国华


本文选自《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第11期。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