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闲来笔潭》所思

发布于 2021-12-01 16:57 ,所属分类:中小学语文学习资料


本书系北京某部委一朋友推荐,入手的时候我买了简本,后来知道他推荐的是全本。书多是回忆性或者散记类文章,阅读时间大约两天,有些不是很感兴趣的篇章跳着读过。因为作者身份的不同,掩卷后换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供自己和同道中人思考。



一、身居要职的人回顾过去如何取舍素材?


这是一个有意思问题。因为买书、读书的底层逻辑,是因为作者的政治身份,作者吴官正是原来的国家领导人,他的独特身份给这本书带来不一样的特点。所以,毋庸讳言,他如何评价自己的过去是在其他作品中难以找到的独特视角,也是同为体制内的自己需要观摩学习的。

整本书最主要的感觉是,他已经将工作和地位全部放下。这种拿得起放得下与曾在他身边工作过的一些笔杆子有本质区别。我理解,决策者不回忆决策,而参与决策者常回忆决策,是因为参与者所提建议多而采纳者少,所以弥足珍贵,而决策者一言一行都代表了决策本身,所以他多是回忆一些重大的值得回忆的事项,而重大事项多是系列阶段性决策累积而成。这种取舍之间,本身就体现了不同主体的不同格局。


二、作者回忆录最让自己有思考的地方是什么?


书籍浩瀚无边,读薄是解决之道。作者对一生的回顾,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他对知识的渴求。这种渴求让他不断思考自己命运,在其爷爷、父母、亲戚这些身边人因为自身局限和残酷现实,劝其放弃读书的时候,他还能够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坚持学习。他读书是从12岁开始,直接从4年级开始,却在5年级的时候跟上节奏,同时在初中毕业的暑假,自己借书把高一的课程自学完毕,又在高一的时候准备好高考,结果是学校不允许其参加高考。所以他在高一的时候将高二、高三的学完,再在后面两年把大学的数学自学完毕。

这让我由衷佩服,也让我反观自己学习的按部就班,有的时候甚至拖泥带水。我高中的同桌与他有些类似,当时也是自学上一年级数学,当时觉得很少见,今天看来这些都是未雨绸缪的人。读到这里,想起近期读过的王梦奎、冯友兰等人回忆录,一个共同感觉是,取得成就的人,从来没有在学习上偷过懒!

作者还有一个特点很突出,那就是专注。他报考的清华,化学类专业。他一直相信专精路线,大学在企业实习时就没有把自己用学生身份限制自己思维,和同学一起向当时全国性技术难题发起挑战,并且取得圆满成功,他和同学的毕业论文被定为“绝密”被保存。后来到武汉工作也是,自己参与很多项目。读到这里,我对“无友不如己者”感受更加深刻,因为我在一段时间对自己毕业论文被学校评为优秀并且留存在学校感到自豪,现在对照来看,自己当年的成绩还有很大空间。一句话,当年吃的苦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就专注这一点而言,他的这个特点和好一些国家领导人类似,他们从事某个研究的时就聚精会神从这个专业出发,不分心。如此来看,专注是干大事人具有的特质,而三心二意是不能成大事的。这点提醒我,读书应该聚焦,而不是杂览,或者说,即使杂览也需要现有一个中心,否则就容易思想杂糅,好比从四面八方使力拖一个物体,大部分精力内耗掉了。记得某次人事调整后,一位老前辈感慨“会什么没用,关键是要好”。无论读书还是工作,专精才是出路。


三、作者有哪些独特的见解需要深刻体会?


一些敏感的事,作者或许碍于身份没在书中讲。但仅就其表述出来的,仔细体会,有着其独特的行动逻辑,值得认真体会。抽空将个人觉得不错的语句摘录或者简述下来,方便自己以后体会。

1.读大学之前,为了让他心仪的女孩放心,他提出“我们结婚吧”。这确实很让人放心。行动比语言有用。

2.有人说“求人比登天还难,人情比纸薄。”这虽然不是生活的全部,却也道出了世态炎凉。童年经历的人间苦难,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感同身受,格外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注:这点对很多童年受过苦的人有用,能在此基础上重新认识自己)

3.母亲含泪说,“你好好读书,看今后能不能当个小学老师,给咱家争口气。”(注:很多时候如此,刚开始的设想也许是微小的,犹如幼苗,但是不能阻止它长成参天大树)

4.穷不可怕,怕的是缺德,怕的是自己。

5.我喜欢读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书都读,我认为读书要越读越薄。比如说,心理学有两点给我印象很深:一是所有人共同的弱点,就是很难约束自己。而是需要引发动机,动机决定行为。经济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是供求关系,二是纳什均衡(博弈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我理解有三点:一是零的辩证法,有多少数比零大就有多少数比零小;二是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自己;三是人们在征服自然的同时,往往也会遭到自然无情的报复。年轻人要多读书,特别是认真研究革命导师和领袖们的著作,多思考,多讨论,相互启发,共同进步。金子能发光,尖端能放电。你们路还长。(这是作者给青年干部座谈的讲话,我认为十分精辟)

6.对一些大事,一要讲原则,二要讲多数,三要讲利害。做事要认真,但不要过头。只有左右为难,人才能逐渐成熟起来。

7.一个健康的人,应当超越环境去行事,超越自己内在的不美的东西去行事。严格来说,“人是自己创造自己”。

8.印度哲学家克里希纳穆提说“对欲望不理解,人就永远不能从桎梏和恐惧中解脱出来。”

9.实际上,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只有很小一部分的沟通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

10.杜布林《心理学与工作》说,用金钱和地位来定义成功让人心生焦虑,职业生涯的终究目标应该是心理成功。

后山人

2021年11月23日初稿

2021年11月30日整理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