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学术论文写作中母语思维对词汇选择的影响
发布于 2021-05-11 22:27 ,所属分类:论文学习资料大全
语言是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而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在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小编发现国内许多作者由于对英汉语言及文化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产生的不同思维方式不甚了解,词汇的选择就会受母语思维的影响而犯一些错误。为此,以下从时态的选择、语态的选择和模糊用词方面探讨英文学术论文写作中母语思维对词汇选择的影响。

一、时态的选择。汉语意合重于形合,英语形合重于意合。这使得汉语语法具有隐含性,从形式上看不出词句的词性、语法功能和语法关系。而英语语法具有外显性。在汉语语法中,词性没有明确的语法范畴标志,而英语大多具备词性词尾标定或者其他语法范畴标志的词。在时态上,汉语中的动词没有时态之分,它的时态是采用一些副词或助词,如“着”、“了”、“过”等来表示的,不像英语那样有明确的词尾变化和特定的助词来表达不同的语法。在时态方面,国内作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前后时态不一致。
二、语态的选择。汉语民族比较注重主体思维,往往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倾向于描述人及其行为或状态,常用主动式、意念被动句和人称主语表达法;英语民族比较注重客体思维,往往以客观、冷静的表达方式叙述客观事物,如常用被动式和非人称表达法,不用人称而用抽象名词或it作主语,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
在学术上,一般要求从客观的角度分析问题,不能加入过多的主观成分,在英语学术论文中要尽量避免I和We的出现。但受汉语思维的影响,国内作者在进行学术论文写作的过程中经常会使用“I,We”等主观性极强的第一人称代词作主语,文中主动时态的使用也很普遍。
三、模糊用词。受悟性思维的影响,汉语模糊性较大,歧义现象较多。这在诗歌中比较常见,汉语习惯用模糊的语言来表达深层的意思,让别人去揣摩其中的深刻涵义。但这种模糊思维如果用到学术上,却会带来负面的效果。学术对语言的精确性要求很高,应避免模糊用词。






![【母语思维】30小时吃透英语语法课程[百度云资源]](https://static.kouhao8.com/cunchu/cunchu7/2023-05-18/UpFile/defaultuploadfile/230425ml/173-1.jpg?x-oss-process=image/format,webp/resize,w_88/crop,w_88,h_88,g_nw)





![[Android] 全套毕业论文写作指导 android电子市场(搭建环境+Galaxy S2模拟器全套+论文+代码+SVN)](https://static.kouhao8.com/sucaidashi/xkbb/41b11495e23c9df422ea269815e8a1ec.jpg?x-oss-process=image/format,webp/resize,w_88/crop,w_88,h_88,g_nw)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