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内卷之下,语文要教什么?

发布于 2021-08-26 11:41 ,所属分类:中小学语文学习资料

王绪卫(教育):

这就是今晚分享活动的主持人。

我在18年暑假在北京参加台湾张辉诚老师的学思达教学法工作坊认识的山东兄弟。

王春然:

应该是在宁波教育行走认识的,然后又接着在北京见面。

王绪卫(教育):

在宁波我和春然兄还不认识。

王绪卫(教育):

今晚的分享人浙江的子在川上老师也是当时在北京活动时认识的。

王绪卫(教育):

今晚的点评嘉宾纪现梅老师,则是当年在教育在线熟知的重量级网友。大约是0708那时的教育在线聚集的一大批有教育热情的全国各地优秀教师,而范美忠,郭初阳,梁卫星,苏祖祥,蔡朝阳,魏勇,吴文冰,老纪,则是最有影响的几位。

王绪卫(教育):

好!欢迎春然兄正式开始今晚的主持。

王春然:

今晚分享采用语言和文字的方式进行,分享期间,尊重嘉宾,不要发信息打断发言,有问题最后有讨论时间。现在八点我们开始今晚的分享。


内卷之下,语文要教什么?

一、何为教育内卷?

内卷这个词最近两年比较热,大致意思是“低水平简单重复”。比如最近大家都知道的双减政策,看政策解读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培训机构在很大程度加剧了这种教育的内卷化。为什么明明也有不少孩子通过机构的培训,在学业成绩上得到了提升,但还是被称为内卷呢?我想其中有一个原因是这些机构给到的是孩子分数上的提升,而在教育的本质上,可能并没有太多的突破。

二、语文的内卷指什么?

那么这种内卷在体制内有没有有所体现呢?比如我们的语文学科。从家长的角度来看,我认为也是存在一些内卷化的问题的。语文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无论从哪个角度,我都觉得排在任何学科之前,也都是当之无愧的!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各种能力。比如心智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等。但这些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和我们这一代人的求学经历相对比,我个人是没有明显感受到有“本质上的突破”。

这个群大部分是语文老师,都知道语文有两个属性。一个是工具性,一个是人文性。我个人的感受,当下语文教学更多地还是在工具性的内容上,工具性内容当然重要,但工具始终是为人文(目的)服务的,我是这么想的。但所谓的人文性教学方面,我更多的体会要么是价值观的硬性灌输,要么是让学生海量阅读后的“自悟”。

三、语言学科内卷之下,突破在哪儿?

这之间到底缺了些什么?我的思考是思维能力。是思维能力的训练缺失,或只流于浅层次的水平上。王老师让我来作分享的原因大概是因为我有在他建的一个教师群里陆续发表了一些关于对教育观察的言论,当然我的发言都是基于家庭教育的角度而讲的。这个视角的好处是可以跳脱体制教学的条条框框,而是从一个人一生所需要的能力角度去思考。我对语文教学的一些思想心得,正是这种逆向思考的结果。

我自己是个连续创业者,所以有一些人力资源调配方面的体会与思考。我发现一个事实,我们不少人是缺乏良好的心智能力与思考能力的,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搞不清一件事的本质,却又坚持自己一些不良的心智习惯。所谓”道理好像也懂很多,但却过不好自己的人生“。做事缺乏框架性的思维能力,往往顾些失彼。那这些重要的能力与习惯从何而来?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实践,也基于现实的需要,我发现可以从语文这门学科得到训练与提升。

四、语文教学可以哪些思维能力?

下面讲讲怎么可以和我们的语文教学相结合,得到这些能力与心智习惯。

第一个重要的思维能力是底层思维能力。

凡进入职场的人,我们会发现有一种人,在接触到一个新的项目或任务时,他们会很快找到思路,从纷繁杂乱的信息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仔细分析这些人的特点,其中有一个共同点是这样的人往往具有一种超强的底层思维能力。

所谓底层思维,就是从事物的底层、本质出发,寻找解决问题路径的思维方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个能力是一种职场竞争力,因为对问题有更为通透的思考,在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成果上更有优势。

那这样的底层思维能力怎么从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得到?答案是有的。我记得我以前语文阅读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这个中心思想,我常常是靠猜的,有时猜对有时根本就摸不着北。为什么?实际上总结归纳中心思想,本质上就是一种底层思维。透过文章的主要内容来推测作者的写作意图。但为什么不少人和我一样,对于中心思想这样的归纳总结会头疼?一方面,有时作者写作时本身并没有有意表达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这方面有个例子,前几年有个浙江的高考阅读题中有一句“一条鱼,发出了诡异的光......?x-oss-process=image/format,webp" style="max-width:100%">

另一方面,我觉得是老师也没有给我们思考的工具。比如读了一篇课文,老师是给了我们一个中心思想,但到了另一篇,故事内容与情节变了,我们就会蒙圈,不知道它背后表达的真实涵义,但实际上这篇和上一篇中心思想可能存在雷同的地方。

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个人分析,是我们的体制教学的一些弊端造成,比如解读文章,存在着标准答案的思维,这样的解读,通常只有一个角度,那就是“作者中心”的角度(就是以作者所表达的思想为唯一答案)。为了答案的正确,老师通常只能参照教学参考书上的答案来教学。缺乏一个令人信服的分析与思考过程。

这样的教学,往往忽略了作品本身所蕴含的一些其他有价值的“中心思想”。特别是一些经典作品,里面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实际上是远远超出某个中心思想所带来的价值的。这里要简单地说说,我认为正确解读经典的角度。除了“作者中心”,实际上还有“文本中心”和“读者中心”的角度,更能令人受益。这两个角度是暂时先撇开作者想表达的那个点,而是从“我能从中得到什么收益”这个底层思想去解读经典的。文本中心的解读方法是认为作品的价值就存在于自身之中,跟作者的背景,当时的现实没有什么关系。就是说,读者主要精力放在研究作品本身就可以。

而读者中心的解读法,也不太看重作者,主要是把读者的体会和经验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上。这种理论认为,一个作者出来,只是一个半成品,只有加入了读者的解读和感受,才真正成为完整的作品。(这里头,还有一个延伸的相关概念——作者已死,有兴趣的可以百度,台湾一个大学教授对此有精到的论述。)

这两个中心相结合的解读,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收获很大。特别是读者中心角度的阅读,实际上属于高层次的阅读。(详见《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论述)而且经过这样的解读出来的涵义,往往就包括了“作者中心”所要表达的思想。那么这样的底层涵义的归纳与总结能力,怎么迁移?这里需要一个思想方法,就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中心思想或主题思想,往往是结合故事本身内容然后申明其中的价值观、情感或哲理等。这样总结出来的话,往往是一大段的文字,这样的中心思想学习方法其实是增加孩子负担的。教育减负,我觉得不能成为一句空话,在校内应该也成为一种切切实实的行动。

怎么做减法呢?

我们说撇去故事内容本身,剩下的价值观、情感或哲理这些才是真正需要掌握的精华,这些精华可不可以进行浓缩?因为只有这些精华被浓缩成一个简单的符号或词语,才容易被学习者记住并迁移运用。这样的经过浓缩后的符号或词语,它有个名字叫”底层代码“(因为代码意味着有限与简单)。用这个”代码“去解读一篇篇的课文,特别是那些经典名篇,你会发现,这是一把把解读这些经典的”钥匙“。

因为所有的经典,它所蕴含的精华是相通的,都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话题的探讨,而且这些问题或话题也将一直存在下去。经典文学的故事可以五花八门,但经典背后所蕴含的人性、智慧等相对是永恒不变的。这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的本质。通过这样的解读,这不就是训练我们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底层思维能力之一吗?

因为你撇除了在这精华之上的表象——故事内容、情节等,而得到了那些真正让人智慧让人成长的“养分”。

第二个思维能力,是结构化思维或框架思维能力。

本质上,它是另一种底层思维能力,一种”庖丁解牛“式的思维能力。这个思维能力在工作中也尤其重要。比如要举行这个行走教育的论坛这么一个盛事,作为组织者,一定会在他的头脑中有一个框架,论坛要达成什么的目的,该设置哪些板块内容来达成这个目的。然后在每个板块下设置哪些活动来完成每个细分的目标。

这个思维能力,在我们学校学习的阶段,实际上也是可以开始锻炼的。比如故事类的文章,它是有一些共同的结构的。最基本的比如”起承转合“,这是很多故事的文本结构。但这种结构的学习,个人感觉在学校还过于粗疏。比如在小学阶段,我们常用”总分总“,或”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结构。但这样的结构,在实际应用上,价值是很低的。我学了这个结构,能不能也写出一个情节与内容比较丰富的故事或作文呢?我想很多学生遇到的作文老大难问题,或许和缺乏这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也是有点相关的。

下面引用台湾作家编剧及导演许荣哲讲过的一个学习经历来加以说明真正有价值的表达结构。1998年他在编剧班学“编故事”,他永远记得,编剧班第一堂课上的是“故事的公式”。当时有一位七十多岁、拥有三十多年编剧经验的老师自信满满地说:只要问自己“七个问题”,就可以在三分钟内,立刻说出一个“有开头、有结尾、有冲突、有转折”的完整故事。

“七个问题”的公式:

问题一、主人公的“目标”是什么?

问题二、他的“阻碍”是什么?

问题三、他如何“努力”?

问题四、“结果”如何?(通常是不好的结果。)

问题五、如果结果不理想,代表努力无效,那么,有超越努力的“意外”可以改变 这一 切吗?

问题六、意外发生,情节如何“转弯”?

问题七、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把上面的七个问题简化之后,就可以得到故事的公式:目标---阻碍---努力---结果---意外---转弯---结局。

这个课堂上讲的“故事的公式”。实际上就是一种故事的结构。那么应用到作文写作上,再简化一点,就是记叙性作文的“起承转合”结构的更进一步,即“目标、障碍、努力、结果”。那这样的结构对我们写作来说,是不是更具有“实用价值”呢?

这个故事的公式,如果再延伸一点,加上一些人设,加上一些你所想表达的底层涵义,这就形成了一个故事的模式。

模式识别和创建,实际上我们语文课阅读与写作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因为篇幅原因,这里不具体展开了)。

结构提炼与模式识别,是很锻炼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的。商业社会更是需要这样的能力(对不起,不知不觉中又“在商言商”了),比如商业投资人常常会问一个创业者,你的商业模式是如何的?你的项目架构是怎样的?这样的问题直指一个创业者的框架式思维和模式创建能力。

第三个思维能力,是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的提出,也是从长期的生活与工作经历中经过思考后得出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见到一些人缺乏弹性思维,遇到事情,不懂得变通(当然不是那种触碰底线的变通),导致自食其果,自讨苦吃。

就拿自己来说,曾经就有一个偏见,就是认为与领导走得近的人都是一些献媚者,都是怀着目的的”小人“。于是,彰显自己的”独立风格“,在领导面前,从不讲奉承的话,也从不对领导的英明决策表达自己内心的赞扬,总是幻想着要靠自己的本领、成绩去”征服“领导、同事。

可想而知,这样的人际关系实际上是很不利于一个人的工作与生活的。比如我曾经执教过的学校,明明当年我所教的英语学科中考成绩在当年创下那个乡镇初中的历史记录(我记得全市前十名,有三名在我那个班),但自己并没有得到任何重视。

这件事,主要是我后来自己创业后醒悟的。这里头就是太缺乏思辨能力,说领导好话的就一定是奉承,拍马屁?为了自己的事业机会和发展,偶尔说点违心的赞扬领导的话,就算违背一个人的道德底线了吗?什么叫随喜赞叹?和奉承献媚区别又在哪?这样缺乏弹性的思维究竟从何而来?我个人反思是自己所受的教育中,特别是语文教学中,缺乏这种思辨性的教学内容。

比如,我们的课文中心思想,通常只有价值观这类的总结,而价值观这类的思想常常以”应该“两个字来表达,久而久之,我们的头脑中慢慢地就变成了”一根筋“思维,非黑即白。要么黑到底,要么白到头。生活中哪有这么多绝对的对错,大部分的对错都是有具体的前提或条件下而言的。这种因为缺失思辨训练下的思维带来的弊端实在太多。且不说那些实际的影响,就拿我们教育的目的来说,也是背道而驰的。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让一个人成长直到心智不断地成熟。但这种思维下带来的心智模式往往是固定性的,因为思维的僵化,不太可能真正虚心聆听他人的意见或建议。肤浅地在那”坚持己见“,还以为自己真理在握。

怎么进行思辨性思维能力的训练?

这个就要和第一个思维能力相结合说起了,我们讲深度阅读中,其中一个可以给到我们的成长养分,就是那些作品中所蕴含的”底层涵义“。这些底层涵义,越是经典作品,你越会发现其中所包含的底层代码,很多是思辨型的。而且越是经典,这类的底层代码也越多。比如像《海的女儿》这样的作品,里面有谈到一对叫”活着VS生活“的底层代码,通过这对底层代码,我们可以联结到李奥李欧尼的经典绘本《一寸虫》,这本绘本非常经典地诠释这对底层代码的思辨性。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该是生活还是活着。

”活着VS生活“实际上是很多伟大作品中所探讨的基本问题。那么这样的底层代码在小学的阅读中是否也可以得到?答案是肯定的。前提是你要找到那些经典作品,而不是拘泥于学校的课文。比如前面讲到的李奥李欧尼的作品,像《亚历山在与发条老鼠》也就有这对底层代码,而且这本书中所蕴含的底层代码,我们曾经做过探讨有十个左右。

如此丰富的底层代码,如果拎出几个和孩子共同进行思辨性的讨论,我想这个收获是不小的。至少我觉得可以在孩子心中播下”弹性思维“的种子!

好了,讲到这里,我想总结一下,我之所以提出以上几点,不是说我想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一个”挑刺者“,更不是说想批评当下的语文老师们。实际上我曾经在体制内当过几年老师,知道这里面的”况味“。更别说咱们这个群,都是中国最优秀的语文老师群体之一,还有很多是教育界的大咖,你们所付出的努力与成就,作为家长是不好来说三道四的。

但王老师邀请我来分享,我是这么想的:如果说老师是一个工厂的生产者,那么一个孩子进入小学交给你们的是一个白坯,到孩子学校毕业,TA就是一个成品了。这里面,家长就是那个”客户“了。以站在客户体验为先的角度,你们这些”生产者“是不是也可以听听客户的需要,客户的期待?以上就是我这个”客户“的需求。

纪现梅:“问之力教育”创始人。

《新教育读写月报》核心作者;《当代教育家》封面人物;《教育家》《教师博览》《中国教师报》《创新作文·课堂内外》专栏作者。

入选“中国教师报·四十年四十人”,著有《QCC——语文课堂里的全课程》《老纪的写作课》。

2012年成都问对学堂首席教师,和《新教育读写月报》主编李玉龙先生一起开发“能力课程”。

20132018任教北京十一学校小学部,参与“全课程”教材编写。

目前致力于问之力教育的教师培训和中小学生阅读推广。

王春然:

感谢纪老师的精彩点评,下面咱们进入自由探讨环节,如果有哪位亲人有问题需要咨询探讨,请留言在群里哦

子在川上:

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老纪用拆楼的比喻简直讲到我心里的意思了。阅读理解解读透了,写作就是一个重建的过程。只不过外形不一样,但里面的结构及材料实际上是一样的。

曹淑慧:

子在川上和纪老师的分享让我受益匪浅。子在川上老师从社会角度去阐述“客户”对语文教育的要求。纪老师则是从小学语文教师的角度去阐述小学阶段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重要性。我也认为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再走一步”。由知识的学习,提升到方法的学习以及思辨能力的提高。也就是在教学生“捕鱼”的同时和学生一起学习如何优化捕鱼的方法。这样才能水到渠成地走向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更有广度的发展空间。

王绪卫(教育):

@子在川上 @老纪感谢子在川上如此用心地准备和精心地分享

子在川上:

纪老师的点评非常精彩!也给了很多启发,受教了!谢谢先!

丁前松:

一位语言学家说: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所以,在此理论支撑下,子在川上老师所说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是当下语文教学改革中缺失的。

王绪卫(教育):

老纪今天的表现让我倍感亲切!

老纪:

我只能保证我尽量不乱说话。

朱可夫潇湘先生:

思维能力确实是需要突破的

王绪卫(教育):

思考力从何而来?

一、 思考力从识字,从理解字义开始;

二、 思考力从解词,从理解词语开始;

三、 思考力从概念,从明析概念开始;

四、 思考力从日积月累的知识中来;

五、 思考力从人生社会自然观察体验中来;

六、 思考力从读书学习结合对自然人生社会的观察认识中来。

曹淑慧:

小学低年级阶段孩子的学习就是一个积累和模仿的过程,思辨能力更多的是靠老师引导。所以要想学生有思辨意识,老师就先要有这种引导意识

刘顶华: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怎样给他们更多的支架呢?如怎样提问?

丁前松:

子在川上思维深刻,纪老师视野开阔,主持人亲切和蔼娓娓道来。感谢王老师搭建的交流平台。

子在川上:

因为才疏学浅,关于您的一些没听明白的地方,我有时间再在群里回答@老纪

老纪:

@王绪卫(教育)说的好像我多大架子似的其实,我现在有在做教师培训,欣赏那些对教育有热情的老师,尤其是在现在这种社会状态下,有热情,不容易。一个老师影响几十个孩子,所以,我愿意尽力而为。

曹淑慧:

比如教识字后追问怎么学会的,叫读文后追问为什么这样读,教写话后追问从哪方面写话…

刘顶华:

@老纪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怎样给他们更多的支架呢?如怎样提问?

梅花:

对于中高年级孩子如何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王春然:

今日分享正式版结束,以下时间是自由研讨时间哦,家人们有问题可以积极提出,互相研讨

王绪卫(教育):

@老纪好!是我误解了,今天知道了!谢谢!

陪你同行:

@曹淑慧意思是培养孩子思辨能力从激发孩子多提问开始?

老纪:

1、问确实不懂的。比如看到元素,问什么是元素。2、问有矛盾的地方,比如,他是胖子,怎么还这么轻盈?3 问一切行为神态等。比如:小明头也不回地走了。小明为什么这么决绝?

陪你同行:

或者说是多思考?

子在川上:

@曹淑慧 @丁前松谢谢你们的点评,你们的热情与不耻下问的好学精神是中国教育的希望。

王绪卫(教育):

@王春然春然兄已经做了我着急想做的事情。好兄弟!谢谢!

程锐刚锐哥:

@子在川上感谢您这种逆向思考的方式,很多时候我们语文老师面对的问题太多,太复杂,反而没有这样清晰的思路。

陪你同行:

@老纪我感觉我的学生确实不太提问,应该真的是我的问题。但我儿子倒是很喜欢提问,就您举例的,好像他的口气。

子在川上:

@刘顶华真是一个好问题,说实话,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我真没太多想法。还好有纪老师这么优秀的老师来奉献自己的经验。

曹淑慧:

思辨能力的基础是游刃有余地读通读懂文字,低年级语文,字词句基础是重中之重,不能丢!思辨能力可适当渗透。到了中高年级,统编教材有专门的教孩子从哪方面思考甚至如何辩论的教材内容@刘顶华

陪你同行:

后来问得我很难答,他直接自己去找答案了。现在的情况是他提问,他回答。我成听众了。

子在川上:

@程锐刚谢谢!因为有商人身份,所以有时考虑问题比较直接,有点在商言商的味道!

老纪: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小孩的独立阅读,其中很多地方都是提出问题

程锐刚锐哥:

@子在川上您说的那个底层思维,举了中心思想的例子,我个人感觉是不是还不能是一般的中心思想,而是里边会出现悖论关系的思想?

程锐刚锐哥:

@子在川上我们需要这份直接和清醒。

子在川上:

我对这些思维思考能力的培养,我的思考是至少要到小学中段以上。低段更多地是字词方面,达到一个通读文章的水平之上。

康霜er:

默默地看着各位的精彩言论学习着,我自己就是一个不会提问的人。

子在川上:

是的,底层思维,不仅仅是中心思想方面。在这点上我兼回答一下@老纪的问题。在这点上我和她有的意见有一些不同。

施佳艳Casey:

@子在川上

1.请问您能谈一谈教育内卷下,校外机构如何发展?

2.新政策下,艺术教育可否实现在校内下午晚托中实现?

曹淑慧:

@子在川上是这样,您看到的是语文教育,而我看到的是小学语文。格局差很多呢

丁前松:

@李春梅对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从一些语文特级教师的课上可以看出,他们已经在做这些事情了,比如概括能力、分析能力、质疑能力。而且,对于不同年级的孩子,他们也有不同的引导培养方法。这些,再读他们的课例不难发现。只是,这样的具有思维培养意识的课例还不够普遍,还没有成为大家的共同意识和教学习惯。

子在川上:

纪老师讲的话,意思是先读懂中心思想,然后再读懂其他。我认为是个常规的路线。

子在川上:

我走的是非常规路线。

程锐刚锐哥:

@子在川上我在文本解读过程当中,经常会和学生探究到最后,往往也会有这么一种总结提炼,比如讲鲁迅的《祝福》的时候,祥林嫂的死的原因是什么呢?当然是源于封建礼教,但是封建礼教如何作用于她的呢?一方面她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但是另外一方面,她又是封建礼教的维护者,所以这才导致了她最后的死亡。所以,这里的底层思维是不是就是受害者和维护者这样一种复杂性。

子在川上:

这个常规路线有点线性思维,可能更确保中心思想的答案的正确性。

我的非常规路线,指的是以文本中心角度去解读经典,它的指导思想是“读者中心”——即我通过这个经典,可以得到什么?经典的价值,有时并不仅仅是中心思想,有些经典并不是只有一个突出的中心,或者说没有中心思想。

子在川上:

那么在思维训练的初期,我们是不是先不去考虑中心,完全从文本中,有价值的,我就拎出来,总结出来。让阅读者受益。

丁前松:

@子在川上小学低年级可以渗透思维能力培养。比如,如果课文中有白羊、老牛、黄狗、黑猪等,可以引导孩子归纳——它们都是动物,都是我们人类离不开的好朋友。

老纪:

从实用的角度这样阅读,我觉得没什么不可以,我觉得这种阅读更适合成年人。

程锐刚锐哥:

这样可能有点不太尊重文本

子在川上:

比如,我比较喜欢使用绘本作为载体,很多经典绘本里面所蕴含的有价值的东西,我都先一并找出来,和孩子讨论。那么孩子得到的这些用简单的语言,记录下来。成为“底层代码”

我不这么认为!我有点实用主义。我找一下我曾经的一个绘本加以说明。

程锐刚锐哥:

@子在川上不考虑这一层,那么偶然性也很大

程锐刚锐哥:

我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是在对话当中才能够实现的,而不是我单向的从你那里看到了什么。

子在川上:

这个过程,类似纪老师所说的提问法,去得到。家庭中的亲子阅读主要也是这种形式。

程锐刚锐哥:

感觉很多都是这种对立统一关系,或者说悖论

子在川上:

这个解读李欧李奥尼经典绘本《亚历山大与发条老鼠》,陆陆续续,和不同的孩子讨论后留下的。

程锐刚锐哥:

确实可以让人增强思辨性。

子在川上:

这个就是底层代码中的一类,具有思辨性的一类

程锐刚锐哥:

我感觉呢,读绘本有一个好处,就是它的文本本身呢,不是特别复杂,所以您可能直接可以提取到他的底层代码,但是面对更复杂的文本,我们就比较难做到

子在川上:

我想问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怎么理解“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或者为什么经典可以常读常新?

程锐刚锐哥:

这主要是每个人都带入了自己的知识背景,有自身的投射在里头

子在川上:

这个绘本,后面还有总结出“一个好汉三个帮”。这种解读,就是跳出中心思想的解读方法的。

子在川上:

那么这些底层代码总结出来,正是为了以后解读更为复杂的文本、小说打基础的。

程锐刚锐哥:

应该是多元主题吧?文本里面留下了大量的空白,也许我们读者可以综合文本的要素,建构出新的意义。

程锐刚锐哥:

在这些话题上跟孩子多交流,多探讨,真的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也能够更好地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

老纪:

一个好的绘本,它所表达的思想,就像一棵大树,有主干,还有很多枝杈。

子在川上:

比如我在分享中讲到“活着VS生活“这对底层代码,后面就可以用到《海的女儿》这本经典的解读。

程锐刚锐哥:

是的,一个底层代码可以匹配不同的文本,也可以不断地丰富自身的解释力

子在川上:

实际上,这对底层代码,在这本《亚历山大与发条老鼠》同样也有。——发条老鼠的生活一开始就是“活着”的状态,只是生存的状态。而亚历山大看似没有那么快乐,实际上他的状态确是“生活”的状态。

程锐刚锐哥:

如果学生掌握了这样的底层代码,那么以后写作文的时候就能够,使自己的思想更深刻。

子在川上:

对,一个好的作文,我个人理解是思想性大于文学性的。——当然我是站在实用性的角度。

程锐刚锐哥:

今年暑假让学生读了好几本书,正愁怎么样让他们去更好的从书中获益,听了您的分享,我觉得从底层代码这里开始是一个不错的路径。

程锐刚锐哥:

思想性是指思维的空间的打开,肯定是要大于文学性的,文学性是依附在思想性上面的。

子在川上:

好的作文,我个人倾向是深刻的底层涵义+清晰的表达结构+巧妙的模式。

程锐刚锐哥:

精妙的总结。

子在川上:

文采可以令人愉悦,但思想可以永恒。

程锐刚锐哥:

当然要到达底层含义的话,需要借助于纪老师的问之力,底层含义一定是问题链上最后的结晶@老纪

莫莫:

深刻的底层涵义+清晰的表达结构+巧妙的模式,我喜欢这样的解读!

程锐刚锐哥:

这个表达结构和模式会不会有点重复?

子在川上:

所以,我觉得深度解读经典,这才是语文课最需要的,探讨它们的底层涵义,识别它们的模式,清晰它们的表达结构。然后反过来,变成自己的作文。

程锐刚锐哥:

@子在川上我就是这么教作文的,这样才是真正的读写结合。

莫莫:

首先是文章的立意,然后是结构,最后是精妙绝伦的表达。

子在川上:

不重复,表达结构类似文本结构,但又不同与文本结构,比文本结构更自由更深一度(但不能太具体),更具有“实战”价值。

程锐刚锐哥:

识别模式,清晰他们的表达结构最终需要在读者的大脑里面形成一个结构化的表征。

子在川上:

这个就是工作后的结构化思维或框架性思维的基础。

程锐刚锐哥:

表达结构指的是思维结构吗?模式是指文本的结构模式。

程锐刚锐哥:

@子在川上是的,结构性思维在读写中都有极广阔的应用,但是不能够停留在外在的文本结构,而是在大脑里边建立思维的结构,或者说思维结构的表征。

子在川上:

模式是一类故事或某一类文的范式,可以这么说吧。是人设+表达结构+底层涵义综合而成。

程锐刚锐哥:

今天就到这里,谢谢您

子在川上:

对,这是我前面表达对纪老师的特别感谢之意,她给到了我一个方法。在这点我自己是有困惑的。

王绪卫(教育):

比如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属性的性是特征。人性,就是作为人的特征。兽性,就是表现为兽的特征。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朱可夫潇湘先生:

[链接]北大教授钱理群: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语文教师?

子在川上:

@刘顶华谢谢!笔记是因为自动将第一句话当成标题。其实我重点不是讲教育内卷。

子在川上:

杨老师的这篇发言确实对教育内卷这个话题讲得比较透。

刘顶华:

@子在川上向您学习!我也是听了您的讲座后才学习“教育内卷”

子在川上:

@王春然 @朱可夫 @百折不挠 @曹淑慧谢谢各位的认可!

子在川上:

今天趁还有点时间,我再来聊聊,如果讲和啰嗦,请各位谅解!

昨天@王春然老师介绍我时,说我是家庭语文的践行者。何为家庭语文?我的定义是基于家庭教育的语文学习。

这个定位是因家长和自己企业主的双重身份下,对语文学习的思考而去践行的。它考虑的不仅仅是学校考试那一套的东西,更要从一个人成长乃至终身的角度去考虑吧。和“全人教育”的思路有点接近。

但全人教育这样的理念还得和现实世界接轨,比如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应试是不能逃避的“坎”(至少当下还没有更多的教育改革配套措施出台的情况下)。这就需要这样的教育既要顾全一个人未来的竞争力,又要兼顾现实的应试问题。

这是我要加以解释的一点。

其次,关于底层代码与中心思想的关系,我要再解释一下。因为昨天纪老师对此提出一点小质疑。

纪老师是有非常丰厚的专业教学经验的。她昨天的点评非常精彩,值得我和大家好好学习。

她昨天提出底层代码系统的文本解读首先要从中心思想开始。这点我解释一下。

我昨天后来思考了一下。这也是我们两个所处的背景不一样。

我前面讲家庭语文,这是一种基于家庭去践行的教学,这就是说与学校的教学相错位的。

学校里着重教的,家庭里就不需要去重复。家庭里主要是去弥补学校里不教的或涉及不深的部分。

我所说的内卷,有一部分原因还是站在家长角度,如果学校里教学大家都是站在“语感”这一块红海里的教学,那么需要找到一片蓝海。

这个蓝海是深度阅读与写作。写作这个事,应该是语感+思维后的成果。语感是学校教学的强项,那么重点是思维这块。

而思维这块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深度阅读”。

而底层代码系统就是深度阅读的工具之一。

有点扯远了,回到那个纪老师的问题,为什么我说一开始不需要从“中心思想”去读懂一篇文章或故事。

这主要是考虑孩子越小,可能越抓不到哪个是中心思想,何不将故事中有价值的底层代码都先找出来呢?这是我的一个考虑。

另外,和我给孩子使用的教学载体可能也有关系,因为开始导入底导代码,大部分是从绘本阅读中得到的。

而经典绘本里的有价值的东西,对于一个初学的孩童来说,没必要舍此顾彼。

但从纪老师的角度,我猜她的教学是更贴近学校教材这类的文章、故事,这类载体通常本身就有一个比较突出的中心思想。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就是路径的差异,目的最后是可以一致的。

纪老师提到的第二个问题——有关结构性思维或框架性思维能力的学习。

这一部分,昨天我其实是没有讲太清楚的。

结构性思维与框架性思维这两个概念,看似差不多,但看这两个概念的视角是不一样的。

结构性思维,是指从里往外看。比如通过分析,我们得到一个文本的结构。

而框架性思维,刚好相反,是我们已具有这种穿透事物表面看到事物的结构的思维。

是从外看里面的角度。

所以纪老师提出的问题非常好,就是你这个能力从何入手培养。

实际上这两个概念,还是从逆推的角度提出来的。因为在工作中,这两种能力都需要。框架性思维,能让人在工作中更有全局把握的能力。

框架性思维如何得到?一是就如纪老师讲的教学过程,怎么进行结构分析,分析多了,你对同一类文章可能就有总结,相同或类似的结构,下次再遇到同类文章,就会有一种不自觉的结构性思维。

另外一方面,框架性思维,也可以是直接给到的。比如前人留下的经验。这种我觉得是可以直接拿来学习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新的不同的部分,则可以自我创建新的框架。

简单再说几句。之所以我觉得框架性思维重要,且与学习效率相关,是因为有个重要的问题——语文到底要积累什么?因为我发现我们学习有时是盲目的,今天老师让学什么就什么,学生本身是不知道语文到底要学些什么的。

如果学生的头脑中有框架性思维,那么这些要掌握的碎片化的知识就可以放进各个“鸟笼”——这个是系统性的学习,这个在当今碎片化的年代,尤其重要!

@李晓霞+文质教育研究院没有没有!是我才疏学浅,讲话不能言简意赅。

好,我主要回应一下纪老师提出的两个主要问题。非常感谢纪老师给到我给到大家专业精到的点评与指导!

关于底层代码系统的学习,我发点自己以前和一些家长的探讨。

这是对绘本《哈蟆爷爷的秘诀》的解读

底层代码可以串起经典名著的涵义。上面是用底层代码破解名著的一个小案例。对于底层代码这个概念,补充一下。它之所以重要,不是为了要去学习而去学习的生生制造的概念。因为底层代码本质上是与生活与现实世界所存在的问题相连的。这也是我认为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重要原因。

@程锐刚世上的很多事物不正是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吗?这就需要一个人的思辨能力。这是底层代码库中的极重要的一类。

王绪卫(教育):

子在川上所说的底层代码,从站高一线的角度来看,是不是应该属于作者、读者的价值追求?

程锐刚锐哥:

《红与黑》:野心与尊严

《水许传》:反叛与规训

《哈姆雷特》:使命与命运

《悲惨世界》:苦难与罪恶

《复活》:堕落与拯救

《俄狄浦斯王》:命运与担当

《鲁滨逊漂流记》:冒险与生存

《西游记》:成长与成功

《三国演义》:功名与道义

程锐刚锐哥:

您说的的底层代码,可能是我们教学当中所说的文学“母题“”

子在川上:

@程锐刚余党绪老师的名著解读,确实受益匪浅!

程锐刚锐哥:

@子在川上:是的,这就是从他书里得来的。

程锐刚锐哥:

儿童绘本很多都是从这样的母题出发的

子在川上:

有共通之处,但不尽相同。母题这样的概念,相对小学生来说,需要具化,余老师这个可能更适合高中生吧。

程锐刚锐哥:

具体处理应该有所不同,儿童还达不到这样抽象认识的层面。

子在川上:

母题更多是人类或世界所共同面临的大的基本问题。

程锐刚锐哥:

是,范畴更大。

子在川上:

基本问题,可以理解成许许多多的底层代码所映射到现实生活的问题总和后,上升到更大的层面问题。

程锐刚锐哥:

著名的如哈姆雷特的:生存还是毁灭。如疫苗:打还是不打?

子在川上:

@王绪卫(教育)对于作者,我不敢用“应该”这个词。但经典名著值得深读的原因,我个人是认为这里面蕴含的底层代码对人是有帮助的。

子在川上:

对于昨天发言中有关《海的女儿》的解读。我发一下,作为补充。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个问题——《海的女儿》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程锐刚锐哥:

@子在川上:跟您探讨一个问题,您的分析说:

显然第二个层次的人看到的,确实比第一个层次的人真相更多。但如果停留到第二个层次上,所看到的难道就真是世界的全貌或真相?为什么那个妈妈会看到跪舔男性,而没有看到您看到的,问题在哪里?

王绪卫(教育):

论坛着意突出两个词,醒走和师者。醒走,即让清醒地行走成为我们相聚在此的一线小语教师的标识;师者,即让赢得学生信任和敬重成为我们这群人的标识。

程锐刚锐哥:

@子在川上:这是我们老师要做的事情

张庆强伯约:

好的,明白啦

斌斌binbin:

才爬完楼,太谢谢子在川上、纪老师,两位王老师和群里的老师们

子在川上:

@程锐刚我的个人观点是与心智模式,思维层次与方法相关。思维的层次决定一个人的心智模式。

第一个层次: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个层次: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个层次: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肯定---否定----肯定。

程锐刚锐哥:

@子在川上:从阅读的角度,这个家长并没有充分分析梳理文本,只看见了自圆其说的东西,其实她这种理解可能早就有了,无非借《海的女儿》作为印证,但这种印证割裂了文本,忽略了其他更重要的内容,比如开头几个姐妹对人间的强烈向往,这是一个大背景,是关键信息,那么,恋爱的行为是在这个背景下展开。显然,她忽略了背景,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了。

子在川上:

你的解释可能是合理的。行为背后是心智模式的体现。心智模式的形成在于TA的思维方式和层次。心智模式---成长型思维VS固定型思维。我记得有一年被评为近十年来,最受热棒的教育名词。我想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程锐刚锐哥:

从这个模式来看,她忽略了主人公的真正目的。

子在川上:

正如你所说,本质上她是脱离文本的,她只是将自己的“观点”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出来。

王绪卫(教育):

海王有一美丽而善良的女儿小人鱼。小人鱼爱上王子,为了追求爱情幸福,不惜忍受巨大痛苦,脱去鱼形,换来人形。但王子最后却和人间的女子结了婚 。巫婆告诉小人鱼,只要杀死王子,并使王子的血流到自己腿上,小人鱼就可回到海里,重新过无忧无虑的生活。她却自己投入海中,化为泡沫。

《海的女儿》一文,通过写小人鱼,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王子,自己投入海中化为泡沫的故事,表现了小人鱼宁愿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的美好,善良的心灵。

这是我刚才百度的答案

程锐刚锐哥:

从她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来,阅读要尊重文本本身的结构,是阅读的关键一环,不然,阅读成为读者纯粹主观反应了

王绪卫(教育):

内容概括有无问题?中心思想的提炼有无偏颇?

程锐刚锐哥:

这个看是什么版本了

子在川上:

这个故事的结尾有好几个版本。

程锐刚锐哥:

有的版本改动很大

子在川上:

显然,这样的中心思想是很粗浅的。也或许正是这样粗浅的中心思想,引起那个家长的强烈反对。

程锐刚锐哥:

所以,很多时候编教材删改文本会影响到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子在川上:

中心思想就是一个为了爱情不惜牺牲自我的故事。

程锐刚锐哥:

编教材的人未必能够真正读懂文本,或者为了特定主题来阉割文本。

子在川上:

这样的中心思想也就能理解为什么那个家长对此提出的质疑与反对了。

王绪卫(教育):

故事塑造一个不惜忍受巨大痛苦追求个人爱情幸福,但能坚守底线:宁愿化为泡沫也不去杀害爱人的艺术形象。

子在川上:

而我的观点,是像《海的女儿》这样的经典,有时并没有一个突出的明确的中心思想。

王福安花岗岩:

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阉割文本正好又是别样的例子。

程锐刚锐哥:

可以多元主题,有的文本就是全部,不能简化为例子。这些文本承载了人类文明的精髓,不能随意删改。

王福安花岗岩:

就是随意删改的例证。

程锐刚锐哥:

对有些人来说,他接触这个文本的途径可能就是教材,但是你给了他一个任意删改的版本,这就未免有些可惜了。

王福安花岗岩:

语文教学,教学生求真。

子在川上:

如果从观念考古的角度,前半句的总结我觉得比较匹配,源自西方的个人主义在这个作品的呈现。但如果仅仅停留与此,这个故事应该还不能成为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我觉得后半部分的升华——人性的光辉,以及整个故事中,小人鱼所表现现的勇气。

子在川上:

为爱情牺牲的故事有很多,但为什么这个能成为经典?

程锐刚锐哥:

其实美人鱼一开始就向往着人类生活,达到了无比渴望的程度,如果她不遇上王子,她也应该会以别的方式来到人间,拥抱人间的一切。

子在川上:

为什么向往人类?因为里面有一个人类千百年来的一个两难问题:活着VS生活。如果扩大一点来说,这其实也是人类的一个基本问题。

程锐刚锐哥:

她的爱情固然美好,更重要的是一种抵达更美好事物方式。我觉得人类的爱情本来也应该如此。

子在川上:

在这个故事中,人类与鱼类最大的区别在哪儿?鱼类的世界实际上是一种”活着“的状态,而人类的世界有永恒的东西——即灵魂。

程锐刚锐哥:

是啊,就像花儿没有香气。

子在川上:

所以,如果只是从爱情一个角度来解读,这个作品没有那么经典。这是我的个人观点。

它实际上包含了“活着VS生活”这样的一个基本问题。所以,这样的作品,我个人觉得并没有一个特别突出的中心思想。我解读的版本是有个结尾的,就是小人鱼最后是获得灵魂的。

子在川上:

这个版本,我觉得比较好,比较符合经典的用意

程锐刚锐哥:

中心思想应该是从作者主体的角度来看的。

子在川上:

它不是一个悲剧,实际上是个喜剧。

程锐刚锐哥:

从文本主体或者读者主体来看,就不存在中心思想了。

程锐刚锐哥:

读者主体尤其不存在。

王绪卫(教育):

这个故事这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塑造一个宁愿死也要追求个人的自由幸福生活,但又坚守不侵害他人幸福生活的正当权益的艺术形象,这不就是美国《独立宣言》和人类文明正义的核心精神。

张文质:

也有一个分析,是从安徒生是个同性恋者角度思考,爱的不可能。

张文质:

文本背后有复杂的奥义,教材往往简单化

子在川上:

巫婆为什么不知道那个秘密?这里的安排是比较巧妙的。如果巫婆知道这个秘密,世界上就到处是“伪善”了。假装做善事,然后得到永恒。小人鱼的可贵是她不知道这个秘密,所以她的牺牲是真的。是真的才可贵。善良贵在真。

真正的经典,最后都会指向——真、善、美。这个故事里基本上都有了。

王春然:

@张文质 @子在川上 @程锐刚研讨特别有意义

王春然:

一一爬楼欣赏,目不转睛

张文质:

安徒生也不把自己作为童话作家。他自身即是非常复杂的人。

王春然:

真善美首先是真。

张文质:

他的人生很是痛苦。

王绪卫(教育):

@张文质欢迎文质老师参与研讨。

王春然:

许多优秀作家自身都是像老师说的那样很苦。

子在川上:

以上的解读,基本是文本中心和读者中心出发的个人观点。

程锐刚锐哥:

@王春然子在川上交流很舒服

王春然:

是的,不仅如此,我读起来也舒服

王春然:

点赞给你们!有价值的研讨!

程锐刚锐哥:

很难接触到来自非语文教师对阅读如此深刻的理解。

张文质:

我的朋友十几年前曾翻译过安徒生的传记,现在看来会不断被改写。

王春然:

子在川上先生是很用心的人!

张文质:

这句话有学科的傲慢,不该这样说。

程锐刚锐哥:

代表我个人。

王春然:

老师批评得对。

子在川上:

各位教育界的大咖,你们谦虚了!我是王绪卫老师说的那个砖,期待激起后面的浪花。这不,连@質文張2019 老师都 来参与,真的很感动!

王春然:

锐哥细品是有的。

王春然:

老师批评的对!

王春然:

一个优秀文本面世不只是语文老师有解读权,它属于人类社会所有人。

程锐刚锐哥:

意思是语文老师也不一定有这么深刻的理解?

王春然:

@程锐刚八点开始第二场,还有五六分钟,咱们本次先暂停一下吧。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