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贴 I 国际公法:考研+法考,最快的方法就是慢慢来

发布于 2021-09-04 11:20 ,所属分类:司法考试学习资料


【基本情况】


专业:国际公法

初试:总分384(专业排名第二)

政治78;英语67;专业一114;专业二125

复试:88(专业排名第一)


这应该是考研结束后将近两年里第一次正儿八经的系统的来写经验贴,之前只是偶尔帮助来咨询的师弟师妹们解答问题。


我参加的2019年的法考和2020年的中南大研究生考试,最终顺利成为了中南大2020级的法学硕士生顺便低分飘过了法考。不排除其中也有幸运的成分,但现在回过头来再去回想19年一整年为了备战两考的时光,也不免会为自己的努力和艰辛而感到感怀。


一、目标与开始


说到两年前确定去备考中南大的时候,其实有点戏剧化,当时比较好高骛远,第一目标也不是中南大,而是隔壁长沙的中南大学,但因为跟我一起备考的好朋友说武汉的交通好像相较发达,去各个地方旅游都比较方便,就这样,我们一拍即合,当即把目标院校加了四个字,变成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那一天我记得特别清楚,是19年大年初三的晚上,就这样,我“稀里糊涂”的就开始了为期一年的中南大备考之路。


所以,当看到这篇经验贴的时候,相信你已经或者即将要决定把中南大作为自己的考研院校了,不管是像我一样稀里糊涂的决定的,还是经过深思熟虑、仔细对比之后再决定的,希望在决定了之后,就坚定地向这个目标去前进,然后才有了经验贴的下文。


二、坚持与经过


(一)考研


1.英语


英语应该是整个考研过程中复习战线拉得最长的一门。因为本人英语水平实在一般(四六级均低分飘过,大概处于考生平均水平线附近徘徊),所以英语的复习时间相对较早,差不多从大三下的寒假就开始了,最终事实也证明了,考研英语与四六级水平并没有太绝对的关系(在认真复习的前提下)。


(1)单词


在整个英语科目中,第一重要也是基础性的就是单词。那就面临着下一个问题,就是市面上那么多单词书,应该如何去选择呢?我整个考研过程中,前前后后背过两本单词书:恋恋某词和某宝书,都是比较热门的单词书,随书课程我也有听过,但是复习之后发现,其实各个类型的单词书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当然不排除在听完恋恋某词的视频课程之后,对一些单词的理解确实会更加明晰。所以在复习单词的时候,选一本比较完整的单词书,从正式开始复习的那一天开始一直到考试前一天坚持背下去,哪怕每天只背20个,那也完全足够了。


(2)阅读


要说单词是英语复习的第一阶段,那第二阶段就必须是阅读了,其中又包括完型、阅读理解、新题型三个部分。在阅读开始之前,我还花过差不多二十天的时间复习了语法,看的是何某文的语法书,但最终看了一半就没再看下去,原因就是其实大部分语法都是我们之前高中学习过的,只不过在复习书中总结到了一起,又加上了一点考研真题中的例句,所以英语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对语法这一部分进行选择。


阅读差不多是4月中旬开始的,刚开始的时候每天两篇阅读,不分题型,也就是完型、阅读和新题型都当作阅读理解去做,一直做了近20年的题目,只做真题,不做模拟题,因为真题是最具有参考性的,每一篇做完之后进行复盘,这一过程中我去听了唐迟老师讲解阅读的视频课,真题每一篇都有,资源都可以从某站上查到。个人认为唐迟老师的课讲得不错,至少对我这种刚开始阅读四个错三的考生来说,会讲到一些做题的逻辑,复盘过程中我会把每篇阅读中涉及到的陌生词汇、重点词组、长难句总结到一起,把每种题型对应的题目总结到一起,方便后期的复习,总结完这些之后,做下一篇阅读之前,进行复习。这样差不多到7月中旬,三个月的时间把近20年的真题阅读整体做过一遍(其中可能会有间断)。


7月中旬完成一遍之后,恰逢暑假,因为当时又同时在复习法考,以及之后的政治,所以对英语的复习仍然按照原来的节奏,单词+阅读第二遍。阅读在做第二遍的时候,基本上题目和答案都会很熟悉,这时候就会有回忆原来的做题思路去继续选答案,但是一定一定要摒弃这种做法!因为按照原来的思路再做,往往还是错误的答案,所以阅读第二遍的时候要回顾第一遍时候所总结的答题逻辑和答题方法,不断练习,再加上陌生单词量的减少,正确率会比第一遍有明显的上升。这里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在进行第一遍阅读的时候,把最近2-3年的真题留出来作为最后11-12月份的检测,这两三年的考题也是最具有参考性的。


(3)作文


考研英语作文分了小作文和大作文,小作文每年有不一样的题型,大作文会比较稳定。作文我是从10月份开始的,主要就是用背范文+总结模板+练习的方法,用的是王江涛老师的作文书,基本大小作文分别背了15篇左右,如果有余力的还可以继续背多一点,虽然背作文的过程有点枯燥,甚至会崩溃,但是作文这一部分,真的是背了会有效果的一部分,但是在背的过程中也要学会总结,作文中有分几种类型,邀请信、失物招领、好友书信……背的多了之后就会发现其实每一种类型的作文都有书写的模板,第一部分要写什么,第二部分要写什么,结束语应该是什么。在背诵完加总结完之后,可以练习一下真题或模拟题中的作文,用笔写下来那种,只有真的写下来之后,才会发现之前背的到底孰不熟练,仅凭想象的化没有这种效果。


2.专业课


如果说公共课英语和政治决定了能不能考上,那专业课就是决定能不能分高的问题了。公共课如果按部就班的认真复习的话,最后的分值差距不会太大。中南大专业课相对来说是参考书目比较少的了,只有两部分法综(法理+宪法)和专业课(国际公法+国际关系史),并且,由于后期花了很长时间去复习法考,所以专业课复习之路相较来说也是有点坎坷。


从3月份大三下开学开始,搜集齐专业课的资料(参考书目+复习资料)之后,就开始了第一遍专业课复习,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参照复习资料把专业课课本基本通读复习了一遍,主要也是因为参考书目中有部分已经包含在了本科课程中,所以基本没有理解方面的难题。在结束了第一遍专业课(四月份)之后,由于法考的原因,就没有再把时间分配到专业课上,一直到九月份法考客观题结束之后,才开始继续专业课的背诵。


我的复习方法可能不太常规,一年两考的同学可以参考下,但还是那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节奏,只能借鉴不能照搬。对一年两考(法考时间不推迟的情况下),基本上对考研最大的挑战就是考研专业课,英语和政治可以穿插的法考复习过程中,但是对专业课来说考研和法考会有比较大的不同,尤其是对中南大国际法来说,两者没有太大的交叉,法考比较注重实际应用,考研专业课强调理论阐述,且相对于国际法来说法考所占比重很小,所以复习法考的同时必然需要先把专业课放一放,否则两者可能会错乱。


在复习专业课的过程中,除了理解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背诵,也是我9月份之后一直到考研前所做的最重要的工作,重复背诵,多少遍都不为过,在熟悉知识点及内容的同时,尽量减少考场上的反应时间。在背诵过程中也要有技巧的去背诵,制作知识框架,摘取重点题目等等。对知识的掌握差不多会占整个专业课复习的80%以上,剩下的部分基本就是答题方法的掌握、答案排版等问题。


对掌握的效果做一个最终的检测就是任一个知识点,它的具体位置,具体内容,关联知识都要清楚明白,这个知识点能出什么题型,会怎么去考查也要清楚,这样基本上专业课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3.政治


政治,应该是考研这三大部分中得分最容易,但也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门。本着“宁早不晚”的原则(当然也不要太早,战线拉太长后期会忘),我从暑假8月份开始准备政治,刚开始,也就是8月份一个月的时间一直都是听课看书+做选择题,从头到尾用的都是肖秀荣的书,但以我的经历来看,其实政治的视频课程不看也可,基本都是课本的重述,自己去看课本也能看明白,这样就会省去听视频的时间。刚开始的时候不需要太着急,我当时的节奏差不多就是每天1个小时,这1小时的时间就可以看两三节的内容加上做题,当作复习其他科目的放松方式就可以。


政治的选择题跟英语阅读差不多甚至更甚,都要做好多遍,目的也是为了掌握基础知识,但是当时在我做过一两遍之后,再去看一些知识点,如果是以填空题地形式出现,好像还不能比较准确地去回答,所以,后来又继续背了也是包含在肖秀荣一系列书的一本小册子,利用空闲时间背和做题即可。


到了大概11月份,肖四肖八出版之后,就要开始背诵论述题了,到那个时候,市面上会出现很多很多论述题的资料,每个老师都会有考题预测之类的资料,但大家基本都是以肖四肖八为主,把这两本书里的论述题背完背熟之后再去看其他的资料,毕竟这两本书有可能会出现真题。


(二)法考


在大三下马上要开始的时候,大家好像都会面临这样的纠结,是法考?还是考研?还是一年两考?在刚开始准备的时候,我也没有打算一年两考,觉得时间可能会来不及,最终两者都不能上岸。但是在3月份专业课进行完之后,突然发现,诶,好像理解起来不麻烦,之后就是背诵的问题了,那法考结束之后剩下两三个月时间应该足够了吧,也是鉴于当时我的舍友们都在准备法考,为了每天睡前跟她们有讨论的共同话题,4月份的时候就决定了我也去准备法考吧!但是从决定一直到最后买齐法考书之后,差不多已经4月中旬了,所以我的法考备考时间也相应的比别人少了至少一个月的时间,这也是一年两考的同学必然会面临的一个问题,所以,复习过程中尽量不要跟别人比进度,不然会更焦虑。


之后就是传统的复习法考的过程,看视频,背知识点,做题。在客观题备考阶段,做题尤为重要,可以利用各种app在空闲的时候做几道选择题,当然最后还是要回归到基础内容上。真题和模拟题最好也是多做几遍,但是我当时由于时间太紧张,一遍都没做完就匆匆上考场了,最后险飘过线。主观题会相对简单一点(也有可能是我太不擅长做选择题的原因),主观题备考和考试的时候,用的大部分基本都是客观题时的基础,因为当时也是考研的后期了,也有很多需要背诵的,就没有太精益求精,所以法考客观题的时候,尤其是看视频的时候,尽量记得精准一点、牢固一点。


主观题成绩出来之后,距离考研就剩二十天左右的时间了,不管好与坏,这个时候都要稳住心态,为最后的考研做好准备。


三、成功与结果


终于写到最后了,所幸,经过一年的努力,最终还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在一整年(到复试是一年半了)的时间里,有紧张,有崩溃,有焦虑,也有释怀,整个暑假我都是在家里复习的,不要为自己找什么借口,投入进去在哪里都是学习;当然我也不会太逼迫自己,考研法考过程中我也没有每天学习到深夜,天不亮就出发,也有追剧、追综艺等娱乐活动,适度即可。总而言之,在坚定目标之后,最最最重要的就是时时刻刻知道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在考研或者法考中的进程,排除幸运的成分(其实哪有那么多幸运可说呢),当你放下笔,走出考场的那一刻,自己的心里应该就已经有了对考试结果的预计了。


其实,对任何一场考试来讲,最可悲的就是感动自己,不能是看起来很努力的样子,要真的很努力再加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相信最后都会有好的安排。



本期编辑:圆子学姐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