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考经验 | 法大法史双考超详细保姆级碎碎经验贴

发布于 2021-09-04 13:42 ,所属分类:司法考试学习资料


上篇:法考


【老师推荐】



(一)刑法:柏浪涛


(1)柏老师的特点就是体系性强,且讲得深。


看柏神的课第一遍往往不能掌握所有内容,听两遍精讲、甚至不懂处重复听并不嫌多。而一旦掌握柏神所授屠龙之术,拆解题目就有了章法,后期做主观题也是水到渠成。对同时准备学硕的考生而言,也无需再听其他课程,面对之后法综的刑法,已是居高临下。


(2)柏老师对真题的解析非常充分,模拟题的水准也很高,对考试方向把握到位。


如果全程跟柏神,上了考场会有一种题目就是柏老师出的感觉。至于柏神的押题,有口皆碑。个人体会是,柏神通过各个阶段的课程安排的确能将考点乃至案情基本全覆盖,但如果仅靠最后的考前聚焦来抱佛脚肯定不够。(要全程认真学,保证都有印象)


【所用资料】

精讲卷、真题卷、背诵版、模拟题(狗蛋120题、小芳60题)、客观题考前聚焦、主观小白皮


(二)民法:刘家安


刘家安老师真的救我于水火。本科阶段学得最差的就是民法,对其毫无兴趣。当初把市面上的民法主老师听了一圈,都听不下去,直到跟了刘老师,将我的弱势学科化为了优势学科。


(1)刘老师的特点就是娓娓道来,讲透原理,讲出了民法的内在逻辑之美、体系之美。


我一个民法白痴跟着刘老师学到了民法思维,毫不费力地学会了法言法语。只因其长,有人称刘老师的课拥有死亡课时。但是我听下来只觉得值,一遍抵两遍,对于双考的考生尤其如此。如果考法大,法综的民法听刘老师再合适不过(懂的都懂)。


(2)很少有老师像家安老师一样注重法条,授人以渔,从一开始就手把手教学生如何读法条,二阶段的法条课将法条前后串联、与司法解释相结合。刘老师的课让最新的一部法律——《民法典》变成我最熟的一部法律。


(3)家安老师对重点的把握能力很强,说不考的就不考。


今年考前一度出现过“保兑仓之乱”,跟着家安欧巴的,应该都没有费时间在这上面。一些卖资料的给家安欧巴安了一个“押题王”的名号,其实家安欧巴并不押题,而是立足最根本的法条和原理,让你面对灵活的考题时也能从容以对。


【所用资料】


自己做笔记,客观模拟题、主观模拟题(由于刘老师讲解客观题真题的时间较晚,我自己先用了其他老师的真题书)


P.S.整个备考过程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柏浪涛老师和刘家安老师,两位老师都是谦谦君子,娓娓道来,授课体系性强,注重讲透原理,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这门学科的学科思维,我目之为双璧。


(三)刑诉:温云云


刑诉真的是考试中噩梦般的存在,本科时,预习刑诉听过左宁,期末复习听过向高甲,各听了至少2/3的内容。(其中向高甲老师还是非常值得推荐的,风趣幽默,认真负责,只是个人不太接受口诀派)今年全程跟的云云老师,身边的三四个朋友也在我的安利下跟了云云。


(1)本科学刑诉的时候也有听过云云19年的课,对比之下,云云老师20年的课程改动非常大,没有像一般人那样先讲理论编。而是把最抽象的理论编分割,其中一部分分解、穿插在制度中,另一部分放到最后讲,在搭建了基础框架、了解具体制度的基础上,将二者有机结合。


(2)现在法考书都流行表格,但是不是所有的表格都是真的表格,有些老师很不用心,徒具表格的形式,实际内容杂芜,不加整理。云云老师的表格整理到位,特别清晰,对于刑诉来说,这特别重要。


(3)如果说柏老师、刘老师的体系是如树状图展开的,那么云云老师的课程体系就如同搭积木,是立体的。


刑诉的内容特别庞杂,有些老师的精讲一上来就把所有内容全糊到你脸上,相对来说云云的课程就有明显的阶段设计(所以如果要跟云云老师一定要跟紧全程),第一阶段先是搭建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而不是在你没掌握的情况下盲目对比和总结,后面各个阶段逐步加深难度、增加知识点,通过模拟题的方式进行总结、对比,渐上层楼;最后,潜移默化地掌握了难点,发现已身在高层。


【所用资料】


精讲卷、真题卷、背诵版、三个阶段的模拟题、客观题考前聚焦、主观小白皮。(此外我有打印向高甲老师的客观题考前佛脚、主观题考前佛脚、民诉和刑诉对比,但都没看完。)


注意:如果考研科目中有刑诉,则建议跟向高甲,因为考研更需要口诀。


P.S.最后的阶段心情起伏,就听云云老师的带背,特别安心。


(四)民诉:韩心怡/戴鹏


本科阶段期末复习听的第一位法考老师就是戴鹏老师,当时真的奉为男神,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戴鹏老师应该足够


但是个人在听课过程中,觉得戴老师各个阶段课程、讲义大同小异,没有拔高;所以我第二阶段就换了韩心怡老师,韩老师在结合案例、结合民商、讲透各个制度的关系等方面更胜一筹,更“主客一体”。如果是两考的考生,更建议韩老师;如果只考法考,戴鹏老师是减负的好选择。


【所用资料】

①戴鹏老师:精讲卷、真金题;

②韩心怡老师:民诉法精粹、客观题考前聚焦、主观题小蓝皮、主观题考前聚焦


P.S. 民诉的题目和往年真题比,变化尤大。


(五)商经知环劳:鄢梦萱/刘安琪


商经的每个老师几乎都有听过,各有短长,我主要听的还是鄢梦萱老师。个人认为,商经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记得分开商和经知劳环,前者更重理解、主观会考,后者考得浅显、主观不考、短期记忆即可。


(1)商法:

如果商法没有基础,或许郄鹏恩老师更为适合打基础;如果有一定基础,鄢梦萱老师更能帮助减负、较为清晰,但体系性稍弱;如果商法部分想学得深一点(比如主观想选做商法),可以听张海峡老师进行拔高;主观阶段,我听了刘安琪老师的考前聚焦,以两小时梳理法条,不容错过,绝对的宝藏老师。


(2)经环劳:

经济法、劳动法、环境法,其实是相差甚远的学科,所以各个老师各有短长,如果某个老师讲某个法听不懂,这一部分就大胆听别的老师。总的来说,鄢梦萱老师对于考点还是抓的最准的,记得萱姑的考前boss。(


(3)知产

曹新川老师的知产最好。


【所用资料】

①鄢梦萱老师:精讲、168、119、boss、主观冲刺一本通;

②刘安琪老师:主观大蓝皮、主观题考前聚焦


(六)理论:杜洪波


只要不介意课上有点“黄”,杜大大是最佳选择,清晰、风趣,尤其是最难的立法、人大部分,通过几张图就立即明白(这部分有听过别的老师,结果听了个寂寞)


个人不喜欢口诀派,只对杜大大的口诀例外,因为听过一遍就忘不掉。另外,不管客观题跟谁,主观题跟杜大大都是最佳选择。主观题的中特,我一次都没有练过,就听了两遍杜大大的主观题课,用在背书的时间不到两小时,外加进考场前看了四十分钟讲义。


【所用资料】

背诵版、真题卷、模拟题、主观小白皮。


P.S. 别看杜大大“很黄很暴力”,线下真人特别暖。


(七)行政:李佳


李佳老师非常认真负责,讲课水平也高,不二之选。佳佳的考前聚焦是知识点大回顾性质的,干货满满。


【所用资料】

真金题、背诵版、模拟题、客观题考前聚焦(黄韦博老师有一套资料,把题目变成填空题和判断题,对于我这种不喜欢背书的人来说,非常有助于记忆知识点)


(八)三国:杨帆


杨帆老师好像是法考唯一不衰的常青藤;如果已有基础,暑假可以跟着帆皇的带背,每天复习一点,减轻压力。


【所用资料】①杨帆老师:精粹版、真金题;②殷敏老师:客观题考前聚焦


P.S. 个人体验,殷敏老师客观题的考前聚焦是性价比最高的考前聚焦,命中率非常高。


【学习阶段】



今年由于疫情,考试推迟,战线极长,所以备考时间线可能不足取法。(推荐的时间安排详见考研篇)


第一阶段

我备考自2月1号开始,第一门是商法(因为自认这门课最薄弱),第二门是刑法(耗时1个月左右),第三门是民诉(耗时1周半),第四门是刑诉(耗时1周半),同时在整个阶段中贯穿学习民法,大约结束在五一。


第二阶段

五月到暑假前,以考研线为主,法考部分仅做已学科目的真题,同时在空闲时间听行政法和理论法的课程。


第三阶段

暑假。各科按需过一到两轮,理论法和三国法分解到每天,其他科目按几天一门的速度进行,提升刑法、民法(前期不懂的这个阶段统统解决),加强刑诉和民诉。


第四阶段

①九月到十月十五日。按平均每周一门的速度进行复习(只做题,基本不看书),加强行政、商法。

②考前最后十五天,每天每一门课都做点题,看考前聚焦,查漏补缺,加强宪法、经知环劳和三国。


第五阶段:客观题到主观题,以考研线为主,所以法考用时极少,补强弱势学科,并适当练习。


【科目分时】

根据番茄todo统计,最终的各科学习时长:

刑法210小时,

民法260小时,

刑诉120小时,

民诉86小时,

商法81小时,

经知环劳50小时,

行政92小时,

理论46小时(未计宪法部分),

三国36小时,

冲刺刷题111小时。


题外话:

坦白说,普通学校的一些法学课程授课水平怎样,大家心里有数。所以我大二下到大三阶段,一些科目都是自己按法考学的,比如刑诉、民诉、三国法,这种“前置”能够为正式备考减轻负担。


【客观题】



客观题实战的感觉,目前的考法和往年真题,尤其是15年以前的真题差距越来越大


一方面是考的越来越灵活,某一道题的选项又有行政又有刑诉,或者题干像三国、选项是民诉(大致意思,回忆不一定准确);


另一方面是当年的题目与往年真题的知识点重合率其实并不高。


说到底刷真题为的还是掌握知识点,不要过度迷恋遍数,民刑两遍左右,三诉三遍左右即可(第三刷针对错题即可)。最后阶段的刷题用书,推荐魔方法考的真题集,是按年次编的。个人在最后阶段没有进行完整的模考,做的题9成是纸质,也未影响到最后答题。在考试开始后,前几道题会有点不适应,做着做着就好了。


【主观题】



其实如果客观阶段备考扎实,按照主客一体的方式去学,那么主观题其实完全不成问题。


个人在主观题备考阶段由于两考,时间有限,没有做案例指导用书,真题也没有刷完。只有商法做完了鄢梦萱老师主观一本通中所附真题,刑法做了2、3年的真题,民法做了刘家安老师的模拟题(也只做了3、4道),刑诉做了2年的真题,民诉做了2、3道模拟题,中特只听了课没做过题,行政法完全放弃。现在看来,全靠客观阶段的学习。


在考试过程中,全部答完大概还有十五分钟剩余,一道小题修改了完答案,就到了交卷时间。时间还是相当紧张的,做完以后肯定觉得答得不完美,但是回头想,也没有更多时间来让我答得更完美,真的不必追求尽善尽美。


(1)关于查法条,今年是提供电子法条,可以检索法规名称,法规之下会显示章节(甚至像《民诉法解释》,法条本身没有分章节,提供的电子法规也给分了章节),相当好用。我约一半的题目进行了检索,如果对法条有大致了解,检索还是方便的。


(2)关于商法和行政法,目前看来选做已成惯例(如果今年不是,我不负责……),但是一般老师为求稳妥不会把话说死。个人认为在备考中,尤其两考生,应该有所取舍。我从备考之始,就坚定选做商法,把行政法完全当做客观题科目、按三国法的地位去学,可以减轻不少负担。(我行政法听课两轮半,真题做三遍,模拟题做一轮)


(3)至于主观题机考,打字速度基本不会构成对学生党的障碍,安啦。


上图是我平时练习主观题的截图


【好物推荐】



(1)褪色笔。用来做题,真题第一遍用褪色笔做,第二遍就不用再买书或用橡皮擦去擦之前的铅笔字迹。


(2)app“白描”。扫描非常方便,汇集错题相对方便。


3)app“竹马法考”。可以通过搜题号的方式收集错题,做真题本身并不推荐用app。


(4)播放器"PotPlayer"。调倍速非常好用。


(5)app“番茄ToDo”。可以用来安排与执行计划,检视完成度。



下篇:考研


【时间安排】



(其实建议从过完年就开始此计划,画完图不想再改了)


【英语】



注意:本人英语水平参考六级(大一裸考六级554),后期在英语上花的时间真的很少,可能两天才做一次真题,所有差点翻车,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适当调整。


一、课程推荐(括号标注昵称,因为资源常常被和谐,大名搜不到试试昵称)


(1)阅读:唐迟的阅读方法论;唐迟的刷题课(唐叔)

(2)完型、新题型:陈仲凯(陈兔兔)

(3)作文:石雷鹏(石麻麻)

(4)翻译:李大元


二、资料推荐


(1) 单词:朱伟的单词书(不知道现在叫啥了);墨墨背单词

(2) 阅读和刷题:张剑的黄皮书

(3) 完型、新题型、翻译:考虫的书

(4) 二刷真题:去淘宝搜考研英语一刷题。


三、经验与教训


(1)千万不要在背单词上枉费时间。这不是说不背单词,而是不能把背单词变成感动自己的事。其一,个人认为红宝书意义不大,红宝书求全,搜罗齐全冷门单词,但很多冷门单词不重复就真的不会再重复了。其二,用单词书的时候不要把会的单词算在自己的背诵量。我3月开始背单词的方法,就是先用单词书浏览,只把我不熟的单词放进背单词app中进入循环,只背这些。隔一定时间,再通览一遍单词书,进行更动(也把做阅读时不会的词选进app)。这样能最大程度上提高效率和减负。


(2)语法并不重要。说实话,对通过四六级的人来说,语法其实足够考研用了。考研几乎不会再时态之类的问题上出幺蛾子,而所谓长难句就是熟能生巧的问题。多读读,就不觉得长难句是个问题了。(如果有时间,在正式做阅读真题前,可以精读十篇左右的《经济学人》的封面文章(leader),精读下来会很有收获)


(3)警惕新题型。近年真题的感觉是,完型难度下降,新题型难度上升(我这次英语就栽在新题型了)。2010年前的完型可以不做,难度和现在相去太远;过去有种论调是完型太难,可以放弃,因为大家都差不多,但是以现在完型的难度,是应该尽量拿8-9分的。而新题型千万注意,不能以为就是2010-2016年左右的难度,近年在逐渐变难。至于阅读,个人认为难度和前几年相差不大。


(4)英语的练习不能停


(5)但也不需要大把时间给英语,最后大家在英语上差距不会太大。


【政治】



注意:本人政治水平参考新高考(政治选考满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适当调整。


一、课程推荐


(1)徐涛强化班的马原。(史纲也可以听,毛中特、思修真没必要,背就完事了)

(2)腿姐技巧班

(3)腿姐冲刺班(听时政部分即可)


二、资料推荐


(1)肖秀荣精讲精练(字典)、1000题(基础)、8套卷(冲刺)、4套卷(押题)。

(2)腿姐背诵手册、4套卷

(3)徐涛8套卷(如果政治基础不好,可以以徐涛的核心考案取代肖的精讲精练用)

(4)研木易木子最后的大题和选择题汇总。(大题就按这份背即可,比直接背肖四效果好,选择题汇总是将主要老师的选择题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最后几天翻一遍即可)


三、经验与教训


政治后期冲刺绝对来得及,但是注意马原里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部分一定要在10月份前做到无死角完全理解。前人都提醒过哲学的难度,但是我自己的体会是政治经济学才是后期最难的,当时差点翻车在这里。


【法学综合】



法大的法学综合已经有很成熟的学习方法了。


(1)听课:听机构的课(没必要听押题),建议只听宪法和法理即可,刑法、民法和民诉可以听法考课程(分别推荐柏浪涛的刑法、刘家安的民法和韩心怡的民诉)。听课一方面是理解知识点,便于后期背诵;另一方面是把握重点,毕竟精力有限,非重点要敢于舍。


(2)背书:我们机构的笔记已经足够用,同时买过其他家,完全没法比。因为是两考,我也选择了报班,可以带读带背,把任务分解到每天,并进行每周一次模考,还是很有效果的。


(3)对于时间规划,可以参考b站up主“范士卓”的视频。


(4)背书的方法,我采用的是改良版的艾宾浩斯曲线。即按照1、2、7、14的时间背,即当日、次日、一周后的同一日、二周后的同一日。相当有效。


【法制史专业课】



中法史额外推荐:


①黄源盛《中国法史导论》(拔高最佳,尤其是理论部分和晚清民国部分);

②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用来补充一些“骈文”式的答案);

③郭建《中国法制史(第二版)》(可以用来扫除一些不理解的知识障碍);

④丁凌华《中国法律制度史讲课实录》(在第一轮学习中,可以用来扫除一些不理解的知识障碍)


外法史额外推荐:


《新编外国法制史》(补充罗马法和英国法的知识)

市面上法制史几乎没有专门的笔记,建议暑假前形成自己的笔记。


笔记的形成思路(所有学科通用):

(1)针对某个知识点,首先思考这个会出名词解释还是简答还是论述、分析等题型;

(2)根据题型的容量,筛选知识点,小题小做,可以删去一些细节;大题大做,尽可能补充完备。

(3)整理方法:按背景、内容、形式、影响、意义、评价、相关制度等进行。在考卷上作答时,也可以这样扩展。


【时间安排】



从复习到最后,平均每天10小时的学习时间(你肯定会在这10个小时发呆、玩手机等)。相比于专门一周留一天放松的方式,我更推荐每天都学习,但是状态不好的日子可以少学一点,底线是5小时。


(彻底放弃学习后要再捡起来,那可太难了)一切都没有那么严格,只要自己明确自己最终的任务有哪些,并且可以保证完成即可。


我也有过半天玩手机或者学到一半学不下去回寝室洗衣服的情形。这10小时建议按分值分配给各个科目。比如后期政治、英语、法综和专业课,可以用2:2:3:3安排。至于上课,既然选择了考研,大三下的课程建议直接躺平,能逃就逃,多在图书馆里待一会。


【最后的最后】



两考是很艰难的事,同时追两只兔子难免患得患失。记得找到一个以上可以倾诉的人,可以商量商量。记得在生活里给自己创造一些幸福的机会,很奇妙,一瓶香水,一包薯片,一种薄荷糖,一只漂亮的帆布袋都可以支撑我们走过一段艰难的岁月。只要你踏踏实实一步一步走到最后,就已经站在胜利的门槛前。


本文编辑:彭彭


历史推送

1.发刊词 | 容大法大考研,正式起航
2.建议收藏 | 法大考研指定教材、考试范围一览
3.学习经验 | 法考客观题考前一个月经验贴
4.考研经验 | 所谓奇迹,不过坚持二字:三本学子圆梦法大民诉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