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超详细非典型经验贴:法考和考研如何兼得
发布于 2021-09-04 15:41 ,所属分类:司法考试学习资料
作者简介

时间仿佛在大四毕业这年的暑假打了个结,西政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如约而至。我拿着它在阳光下看了看,和快递小哥道了声谢,便回家了。似乎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激动和开心在复试成绩和排名出来的时候就已经透支,这个时候我着眼的是我又将开启一段新的校园生涯,继续做学生,和人们口中的社会仍旧差着一定的距离。
因为我所在的院校实在是极其普通,哪怕是在一众二本学院中,可能都没有什么人听过。我不刻意介绍它本身,就带着一点回避。让我写考研经验贴的人有很多,学弟学妹们,身边的朋友们甚至是学院的老师们,但我一直迟迟难以下笔。
我也曾在20年的五月、六月对未来一无所知的人,等日历不知道什么时候翻到了九月,疫情之后我久违地回到学校,九月的天依旧很热,我拖着自己八十斤重的行李,上到五楼久违的宿舍,那时的我在已经开始在宿舍二楼的自习室放上几本书,这将是我未来几个月教学楼关门后的栖身之所了。站在九月的我,想着未来的三个月,10月法考客观题,11月法考主观题,12月考研。一切都充满着不确定性。
我想我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再去打量那段日子,或者这样更加客观,也更对读者负责。因我曾在尚未毕业的日子写过一个无比详细的经验贴,当然这种详细,不是网络上所谓的“手把手”和“保姆级”教程。这种详细,是我对备考任何一场考试本质的思考,是我对无数个半途夭折的计划之后依然上岸的思考,是一种对“考研的难度”的祛魅,也是一种提醒,提醒自己,自己并没有完成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只不过是准备了一场考试,然后中途或踌躇满志或义愤填膺或不情不愿或自我放弃般地坚持到了考场。
我坚持完成了考试,并在考完后,幼稚地说道,我就不相信有人能把西政出的卷子从头到尾写的又快又好,我不相信那些乍一看上去没几个熟悉题目的试卷能够遇见一个骄傲的征服者。在有限的时间里,我需要克服紧张和压力,以及监考老师不负责任地小声说话,不断开门进门(坐在第一排靠近讲台的我真的有被影响到!)
写到这里,我又意识到了,我是不是铺垫的太长了,一定有人开始嫌弃我的不入正题,嫌弃我的罗里吧嗦,恨不得拖动进度条,调整二倍速,去看看我这个经验贴的干货在哪里。情理之中。一个人是极其有限的,我不得不说,我这篇文的写就一定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自己的经验并且回应了那些曾要求我写经验贴的人的要求。我试图让自己回到那些来不及在食堂吃早餐,带着馒头和自己的黄色保温杯在图书馆二楼的晨读区,一边啃馒头一边读英语的时刻,我这么说并不是要苦情地表现自己的不容易和努力,而是想说,这个方法适合我。
在坚信睡眠规律6个小时足够的情况下,强迫自己起床,刷了支付宝骑着小蓝到图书馆,我并没有完全醒来,嚼馒头这个动作能够让我对入眼的每一篇勾勾画画的阅读理解感受颇深,仿佛只要我一边吃一边看,就可以安静而迅速地消化这些知识点。我也记得自己当初从一个连法硕和学硕都分不清楚的人,到在一堆经验贴里穿行的过程中的迷茫,看经验贴的目的似乎不是真的要获取啥经验,而是求得一种心理安慰,一种沿着前人走的路,或许成功的概率会更大吧,索取确定性。这种确定性就像是定心丸,我必须要求确认,去打量自己的成功的概率。到这里,我觉得也絮叨得差不多了,该好好说点正事了。
一、我为什么要考研?
二、我怎么选的学校?
三、法考和考研,怎么选择?
四、法考
五、考研篇
六、再回首
进来窗外细雨蒙蒙,上岸名单出来后,我曾无数次地梦见自己错过考试,或者已有的成绩被道不明的原因取消。醒来之后,发呆般端详着宿舍外面的天空,分不清梦境或是现实。
考研,不过是部分大学毕业的人选择了换乘另一站列车,去看自己想看的风景,去经历自己想要的未来,去为了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努力。至于列车的终点站在哪,未来到底是何图景,没有人知道。
法考考研这一路,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只希望诸君能够不辜负自己的志趣,不挥霍时间。在“内卷”和“躺平”的两极之间,选择适合自己的状态。时间终会过去,未来也会到来。这一程风景亦独特,请欣赏着并享受着!
祝愿读此文的诸君皆可得偿所愿!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