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以后 重新出发2021年湖丽衢高三一模语文卷评析

发布于 2021-11-07 22:04 ,所属分类:中小学语文学习资料

联合知恩一模启示


2022届高三考生一模考试已结束,知恩培训学校(联合知恩)特聘请高中各学科名师为学员们解析一模试题,提出高考备考建议。本期,我们很荣幸请到了浙江省高中语文特级教师,原湖州中学校长沈培健老师就本次湖丽衢高三一模语文考试做一个试卷简评和后期语文学科学习建议,相信会对所有老师和考生有所启迪。

一模以后 重新出发



本周高三的第一次模拟考试。可以说是本届高三教学现状的一次自检:学校、老师、学生,讲授、操练、反馈,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一定会在这次考试的推动下,激发活力,以利再战。

就一模的语文试卷而言,它既是对高中教学的回顾和审视,也是为明年毕业时节的演练和警策:


长相:


平和平实、周全细到,既没有以鲜亮唬人,也没有以艰深蒙人,这就是温暖,温暖老师、学生,以及家长。题型、题量、难度等诸多元素,都是沉稳厚重的,到位而不越位,求新而不求怪,相信师生们对它的模样不会陌生。

这样的长相,会不会就是明年它的样子呢?这当然无法断定,但可以断定的是,以浙江省自主命题这些年来的一贯态度和形色,我们有理由相信,稳定,是基调,求新,是智取。


格局:


推陈出新,实而后活。

现代文阅读,有关绿色技术的审视,既是过去,也是当下,既是检索,也是展望。而《红唇绿嘴》,则是在魔幻现实主义浸染下的莫言的一家之言。

莫言的这篇小说,和他其他的不少作品一样,是以近乎“实录”的方式描摹民众(通常是乡间底层人物)的生活场景和心理底色的。大而言之,多是自私的、灰暗的,其貌不扬而又自以为是的,村社干部尤为猥琐,村里乡亲表面言来语去十分近乎,其实言不由衷人情浇薄。——这是莫言的小说的大概。

看一看,想一想,是不是万变难离其宗?


主旨:


一是评估,自知冷暖。平时的练习,点点滴滴,细细碎碎,零打碎敲的,在老师那儿,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但学生们并不一定就能提纲挈领,结成网络,一次有模有样的考查,是有双向细目表的工程,编制了,施行了,在回过头来检视一番,可以让大家知道自己哪儿热,已经心到手到,差不多形成肌肉记忆了,而这下也知道自己哪儿冷,还有许多的不熟悉,或者只是似是而非的了解,只是大约摸张(吴语特有成语,意为大概,估摸。)的瞎蒙。

二是检点,扬长补短。在这个基础上,自己的家底就有个大概了,然后,缺失的,找,不足的,补,擅长的,维护,特异的,坚守。没有人,会十全十美,所以,这次的检点,是给了我们求得“更好”的一个机会。

比如说,这次的小说阅读,实际上是可以建立一个模型的。其中的高参是被漫画化的,不仅不可爱,而且让人讨厌。说不上高大,当然也不可归入卑鄙,她就是乡间的一个寻常人物。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都会点头:这样的人物,有点小聪明,很会讲故事,多少有点人际关系,可以和体面人搭讪,也会对可怜人施舍的,常常是个“人物”,会成为众人的谈资的。

试卷上的几个阅读题目,有了思路,有了模式,是容易解答的。

三是提神,重新出发。这次的作文是“贴标签”的话题。同学们可以再看下题干:

小时候,我们常给剧中人物贴上“好人”“坏人”的标签;长大后,我们也常给生活贴上各种标签。“贴标签”可以提高认识复杂世界的效率,但也会忽略许多细节。


这是一个友好的设计,除了诗歌都可以写,除了常识,似乎不需再及其余,写满了800字,谈的是“贴标签”,就完事了。

然而,同学们还是得睁大眼睛,要知道,自己已经高三了,就作文而言,不仅要说对,更要说好。像这样没有太大审题立意难度的,大多数同学都可以入门,都方便动笔,但是要写到位,得高分,仍然是很不容易的。


要提升自己文字的档次,在循规蹈矩,满足命题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应该:


#1

主题鲜明,但不能偏激,不能狭隘,得有个辩证的站位,得有个稳便的构架,“贴标签”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其实质是对戏剧中、现实中人物的基本评定,好或者坏,你认定这样的简单粗暴是不合适的,不正确的,这可以作为你文章的基本立意,但是,“贴标签”难道不是最有效率的认定吗?细节固然需要,但是,首先注重大节、大是大非,这样的路径选择,不是也无可厚非吗?这一层,也应该顾及。


#2

内容详实,还得接上地气,垒出层次,得有丰富多样的支撑性材料和表现形式。内容上的层次,不是同一性质的例子,而且以例代议,而是新鲜的例证和多样的性质(事实、数据、名言以及逻辑等);形式上的层次,是起承转合,是正反、内外、前后、上下,以及正-反-合的交相辉映。


#3

话里话外,都是作料,也都是生长点。题目中的“小时候”“长大后”只是年龄的小和大,只是认知的稚拙和老成?如果你醒悟了其中的奥妙,就知道在哪里着手,从哪里下手,以及怎样大显身手了。最后一句话,其实是一个基本设定:立一点,管两面,三三为定。“贴标签”有失粗暴既未必合乎事实,也往往不合逻辑;这样的行为如果习以为常,可能泛化而至于其它的方方面面,后果很严重。然而,对“贴标签”的认可,甚至坚持,也并非全无道理。


——其实,只要理清了,想清了一模的立意、长相和格局,我们也就知道今后该怎么办了。(沈培健,2021年11月4日)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