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届高考语文小说精读精练:《疙瘩的幸福之路》

发布于 2021-11-07 22:40 ,所属分类:中小学语文学习资料

青年之幸福,奋斗之幸福也。作家李利军初中时受到语文老师的鼓励,在班上诵读自己的文章,使其信心百倍,从此写作成了他的挚爱,一并积攒了很多写作的经验——“需要多储备、多积累,我会随身携带一个本子积累素材,灵感来了,及时记录。”“要想写出贴合百姓生活的好文章,就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我还有个特别的习惯,就是记录梦境。”写作必须“与时代紧密相连”“写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事物,给读者带来新的阅读体验。”他还告诫年轻人,文学创作没有捷径可言,要多阅读,多练习,勤动笔,尤其要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他的这篇《疙瘩的幸福之路》,讲述老同学联合帮扶懒汉疙瘩成功脱贫,全村人共同走上幸福之路的故事,以小见大,发人深省。 ——引自网络

2021 届高考语文小说精读精练:《疙瘩的幸福之路》

文 本 研 读

(注:>>>处为文章精析)

疙瘩的幸福之路

>>>”疙瘩”“幸福”都是一语双关,以点带面,意蕴深广

作者:李利军

太阳爬上树梢,疙瘩磨磨蹭蹭地从铺满稻草的铺上爬起来,双手抄在袖筒里,来到幸福家门口。(日上三竿,疙瘩才起,懒惰可见)幸福家的那只狗蹲在门口,像蒋门神,朝他虎视眈眈地望,望得他心里发毛。(比喻,生动突出狗让人发毛的状态,暗示疙瘩平时与幸福关系生疏,不免有些临时抱佛脚)他不敢再上前,就扯着嗓子喊:“幸福,幸福....”(反复增强语气,表现其对待小事胆怵,为后文对待大事不思进取,只知投机取巧作铺垫。)

>>>情节的开端:懒人登场,

幸福是他小学同学,不过,因为爹妈先后去世,作为孤儿的他,只念到三年级就下来了,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幸福却是念完了初中就去当兵的。幸福的部队在浙江,那里经济比较发达,他是个有心人,休息时经常跑跑市场,逛逛书店,还真学到了真经,当兵和学手艺两不误,退役回来后,他用安置费搞起了塑料大棚,养花!两年就搞出了名堂,还带了十几个人一起干,有滋有味的。(幸福身世凄苦,却痛而不言:勤奋好学,与时俱进,知恩图报)喊疙瘩去做帮手,干了几天,懒散惯的疙瘩嫌累,不去了。幸福皱起了眉头。(心理因素决定外部表情,细节描写,表现幸福陷入思考,暗下决心,解决“疙瘩”,拔掉“穷根”,势在必行,)

(插叙两人的同学关系及幸福的发家历程,为后文全村人致富提供有力的支撑,丰满人物形象。)

>>>暗线:幸福与境遇奋斗,一展人生之春.

幸福从部队回村的第三年,村民选举他担任村主任。(幸福受村民推崇,照应前文帮助他人的情节)疙瘩知道了,嘿嘿地笑。(疙瘩笑而不语,带有玩世不恭的意味)

幸福媳妇正吃饭,端着碗从锅屋来到大门口,见是疙瘩,问啥事,疙瘩讪讪地笑,用油乎乎的袖子擦一下发痒的鼻子,问:“幸福呢?”

幸福媳妇说:“去村委会了。”

疙瘩笑笑说:“俺那个救济的事,这回可就仗着他了呢!"

幸福媳妇转着碗吸溜一口稀饭,笑笑说:“怕是不中吧?"(“油乎乎”“发痒”写疙瘩穷且懒的个性;幸福媳妇“笑笑”,是为其善意地化解场面的尴尬,侧面突出幸福为人正直。)

“不中?怎么不中?”疙瘩不相信。

来到村委会,幸福和几个人在开会,疙瘩把他喊出来,幸福问啥事?疙瘩说:“俺救济的事,你得给俺想着!”(疙瘩目光短浅,冲动而不顾公私场合;而幸福是道德当身,不徇私情,不愧为扶贫路上的“领头雁”,二人形成鲜明对比)

“拉倒吧,”幸福说,“你就死了这条心吧,好手好脚的,要想吃饭就得干活!”(幸福直言不讳,说出对方问题的症结)

>>>暗线:幸福与经验奋斗,一展人生之华

一屋的人都朝他看,哄地笑了起来,幸福转过身,呼啦一声把门关实了。(疙瘩羞愧难当,灰溜溜地转身,“呼啦一声“重重关门,以示不满;“关实”表示不再打扰,似有决绝之意。)

疙瘩被堵得够呛,脑子里一片空白,他悻悻地往回走,想:“当屁大点官,就烧成这样!”(口语化、俚俗化,通俗易懂,前文的“不中”你得给俺想着”,此处的“堵得够呛”“屁大点”,

后文的“轴”,极富乡土气息,鲜活真实,符合人物身份;“悻悻”运用叠词,强调疙瘩为幸福的“铁面无私”而心生埋怨。)

>>>情节发展:求”助”不得

疙瘩不吃不喝,睡到第二天晌午,听到外面有脚步声,也懒得起来。柴笆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进来的是一手拎瓶烧酒,一手拎几样熟食的二华。闻到猪头肉的香味,疙瘩马上来了精神,咕咚坐了起来。(对比,疙瘩不吃不喝、不起床与闻到香味来了精神,其中不吃不喝是对幸福有怨气,不起床、闻香而起是又懒又馋的表现,呼应开头;自我放弃是一种结局“铺满稻草的床铺”“柴笆门”“闻到猪头肉......来了精神”等描写,贫困自现,让人伤怀。)

三杯烧酒下肚,二华脖子也粗了,脸也红了,说:“幸福现在真是可以了啊,小时候咱们三个同学玩的事情都忘脑后窝去了?你跟他还坐了三年的同桌呢,现在做了个什么村主任就对咱们爱理不理的!“二华把熟菜摆好,疙瘩倒酒,二华又说:“听说,昨天还骂了你?(二华在喝酒、闲聊中营造氛围与等待时机,以“引君入瓮”。)

疙瘩怏怏地喝了口酒说:“不提他。”(疙瘩怏怏地喝酒,不满于幸福置同学情谊于不顾的表现,故而转移话题。)

隔天,二华又来了,这回带来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对疙瘩说:"这是上面派到我们村的大学生村官,支部副书记小李,幸福的助手,家是市里的。”(另一关键人物小李出场为后文引领村里人走出贫苦作铺垫。)

疙瘩一听到幸福,脑门子就轴起来了。(“轴”,突出疙瘩认死理,不知变通的性格特点)二华问:“疙瘩,你爹在世时,你不是跟他学过柳编的活儿吗?忘了没?"

疙瘩望望二华,摇摇头:“哪能忘呢?"(动作、语言描写,加之叠词,强调难忘父亲及其手艺,可见其本性纯良。)

二华像是想了想,说:“不如你编个挂篮簸箕之类的,小李帮你在市里想办法销售,城里人现在认这个呢!”(“像是”,证明二华是有备而来,发挥优势是硬道理,为后文揭开答案作铺垫。)

小李忙说:“是的是的,我奶奶特别喜欢这些柳编的物件,老是吵着要我爸买个簸箕,就是找不到地方呢!*

疙瘩苦笑一下:“那能弄几个小钱啊?"(苦笑中反问,表明疙瘩心情不悦,有些勉强。)

二华说:"小钱也是钱啊,弄一点是一点嘛,总比闲着强呢!再说了,弄好了,也气气幸福啊!"(二华采用激将法,两人说好要"气气”幸福,这是扶贫先扶志的做法。)

二华就成了疙瘩的常客,在他的催促下,疙瘩还真的捣鼓起来了。(疙瘩主观虽囿于懒惰,在二华的不断催促下才“捣鼓起来”,足见扶贫不是养懒汉,致富要靠自己干的道理)忙了一个多月,二华和小李把那些玩意儿拉到市里去,回来就给疙瘩两百块钱呢!送走二华和小李,疙疼把两张百元大钞拿出来,翻来覆去地看,生怕长腿跑了。他在屋里又蹦又跳,嘿嘿地乐。乐够了又哭,呜呜,呜呜呜。(幸福的泪是由劳动的汗水酿成,疙瘩咸鱼翻身,命运被改写,故而有对这份辛苦钱的到来,既惊喜又珍爱,再到喜极而泣的表现。)

日子一天天在汗水里泡着。来年秋天,疙瘩在二华和小李的帮助下,盖起了三间瓦房,拉个院子。邻村的老姑娘大巧的爹妈见他有点出息,托人说媒。一说就成了。结了婚,两口子一起忙着编柳编,滋润得很。(努力是另一种结局,疙瘩依靠勋劳双手踏上幸福之路,这真是产业扶贫开出“幸福花”,贫困户脱贫又脱单。)

>>>情节高潮:脱贫致富。

这回是疙瘩喊二华来家喝酒,二华带着小李。席间,疙瘩问:“这一阵咋没见着幸福?”(疙瘩有一阵没见到幸福,暗示他并不在村中,为后文提到他被破格提拔埋下伏笔)二华没搭腔,却说:“村里准备成立一个柳编工艺厂,你看行不行?"

疙瘩急了,说:“那不是跟俺抢生意吗?”

”哈哈,”二华笑了起来说,“要是那个厂请你去做技术指导,如何?”(脱贫困难户转变为脱贫先锋,“造血式“产业扶信成效显著。)

“俺?“疙瘩舌头不听使唤了,指了指自己的鼻子,两个手像扇蒲扇一样直摇,就连上菜的大巧也腾出一只手捂着嘴笑。(直接写他的语言与动作,突出其不相信自己“土疙瘩”变成“金疙疫”的事实,大巧的捂嘴笑是幸福的笑,这是侧面写出对丈夫疙瘩的赞美。)

二华又说:”幸福因为工作干得好,被破格提拔到镇里做副镇长了,现在小李是咱们村支书了,我被确定为村主任候选人。"

“是啊,疙瘩大哥,”小李说,”恭喜你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行列!你是我们村最后一个贫困户这下,我们村的贫困帽子可要用得远远的了!"(这是突破精准扶然的“最后一公里”前后对比,疙瘩的懒惰贫困与脱贫致富。)

二华嘿嘿地笑:“当初,幸福担心你不配合,就和我演一个双簧呢。”(扶贫扶智,和盘托出唱“双簧”明线与幸福等村干部帮扶疙瘩走上”幸福路”的暗线在此相扣 ,暗线浮出水面。)

>>>暗线:幸福与时代奋斗,一展人生之王,

疙瘩痴痴地望着二华,又望望小李,木头一样杵着。(“痴痴”“望望”运用叠词,“木头一样杵着”比喻说法,强调他不知所措愣住的样子,曾错怪幸福的他,此时有些无所适从。)

娘妇大巧拎着一壶热水走了进来。一股春风被带到屋子里,薰薰地,就包围了他们。(坚持下去,清风自来。借景暗示扶贫政策给农民送来了“春风”,表现疙疼一家脱贫后的幸福心情;幸福退伍不褪色,扶贫立新功,解决全村的“疙瘩”,诠释了村干部的责任与担当,唱响扶贫致富的凯歌;以景结情,为善至乐,余韵悠长。)

>>>情节结局:谜底揭晓.

(节选自《小说选刊》2020 年第 6期,有删改)

阅读理解题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太阳爬上树梢",这看似漫不经心的一笔,不仅点明了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而且暗示了疙瘩懒散的精神状态。

B.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疙瘩向村里要救济、发牢骚、编柳编,走上了"幸福路"是明线,幸福等村干部帮扶疙瘩走上了"幸福路"是暗线。

C.小说以顺叙为主,第二、三自然段的补叙交代了幸福与疙瘩的关系,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补充说明幸福的经历,丰富了人物的形象。

D.小说长于对话描写和细节刻画;语言清新自然,雅俗共赏;篇末的"一股春风被带到屋子里,薰薰地,就包围了他们"一句,意韵绵长,耐人寻味。

答:C("补叙"错,应该是插叙。故选 C项。)

8.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幸福"的形象特征。(6分)

答:(1)他头脑灵活,好学上进。服役期间,利用休息时间跑市场,逛书店,当兵和学手艺两不误。(2)他敢想敢干,心胸豁达。养花刚弄出点名堂,就让十多个村民一起干,不落下老同学疙瘩。(3)他坚持原则,不徇私情。坚决拒绝老同学疙瘩"要救济"的要求,告诚他靠勤劳摆脱围境。(4)他方法灵活.成绩突出。演"双簧"引导疙瘩脱贫致富,因工作出色被破格提拔为副镇长。(每点 2分,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9.小说原题是"我要找幸福",编者更改为"疙瘩的幸福之路",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编者更改题目的理由。(6分)

答:①从形象设计看,小说的主人公是疙瘩,原题容易让读者产生误解"幸福"是人还是生活?小说主要讲疙瘩寻找幸福生活的故事,疙瘩才是主人公。②从情节安排看,疙瘩请求救济、疙瘩喝酒、疙瘩编柳编致富、疙瘩娶妻、疙瘩做技术指导,修改后题目更能涵盖全文。③从主旨揭示看,疙瘩能够走上幸福之路,全靠村主任幸福他们的引导、帮助,修改后的标题能够以点带面,具有更为深广的意蕴。(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