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乡镇中学曾经的辉煌

发布于 2021-11-08 00:35 ,所属分类:中小学语文学习资料



2000年前的学校


双桥中学曾经名高桥中学,在80年代是丹棱县初中教育一面旗帜。80年代中期,由于升学率高,来自县城包括洪雅县周边乡镇来此求学的不少。以每年20多左右的学生升学中等专业学校,接近全县半数,而名声响亮。由于双桥是全县数一数二的人口大镇(人数近两万人——不含与中隆合并时期),2001-2005年间学生人数达到近千人,2004年在册学生为981人,规模达到17个班。

双中新千年教学楼


双桥中学是在文革期间学校开始恢复正常上课开办的,始建与1969年。已经走过半年世纪的历程,其中1976年和1977年开办过两个年级的高中班,是一所纯初级中学。学校从开办起50多年,只有教舍的变化,地址一直在那里,算是一块培养人才的风水宝地。

双中校园近貌


学校教育成绩的辉煌,与双桥作为端淑故里人杰地尊师重教的传统,加上芒硝为主的产业支撑有关,更主要的80年代开始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以重视知识尊重人才为突破口,在成就国家伟业的同时,也成就在双桥中学,让双桥中学在全到的乡镇中学中80年代到本世纪初近30多年的时间,处于领先的地位。

80年代一群意气风发的老师


学校良好的教育水平,先后涌现出不少优秀的教师。1986年何光彩,2009年董建,2007年和2012年周玲,2017年盛夏娇,2019年罗容,2020年刘启林,2021年陈斌等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2015年,李文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受到到县级表彰的优秀教师数至少不下四十人。长期的办学,在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的感召下,逐步形成了“敬业、爱生、严谨、善导”教风,拥有一支质量过硬的师资队伍的学校。

80年代中期教师全家福


学校传承端淑事在人为的为学精神,学校形成了“勤思、善学、探索、求真”的学风,“尚德、民主、和谐、进步”的校风。培养出不少优秀的管理和科技人才,有女妇产科主任医师毛艳群,物理学教授,天体物理学罗志全,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清礼,国家一级建造师、正高级工程师罗建林,麻醉科主任医师陈学军,华为技术骨干博士发明专利拥有者杨讯,女博士、教授罗宿星等。还有眉山市城乡规划监督委员副主任张光志,乐山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师陈瑞国。眉山市社科联副主席、青神县副县长,县人大副主任等管理人才。他们仍然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领军作用。他们都以曾经在双桥中学遇到接受好的教育,遇到好的老师而庆幸。

几乎与学校同龄的两棵梧桐树,直径50多厘米依然根深叶茂 (2)


双桥中学作为教育人才成长的摇篮,造就了丹棱地方教育的人才,在学校工作过的老师成为丹棱教育的精英,有十多名担任过中学校长,担任了如丹棱中学、丹棱职业中学、县教研室、进修校、教仪站这些丹棱教育关键岗位的负责人,走出了三位分管教育的副局长。

为学石


学校以“德能并举,为学致用”为办学思想,以“天下事,为之则易,不为则难”为校训,2011年被眉山市教育局评为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2013年5月,在《我的中国梦》读书征文活动中,被团中央学校部、语文报授予优秀组织奖2017年,罗心怡同学荣获第十二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四川赛区一等奖,“文轩文学之星”荣誉称号,总决赛中获一等奖。是一代代的双桥中学人,深耕在这块人杰地灵的沃土,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学校操场


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出生率由17—20%,下降到2—3%,适龄学生人数减少,加上城镇化进程加快,条件稍好一些的家庭的学生,都随父母或者送进城就读。如今的双桥中学只有6个班,学生人数不足250人,仅是高峰期的四分之一。按照教育的总体部署,再过不了几年,全县的初级中学不在乡镇办学,农村的孩子都要到县城以上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成才条件和机会会更多,双桥的学子未来必定走得更远更有出息。而双桥中学曾经的辉煌,一所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乡亲父老和渴望,也将存留在人们的美谈中。

学校展板


正如一位地双桥中学挥洒了青春的老师再次回到校园的感慨:我却依然为自己曾真诚的付出,与双桥中学结下深深的情缘而无怨无悔,而倍感欣慰。


我们都曾是双桥中学人!

都曾用最靓丽的青春年华

融合其中

一起编织过最美的梦

每一次走进校园

都是倍感亲切与怀恋

浓浓的思念与回忆

油然而生

80年代一首曲调优美昂扬的校歌

安溪河水,

静静流淌。

端淑故里,

是我们可爱的家乡。

脚踏着双桥的土地,

地下有无尽的宝藏。

我们用智慧和汗水,

实现富裕小康。

我们是骄傲的中学生,

胸怀着远大的理想。

我们用勤奋和努力,

创造崭新的辉煌。

安溪河水,

静静流淌。

端淑故里,

是我们可爱的家乡。



作者:骆志勤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