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贵金题、柏浪涛真题课程已更】2020法考刑法精选模拟题3考点:罪刑法定原则
发布于 2021-05-21 10:12 ,所属分类:司法考试学习资料
注:每日法考资料更新汇总,请下拉到最下方的留言区查看。
如果您下拉看不到留言,请先gongzhong号:司考法考,再点击查看当天最新文章即可查看。
更多法考资料请加:bainaziyuan获取。
5.16资料更新——资料见留言区
1.推荐【音频+视频+讲义】2021年ZH法考客观专题金题民法-孟宪贵01-03
2.推荐【音频+视频+讲义】2021年柏杜主客一体刑法攻略真题-柏浪涛01-11
3.【音频+视频+讲义】2021年柏杜面授系统强化刑诉-温云云04-06
4.推荐【音频+视频+讲义】2021年瑞达内部主观题精讲民诉-韩心怡01-04
5.推荐【音频+视频+讲义】2021年瑞达内部精讲班商经-李晗01-04
6.【音频+视频+讲义】2021年文都私塾客观题刑法-方鹏11
7.推荐【音频+视频+讲义】2021年众合内部强化班民诉-戴鹏03-06
8.【音频+视频+讲义】2021年文都私塾客观真题三国法-王斌01
9.【音频+讲义】2021年法考客观私塾重难点精讲民诉-杨秀清11
10.【音频+视频+讲义】2021年瑞达主观题精讲刑法-刘凤科01-03
11.【音频+视频+讲义】2021年瑞达主观题精讲民诉-韩心怡01-02
12.【音频+视频+讲义】2021年ZH法考客观专题金题民法-李建伟01-49
13.【视频+讲义】2021年ZH法考客观专题金题三国法-李曰龙14-19
14.推荐【音频+视频+讲义】2021年柏杜主客一体民法攻略真题-曹兴明01-16
关于刑法与民法的关系及刑法的适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个行为如果构成民法上的无权处分,则不构成刑法上的财产犯罪
B.—个行为如果构成民法上的合同欺诈,则不构成刑法上的诈骗罪
C.一项财产性利益在民法上具有非法性,则刑法对此不予保护
D.刑法第13条的但书规定是:“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法官可以直接依据该规定对被告人作无罪处理
【考点】刑民关系,罪刑法定原则
【解析】AB项,民法(及行政法)与刑法的关系,二者不是对立排斥、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低位阶与高位阶的关系。这个位阶关系,是从适用顺序而言,而非指效力等级。二者效力等级是相同的,都是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也即,不是A与-A的关系,而是A与A+B的关系。不能因为一个行为符合民法上的要件,就以此认定该行为不构成犯罪。例如,甲将乙打成轻微伤,只是民法上的侵权行为;打成轻伤或重伤,既是民法上的侵权行为,又是刑法上的故意伤害行为,此时定故意伤害罪,然后附带民事诉讼。这是因为高位阶法优于低位阶法。
A项,一个行为属于民法上的无权处分,完全可以进而构成刑法上的犯罪,比如盗窃罪。
B项,一个行为属于民法上的合同欺诈,完全可以进而构成合同诈骗罪。
C项,财产性利益,是指有形财物以外的财产上的利益,主要是指债权,债权是一种请求权。民法上认定为非法的财产性利益,刑法不予保护。这是因为,财产性利益主要是债权,债权是请求权,请求权要求具有请求的可能性。例如,甲一开始想给钱,让卖淫女服务完后,才产生了不给钱的想法,用假币支付嫖资。甲不构成诈骗罪,因为嫖资属于非法的财产性利益。但甲构成使用假币罪。如果甲支付了3000元嫖资,又使用欺骗方式骗回来,则构成诈骗罪,因为此时诈骗的对象是有形财物。
D项,应正确认识刑法第13条的但书。其规定:“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实务中有法官依据该规定对被告人作无罪处理。例如,甲对母亲实施安乐死,法官依据第13条但书规定,对甲作无罪处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甲有罪,只是量刑可以轻一些。第13条的但书只是刑法总则对刑法谦抑性的一种概括强调,不能作为有罪无罪的判断标准,否则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罪状便形同虚设。
综上,本题答案是C。
【答案】C
QQ法考刷题群:571842714,限时免费加入中,欢迎加入我们一起开启2021法考刷题之旅!
可在微店查看详细介绍:https://k.koudai.com/cAj3n9yT
【5.10日资料已更】客观题倒计时123天——您再不做真题真的意味着自我放弃,您可以算算现在开始做真题,到考前还能做几遍?
【资料在留言区】备战法考“五要”、“五忌”——法考必看!【资料见留言区】如果法考有捷径——那就是熟做历年真题,并掌握真题对应的考点!
【通关经验】在职、带娃宝爸如何刷题三万六千多道?
过法考并不难,只要你使用机器人刷题系统刷题1万道+,错题强化正确率达到80%+——用真实数据来说话!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