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带班经验,我发现历年失败的法考生都有这几个共同点!你中招了吗?

发布于 2021-05-21 10:33 ,所属分类:司法考试学习资料

年是我带班的第7个年头,接触的法考生也有数十万,每年都会带不同阶段的考生(有起步早的,也有起步晚的),觉晓法考后台也已经汇集了几十万的学习数据。根据这6年多的带班经验以及无数考生的学习数据和过线结果分析,我发现其实大部分考不过法考的同学(尤其是在职)都有一些非常明显的共同点。


一、没有应试思维,把考试=做研究
很多同学把法考当成学习法律,非要去深究专研每一个知识点,也不管这个知识点在历年考试中出现频率是多还是少,也不管自己的备考时间是长还是短。结果导致教材越学越厚,时间越用越多,永远结束不了当前的科目。自己凭借兴趣听课,听段子,也不做题,也不定期复习巩固,这样肯定学不好,过不了,即使再给你一年的时间都过不了!

我一直强调:法考是一门考试,还是一门过线考试!这就意味着它只要过线就好,不要求你一定要去拔高(也没有时间),一定要去做第一名(做了也没有奖励)!既然是过线考试,就一定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有常考的也有偏的,有基础的也有难的。比如刑法每年都考认识错误,共同犯罪,因果关系,犯罪形态,分则几百个罪名,爱考的不会超过30个。这就需要你针对考试这个性质去复习,找到一个性价比最高的时间分配法则,学会放弃在法考中非常重要。
因此你可以按照下图的逻辑,有重点的复习↓

ps:我之前整理了法考核心6科考频考点表(包含客观题+主观题),需要的同学可以在订阅号后台回复:考点表,获取高清PDF。

考试=迅速听课+多复习重点+多做题+偏的、有难度的可以放弃+多背要点
如果你能找到高考前那几个月的应试效率(听课、做题、做卷子、多检测、多记忆、多复习),你一定能够过法考!


二、没找到适合的学习资料
有些同学法考考不过的原因可能你不是不努力,而是从最开始就选错了资料。现在法考市面上,同一个机构、同一个老师、覆盖同样的知识点,可能就会有多个版本。一个版本需要将近100小时(搭配600+页的学习包教材),一个版本只需要40小时(搭配300页的内部讲义)。


如果你是备考时间充足,每天可以学8-10个小时左右,学得细一点,全一点,偶尔听听段子也没有问题,时间对于你来说是够的。
如果你本来备考时间就少(比如在职,起步又晚的同学),每天3-4小时左右,却偏偏选择那些100小时的课,600页的教材,单单学完一个科目就需要花上1个月的时间,还不包括做题、二轮、复习等等。法考总共8个科目,你在一轮中就需要花七八个月,考前肯定不可能学完。

另外,很多同学喜欢在网上搜【3个月过法考】【1个月过法考】之类的经验贴,感觉很厉害,然后一股脑就开始买里面推荐的资料,学里面的计划。殊不知你们的基础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一个法本生看看书就能懂的知识点,你可能连专业名词都不会,听课就是听不懂,做题就是做不对,怎么办?

所以,关于资料的选择方面,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基础来做决定,别人的推荐不一定适合你,一定要先看清楚你俩的基本情况是不是吻合!

有些同学不清楚法考需要哪些资料,这是我之前做书单推荐时候总结的法考资料推荐表格,大家可以看看:
想要看老师推荐和书单推荐的同学,(点击查看)2021蒋四金推荐——法考老师和书单


三、没找到正确的学习规划
法考的理解不难,难在量大,备考周期长。只要周期一长,内容一多,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规划,就容易在备考期间造成时间浪费,虎头蛇尾或者温水煮青蛙。
比如很多没经验的同学连复习顺序都搞错了,完全按照机构的课程更新节奏制定计划。但是机构基本上每个科目每个阶段都会安排,根本不科学!
合理的顺序应该是:前期多弄刑民,这个是基础一定要多过2轮;中期多弄诉讼法和商法;后期多弄小法(三国法、理论法、知产)。

我每年都会针对不同的人群(在职、在校、0基础、有基础)写详细完整的备考计划,你们可以进行参考,再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点击查看)5月才开始备考的法考计划!(高效,可直接用)

因为每个人使用的资料不同,所以我只能给一个整体性规划,无法做到针对到每天的计划(内容太多也写不下),如果不会做计划也可以跟我们的学习群(订阅号后台回复:群,获取群号


四、做题数量不够,不会做题
根据我们往年过线学员的数据显示,听课一样的学生,如果多刷一轮题,通过的比例会高40%!看书+听课最多占你总复习时长的40%,做题需要占30%,复习占30%!这样的时间分配才相对合理,你可去问问历年考过的前辈,他们是不是说做题很关键!!!
很多同学喜欢把题目累积到最后来做,等到那时候你就会发现后面又要开始背诵了,题目根本做不完。事实上题目就像一个个具体的案例,可以辅助你理解知识点。所以,学完一个章节(科目),一定要把这个章节(科目)的题做完,不要欠着后面做!

我推荐的做题方法:
1、零碎时间刷题,坚持每天刷40个题,约40分钟,坚持到考前可以做4000+题目。
2、刷题的时候,做错的看解析,对的或者蒙对的一律不看因为你每道题都会刷2-3遍,如果都能连续蒙对就没有太大问题,不然你的刷题效率肯定低。
3、不用反复刷真题,刷2遍以上的真题就差不多了。后期多刷错题、模拟题、速记本等。


五、没有复习巩固,学了就忘
法考偏文科,对记忆是有要求的,并且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因此记忆放后期(考前3个月侧重记忆),前期多听课理解,中间多做题训练,后期多记忆复习!不要一开始就背!人的记忆是分阶段的,前期理解不了背没效果,而且会忘记!
前期听课的时候要笔记要点,有时间最好单独整理,可以用思维导图之类的辅助工具,会更清晰;没时间的可以在讲义上勾画圈点,前期笔记做好了,后期记忆就方便了,前期不笔记,后期复习根本无从下手!
中间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把易错点、混淆点标记在前面的笔记/讲义上,然后中间要翻几遍之前的笔记和易错点,不要学完就丢;
后期要所有科目学完之后就混了,要多记几轮才能理清楚,所以每天都要花1-2小时来记忆。

考前一定要针对易错点、混淆点抽问检测式记忆,这样印象更深刻,也不会枯燥,到时候可以用“法考速记本”里面我们把所有要记忆的点都编写成简短的问题、判断题、填空题等,可以迅速记忆。



六、没有模考检测,不清楚薄弱点
我们带班的时候,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如果每个科目学完就模考,定期综合模考,这类考生通过率会提高20%以上,而且进度也能更好的达标。
我认为模考有以下优势:
1、掌握答题节奏,提前熟悉机考系统,训练自己合理地分配做题时间,熟悉考试节奏,防止在考试期间做不完题的情况。
2、检测学习效果,及时发现自己的当前学科的薄弱项,哪些地方掌握得不好,才能针对性地进行突破和提升。
3、模考成绩排名,发现自己成绩差会立刻警醒,不会持续错误的方法(如不做题、不复习之类的)

很多没过的,都是没怎么做题和模考的,每个科目都不检测下,不综合测几次,你怎么能过一个考试!高考不月考会是什么后果?这个道理都不知道?!!

只要不模考,就会陷入自己的世界,不知道外界其他考生的情况,不知道差距,自己走弯路都不知道!一定要定期模考!


本月模考大赛通知:本周末(5.15-5.16)我们会举办民法客观题模考大赛,这次是全真题检测,试卷题型与真实考试一致,覆盖了民法的所有知识点。

模考大赛的机会不多,每月也就一两次,要抓住机会。考完后,下周我会出模考分析,讲讲你们现阶段出现的问题以及应该怎样应对。


最后总结几句
上面这些问题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过,但是近期还是发现大量的考生搞不懂,方向错了!距离客观题考试也就120天,根本没有时间让你们瞎捉摸。
这让我觉得非常有必要专门写一篇文章,强调一下现阶段你们应该有的备考状态是怎样的!
如果你还在走弯路而不自知,一定要警醒起来,立马调整过来!好好准备今年的考试,争取一次性拿证!
一战的及时止损,二战的不要重复踩坑!

点击左下角“”即可报名本周末的民法客观题免费模考大赛!!!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