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少年读中国哲学:仁的世界》:好好地理解孔子一回

发布于 2021-09-01 09:34 ,所属分类:中小学阅读学习资料

  • 真实的孔子是怎样的?
  • 孔子主张的“仁”到底是什么?
  • “忠”和“恕”怎么区分?
  • 温故知新、举一反三、言而有信……这些成语是怎么来的?
《少年读中国哲学·仁的世界》以严谨而有趣的解读,带领孩子看清真实的孔子以及众弟子,深入了解《论语》里我们已经熟悉的成语、俗语以及典故,同时通过阐释孔子的思想引领孩子寻哲学根,探世间理,读智慧书,做明白人。
该书以现代化的儿童视角对《论语》进行全面解读,故事形象、对话生动、漫画活泼、多种形式、多角度地阐释孔子的思想及其人生智慧。今日少年儿童于轻松阅读中汲取先贤的思想精华,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精益求精的魄力、兼容并包的胸襟,以及探索未知的勇气。


作者的话

我们现在所说的“儿童读经”,严格讲起来只能算是“念经”。这是因为所谓的阅读,并不排斥记忆,但总要以理解为先。尤其是包含《论语》在内的那些中国古代经典,往往涉及深刻的哲理和复杂的逻辑,不去理解而只是背诵,别说入室,就算登堂都很难。

我小时候刚接触《三字经》时便闹过一个笑话。自小接受传统私塾教育的父亲,只带我背,不作任何解释。在背诵的过程中,我心里起了一个很大的疑问:狗为什么不叫呢?谁又顺手牵羊,牵走人家的信和奶呢?后来我才明白,原来是“苟不教,性乃迁”,而不是“狗不叫,信奶牵”。

不论理解正确还是错误,理解总是在当下发生的。万一孩子不经指点,带着当下极为错误的理解去记忆经典,好心带孩子背书的老师不是适得其反吗?于是,继《少年读史记》和《少年读西游记》之后,我和出版社慎重商议, 再写一套《少年读中国哲学》。计划启动,第一本书便是重头戏,因为要探索的是孔子的哲学思想。

孔子开创了儒家学说,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哲学家──也有人认为老子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哲学家,而孔子曾向老子请教礼的问题。孔子的思想以仁、礼和义为核心,扩展到忠、恕、孝、悌等众多德行,从而构成一个恢宏的体系。孔子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教育家,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据说教过的学生达三千人。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教育家的双重身份让孔子获得了崇高的历史地位,崇高到被神圣化,而儒家也因此披上宗教的外衣,衍生出儒教。

无可讳言,哲学常与宗教和神话纠缠在一块,所以想要真正了解一个哲学家, 必须尽可能摆脱宗教和神话的影响。事实上,经过还原后,我们会发现孔子是个真实的人。他毕生关心的是这个“人的世界”,而他的理想是把这个世界变成“仁的世界”。
认识真实的孔子及其思想



孔子到底有多么谦虚?

有一次,不知是哪国的太宰向子贡问起:“孔夫子是圣人吗?为什么他会这么多的本事?”
子贡回答:“这本来就是上天不加限制,有意让他成为一名大圣人,又让他具有这么多才能的。”子贡的话说得很客气,其实他真正的意思是,就算孔子没有具备这么多的才能,他也是个大圣人,因为这是上天有意为之的。
孔子听到这件事,不以为然,纠正子贡说:“这位太宰了解我吗?我是因为年轻时家境贫困,才学会很多卑微的谋生本事。君子需要这么多谋生的本事吗?不需要啊!”
孔子不以圣人自居,甚至说他连君子都称不上,因为他为了谋生而学到的都是君子不必拥有的卑微本事。
据了解,孔子年轻时做过会计出纳、粮仓畜牧管理等多种基层工作,而且做得挺好的,账目整理得清清楚楚,牛羊养得肥肥壮壮。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些工作都是正当的职业,一点儿也不卑微。孔子会说它们是“卑微的本事”,并非瞧不起这些工作,而是在表明自己的谦虚,更重要的是点出一个观念:不要以一个人会不会很多本事来判断他是不是一个君子,更不能以此来判断他是不是一个圣人。


孔子到底有多么好学?

孔子的学习态度很务实,曾对子路说:“由,我来告诉你什么叫求知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道’。”
还有,关于“学习”这件事,不能只停留在对旧经验的熟悉上。读书,也不能只是背书而已。温习旧有的知识,往往是为了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要是有人能这么做,孔子认为这样的人就可以去当老师了。
孔子不仅向典籍学习,而且向其他人学习。这是一种带有反思性的学习,因为他会判断行为的好坏,正如孔子所说的:“几个人走在一块,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我会从他们身上选择好的方面来学习;看见不好的方面, 会以之为借鉴,好好改进自己。”
根据《左传》《史记》等古籍的记载,他曾向郯子请教古代的官名,曾向苌弘学习音乐,曾向师襄子学习弹琴,曾向老聃问起礼仪的事。


在孔子眼里,学习和思考哪个更重要一些?

关于学与思,孔子主张不要有所偏废,但真要比较的话,前者应该比后者更让人踏实。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持续地思考,没多大用处,还不如去学习。”这不是说思考本身不重要,而是奉劝大家别陷入思考的旋涡。与其自己闷头苦想,不如去读书或向他人请教。
坦白说,我们从小就应该懂得“学思并重”的道理,并且好好地加以实践。例如学习写作,很多学生都只会借用背过的佳句来写,而不懂得抒发自己心中的想法,那就是“学而不思”;很多学生懂得抒发自己心中的想法,却不肯多花点儿时间去研究作家是怎么用简洁、优雅的句子来表达同样的意思,那就是“思而不学”。
既要学又要思,这不仅是学习写作应该秉持的态度,在做人做事等方面也一样。孔子的学生曾子(曾参,字子舆)听从了老师的教诲,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人办事有没有尽心尽力?跟朋友交往有没有遵守信用?对于老师传授的学业,有没有经常温习、印证?”这种从品德上砥砺自己、既学又思的态度,非常可取。


“仁”到底是什么?需要我们怎么做?

仁的本义是爱人。孔子关心人,凡事以人为本。孔子还在鲁国当官的时候,有一天,马房失火了。孔子上朝回来,问:“有没有伤到人?”他并不关心马怎么样。这件事透露出来孔子重视人的态度。这也是“仁”的态度,“爱人”的态度。所谓“仁民而爱物”,要先“仁民” 才“爱物”。
春秋时期有个楚庄王,那就不一样了。楚庄王是个马痴,爱马爱到差点儿变白痴的地步。有一回,他的爱马死了(而且是因为吃得太多, 肥胖致死的),他居然想用大夫之礼来葬这匹马。群臣劝都劝不了。谁来劝,楚庄王就要谁死,直到楚国专属表演艺术家兼不当官也不怕死的劝谏家优孟对他说:“大王既然这么爱这匹马,那不如用国君之礼来葬吧!办得风光些,才能让各国知道大王重视马而不重视人。”楚庄王一听,醒悟过来,这才打消念头。
现在有很多人都爱养猫养狗,当自己养的猫狗死了,有些主人会为宠物举行葬礼。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楚庄王身为一方诸侯,爱马爱到居然要用人臣之礼来葬马,这也太夸张了!这种做法完全不合礼制,有它的正当性吗?难怪周朝的典章制度维持不了。
犯了过错还不改过来,那才叫真正的过错!幸亏楚庄王最终听了优孟的劝谏,改变做法,不算无药可救。
仁是爱人,但在爱别人之前得先爱自己。这个爱自己的“爱”,是“洁身自爱”的“爱”。保持自身的干净,不是挺要紧吗?有些小狗就不懂得“洁身自爱”, 爱跑到水沟里去玩,弄得全身脏兮兮的,上来后还找别的狗玩,结果把别的狗也弄一身脏。我们可不能学这些小狗。


孔子眼里的“忠”和“恕”到底有什么区别?

所谓的忠,是尽心尽力地做人、做事。做人要站得住脚,做事要行得通。“己欲立”和“己欲达”便具有这样的积极内涵。

仁讲的不是只爱自己,也爱别人。自己好,也要别人好,因此“己欲立”之后当然是要“立人”,“己欲达”之后当然是要“达人”。这是从道理上推必然会有的说法。光是爱自己,又只为自己好,这样做人做事有什么意思呢?
其实,不是只有大人物才能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般人也能做得到,甚至连小学生都可以。例如数学是你的强项,那么你不妨当个小老师,帮帮那些数学不好的同学,让他们的数学成绩提高些。
如果说“忠”强调了“给”,那么相形之下,“恕”便强调了“不给”。给,是给“自己想要的”“觉得好的”;不给,是不给“自己不想要的”“觉得不好的”。两者形成强烈的对比。不给并不表示消极的作为,它同样具有积极的内涵。这相当于“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孔子的这句话很有深度,但不难理解。比方说,你不喜欢有口水流到自己身上,那你也不要把口水流到别人身上。除了容许家里的大笨狗和小宝贝这么做,有谁会喜欢别人把口水流到自己的身上呢?
南宋的大学者朱熹注解曾子的那句话,说:“尽己之谓忠, 推己之谓恕。”朱熹的这个归纳,大家都觉得不错。凡事尽力而为,认真做,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别人, 那就是忠。凡事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不让别人遭受到自己也不愿遭受的状况,那就是恕。
忠和恕都是做人的基本功夫,我们最好从小开始练这两门功夫。
♦ 推广

内容来源:gongzhong号”青岛出版集团“
编辑:刘一文
审核:韩阳

转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官方gongzhong号


注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gongzhong号运营人员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