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感悟|名著导读与诗意语文王崧舟老师公益课学习心得三

发布于 2021-08-31 15:51 ,所属分类:中小学阅读学习资料

、《红楼春趣》,语文要素与中国古典名著导读
古典名著的阅读确实是个难啃的骨头,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难啃,对于孩子们来说更难啃。所以王崧舟老师在课堂开始就带孩子们学会读注释,并以小伙伴建议的方式向学生们介绍了四个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简单直接,让学生们在面对拗口难懂的名著时有了依靠。既然难读,那我们就从最简单的词语入手吧。王崧舟老师带着学生们一起捋一捋难词、新词,并用上了刚刚给的名著阅读方法,在词语的认识中王老师竟带着学生们把本文的起因、经过、结果,文章的大体脉络捋清了,真是奇妙。这也是王老师之前强调的删繁化简吧。当文本难的时候,我们就想办法把它化简单,或从关键词、关键句、时间线、故事线,等等,入手。打开一个开口,慢慢就能捋清晰。
光了词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文中活生生的人物。王崧舟老师从笔墨最多的人物——贾宝玉入手,带学生们“画一画、想一想、写一写”,贾宝玉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在学生的分享和王老师的引导下,贾宝玉善良、直率的人物特点一点点显露出来。在面对宝玉换风筝这一部分,王老师让学生们帮贾宝玉对三种风筝作出选择,由“美人风筝”引出来宝玉对“女儿”的说法,“为女儿立传”。
王崧舟老师更是引导学生们阅读较好的名著版本,补充资料仍然是少不了的,“脂版”和“程版”,并从黛玉放风筝的部分读出两个版本的不同,由此引出对“黛玉”这个人物的学习和深入了解。仍然是放风筝,学生们在阅读中看到了宝玉和黛玉相似的性格特点,善良,细腻,他们互相理解,所以宝玉和黛玉可称为“知己”。在对知己的挖掘中,让师生体会到宝黛的惺惺相惜,心心相印。但一段视频,让我们看到了这对知己的悲凉结局。一波一折,让人心绪起伏,让人可惜,让人疑问重重。王老师此时则借机引导学生们说出自己的疑问,一个个真实的疑问从孩子们口中说出,想解决这些问题吗?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去好好读一读?“《红楼梦》”学生们异口同声应道。
这一单元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古典名著的导读课,了解人物性格,把握名著精髓,渗透版本意识,激发阅读期待,王老师都很好的为我们渗透到课堂上,让一篇拗口难懂的古典文变得简单、有趣、又有情。
二、观课《枫桥夜泊》,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诗意语文新发展
不论现代文、文言文、还是诗文,总有文眼、诗眼,或者说中心句,王崧舟老师总能从这些关键词句入手,一根线慢慢捋,慢慢剥,由外而内,由面到点,由浅入深,捋着捋着就深入了,就明理了,就入情了。比如《枫桥夜泊》,本课王崧舟老师就抓住了“愁眠”这个诗眼。先由离我们较近的现代歌词《涛声依旧》中的“无眠”入手,“是谁在敲打我的无眠?”,继而引出“钟声”,“钟声”便成为一条线,进而以时间为线往前推,引导学生相继品味了古人关于“钟声”的诗句。“七年不到枫桥寺”,我们来改一改时间,这时间一改,十年、百年、千年······不变的是这“钟声”。听到这里,你们有什么疑问?学生们纷纷说出自己对“钟声”的疑问,所有的问题这都和一首诗有关,跟一个人有关,《枫桥夜泊》与张继由此引出。原来一个“钟声”、一首诗、一个人竟有如此丰富的故事和诗意。前面大量的诗词关于“钟声”、“愁眠”,虽然看似冗多,但细细品来却深有韵味,在品诗中奠定了诗文课的诗意前调,在“钟声”的历史追溯中开启了本课的历史文脉和情感基调。
走进诗中先读,自读、合作读、再换着读。读着读着,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吗?学生或悲,或凄凉,或愁,或思乡,或孤独,其他诗人的诗句为何没有带给你这样的感受?那就再静静默读这首诗,诗中的哪些地方带给你这样的感受?在学生的圈画中、分享中,“愁眠”这条主线再一次出现在我们眼前,“愁眠”的诗人看到了什么?“愁眠”的诗人又听到了什么?就这样,在看中读、品,在听中读、品,学生们纷纷表达出自己的看、听和感受,那张继的感受呢?“霜满天”。你见过霜吗?你见过“霜满天”吗?原来这是张继的想象,之所以这样想象,是因为他当时感觉很凄凉。“愁眠”的张继看到了……听到了……仿佛感觉到了“霜满天”。所有的这些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都围绕着?“愁眠”。“江枫渔火对愁眠。”一个“对”字,王崧舟老师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在解读中也让学生和我们理解了诗中所有的意象都在配合着他的“愁眠”,张继也由此写出了这样一首诗。有了这些理解,带着这些感受,王崧舟老师亲自范读,学生再读,再品,此时,师生读出来的感觉就大不一样了,有了感受,有了感情。
接下来王崧舟老师的设计让我印象深刻。“当月亮落下去了,再也看不见了……”王老师边说边擦掉板书上对应的意象,当最后只剩下“钟声”、“愁眠”两个词时,就在这时,“听……”钟声响起,一声,又一声……真真实实的回荡在我们耳畔,悠远而又绵长,此时我心中一颤,但又极其的平静,但又情绪万千。这就是当时的张继吧,这可能就是他在那晚心中的感受吧。此时,王崧舟老师让孩子们想象自己就是钟声,你会对张继说些什么呢?情绪的触动,此时的孩子们想必也是情绪万千,不管他们写得怎么样,也不管他们写了多少,当他们静下心,提起笔,就已经走进了诗中,走进了张继的内心。当孩子在分享“钟声”时,我们发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想法,在书写中他们释放了自己的语文素养,自己的价值判断,自己的心灵之声,王崧舟老师的评价也极具针对性。
随着钟声的消逝,一起消逝的还有张继的“愁眠”,由此,王崧舟老师又拓展张继之前“愁眠”的诗人会这样写,这些诗句都和月亮有关。当月亮落下去时,没有月亮了呢?化作了一首诗,就又回到了张继的《枫桥夜泊》,师生齐读。从张继开始,寒山寺的钟声悠悠的传递着。一首诗,一个钟声,就过渡又回到了课堂初始的那几句关于“钟声”的诗句。这就是王崧舟老师在诗意语文中强调的复沓回环,首尾呼应,一脉传承,围绕中心,一唱三叹,诗意就在这复沓回环中深深印刻在师生的心中。
三、思考小结
语文的学习不是一成不变,固定模式的,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课标要求,灵活处理教学。其中一个贯穿始终的是“读”。不论现代文、文言文,还是诗词,读是一定要始终反复的。抓关键词读,抓关键句读,联系上下文读……不知不觉中就读出了语感,读出了思考,读出了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其次是学会删繁就简,直击目标。一篇文或者一本书,再多再难,都逃不过它的文眼、诗眼,把握住这一点,打开这一点缺口,其它的点围着这一点转就可以了,捋着捋着全部就剥开了,把住这一点,关键内容就吃透了,切勿舍本逐末,面面俱到。王崧舟老师复沓回环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也值得我们多加运用和学习,这样更能强化节奏,突出思想,加重情感。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