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该读鲁迅了吗?

发布于 2021-08-31 15:35 ,所属分类:中小学阅读学习资料

前两年中小学教材呼吁取消鲁迅的呼声很高,理由是鲁迅的很多文章已经过时,其批判的思想具有时代局限性,不适合当今中小学生阅读。回想我小时候学习鲁迅的情景,当时流行一句话:“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也能够理解这些呼声的合理之处,中小学生心智尚不健全,且现在是和平美好的时代,难以理解鲁迅先生,是情理之中的事,不必过多苛责。

回想我当时初中学习鲁迅文章的时候,其思想之精深,当然难以完全理解,只是觉得他的文字幽默,好玩,独树一帜,一读就知道是他写的,类似于“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的句子,不知被多少同学模仿过。由于被其文字风格所吸引,于是想多找他的文章来读。当时家穷且农村并没有获得这种书籍渠道,大概在初一的暑假同村一个高中学生借给我一本鲁迅选集,至今仍然记得那是一本盗版的有着蓝色塑料薄膜封面的书,书籍的纸张和印刷都很粗糙,我却如获至宝,白天读还不过瘾,晚上还要接着读,当时家里只有那种昏黄的钨丝灯泡,睡觉前拿起那本书,就着那昏黄的灯光,走进鲁迅先生的世界,一会为祥林嫂叹息,一会为阿Q而发笑,一会又为孔乙己悲哀,因为床上棉絮下垫有稻草,鼻子里有稻草的味道,窗外有青蛙的鸣叫,眼睛里有这样好的文章,感觉整个世界很安静,很美好。在这样一种环境下,阅读鲁迅,是我至今难忘的一段阅读体验。

后来随着年纪的增大,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重读鲁迅,有人说,年纪越大越懂鲁迅,因为年纪大了,才能懂得鲁迅对人性的深刻揭露,对社会现象的鞭辟入里,读鲁迅要自己有一定的人生阅历。而我觉得读鲁迅,除了读出这些之外,更应该超脱这些,我读鲁迅不是为了变成一个对人心人性洞察通透,对社会规矩了如指掌从而对人对事可以冷眼旁观以便从中取利或是明哲保身之人。恰恰相反,鲁迅先生写过“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读鲁迅的书,更多的时候是读出人性的丑陋之处,想的是如何反省回避它,而不是如何利用它;

所以,如果有家长问我,现在小孩该不该读鲁迅,我会说,应该读,好好的读,社会变化快,而人性变化却很慢,现在读不懂没关系,毕竟他们终将长大。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