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发布于 2021-11-08 00:36 ,所属分类:中小学语文学习资料






































































芦苇语文读书

VOL ❤

资源全部免费分享
分享资源我们是认真的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慎独是儒家之为儒家的一个重要思想符号。

慎独,本义是,又有之义。而则与群相对,意为孤处。慎独强调的是,即使在无人知晓、没有监督的闲处,亦即私密情境下,君子依然应怀有敬畏之心,严格自律,克己复礼。

生活中有群居与独处两种生存场景,这也就带来了两类伦理空间,前者是群处而公开的(人前),后者则是独处而隐秘的(人后)。群居空间的公共生活,因有礼法的外在制约,且处在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严密监视下,加之曾子时代,社会充满求闻”“求名的冲动,奉法守礼、循规蹈矩之外,又或巧言令色,而刻意著其善;而闲处则大为不同了,礼法未及,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又未达,这不啻于一个无拘无束、可恣意妄为的自由天地,此时君子或会自律,而小人就恣肆了。曾子所倡导的慎独,以突出的闲居自持自守,使独处亦如群居一样,这就消解了私人之境的道德风险,从而化独入众,扬弃群、独之异,又超越两者之别,消融的分裂与异化,弥合公、私伦理空间的冲突,从而实现吾道一以贯之的伦理圆融。

慎独之独,除了上述闲居的私处或说私人空间之意外,还指意念的隐秘之境。在此只有意念自感的隐微之境,曾子亦如闲处一样要求慎独,其意涵朱子有深切的阐释:他人所不及知而已独知之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所谓审其几,即不能因己独知而忘乎所以,或着意伪饰,或刻意扭曲。相反,应戒惧审视,精诚其意,一念之际,即必须存诚而去伪,即如曾子所强调的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追求真诚而纯粹,在灵魂深处正心直内

独知之境讲求慎独,仍然是很难的。因为如果说闲居已属私秘,而独知念虑之际,则是更进一步的,是隐之又隐的形而上秘境。它的难以言传,显然是外界不易窥知的,当然也是很难监察的。因此,这种情境下的慎独,相较于闲居就难上加难,因为它触及了他人无法感知的隐微。季札挂剑之动人,正因为他坚决践行自己内心的许诺,是完全自愿、自觉而自由的,真正表现出绝对的诚信,充分显现了高度的精神自律和灵魂纯一。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以及他的绝对的守约,就反映并印证了这一精神自律。

(摘编自马爱菊《曾子的“慎独”》)

材料二:

慎独作为儒家对君子修身的道德要求,目的在于求道,服务于当时的体制和礼仪规范,带有时代局限性。而主体性道德人格同样具有时代的特色,并且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和责任。主体性道德人格具有彻底消解与根绝封建专制主义的历史责任……也担负着超越世俗化、商业文化、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的肤浅、平庸、单向度、感官刺激、对精神境界追求的缺失等的价值追求。主体性道德人格与慎独思想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道德人格的主体性是人作为道德主体的规定性特征。其中,自觉性是主体性的首要要求,体现着道德个体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以及道德行为方面的自主性。同样,慎独思想也蕴含着自觉性的要求。《礼记·中庸》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即要求人在独处时要慎隐”“慎微,再隐蔽、再细微的地方也要慎之又慎”“无处而不谨,能够自觉按照道德要求审慎行事。

2

成为一个自由的具有良好道德人格的主体,其前提是人作为独立个体而存在,不依附于任何外在事物。这种独立不仅表现在外显的行为,还可以表现为一种内隐的心理活动。道德人格的独立性指向,要求道德个体能够保持思想自由,能够独立判断,并为自身的道德选择负责。慎独思想亦是如此,无论是独处,还是独知,都强调了道德个体独立观察、独立审思自身行为和内心活动的要求。

3)自省视角

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养需要道德主体能够自察自省,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自己,于外时刻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有悖于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于内反省自己内心是否依然秉持人生价值理想。慎独思想强调己之所不闻不睹以及人之所不闻不睹两种情况,我们都要谨慎对待。

4)自由目标

主体性道德人格和慎独思想的最终目标就是达到内心的真诚自由。当道德规范和要求不再单纯依靠外在的约束,而变成内化于心的人生理想和道德自觉,即道德行为的实践源于内心的真诚而不是外在的强制力量,才能够达到相对的道德自由。慎独思想要求人既要在独处时慎其闲居之所为,又要对人所不知而已所独知之地谨慎对待,时刻戒慎恐惧,以防止违道的意念和行为出现。

(摘编自李文丽、孙峰《“慎独”思想与道德人格主体性的培养》)

(注)季札挂剑: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出使北方,来到徐国拜访国君,国君对季札的佩剑赞不绝口,流露出喜爱之情。季札决定在出访任务完成后,将宝剑赠给徐国国君。可是,当季札的出访行程结束时,徐国国君已经去世。季札来到徐国国君墓前祭奠,并解下佩剑,将它挂在墓旁的树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子的慎独主张,主要是针对在礼法未及、社会舆论监督又未能到达的闲处存在小人恣肆妄为的道德风险。

B.季札挂剑的故事表现出季札在意念深处对修身的追求和对至善的企慕,显现出高度的精神自律和灵魂纯一,因而动人。

C慎独是儒家的重要理念,它对君子修身提出具体要求,强调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时应自觉遵守道德准则。

D.当道德规范和要求不再依靠外在的约束,而是变成内化于心的人生理想和道德自觉时,人才能够达到内心的真诚自由。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独知独处更隐秘,更无法监督,对人的道德修养要求更高,因而在独知慎独,是慎独的更高境界。

B慎独反映了儒家的道德追求,虽然世殊时异,它并没有过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仍具有积极意义。

C.当代人养成主体性道德人格,可以从朱熹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的观点中得到借鉴和启示。

D.主体性道德人格强调道德行为的实践源于内心的真诚,慎独强调心怀敬畏,严格自律,克己复礼,两者的本质是不同的。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中关于慎独论述的一项是(3分)

A.《后汉书》记载,有人给杨震送礼,杨震拒收。对方说:暮夜无知者。杨震答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B.诸葛亮一生谨慎,可在任用马谡这件事上出现失误,导致街亭失守,给蜀汉的北伐大业带来了不利影响。

C.明代大学士徐溥自幼天资聪明,在私塾读书时,从来都不苟言笑;他性格沉稳,举止老成,在朝为官多年,政绩卓著。

D.鲁迅年少上学时,某日因故迟到,老师寿镜吾先生告诫他:以后要早到!鲁迅便在书桌上刻下一个字来警醒自己。

4.请仿照材料二第(3)(4)处的小标题,给(1)(2)两处各拟一个四字短语的小标题。(4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侯发山

老爹死后,渔娘就守着老爹的两孔窑洞,留了下来。她说,她已经跟母亲有了解不开的缘分,她要在这儿终老一生,陪伴母亲。

她说的母亲,指的是黄河。

这一段黄河的河长,也就是镇里的朱书记,不忍心她一个大姑娘家整日与风浪作伴,说要在县城里给她找个工作,她拒绝了。朱书记让她放心,说她走后,镇里会安排其他人接替她。她还是没有答应。她说,我跟老爹一样,喜欢这里,不要报酬。听了她的话,朱书记心里既欣慰又难过,知道她承袭了老爹的脾气,也就不再坚持。朱书记虽是河长,但镇里的工作千头万绪,都要他亲自过问,分身乏术,老爹自告奋勇把安在黄河边,说他就想过闲云野鹤的生活,实际上是替朱书记分担责任。尽管政府三令五申,还是有人偷偷摸摸来挖沙抽水、倾倒垃圾、私搭乱建,等等。老爹住在黄河边上后,这种情形才大为好转。汛期时,他还可以随时巡视河堤,以保堤坝无虞。不要工资,义务守护,哪里有这样的好事?因此,作为河长的朱书记自是感激不尽。

如今,渔娘快四十岁了,别看在黄河边上长大,每日风里来雨里去,沙里滚水里爬,但是好像吃了孙猴子师父的肉,眼角连个皱纹都没有,一点儿也不显老。皮肤粉里透白,又细腻又鲜嫩,跟人家十八九岁的大姑娘差不多。按当地人的话说,长得跟画上的人儿似的。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却不愿出嫁。老爹活着的时候,大家以为她舍不得离开老爹。谁知道,老爹走后,尽管媒人说得天花乱坠,口角吐沫,介绍的对象中甚至不乏白马王子,渔娘愣是一个都没答应。

认识渔娘的人都说,这闺女啥毛病都没有,就是嘴像把刀子,不饶人。

这天,镇政府派刘秘书过来,让渔娘弄一尾黄河大鲤鱼,要招待重要客人。

黄河鲤鱼嘴大,鳞少,脊梁上有一道红线,肉肥汤美,独具风味,在国内久负盛名。自明代以来,黄河鲤鱼一直被列为贡品。不用说,来此地的客人都以能品尝到黄河鲤鱼为荣。

刘秘书刚说完,不想渔娘想都没想,撇撇嘴,冷冷地说:就是拴住日头也说不成事。

现在是四月份,正是鱼儿产卵的时候,属于禁渔期,不能捕捞,即使垂钓也是不允许的——有的人不单纯是休闲娱乐,完全是多线多钩”“长线多钩”“单线多钩等生产性垂钓。因此,根据老爹生前的建议,当地政府规定,在禁渔期,钓鱼也是禁止的。即便平时,看到那些钓到小鱼的,渔娘也劝人家给放了。她说:放了小的是为了今后钓到大的,如果赶尽杀绝,连小的也不放过,那是自掘坟墓——长此下去,河里就没鱼了,后代子孙还怎么吃鱼?其实,这些话也是老爹经常讲给她听的。

刘秘书愣了一下,说:这可是朱书记亲自交代的。

就是朱书记来了也不行!渔娘把脸一扭,不理睬刘秘书。

刘秘书说:渔、渔姐……”说实话,他的年纪比她大,真不想用那个字。

不是姐,是娘!

刘秘书不自然地一笑,咽了下口水,说:娘,不,渔、渔娘,今天是招待投资商的……”

渔娘打断刘秘书的话,没好气地说:如果投资商来这里违法乱纪,哪儿远滚哪儿!

“……”刘秘书嘴唇动了动,还想辩解。

再吱声就把你也扔进河里,看你母亲答应不答应!渔娘发怒了,舞乍着两手。

刘秘书吓得后退了两步,不敢再吭声了,忙拿出手机向朱书记汇报。

很快,渔娘接到了朱书记打来的电话。

没听到朱书记说什么,只听见末了渔娘对着手机吼道:别扯那些没用的,我这样做就是为了报答老爹!说罢,挂断电话,干脆关机了。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有点糊涂了,有必要交代一下:渔娘不是老爹的亲生女儿,她当年因感情问题跳河,被老爹搭救;朱书记呢,才是老爹的亲生儿子。

后来的结局如何,大家可能猜测不到。

当天在镇政府的小食堂,外地来的投资商,没有吃到黄河鲤鱼,但并不遗憾,因为他品尝到了味道鲜美的正宗黄河甲鱼——这甲鱼是渔娘送过来的。他一边吃,一边想起渔娘的话,又好气又好笑。渔娘临走时丢下一句:王八不是吃肉的,是喝汤的。

6.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爹爱子心切,也不忍心眼睁睁看着黄河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于是主动请缨,在黄河边安,义务守护黄河。

B.朱书记为满足客人想吃黄河鲤鱼的愿望,破坏禁渔期不得捕鱼的规定,虽是为了留住投资商的无奈之举,毕竟是不可取的。

C.刘秘书刚说完来意,渔娘一口拒绝,毫不通融,可见她的确嘴像把刀子。这一性格与她当年感情受挫大有关系。

D.小说构思巧妙,到结尾才补充交代渔娘和老爹、朱书记的关系,既使文章结构完整,也有利于突出渔娘的典型形象。

7.文中画线部分在小说中有重要作用,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段通过外貌描写,刻画了渔娘美丽的外在形象,寄寓着作者对这一形象的赞美。

B.渔娘长得跟画上的人儿一样,却不愿出嫁,此处埋下伏笔,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C.对渔娘如今有关情况的介绍,与下文补叙她曾因感情问题跳过河的情节形成呼应。

D.渔娘不答应媒人介绍的任何对象,暗示她从前所受打击之大,有段不同寻常的经历。

8.文章的结尾段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9.文章通过渔娘这一形象,表达了什么主旨?请联系文本加以分析。(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太祖元璋,字国瑞,姓朱氏。先世家沛。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生四子,太祖其季也。比长,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十五年春正月,子兴用太祖计,遣张天祐等拔和州,檄太祖总其军。太祖虑诸将不相下,秘其檄,期旦日会厅事。时席尚右诸将先入皆踞右太祖故后至就左比视事剖决如流众瞠目不能发一语始稍稍屈议分工甓城。期三日。太祖工竣,诸将皆后。于是始出檄,南面坐曰:奉命总诸公兵,今甓城皆后期,如军法何诸将皆惶恐谢。乃搜军中所掠妇女纵还家,民大悦。元兵十万攻和,拒守三月,食且尽,而太子秃坚、枢密副使绊住马、民兵元帅陈野先分屯新塘、高望、鸡笼山以绝饷道。太祖率众破之,元兵皆走渡江。三月,郭子兴卒。时刘福通迎立韩山童子林儿于亳,国号宋,建元龙凤。檄子兴子天叙为都元帅,张天祐、太祖为左右副元帅。太祖慨然曰:大丈夫宁能受制于人耶。遂不受。然念林儿势盛可倚藉,乃用其年号以令军中。壬子,置御史台。庚申,召诸将议北征。太祖曰:山东则王宣反侧,河南则扩廓跋扈,关、陇则李思齐、张思道枭张猜忌,元祚将亡,中原涂炭。今将北伐,拯生民于水火,何以决胜?遇春对曰:以我百战之师,敌彼久逸之卒,直捣元都,破竹之势也。太祖曰:元建国百年,守备必固,悬军深入,馈饷不前,援兵四集,危道也。吾欲先取山东,撒彼屏蔽,移兵两河,破其藩篱,拔潼关而守之,扼其户槛。天下形胜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势孤援绝,不战自克。鼓行而西,云中、九原、关、陇可席卷也。诸将皆曰。癸丑,李善长帅百官劝进,三上,乃许。甲子,告于上帝。

(节选自《明史·太祖本纪》,有删改)

注:甓():砖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席尚右诸将/先入皆踞右/太祖故后至/就左/比视事/剖决如流/众瞠目不能发/一语始稍稍屈/

B.时席尚右/诸将先入/皆踞右/太祖故后至就左/比视事/剖决如流/众瞠目不能发一语/始稍稍屈/

C.时席尚右诸将/先入皆踞右/太祖故后至/就左比/视事/剖决如流/众瞠目不能发一语/始稍稍屈/

D.时席尚右/诸将先入/皆踞右/太祖故后至就左比/视事/剖决如流/众瞠目不能发一语/始稍稍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讳,本义是有顾忌而躲开某些事或不说某些话,旧时也用来指死去的帝王或尊长的名字。

B.建元,此处指开国后第一次建立年号。建元原指中国古代第一个年号,即西汉武帝刘彻的年号建元

C.御史台,中国古代官署名,为中央监察机构。南朝梁陈、北魏魏齐时,称御史台。明初改为都察院。

D.表,古代臣子用来查验弹劾他人的呈文,有其特殊格式。汉代将臣给君的呈文分为章、奏、表、议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元璋作战勇猛,治理军队颇有智谋。朱元璋曾经率众击破元兵,打得元兵渡江而逃。朱元璋虽不服韩林儿,但依然用其年号来号令军队。

B.朱元璋体恤民心,想让百姓安居乐业。朱元璋下令将军中所掠妇女释放回家,让民众感动。称帝前和属下探讨北征,求拯民于水火的计谋。

C.朱元璋志向远大,心在天下。他打下和州,统领诸将,朝南而坐向诸将出示任命檄文。被任命为右副元帅,却发出不愿受制于韩林儿的慨叹。

D.朱元璋才能出众,以率先垂范赢得尊重。讨论军事,他剖析决论如流,众将有所屈服。分工筑城,他率先完成,从而在诸将中树立起了威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奉命总诸公兵,今甓城皆后期,如军法何?(3分)

2)以我百战之师,敌彼久逸之卒,直捣元都,破竹之势也。(5分)

14.文章末尾在议北征时,朱元璋是怎样说服诸将的?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过扬子江二首(其一)

杨万里

只有清霜冻太空,更无半点荻花风。

天开云雾东南碧,日射波涛上下红。

千载英雄鸿去外,六朝形胜雪晴中。

携瓶自汲江心水,要试煎茶第一功。

(注)隆兴二年(1164)宋金议和,约定金宋两国皇帝以叔侄相称。此诗为淳熙十六年(1189)杨万里从临安赴淮河迎接金国使者途中所作。扬子江畔的金山绝顶有座吞海亭,每当北使来访,按例延请至此亭烹茶。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撷取清霜、荻花等意象,用只有”“更无等平实之语,描写了扬子江上初秋景象。

B.颔联写出了云开雾散、旭日初升、光芒四射的壮丽景象,境界阔大,色彩鲜明,格调雄浑。

C.颈联的对前两联概括,指天气晴朗六朝形胜相连暗含局势平静之意。

D.本诗融写景抒情于一体,既是一首气象不凡的山水诗,也是一首含蓄深沉的伤怀之作。

16.诗歌最后两联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同样表达时光飞逝意重,屈原在《离骚》中直接指出而李白则在《将进酒》中用这一比喻句形象地表达。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以,描写自己园中散步、院门常闭的宁静生活。

3)苏轼通过自己在石钟山的亲身经历,考证了石钟山的得名原因,从而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阴历七月十五为传统的中元节。中元节与除夕、清明、重阳并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我们在这一天祭奠先祖,缅怀先人。

古代中元节是孝老节,源自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佛教则称七月半为孟兰盆节

不管是中元节祭祖,还是孟兰盆节的救母脱离苦海的,都是劝人向善,劝子行孝。七月半祭祖习俗,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农历七月也称之为报恩月。

在传说中,这一天地府之门会打开,已故的先祖可以回家接受后人的祭奠。由于地府会在这天晚上开放,_____传统习俗中,人们应该早早回家,一方面回家祭奠祖先;另一方面肃清街道,为魂灵让路,避免冲撞。传统民俗中,还会晚上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盞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放河灯给亡灵照亮道路,也为了普渡水中的亡灵。

同样,祭祖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于当下,谨记教训,缅怀祖德,良好的家风是最好的祭奠,常常感恩先祖的德荫,这才是新时代中元节的意义

18.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初衷 古已有之 所以 漂泛B.初心 古已有之 所以 漂泊

C.初衷 由来已久 于是 漂泛D.初心 由来已久 于是 漂泊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同样,祭祖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于当下,良好的家风是最好的祭奠,常常感恩先祖的德荫,谨记教训,缅怀祖德,这才是新时代中元节的意义。

B.同样,祭祖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于当下,谨记教训,缅怀祖德,良好的家风是最好的祭奠,常常感恩先祖的德荫,这才是新时代中元节的意义。

C.祭祖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于当下,同样,良好的家风是最好的祭奠,常常感恩先祖的德荫,谨记教训,缅怀祖德,这才是新时代中元节的意义。

D.祭祖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于当下,常常感恩先祖的德荫,同样,良好的家风是最好的祭奠,谨记教训,缅怀祖德,这才是新时代中元节的意义。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否多余?请简要分析。(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0分)

。如EV71疫苗只能预防EV71病毒这种特殊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不能预防其他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13价肺炎疫苗无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

绝大多数人接种疫苗可避免发病。但是,由于受种者个体差异、免疫应答功能等原因,,如有较小部分人接种乙肝疫苗后不产生乙肝抗体或产生抗体滴度较低,无法检测出来,从而致使免疫失败。大量研究表明,接种疫苗后即使免疫失败,如果发病,相对于不接种疫苗者,其患病后的临床表现会轻很多。

此外,与儿童相比,成年人感染各种疾病的风险更大。有的成年人,即使儿童时期接种过疫苗,抗体水平也可能会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因此,。不过,成人疫苗需要自费接种,花小钱,防大病,何乐而不为?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谈人生与我》一文曾提到两种人生观,一种是演戏人生,一种是观戏人生,前者把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物在一块玩把戏,后者把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

朱光潜主张选择观戏人生,用静穆关照人生的精神,体现了超世观世的人生观。朱先生这种鲜明的态度深得沈从文、周作人的共鸣,却引起鲁迅等左翼作家的强烈反感。鲁迅认为,国难当头,风沙扑面,虎狼成群,大丈夫当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怎可以讲静穆”“超脱

对于这两种人生观,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语文期中测试参考答案

1-3 DDA

4.答案示例:(1)自觉要求 (2)独立指向

5首先明确慎独的内涵;然后将群居闲处进行对比,阐述慎独的意义;接着更进一层,把闲处拓展到独知,论证独知之境中慎独的价值。

6-7 CB

8补充交代了故事结局,使故事情节更为完整。出人意料的结局,增强了小说的趣味性。丰富了渔娘的形象。凸显了渔娘做事讲原则、顾大局的形象特征。

9对环境保护者的赞美。渔娘继承老爹的遗志,不愿出嫁,不要报酬,情愿终生守护母亲河,保护黄河生态环境。对做事讲原则者的赞美。渔娘坚持禁渔期不能捕黄河鲤鱼的原则,即使是投资商也不例外,但是,为了家乡的发展大局,她送了黄河甲鱼。作者通过渔娘这一形象,赞美了像她一样做事讲原则、顾大局的人。

10-12 BDC

13.(1)(我)奉命统领众位的军队,如今你们加固城墙都过了期限,面对军法该怎么办?

2)用(凭借)我们历经百战的军队,对付他们长期放逸的士兵,直捣元朝都城,这是破竹之势啊。

14.直捣元都是危险的。应先夺取山东,再移到两河,最后一路向西席卷天下。

15A

16对英雄远逝的感慨。颈联上句写千载英雄已如飞鸿远逝,杳无踪影,抒发了对英雄的缅怀和时无英雄的叹息。对南宋朝廷苟且求安的忧虑。颈联下句写六朝故地暂趋平静,触发诗人对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的担忧。对屈辱现实的无奈。尾联写诗人过江汲水煎茶,身负接待金使之命,想起延请使者至金山吞海亭烹茶的惯例,国耻身辱,齐聚心头。

17.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如青丝暮成雪 园日涉以成趣 门虽设而常关 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18-19 AC

20.示例一:不多余。从内容上来说,因为原文是为了交代中元祭祖之日为什么要祭奠亡者的具体原因;从结构来说,承上启下,承上面的祭奠亡者而来,下启放河灯的风俗,是行文结构严谨的必不可少的部分。

示例二:多余。从内容上来说,因为原文已经略微交代中元祭祖之日是为了祭奠亡者;从结构来说,这几句话是重复上文内容。所选段落整体上,语言简洁,这几句话略显啰嗦。

21疫苗不能预防所有同类疾病;可能会达不到预期的免疫效果(疫苗的保护率不能达到100%);成人也应该接种疫苗(成人疫苗接种不能忽视)

22加强语气,使对花小钱,防大病这一看法表达得更加清晰、有力;放在句尾,增强文中气势和说服力,更加突出强调成年人也需要接种疫苗的观点。

声明:此内容是从网络搜集,并且免费分享,如涉及侵权可以联系我,我会删除相关链接!

资料来源于网络,用于免费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luoyuyuan0116


我们

号 :luoyuyuan0116

往期一轮复习资料

535、名校模考:河南省大联考“顶尖计划”2022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考试

536、高考专项复习:诗歌赏析之选择篇(考点分类讲解及练习)

537、文言文翻译专项练习1:小语段重点语句翻译(性价比超高)

538、文言文翻译专项练习2:小语段重点语句翻译(性价比超高)

539、文言文翻译专项练习3:小语段重点语句翻译(性价比超高)

540、广东省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

541、河南洛阳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中三年级期中考试

542、名校模考:备战2022高考山东济南全真模拟卷

543、名校模考:江苏省名校高三期中调研考试卷(10月)

544、山东省上学期高三9-10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默写专题

545、山东省上学期高三9-10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阅读专题

546、河南省名校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

547、广州市六校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