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中科学7-9年级动画课程
浙教版初中科学动画课程:7-9年级全册同步精讲

1. 动画教学让科学知识生动易懂
这套浙教版初中科学全册动画课程采用可视化教学方式,将抽象的理科概念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动画演示。从七年级《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到九年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覆盖初中三年全部知识点,通过动态图示直观展示细胞分裂、光的折射、电磁现象等难点内容,特别适合视觉学习型学生突破理解瓶颈。2. 完全同步教材的知识体系设计
课程严格遵循浙教版教材章节编排,七年级上册1.1《科学并不神秘》到九年级下册4.4《实现可持续发展》,每个知识点独立成课。例如八年级下册《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对应课本第二章起始内容,九年级上册《简单机械》分三课时详解杠杆原理,确保学生课堂学习与课后复习无缝衔接。3. 重点难点分层解析策略
针对不同难度知识点采取阶梯式教学:基础概念如《质量的测量》单课时讲解,复杂内容如《物质的溶解》拆分为8个细分课时。电磁学章节(八年级下册)通过12节动画课系统讲解指南针原理到家庭用电安全,对电路分析、电动机工作原理等考试重点进行多角度演示。4. 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
课程突破传统学科界限,在《探索宇宙》《太阳系》等天文单元融入物理知识,在《植物的蒸腾作用》中结合化学运输原理。九年级下册专门设置《健康生活》三课时,整合生物学与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用科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 灵活高效的学习方式
所有动画视频支持倍速播放和片段重播,方便根据个人节奏掌握《牛顿第一定律》《化学方程式配平》等核心内容。每册开篇设置体验课(如八年级上册《风和降水》),帮助学生快速建立章节框架,适合预习、复习及查漏补缺多种学习场景。
这套动画课程通过200+节精品视频,将初中科学知识系统化、可视化呈现,既夯实基础又提升思维深度。动态演示+知识点拆解的组合,能有效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瓶颈,建立完整的科学认知体系,为高中理科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资源下载通道
百度网盘分享
文件大小:4.44 GB
资源目录列表:
├─浙教版初中科学同步动画课程(初中7-9年级全册)xx│ ├─01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 │ ├─01_七年级上册体验课《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mp4
│ │ ├─02_1.1科学并不神秘.mp4
│ │ ├─03_1.2走进科学实验室(一).mp4
│ │ ├─04_1.2走进科学实验室(二).mp4
│ │ ├─05_1.2走进科学实验室(三).mp4
│ │ ├─06_1.3科学观察.mp4
│ │ ├─07_1.4科学测量(一).mp4
│ │ ├─08_1.4科学测量(二).mp4
│ │ ├─09_1.4科学测量(三).mp4
│ │ ├─10_1.5科学探究.mp4
│ │ ├─11_2.1生物与非生物.mp4
│ │ ├─12_2.2细胞(一).mp4
│ │ ├─13_2.2细胞(二).mp4
│ │ ├─14_2.2细胞(三).mp4
│ │ ├─15_2.3生物体的结构层次.mp4
│ │ ├─16_2.4常见的动物.mp4
│ │ ├─17_2.5常见的植物.mp4
│ │ ├─18_2.6物种的多样性.mp4
│ │ ├─19_3.1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一).mp4
│ │ ├─20_3.1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二).mp4
│ │ ├─21_3.2地球仪和地图(一).mp4
│ │ ├─22_3.2地球仪和地图(二).mp4
│ │ ├─23_3.3组成地壳的岩石.mp4
│ │ ├─24_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mp4
│ │ ├─25_3.5泥石流.mp4
│ │ ├─26_3.6地球表面的板块(一).mp4
│ │ ├─27_3.6地球表面的板块(二).mp4
│ │ ├─28_3.7地形和地形图.mp4
│ │ ├─29_4.1物质的构成.mp4
│ │ ├─30_4.2质量的测量.mp4
│ │ ├─31_4.3物质的密度.mp4
│ │ ├─32_4.4物质的比热(一).mp4
│ │ ├─33_4.4物质的比热(二).mp4
│ │ ├─34_4.5熔化与凝固.mp4
│ │ ├─35_4.6汽化与液化.mp4
│ │ ├─36_4.7升华与凝华.mp4
│ │ ├─37_4.8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mp4
│ ├─02七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
│ │ ├─01_七年级下册体验课《探索宇宙》.mp4
│ │ ├─02_1.1新生命的诞生.mp4
│ │ ├─03_1.2走向成熟.mp4
│ │ ├─04_1.3动物的生长时期.mp4
│ │ ├─05_1.4植物的一生(一).mp4
│ │ ├─06_1.4植物的一生(二).mp4
│ │ ├─07_1.4植物的一生(三).mp4
│ │ ├─08_1.5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一).mp4
│ │ ├─09_1.5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二).mp4
│ │ ├─10_1.6细菌和真菌的繁殖(一).mp4
│ │ ├─11_1.6细菌和真菌的繁殖(二).mp4
│ │ ├─12_2.1感觉世界.mp4
│ │ ├─13_2.2声音的发生和传播.mp4
│ │ ├─14_2.3耳和听觉(一).mp4
│ │ ├─15_2.3耳和听觉(二).mp4
│ │ ├─16_2.3耳和听觉(三).mp4
│ │ ├─17_2.4光和颜色(一).mp4
│ │ ├─18_2.4光和颜色(二).mp4
│ │ ├─19_2.5光的反射和折射(一).mp4
│ │ ├─20_2.5光的反射和折射(二).mp4
│ │ ├─21_2.5光的反射和折射(三).mp4
│ │ ├─22_2.6透镜和视觉(一).mp4
│ │ ├─23_2.6透镜和视觉(二).mp4
│ │ ├─24_2.6透镜和视觉(三).mp4
│ │ ├─25_2.6透镜和视觉(四).mp4
│ │ ├─26_3.1机械运动(一).mp4
│ │ ├─27_3.1机械运动(二).mp4
│ │ ├─28_3.2力的存在(一).mp4
│ │ ├─29_3.2力的存在(二).mp4
│ │ ├─30_3.3重力.mp4
│ │ ├─31_3.4牛顿第一定律.mp4
│ │ ├─32_3.5二力平衡的条件.mp4
│ │ ├─33_3.6摩擦力.mp4
│ │ ├─34_3.7压强(一).mp4
│ │ ├─35_3.7压强(二).mp4
│ │ ├─36_4.1太阳和月球.mp4
│ │ ├─37_4.2地球的自转.mp4
│ │ ├─38_4.3地球的绕日运动.mp4
│ │ ├─39_4.4月相.mp4
│ │ ├─40_4.5-6日食和月食太阳系.mp4
│ │ ├─41_4.7探索宇宙.mp4
│ ├─03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 │ ├─01_八年级上册体验课《风和降水》.mp4
│ │ ├─02_1.1地球上的水.mp4
│ │ ├─03_1.2水的组成.mp4
│ │ ├─04_1.3水的浮力(一).mp4
│ │ ├─05_1.3水的浮力(二).mp4
│ │ ├─06_1.3水的浮力(三).mp4
│ │ ├─07_1.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一).mp4
│ │ ├─08_1.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二).mp4
│ │ ├─09_1.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三).mp4
│ │ ├─10_1.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四).mp4
│ │ ├─11_1.5物质的溶解(一).mp4
│ │ ├─12_1.5物质的溶解(二).mp4
│ │ ├─13_1.5物质的溶解(三).mp4
│ │ ├─14_1.5物质的溶解(四).mp4
│ │ ├─15_1.5物质的溶解(五).mp4
│ │ ├─16_1.5物质的溶解(六).mp4
│ │ ├─17_1.5物质的溶解(七).mp4
│ │ ├─18_1.5物质的溶解(八).mp4
│ │ ├─19_1.6物质的分离(一).mp4
│ │ ├─20_1.6物质的分离(二).mp4
│ │ ├─21_1.7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mp4
│ │ ├─22_2.1大气层.mp4
│ │ ├─23_2.2气温.mp4
│ │ ├─24_2.3大气的压强(一).mp4
│ │ ├─25_2.3大气的压强(二).mp4
│ │ ├─26_2.4风和降水.mp4
│ │ ├─27_2.5天气预报.mp4
│ │ ├─28_2.6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mp4
│ │ ├─29_2.7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一).mp4
│ │ ├─30_2.7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二).mp4
│ │ ├─31_3.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mp4
│ │ ├─32_3.2人体的激素调节.mp4
│ │ ├─33_3.3神经调节(一).mp4
│ │ ├─34_3.3神经调节(二).mp4
│ │ ├─35_3.4动物的行为.mp4
│ │ ├─36_3.5体温的控制.mp4
│ │ ├─37_4.1电荷与电流(一).mp4
│ │ ├─38_4.1电荷与电流(二).mp4
│ │ ├─39_4.1电荷与电流(三).mp4
│ │ ├─40_4.2电流的测量(一).mp4
│ │ ├─41_4.2电流的测量(二).mp4
│ │ ├─42_4.3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一).mp4
│ │ ├─43_4.3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二).mp4
│ │ ├─44_4.4变阻器.mp4
│ │ ├─45_4.5电压的测量(一).mp4
│ │ ├─46_4.5电压的测量(二).mp4
│ │ ├─47_4.6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一).mp4
│ │ ├─48_4.6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二).mp4
│ │ ├─49_4.7电路分析与应用.mp4
│ ├─04八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
│ │ ├─01_八年级下册体验课《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mp4
│ │ ├─02_1.1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一).mp4
│ │ ├─03_1.1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二).mp4
│ │ ├─04_1.2电生磁.mp4
│ │ ├─05_1.3电磁铁的应用.mp4
│ │ ├─06_1.4电动机(一).mp4
│ │ ├─07_1.4电动机(二).mp4
│ │ ├─08_1.5磁生电.mp4
│ │ ├─09_1.6家庭用电.mp4
│ │ ├─10_1.7电的安全使用.mp4
│ │ ├─11_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mp4
│ │ ├─12_2.2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一).mp4
│ │ ├─13_2.2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二).mp4
│ │ ├─14_2.3原子结构的模型(一).mp4
│ │ ├─15_2.3原子结构的模型(二).mp4
│ │ ├─16_2.4组成物质的元素.mp4
│ │ ├─17_2.5表示元素的符号.mp4
│ │ ├─18_2.6表示物质的符号(一).mp4
│ │ ├─19_2.6表示物质的符号(二).mp4
│ │ ├─20_2.6表示物质的符号(三).mp4
│ │ ├─21_2.7元素符号表示的量.mp4
│ │ ├─22_3.1空气与氧气(一).mp4
│ │ ├─23_3.1空气与氧气(二).mp4
│ │ ├─24_3.1空气与氧气(三).mp4
│ │ ├─25_3.1空气与氧气(四).mp4
│ │ ├─26_3.1空气与氧气(五).mp4
│ │ ├─27_3.1空气与氧气(六).mp4
│ │ ├─28_3.2氧化和燃烧(一).mp4
│ │ ├─29_3.2氧化和燃烧(二).mp4
│ │ ├─30_3.2氧化和燃烧(三).mp4
│ │ ├─31_3.2氧化和燃烧(四).mp4
│ │ ├─32_3.2氧化和燃烧(五).mp4
│ │ ├─33_3.2氧化和燃烧(六).mp4
│ │ ├─34_3.3化学方程式(一).mp4
│ │ ├─35_3.3化学方程式(二).mp4
│ │ ├─36_3.3化学方程式(三).mp4
│ │ ├─37_3.4二氧化碳(一).mp4
│ │ ├─38_3.4二氧化碳(二).mp4
│ │ ├─39_3.5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一).mp4
│ │ ├─40_3.5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二).mp4
│ │ ├─41_3.6光合作用.mp4
│ │ ├─42_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mp4
│ │ ├─43_3.8空气污染与保护.mp4
│ │ ├─44_4.1土壤的成分.mp4
│ │ ├─45_4.2各种各样的土壤.mp4
│ │ ├─46_4.3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一).mp4
│ │ ├─47_4.3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二).mp4
│ │ ├─48_4.3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三).mp4
│ │ ├─49_4.4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一).mp4
│ │ ├─50_4.4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二).mp4
│ │ ├─51_4.5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mp4
│ │ ├─52_4.6保护土壤.mp4
│ ├─05九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 │ ├─01_九年级上册体验课《物质的转化(一)》.mp4
│ │ ├─02_1.1物质的变化.mp4
│ │ ├─03_1.2物质的酸碱性(一).mp4
│ │ ├─04_1.2物质的酸碱性(二).mp4
│ │ ├─05_1.3常见的酸.mp4
│ │ ├─06_1.4常见的碱.mp4
│ │ ├─07_1.5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mp4
│ │ ├─08_1.6几种重要的盐(一).mp4
│ │ ├─09_1.6几种重要的盐(二).mp4
│ │ ├─10_1.6几种重要的盐(三).mp4
│ │ ├─11_1.6几种重要的盐(四).mp4
│ │ ├─12_1.6几种重要的盐(五).mp4
│ │ ├─13_1.6几种重要的盐(六).mp4
│ │ ├─14_2.1金属材料(一).mp4
│ │ ├─15_2.1金属材料(二).mp4
│ │ ├─16_2.2金属的化学性质.mp4
│ │ ├─17_2.3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一).mp4
│ │ ├─18_2.3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二).mp4
│ │ ├─19_2.4物质的分类.mp4
│ │ ├─20_2.5物质的转化(一).mp4
│ │ ├─21_2.5物质的转化(二).mp4
│ │ ├─22_2.5物质的转化(三).mp4
│ │ ├─23_2.5物质的转化(四).mp4
│ │ ├─24_2.6材料的利用与发展.mp4
│ │ ├─25_3.1能量及其形式.mp4
│ │ ├─26_3.2机械能(一).mp4
│ │ ├─27_3.2机械能(二).mp4
│ │ ├─28_3.3能量转化的量度(一).mp4
│ │ ├─29_3.3能量转化的量度(二).mp4
│ │ ├─30_3.4简单机械(一).mp4
│ │ ├─31_3.4简单机械(二).mp4
│ │ ├─32_3.4简单机械(三).mp4
│ │ ├─33_3.5物体的内能(一).mp4
│ │ ├─34_3.5物体的内能(二).mp4
│ │ ├─35_3.5物体的内能(三).mp4
│ │ ├─36_3.5物体的内能(四).mp4
│ │ ├─37_3.5物体的内能(五).mp4
│ │ ├─38_3.6电能(一).mp4
│ │ ├─39_3.6电能(二).mp4
│ │ ├─40_3.6电能(三).mp4
│ │ ├─41_3.6电能(四).mp4
│ │ ├─42_3.7核能.mp4
│ │ ├─43_3.8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一).mp4
│ │ ├─44_3.8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二).mp4
│ │ ├─45_4.1食物与营养(一).mp4
│ │ ├─46_4.1食物与营养(二).mp4
│ │ ├─47_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mp4
│ │ ├─48_4.3体内物质的运输(一).mp4
│ │ ├─49_4.3体内物质的运输(二).mp4
│ │ ├─50_4.3体内物质的运输(三).mp4
│ │ ├─51_4.3体内物质的运输(四).mp4
│ │ ├─52_4.4能量的获得.mp4
│ │ ├─53_4.5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一).mp4
│ │ ├─54_4.5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二).mp4
│ ├─06九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
│ │ ├─01_1.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mp4
│ │ ├─02_1.2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mp4
│ │ ├─03_1.3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mp4
│ │ ├─04_1.4生物的进化.mp4
│ │ ├─05_1.5遗传与进化.mp4
│ │ ├─06_2.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mp4
│ │ ├─07_2.2种群.mp4
│ │ ├─08_2.3生物群落.mp4
│ │ ├─09_2.4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mp4
│ │ ├─10_2.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mp4
│ │ ├─11_3.1健康.mp4
│ │ ├─12_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mp4
│ │ ├─13_3.3身体的防卫(一).mp4
│ │ ├─14_3.3身体的防卫(二).mp4
│ │ ├─15_3.4非传染性疾病.mp4
│ │ ├─16_3.5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mp4
│ │ ├─17_3.6健康生活(一).mp4
│ │ ├─18_3.6健康生活(二).mp4
│ │ ├─19_3.6健康生活(三).mp4
│ │ ├─20_4.1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mp4
│ │ ├─21_4.2能源及其利用.mp4
│ │ ├─22_4.3低碳生活.mp4
│ │ ├─23_4.4实现可持续发展.mp4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