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零距离】蒋玲娣:导品比拓:读见文化之美以统编教材六上《文言文二则》为例

发布于 2021-08-31 13:07 ,所属分类:中小学阅读学习资料



导·品·比·拓:读见文化之美

——以统编教材六上《文言文二则》为例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文言文教学在这方面有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笔者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文言文二则》为例,从“导读其题,渗透文化之美”“品读其言,渗透文化表达之美”“比读其意,渗透文化意蕴之美”“拓读其文,渗透文化价值之美”四个方面谈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文化主题之美、表达之美、意蕴之美、价值之美。“以文化人”, 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继承传统文化的精粹,提高民族自信与个人修养。

【关键词】文言文 渗透 文化之美

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宝藏,它的学习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有效手段。面对统编教材文言文“提早进入”“增量进入”这样一种新的形式,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文言文的“文”,即文字、文章、文化。统编教材文言文的的选篇更加强调了经典意义、文意优美、适宜性和时代性,程红兵认为,文化赋予一切活动以生命和意义。文化只有积淀在孩子身上,才具有其传承的历史价值及意义。

教育部于2014年3月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说过:“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文以载道,文言文所传达的是中国古代仁人贤士的情意与思想,更是传统文化的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文言文教学在这方面有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当学生学习文言文时,应感受到的是语言的典雅精妙,思想的丰富睿智。下面,笔者将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文言文二则》为例谈谈基于小学文言文教学如何渗透文化主题之美、表达之美、意蕴之美、价值之美。

一、导读其题,

渗透文化主题之美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是联系古代文化的纽带和桥梁,对古代文化进行了很好的记录和传播。文言文内容丰富,不仅描述了古人的生活,也体现了古人的生活,也体现了古人的情感和精神境界。

文言文是一个非常好的文化意义上的精神返乡的入口。某种程度上说,讲文言文,就是在讲中国传统文化。讲好文言文,讲好中国传统文化,首先要读好“题”。俗话说“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导读其题,既指文章的题目,也指课堂的主题。一堂好课,也是一篇好文。读题入课,渗透传统文化主题之美。

1.单元主题导入,体会文化韵味

《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两篇课文的所在单元——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其单元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这篇课文位于单元第一课,是学生初开单元“艺术之旅”大门的第一步,教学时既不可忽略其文言文的文本属性,也应引导学生其“艺术之美”的人文素养内涵。将古人对于音乐艺术、美术艺术的修为与执着渗透于教学中,感受艺术文化之美。

例如《伯牙鼓琴》一文,无论是从单元主线出发,还是文本解读出发,都需要与学生一起开启一段美好的艺术之旅。在课堂导入环节,笔者预设了“听音读词入课题”的环节。一是做“听音乐,辨乐器”的小游戏,感受笛子、二胡、古琴等中华传统乐器的美妙之音。二是从单元的日积月累中选择成语“天籁之音、余音绕梁、高山流水”等朗读,以“读词成画”的方式,进入音乐的画境。三是请班级中小小古筝演奏家现场弹奏一曲《高山流水》(选段),以“赏读入课”的方式一起进入美妙的课堂境界。

2.单元重组导入,体味文化魅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当教师在对教材做“二度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要文本的教学价值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的融合。这个过程就是一次单元重组,重组的方式很多,可以是“1+X”的单篇拓展重组,也可以是“X+1”的跨学段延伸重组,还可以是“X”新主题统领重组。仍旧以《伯牙鼓琴》一课导入为例,如果是以新主题统领切入,该如何导入呢?

师:宋朝大文学家王安石有诗云:“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一起来读读这句诗。(生:齐读)

师:诗的题目是《伯牙》,伯牙是谁呢?诗中的“故人”有又是谁呢?

生:我知道伯牙是一位琴师,他的琴艺非常精湛,后人尊称他为“琴仙”。

生:我知道这里“故人”是伯牙的朋友锺子期,他是一个打柴的樵夫。但他居然能够听懂伯牙的琴音。

师:你们的课外知识非常丰富(随机板书:伯牙 子期),可见你们平时勤于阅读、善于积累。你们让老师想起了资料袋中的另外一句诗“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孟浩然《示孟郊》),谁来读读。(指名读)

师:这里的“锺期”就是——钟子期(生齐答),古诗文里提及一些名字的时候,经常会因为格律的原因出现缺字,或者用名字中的号、别称等代替的现象。

师:两句诗中都有一个“知”字,都有“山水”,这背后藏着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文言课堂——《伯牙鼓琴》。

从这个课堂实录中,可以窥见笔者以知音文化重组单元的教学设想。课堂上的“知”“高山流水”都是知音文化认知的铺垫,学生在后续的课堂学习中,慢慢发现、慢慢品味诗中“心自知”“一见知”,以及“高山流水”的真正含义。沿着这样的单元重组生发,重新判断教材中的选文价值,发现《书戴嵩画牛》中的“知音”——杜处士与牧童,发现《月光曲》中的“知音”——兄妹俩与贝多芬。

从文化自觉出发,就能够发掘其中的文化源泉。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在一堂课中,始于对文化主题之美的感受。

二、品读其言,

渗透文化表达之美

文言文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留下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诸多印迹,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上佳材料。作为传统文化遗产之一,文言文自带魅力光环,在语言形式上,简洁而富有韵味,长短句错落有致,对仗成篇;在内容上“相当丰富,涉及文、言、历史、文化诸多方面”。在定位小学文言文教学时,既要古文字承载的文化意义,也要文学形式蕴含的文化审美,更要其具备的文化育人功能。

1.品读文言形式,体认文化积淀

现代文中需要几行字才能说清楚的内容,文言文可能只需要几个字就可以清晰地表达出来。行文简练是文言文最主要的特点之一,也是文言文的独特的语言魅力,需反复诵读,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文言的表达之美。

像《伯牙鼓琴》中第二三两句的对仗句式“方鼓琴而志在太山”与“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与“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读来朗朗上口,极富情趣。句中的“方”与“少选之间”虽只是两个时间的连接词,但却淋漓尽致地体现了鼓琴者和听音者之间的心灵默契。而一个“志”字,沉入下去,可以品出字里行间包含的文化底蕴。“志”由“士”和“心”两个部分组成。伯牙就是那个“士”,他的琴音“高山”“流水”就是他的“心”中所念,是他的“志”之所在。懂他不是别人,却是一个山野樵夫——子期。一个“志”字,感悟他们心心相知、志同道合,在感受文字的时候,也自然将文化表达之美渗透其中。

文言的形式涉及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表达方式、修辞方式等,概而言之就是文言的语感问题。每一个汉字,都有其文化内涵。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因,也是中国文化的基石。只有当我们有这种意识,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与传统文化的整合落到实处。

2.品读文言内容,体悟文化理解

文言阅读一般有三个层级,第一步是借助注音,联系词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步是借助注释,理解句意,读对停顿,读准节奏;第三步是借助常识,联系生活,读懂内容,读出理解。

这两篇文言而言,都具故事性,所以理解文言内容,即是了解其所诉故事。《伯牙鼓琴》可通过文题、插图大致了解故事是写伯牙鼓琴、摔琴之事,再从想象“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的画面,读懂钟子期能听懂伯牙所弹曲之意境。《书戴嵩画牛》则可从二年级课文《画家与牧童》的文白比照中了解内容大意,再从关键句“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了解文中牧童为何笑,笑为何意,从而了解课文大意,再抓住牧童的“拊掌大笑”,反复品读,引导想象“他会笑谁”“笑什么”,融合“事”与“理”,感受艺术中的生活气息。

每一个故事,都有其文化内涵。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文本读起来的滋味各不相同,若都是逐句逐字地分析,最后感悟文章道理,就显得僵化而枯燥,必定索然无味,也就谈不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了。

三、比读其意,

渗透文化意蕴之美

“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的,“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既然是文章,它必定凝结着语言文字的匠心,记载着特定时代的背景,蕴含着作者独特情感的表达。文言文的学习就必定要透过语言文字去探寻历史文化的印迹,去感受文化之意蕴美。

1.比读文化语境,体验文化欣赏

文化语境指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审美语境的一种类型。一般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习俗,二是社会规范。文言文经典的创作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追溯创作背景,可以感受波澜壮阔的历史风貌,特点各异的风土人情,如《伯牙鼓琴》中,课堂上先介绍伯牙与钟子期“相遇”的故事,了解两人的身份差距却不影响志趣相投。再讲述两人“相约”的故事,感受子期死,伯牙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的绝然绝弦。这就是李白笔下的“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的感慨。且这样地“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语境,千百年来从未断层,一代又一代延续着。

《书戴嵩画牛》中杜处士与牧童的身份的差异性也是文本之趣,比读孩童天真无邪的“拊掌大笑”与处士豁然大度的“笑而然之”,并想象补白其心境与语言,也是学生感受此文言意蕴的一条通道。它不等同于《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的“笑”——孰为汝多知乎?课堂上,当学生绘声绘色地读好牧童“拊掌大笑”一句后,老师追问:牧童,你如此拊掌大笑,是为何故啊?当学生摇头晃脑地读杜处士“笑而然之”一句话,老师追问:杜处士啊,你为何觉得牧童说得对啊?这样一读一问,还原了故事场景。再以同桌角色对读,充分感受人物的内心感受之后,老师第三次追问:牧童啊,杜处士啊,你们俩的“笑”一样吗?这一问带学生步入文化语境:牧童的天真烂漫、不假思索;处士的淡然处之、虚心接受,才能发现艺术表现之真,才能看见艺术背后之善、之美!

2.比读文化意象,体究文化传承

在薪火相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蕴含特殊意味的事物,它们代表着厚重的文化渊源,形成了特定的意象文化。如“柳”,表达是一种难言的愁绪,又如“月”,表达的是对亲人、家乡的思念;再如“登高”,表达的是一种豪情与壮志,文言文的教学应这种富有特殊文化意味的意象,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文章的意蕴之美。

如《伯牙鼓琴》中,故事中的“高山流水”的乐曲仅仅表示那时那地伯牙弹的两首曲子吗?仅仅形容乐曲的高妙吗?“高山流水”更化为了一个知音文化的符号。在教学中,笔者如何抓住伯牙与子期相知的过程,让学生理解何为“高山流水遇知音”呢?

第一步,探究“善”的不同表现,感受“知音”之因。围绕文中的“善”字想象问读:伯牙如此善鼓琴,他还会弹奏怎样的乐曲呢?学生想象补充答曰“少选之间而志在清风,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习习乎若清风”;“少选之间而志在明月,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皎皎乎若明月”等,不一而足,不可尽举。

第二步,探究“善”的唯一表现,感受“知音”之果。围绕文中的“志”字想象辩读:伯牙的琴音里既可能有“高山流水”,也可能有“清风明月”,还可能有“杨柳芳草”……为何他只弹了“高山”,只弹了“流水”?学生想象思辨而答,感悟其中之妙:“高山巍巍,流水汤汤,才能承载君子之志存高远。”所谓“知音者,知志也”。知音文化的意象者,高山流水也。

四、拓读其文,

渗透文化价值之美

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的信仰与力量,是植根于人内心的修养与自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其天然地具备选择、诠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学好一篇文言文,“导读其题”是起步和基础,“品读其言”是行进和积淀,“比读其意”是驻足与厚植,“拓读其文”才是远行和内化。这里的“拓读其文”,既有狭义的“文章”,也包括广义的“文化”。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拓展阅读要从掌握“文言”层面开始,步步深入,直到“文化”层面。

1.深化同质拓展,体察文化认同

《伯牙鼓琴》中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伯牙与子期间的知遇之情,在课中拓展两人“相约”的故事,在伯牙与子期相遇后,两人相见恨晚,相约第二年的中秋再此处相见,相见之日,伯牙等来的是子期离世的消息,再拓展《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让学生在拓展中深刻感受伯牙破琴绝弦之绝望,从而感受到“知音难觅”。再如拓展课后诗句“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让学生更深刻理解“知音文化”。还可以拓展《列子·汤问》版的《伯牙绝弦》,在对比中深化理解两个版本的“大同”与“小异”。

从体裁形式方面来讲,文言文体裁多种多样,有传、序、文、记、论、书、赋、说、表、铭等,还有神话、寓言。《书戴嵩画牛》作为一篇题跋文,也是小学阶段唯一的一篇题跋文,其文体感知的教学价值稍纵即逝。教学中,笔者文体特征,在文章关键词句的着眼,牧童笑画“谬”,处士笑其“然”,叙事中见理,奇趣间见真。进而水到渠成体会文末点睛之语“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此时拓展阅读苏轼的另一篇题跋文《书黄筌画雀》,从“掉尾而斗”之谬到“颈足皆展”之误,从“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之提醒到“观物不审”之批评和“务学好问”之警语,既感受苏轼题跋文既有小说的精彩情节,也有寓言的审理之言,更深层次地理解苏轼升华题跋文所投射的“贵在求真”的文化价值之美。

2.强化异质拓展,体问文化追求

读语文,时刻要有破语文边界的意识,即要有“大语文”观。文言文的拓展阅读,同样也是如此,从“文章”“文学”的纯语文的同质拓展迈向“文化”的异质拓展,实现“经典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之美。

如《伯牙鼓琴》一课的拓展阅读任务单可以从“音乐”“美术”“表演”等非语文的维度做一个带有挑战性质的拓展阅读任务单(见右图)。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曾说:“只有当游戏者全神贯注于游戏时,游戏活动才会实现它所具有的目的。”当学生以游戏者全神贯注进入,以游戏闯关的方式进行文言拓读,才能把静态的文言诵读,变成动态的文化之旅;才能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与实践性,语文素养的全面性和个性的融合发展;才利于学生在学习真实发生之后还可以发生真实的学习,让学习的“第二曲线”变得更加优美、优化,更加自然、自在。

文言文是历史传承给我们的文化遗产,蕴含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文言文蕴含的文化基因及实现途径,引导小学生触摸文字背后的文化,对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文化传承与理解具有重要作用。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写道:“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种树如此,文言文阅读更是如此。只有真正做到尊重儿童成长规律,释放儿童天性,给儿童一个自我生长的“天才空间”,才能真正渗透文化之美。“以文化人”,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继承传统文化的精粹,提高民族自信与个人修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秦牧.语林采英[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 鲍善淳.怎样阅读古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4] 唐弢.文章修养[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5]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艺术作为游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6]查尔斯·汉迪.第二曲线[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蒋玲娣 ,嘉善县洪溪小学副校长, 嘉兴市学科带头人。十三年潜心教书育人,坚持“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承担省、市、县各级公开课、主题发言20余次,获“一师一优课”省级优课,获“善教·创新杯”和“名优教师教学选拔”县级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积极开展教科研,主持省级课题1个,主持市、县级课题多个,撰写的论文获省市县各级奖项20余篇,并多次发表于各级刊物,担任公开出版物《聆听家训·孝悌篇》主编,参与公开出版物《创新教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与习作》《跟着群文练习作》的编撰。


图文:蒋玲娣

编辑:沈 恬

审核:刘 晶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