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相亲之后,我学会了接纳自己

发布于 2021-12-01 19:16 ,所属分类:中小学语文学习资料




1


如果说,二十出头的姑娘是一朵含苞待放的鲜花,那今年26,明年27的我,在长辈眼里,就像是一条即将风干滞销的海带。
大学刚毕业那会,我和家里都不着急,想着事业为重,先适应工作再谈对象。
那段时间,我看着身边的朋友同学着急忙慌地被催相亲结婚,自己优哉游哉,庆幸没人逼我在一两周的时间里,从茫茫人海里硬选出一个陌生人来共度余生。
到了25岁,境况突然急转直下,我的叔叔阿姨们纷纷不约而同地要给我介绍对象。我也不知道二十四岁那年最后一晚到底发生了什么,前一天还是吃饭穿衣都要关照的小孩子,第二天就是要赶紧成家立业的大人了。
小姨一脸忧心忡忡:过了这个年龄,女孩子不好找对象的呀。
我莫名其妙地被卷进了这种焦虑的氛围。但还好,我不排斥相亲,也希望谈个甜甜的恋爱来丰富一下我两点一线的生活,毕竟分泌快乐多巴胺最多的除了运动就是恋爱嘛。
于是我开始一个一个地去见相亲对象。
第一次我家里比较重视,经过一番热烈讨论,我妈依依不舍地放弃了一条让我看起来像是有三个月身孕的收腰淑女裙,给我套上了一条橘红色的连衣裙。
我带着三分羞涩三分期待四分漫不经心走到约定地点,结果让我大失所望,不是男孩子的问题,主要是我长了个南方女孩比较少见的雄伟身高,我有一米七二,而对方大概一米七五左右,挺瘦的,比我大两岁,但人看起来比我还小还腼腆。
众所周知女生显高,别人是小鸟依人,我是大鹏展翅,别人是情侣出街,我们是姐姐带弟弟。
但我又不好直接拒绝,那天两个人聊了什么我全没印象了,只记得我们沿着长街走了好远好远的路,累得我回家倒头就睡,我天,相亲现在都是体力活了吗。
小姨劝我不要因为身高否定一个人,小伙人挺好的,我答应了多见几次。就这样断断续续聊了两周,也约过几次饭,但一直没找到什么共同话题,每次都是一场尬聊。
我的心情越来越低落,双方家人却在旁敲侧击要我们确定关系,本来不焦虑的我,开始心烦起来,不喜欢也不想再继续了,我决定中止这段关系。
后来我也断断续续相了三四个,但都因为我的心浮气躁无疾而终了。
到此我忍不住感慨:当代年轻人(主要指我)想要谈个恋爱,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

随着年岁渐长,阅历增加,我才发现自己错得离谱。
相亲和恋爱,结果或许是一样的,但却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
恋爱可以是操场上不经意的回眸一瞥,也可以是散发着阳光气息的白衬衫,总之多凭感觉,不用去理会那些条条框框。
而相亲,更像是速食爱情,把除了感觉以外的东西全盘摆上桌,符合了一些物质条件以后,再谈感情。
我看过一些相亲帖子,里面叙述相亲的过程就是,多看多见,不行就尽快换下一个。相亲比恋爱更谨慎更现实,其实也无可厚非。因为相亲的尽头是复杂的婚姻,很多主动相亲的人,都是为了尽快求一个结果,所以从踏出相亲这一步起,双方都会默认是直奔主题去的。
而我在刚开始相亲的时候,完全是抱着谈恋爱的心态去的,结婚这件事,就像一层朦胧不可戳破的面纱,我还没想好怎么去面对它,只能尽力假装看不见。
所以事情变得滑稽又可笑,我想尝试谈恋爱,但对方只想跟我谈结婚。以前有句话说,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好吧,那就是我耍流氓了。
我这种心态,没结果才是正常的。
造成现在这种局面,其实也赖我。上学的时候是个乖宝宝,家长老师说不让早恋,我非常听话,孔夫子都说发乎情,止乎礼,我和男同学相处只用得上后半句,可以说得上是疏离的礼貌,没什么正经事根本不交流。
上大学之后,又觉得自己因为学习久在樊笼,像一只挣脱了系线的鸟,和朋友一起欢脱,乐不思蜀,也不思对象。
一晃四年过去了,老同学来聚会,有的都修成正果,孩子都嗷嗷待哺了,而我还是母胎solo。我才回过神来,难免有些遗憾,感慨自己怎么没在学生时代纯粹地谈一次恋爱。
很多事都是在不经意之间溜走错过的。
工作之后,生活圈子收窄,身边适龄未婚男青年数量骤减,加上工作压力大,闲暇少,尽管也想脱单,但很多时候我更愿意一个人待着,在家里补觉、看书、追番,偶尔和小姐妹出去活动。
人习惯了现在的生活状态,要打破,就会觉得不适应和麻烦,我陷在“想找对象-好麻烦-还是独处吧”这个怪圈里出不来了。
久而久之,我单身上瘾了。
3

在我有限的几次相亲经历里,都是家里让我看了下对方的照片和家庭背景,我就听话地去了。
但关于我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人生伴侣,我全没想法。我也并不知道,和别人相比,我的优势在哪里。
所以面对这些相亲对象,我其实很迷茫。建议林林总总倒是听了不少,有劝我妥协的,也有鼓励我坚持自己想法的。我在之间不断摇摆着,最后艰难地选择了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经历过这些,我突然发现,自己一直是个缺乏独立思想的人。
大学专业是家里定的,工作也是家里选的,一些大小事宜诸如买衣服也是照着妈妈的喜好来。到了工作岗位上,我谨小慎微,随大流,不敢轻易流露出自己的想法。
这一整个人生,好像就不是我自己的。
我讨厌别人替我做决定,希望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但又经常没有自己的想法,说起来,我就是一个自我不太稳固的人。
前几年在学校里阅历少,再加上敏感内向的个性,很容易就沉浸到自己的世界里。
但是,在孤立中建立的自我并不是完整的,很可能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当幻想照进现实,脆弱的自我就会摇摇欲坠。
具体表现之一就是怀疑自我,价值感低。
刚毕业的时候,因为业绩不好,也不是很擅长和客户打交道,自觉被同期的比下去了,我从本来就不是很自信,变得更加自卑,不爱在人前说话。
整天思考人生的意义,越思考越觉得虚无,我喜欢的那些东西好像都无足轻重,在现实面前什么都不是。
我变得更在乎别人的看法,心情不断随着外界的评价波动就像做了过山车,也因为更想获得正面评价而有了讨好型人格的影子,我关心别人胜过自己,在意别人的感受胜过自己的。
每个人的内心像是都住着一个小孩,平时人际交往,我们都戴上得体的大人面具,活得礼貌得体,但往往太久地忽略了自己的内心,所以才会不快乐。
而要完善自我,最需要做的是从自己的构建的虚幻世界里走出去,去感受这个世界的丰富和参差,接触地越多,自我就越趋于稳定和完整。
山本耀司说过,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东西,才会更加了解自己。以前我是囫囵吞枣,现在我有一点点自己的心得了。

4

虽然几次相亲都没有结果,但我其实从中学到了不少。
我明白了不要因为别人,甚至是亲人的意见而扭曲自己的想法。也体察到一点自己真实的喜恶,不再因为无端的羡慕而什么都想拥有。我慢慢触摸到自己理想与现实可以相交的边界。
以后如果还有相亲,我还是会去的,权当是历练了,人生该走的路,一步也不能少。但我不会再把相亲当做kpi,我的生活也不会再被相亲分割得支离破碎,我要保留自己的生活节奏。
同时,我会更尊重自己内心的意见,因为我悟到一件事:我是否爱自己,比别人是否喜欢我,重要一亿倍。
感情这件事,不像某个项目一样有明确推进的节点,最是不能强求,而我,希望拥有一段双向奔赴的感情,既不想委屈了自己,也不想勉强别人。这一点儿也不容易。
那么就先好好生活吧,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这个时候,我算是有些过明白了,高质量的生活都是自己给的。
今年年中的一段时间我过得并不好,荒废了读书和写作,拖延成性,也不愿意和外界交流,每天非常焦虑烦躁,不知道未来该往哪里走。
经过十月份的调整,我恢复了每天都要写点什么的习惯,不论字数,有想法就写,能集合成想法的就在群里打卡,不能的就在微博自说自话。
同时坚持每周写一篇文章,写完有师父带着我改,把一篇原本杂乱无章的想法,改成字通句顺、逻辑自洽的文章,我特别有成就感。
每天跟着小伙伴们共读《毛选》,学教员的大智慧,写笔记。我很久没看纸质书了,摸到纸张好像回到了学生时代,有一种奇异的安心。
比起空想,我在“做事”这件事本身获得了真实的力量,我好像在慢慢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
有一点点开始喜欢这样的状态了。
我依然相信爱情,如果将来有那个人出现,我充满感激,如果没有,我也能拥有自己的快乐。
人生就很像是一场大型模拟游戏,恋爱只是其中的一条支线任务,在广袤生命里还有无数条路线等着我去探索,我对此充满期待。

- End -


长按识别ErWeiMa

等你的


好人一键三连



相关资源